大念住經要義5

大念住經要義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19b330100fklb.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D 觀七菩提分

觀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是引發正覺、斷絕煩惱的七個因素。觀七菩提分是就有關七個正覺的因素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

覺即菩提,支即肢體,具足正覺的七支分就能成就一個完整的整體,引伸為圓滿七覺支能成就覺悟、解脫、涅槃。

修習四念住時,七覺支跟著發生,四念住修習圓滿,七覺支也跟著圓滿,便能滅盡煩惱,解脫痛苦。

七覺支是從煩惱到涅槃,從苦到不苦的心路歷程。假如沒有七覺支,就永遠到達不了涅槃、到達不了不苦的境界。

開發七覺支這些品行時,最需要的就是真誠的願望和意志。七覺支的特質和五根五力相同,只是比較直接精細、比較接近覺悟而已。五根成熟五力,五力更加強後,進入七覺支,體證身心實相,成為聖者。七覺支可以說是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

念覺支:意念清楚、意念專注,時時刻刻保持正念而令定慧均等,此智正念堅強,禪修者確定自己將可證到四聖諦,並成為聖者。以觀呼吸為例,禪修者若能在行住坐臥中斷除世俗的雜念,系念呼吸,不忘失入出息念,心得安定專一,便是念覺支。

擇法覺支:這是觀照的智能,以智能簡擇法的真偽。此智以覺性來觀察體會身心是無常、苦、無我,禪修者以此智保持修行的平衡,不致因信太強而產生貪愛,因慧太強而產生疑法,因太精進而產生掉舉,因太偏定使精進和精神變差。此智能正知種種念的生起,正知種種念的消逝。能分辨判別何者為善念,何者為惡念。能選擇方法令善法增長、令惡念消除。能在方法上選擇思量便得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對四念住是滅苦的唯一道路,不再懷疑,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不斷培養覺性以脫離痛苦。令惡的、使人墮於輪迴的心念消滅,惡念尚未生、令其不生,令善的、有助於解脫的心念繼續保持並增長,對於有助解脫的心念若尚未生、則令其生。如此便得精進覺支。

善覺支:這是心得善法、法喜洋溢。是禪修者念及佛、法、潧、戒、涅槃的功德而生的喜悅,這種喜不是來自世間貪愛的快樂,而是來自體驗實相般若的喜悅。這種喜的目標與情慾相反,情慾與外塵息息相關,依賴外塵而生。而喜覺支的喜是因捨掉外塵而生,是有了覺性而自然生起的內心喜悅。是因念覺支、擇法覺支及精進覺支的力量,使障礙定慧的五蓋逐漸減少、內心所生起的喜悅。也因對去除五蓋力增長七覺支感到具足信心,願意走在出世間修行的道路上而生起的喜悅。如此便得喜覺支。

輕安覺支:這是去除身心粗重煩惱而獲得的寧靜安祥。有了覺性自然會生起身心的輕安,這種內心的寂靜是不斷覺照身心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而產生的,這種身心輕安的樂,並非五欲之樂,而是導向心定的前緣。因為五蓋、五欲的減少,身心由喜悅轉成平靜,此時的身行與心行兩者相依,身心的行取蘊(貪瞋的習性反應)減少了,體驗到了身心的寂靜。如此便得輕安覺支。

定覺支:這是系心一境、覺性持續如練而不散亂,此智慧信慧平等,可以引導禪修者證入八聖道,因為身心輕安而使干擾心一境性的五蓋不生,容易進入禪定。能在各種情況下心唯一境,便得定覺支。

捨覺支:這是心的平等中性,捨離一切貪瞋虛妄而具有平衡平等的心,在強大的覺性下,對順境逆境心能住於平等。此時,禪修者體悟到身心的實相:非男、非女、身心只是業的果報,此智有六根卻不染六塵,有定卻不執著定的境界,不但捨不善法,連善法也捨,對愛憎善惡諸法,採取平衡不分別的態度。譬如要攀登山頂,七覺支是清除剷平山道上的落石塌方,而一旦登上山頂一覽勝境時,並沒有一個人在山上。如此便得捨覺支。

七覺支是成就解脫所必須學習體驗的,依著七覺支的次第修習,最後終將圓滿捨覺支。念住覺支是捨覺支的開始,捨覺支是念覺支的完成,成就了捨覺支時,則身在世間而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界。

不斷地正念正知、培養覺性、增強覺性,將會有擇法、精進、喜、輕安、定及捨覺支的出現。猶如不斷給予樹的種子灌溉、除草、施肥,就會長出根、莖、葉、花、果一樣,這是自然的法則。

修習七覺支時,所觀察的對象與修習四念住完全相同,都是針對個人身心所念攝的身、受、心、法不斷地努力觀察,不斷地培養覺性,覺知五蘊身心的生滅無常、苦、無我,在覺性不斷提升中生起各種覺支,以覺性和平等心不斷觀察身心更微細的生滅變化,並將貪瞋癡的習性一層一層根除,才能圓滿七覺支。

七覺支的每一覺支都是四念住引發的,只是力量更強、智能更猛利。修習七覺支時,也一樣必須具備正念正知、精進不懈、覺性不斷。七覺支的每一覺支必須在感受的層面上直接體驗,必須直接體悟自身的生滅無常短暫、苦、無我的本質,才成為菩提分的一支。

總之,以觀七覺支來修習觀法念住時,禪修者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自己內在修習引發七覺支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外在因素影響修習引發七覺支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修習引發七覺支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

因此,禪修者觀察覺知到七覺支諸法不斷生起的現象,禪修者觀察覺知到七覺支諸法不斷滅去的現象。禪修者觀察覺知到七覺支諸法不斷瞬間快速生滅的現象。

由於對七覺支生滅現象的清楚覺知,禪修者終於體悟到:「原來這就是心法的實相」,心法的本來面目原來就只是一連串瞬間快速生滅的過程而已。它們不斷地生滅變化,除了每個當下之外,別無它物,根本沒有一個什麼可以叫做「我」或「我所」的實體恆存。所謂的「我」,只不過是一連串不斷生滅變化的過程所組成的幻相。這種不斷生滅、無常變易的壓迫是苦,而執著這些無常短暫、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生滅現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於是,不再對「我」「我所」 產生任何執著。

精勤的禪修者,親身體驗了諸法無常、苦、無我的實相之後,心專注於諸法生滅無常、苦、無我的洞見力與智能的覺知中,除了這種覺知,還是這種覺知。這種覺知來自七覺支時,在身心層面上對諸法生滅變化的感受,那是單純直接的經驗體悟。

有了這種由觀七覺支開展出來的洞見力與智能、覺知與體悟,禪修者維持強而有力的覺性,以及安穩平靜的平等心,冷靜客觀地觀察諸法的生滅,不起貪瞋執著,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於是禪修者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一切事物,心無染著,心得解脫。

於是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觀察七覺支的生滅狀態,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來瞭解心法的本來面目」。

E 觀四聖諦

觀四聖諦就是藉由觀察覺知修行四聖諦的過程狀態,來觀察、思惟心法的實相。

四聖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它以人生種種問題為核心,顯示佛法不離人生的慈悲人世情懷。四聖諦是可以被證實的,佛陀等聖人就是正覺這四種真理而成就聖位的。

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道理。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苦諦觀察覺知痛苦的真相,觀察覺知所有的苦都是由於對五蘊(身心)的執取,五蘊(身心)一直遭受生滅的壓迫,五蘊是苦諦。

集諦: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集諦是苦的招集、苦的緣起,佛陀教導弟子們緣起是集諦:過去因產生現在果,現在因產生未來果。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沒有造物者創作任何結果,也沒有任何事無因而生。人生苦之因是貪慾、色貪、無色貪。

滅諦: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為遠離了貪愛而有涅槃的寂靜,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涅槃是苦的止息、是止息集諦(苦因)和苦諦(苦果)之法,因滅果滅。

道諦:說明人要修八聖道才能才能證得涅槃的道理,八聖道是滅苦之道,是中道,是唯一可以滅苦的方法。八聖道是佛陀所教導的、人生標準的生活榜樣,可以帶來真正的安祥快樂,是脫離貪瞋癡的方法。

四聖諦是開展實踐生命的自覺,為苦惱繫縛的眾生指引了一條出世間的解脫道路。

四聖諦包括世出世間的兩種因果:集是迷界的因,苦是迷界的果。道是悟界的因,滅是悟界的果。觀照四聖諦能使人解脫生死輪迴。

苦必須靠修行來認知,集必須靠修行來斷除,滅必須靠修行來證得,八聖道必須靠修行來發展。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在經驗中實踐完成,都可在當下獲得驗證。

禪修者正念正知、精勤不斷地依照佛陀的教示,以身的感受作為對象,如實觀察覺知體驗四聖諦生滅無常、苦、無我的本質,由此行於八聖道而步向涅槃。

苦聖諦的解釋

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歎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而言之,五取蘊就是苦。」

五蘊是苦諦,認知身心全然是苦,這是真正的事實,我們無法改變。苦有色身的生,色身的老,色身的病,色身的死,身心的疼痛,心理的疼痛,心理的哀痛、憂戚、苦惱、失望、愁歎,以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各種身心之苦。如果沒有五蘊(身心),就不會受苦,苦即證明無我,若有一個能主宰的我存在,就不會受苦了。所有的苦都來自於對五蘊身心的執取,執取與痛苦同在,所以說五取蘊就是苦。

觀法念住所見的苦是五取蘊的苦,是有關五取蘊無常之苦。色蘊的身以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心,這五蘊的身心都是生滅無常,在生滅變化的無常中,找不到保障時,就容易產生焦慮與恐懼的苦。五積蘊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無常,若被執取為「常」、「我」而與事實相違背,當然苦。苦雖然包含了痛苦煩惱,但世間似乎也有許多愉快的經驗,只因它們也是無常,當愉快消失後,仍然是苦。

身心五蘊是苦諦,修行者必須以當下的身心為所緣,來觀照苦。以智能照見愈多的苦,就愈能從修行中獲得愈多的利益。

苦的含義除了苦難、痛苦、煩惱之外,更引伸為缺陷、無常、空、無實等義。一個人若不能、不願認清接受無常無我的事實,一旦客觀經驗與主觀心理的認定不一致時,愁歎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等各種內在世界的心理之苦就隨之而起,如大火聚。

因煩惱而有苦,稱為心苦,心苦可在今生今世經由修習內觀、證得阿羅漢果而斷除。因肉體而有苦,稱為身苦,身苦在今世無法避免,活著的阿羅漢仍有肉體上的苦。

苦有以下形式:

生:是受生、形成、出生、顯現諸蘊、獲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人從母胎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哭,出生即是一大苦難。

老:是衰弱、老朽、牙齒脫落、頭髮灰白、皮膚松皺、壽命將盡、機能退化、身體能量將要用盡。

死:是崩潰、散滅、命終、死亡、壽命結束、五蘊離析、身體棄捨、生命滅絕。

愁:是受了損失或不幸的影響,生起痛苦的心態,例如憂愁、哀愁、愁苦、深憂等。

歎:是受了損失或不幸的影響,生起哭號、哭泣、歎息、哀號、哀歎的心態。

苦:是因身體的接觸而產生的任何身上的苦楚、不適、不愉快的感受。

憂:是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適、或由心理接觸而產生的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

惱:是受到損失或不幸的影響,產生惱亂、苦惱、憂惱、燥惱的心態。

怨憎會苦:是遇到不愉快、不喜歡的色聲香味觸法或遇不幸、傷害、困難而不安。

愛別離苦:是與所愛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塵境分離,或與期望他幸福、富裕、快樂、舒適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朋友、同事、親戚)分離。

11

求不得苦:是但願不受生支配,但願不受老支配,但願不受病支配,但願不受死支配,但願不受愁歎苦憂惱支配,但願不再輪迴再生,卻無法如願。

總而言之,五取蘊就是苦。

每個人都須經歷生病和年老的痛苦,但無論如何老邁衰弱,都沒有人想死,因為死亡是極大的痛苦。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我們喜歡與否,不管我們的身份、性別、年齡,它遲早都會來敲門。人怕死,因為還把身體當作是可以貪愛的東西,表示貪執身心五蘊的心還很強。覺性增強後,就可以幫助禪修者了知老與死也是自然生滅的現象,沒有人可以避免,就能以平等心面對任何境界,保持心的安祥。

所有各種形式的苦也都是緣起,沒有真實性、無常、無我,都只是一連串不斷生滅變化流動的過程而已。人因為對自我的執著,所以被這些苦的形式迷惑,迷霧中又怎能看清方向,所以在死亡時,以為真的死了而哭哭啼啼、痛苦不已。佛陀教導我們要以覺性,清楚了知這些現象的緣起性及不真實性,能在日常生活及生死中自在安祥。

若能以正念正知的覺性,保持平等心觀察諸苦,剛開始也許只能保持幾個剎那的覺性和平等心,其餘時間卻仍然在生起貪瞋的習性反應,但這剎那卻強而有力地可以逐漸發展成幾秒、幾分、幾小時……。如此在經驗上愈深入,就愈能體驗到集諦:痛苦的原因不是來自外在,而是來自內心的感受。

唯有正視觀照苦難的存在,人們才會份外珍惜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例如與家人、親友或所愛的人的相聚,才會份外珍惜我們所能珍惜的每一個當下,疼愛每一個今生與我們有緣相聚的眾生。

苦集聖諦的解釋

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什麼是苦集聖諦呢?它就是造成不斷輪迴的貪愛,為喜樂欲求所束縛,以及任何情況都不忘尋求快樂的慾望,也就是欲愛、有愛及無有愛。比丘們!而這貪愛從何處生起,又在何處建立呢?在身心世界中,只要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事物,就有貪愛的生起和建立。」

觀集諦就是觀察覺知苦的起因、緣起的因果關係、如何此生故彼生。苦的起因就是貪愛、渴愛。就是在六根與六塵接觸時,對於那些誘人的、令人愉悅的事物產生貪愛渴愛。就是欲愛(欲貪)、有愛(色貪)及無有愛(無色貪)的三種貪愛。貪愛渴愛之中,一直負載著恐懼,例如怕漂亮的老婆被人搶走,怕貴重的珠寶被偷走……。修習念住是覺知貪愛執著、去除貪愛執著的唯一方法。

欲愛是欲界眾生的貪愛,是感官上的貪愛、尋求感官喜樂的慾望,是五根對五塵產生的欲求,是對美麗的色相、宛轉的聲音、芬芳的香氣、可口的味覺、適意的觸樂五欲的迷惑渴愛。如果能善護諸根門,不被這五塵境誘惑,就不會產生欲愛。欲愛在證得阿那含道(不還果)時,才完全斷除。

有愛是色愛,是對生存的貪愛、尋求永生的慾望,是指在輪迴中重複不斷地出生。有愛的求生欲令人貪生怕死,即使得了重傷或絕症殘障,仍求存活,通常在面臨死亡或受到威脅時,就可經歷到。有愛在證得阿羅漢道時,才能斷除。

無有愛是無色愛,是不存在的渴愛、尋求短暫生存的慾望,是因斷滅見而生的貪愛。這是斷滅見者,妄執人只活一生並且死後一無所有的邪見,也因為認為人只活一生,所以希望活著的時候盡情享樂。無有愛最常見於有太多苦而無法再忍受的人,他們已經絕望了,並渴望有個了斷。證得預流果時,就滅除了無有愛。

每個人都有「欲愛」,有了欲愛就會有「有愛」或「無有愛」。這三種貪愛都會導致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有的出生。而「有緣生,生緣老死」,於是在輪迴中,重複不斷地生死。

欲愛和有愛根源於貪慾。無有愛根源於瞋恚。而愚癡則供給能量給予二者。

貪愛是苦的根源,佛陀告訴比丘們,必須以下列方式,詳細觀察覺知身心世界貪愛的緣起: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各塵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各識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觸:眼耳鼻舌身意各觸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六觸生起的受:眼耳鼻舌身意各觸生起的受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對六塵生起的想: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想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對六塵生起的行: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行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貪愛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對六塵生起的尋: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尋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對六塵生起的伺: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伺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生起,貪愛就在該處建立。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識是是認識。觸是接觸。受是感受。想是辨別。行是習性反應。尋是尋求、思考、專注於所緣的對象,把心固定在一個目標上,是心對所緣的對象的最初作意,因為心已固定在一個目標上,五蓋就不會生起。伺是對所緣對象的繼續思惟、深深觀察,是心對所緣對象的持續作意。尋伺猶如聽聞鐘聲時,最初用心聽聞鐘聲是尋,繼續思惟鐘聲的餘韻是伺。

上列十個階段: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生起的受、對六塵生起的的想、對六塵生起的行、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六塵生起的尋、對六塵生起的伺,說的都是色蘊、識蘊、受蘊、想蘊、行蘊的五蘊身心世界。愚癡凡夫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對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生起的受、對六塵生起的想、對六塵生起的行、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六塵生起的尋、對六塵生起的伺,這些種種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接觸與感受產生貪愛,貪愛生起滋長後變成執取,由執取而有「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於是帶來愈來愈多的苦,苦海無邊。一般凡夫只知對這些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接觸與感受產生貪愛,對這些不斷生生滅滅的變化卻茫然無所知覺,所以沒有正念、沒有覺性、沒有洞察力、沒有智能去觀照透視身心五蘊的實相,心就隨著喜惡貪瞋的妄想打轉,不斷迷惑貪戀愉悅的、誘人的事物或感受,不斷產生煩惱痛苦。

身心五蘊本是以無明貪愛為因而輪迴出生的結果,唯有斷除無明,貪愛才不再生起,才能避免五蘊身心的出現。十二緣起就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說明造成生死輪迴的緣起關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無明緣行:無明是對四聖諦的無知,是對貪瞋癡為生死根本苦因的無知,是不瞭解苦,不瞭解由於渴愛、貪愛、愚癡才造成輪迴。若無明生起,行(習性反應)就生起。行是由貪愛、瞋恚、愚癡所引發的身口意的習性反應,不論善業惡業都將推向苦及輪迴之路。瞭解無明緣行,可以破除妄執有某種更高層次的力量創造萬物的邪見。

行緣識:行生起,心識就生起。緣於行而有業識投胎。瞭解行緣識,可以瞭解是業識投胎,不是有一個「我」去投胎。

識緣名色:心識生起,心和身就生起。緣於識而有身心,瞭解識緣名色,可以改變名色(身心)是堅實永恆的邪見。

名色緣六入:心和身生起,六根就生起。緣於身心而有胎兒長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人形。瞭解名色出六入,可以改變妄執「我」在看,「我」在聽……的邪見。

六入緣觸:六根生起,接觸就發生。緣於六入而有與處境的接觸。觸由根塵識和合而生,瞭解六入緣觸,可以改變妄執根塵識就是「我」的邪見。

觸緣受:接觸生起,感受就發生。緣於觸而有處境接觸所生起的感受。瞭解觸緣受,可以改變「我」苦、「我」樂的邪見。

受緣愛:感受生起,貪愛瞋恨就發生。緣於受而對處境產生貪愛、渴愛的愛慾。瞭解受緣愛,可以破除妄執出生於任何生的形態(有)而導致快樂的邪見。

愛緣取:貪愛瞋恨生起,執取就發生。緣於愛而有貪求、執取、眷戀。瞭解愛緣取,可以改變妄執某些事物是迷人的、美好的、舒適的,而產生貪愛執著的邪見。

取緣有:執取生起,未來的存有就形成。緣於貪求執取而產生一股趨向再出生的力量的果報。瞭解取緣有,可以破除妄執人死後斷滅的邪見。

有緣生:未來的存有形成,生就開始。緣於有而再受未來的五蘊身心。瞭解有緣生,可以破除妄執五蘊為樂的邪見。

11

生緣⑿老死:有生就有老病死及身心之憂悲苦惱。瞭解生緣老死,可以改變妄執五蘊為常、樂、我、淨的邪見。

如實觀察十二緣起的過程,可以清楚了知個人身心五蘊或六根等現象的緣起緣滅。六根的存在來自名色(身心)之流。名色(五蘊)的身心之流來自心識。心識之流的生起由於習性反應。習性反應的發生由於無明。這就是十二緣起痛苦之輪開始轉動的方式。十二緣起中,名色(身心)之流來自心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識只是一種將身心世界分為能知所知、主體客體、我他等等的認知行為。由於這種劃分,就有了個體的出生。每一剎那,識一生起,就有某種特定的身心形式。在下一個剎那,心識又變成另一個新的形式。如此由一個存在到下一個存在,心識之流不停地流動變化、毫不間斷,到了死亡的一刻仍不停止,如此心識之流生生世世,持續不已。

心識之流的生起由於習性反應(行),每一個喜惡的習性反應都是心識之流的推動力。片刻輕微的習性反應,只能讓心識之流持續片刻。一剎那喜惡的習性反應,如果強化成貪愛或瞋恨時,它的力量就增強,使心識之流持續幾個片刻、幾分鐘、幾小時、幾個月、甚至從此生持續到來生。

萬事萬物(處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必須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接觸後,各種感受才會發生。藉著觀察身體的感受,我們可以同時觀察自己身和心的現象。

藉著反覆持續對感受的觀察,就會體驗到,強烈的感受漸漸消融成平穩細微的感受,最後化為一種瞬間生滅的振動,若勤於修行,禪修者會體悟到感受變化無常。而心的瞬息萬變,會在身體感受的變化上顯現出來,這就是身心實相,它變化無常。在每一片刻、每一剎那,組成身體的次原子微粒都在生滅之中,而心理的變化也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又消失。

禪修者若能在六根與六塵接觸與感受生起的當下,以覺性如實了知其生滅無常無我的本質,就能因此而滅除貪愛的生起。禪修者必須嚴密地念住於觸或受的醒覺,應用四念住的正知正念,在觸或受的當下斷十二緣起,截斷煩惱,脫離生死輪迴。

從無明到老死的緣起法,顯示了有生就有苦的現象,說明苦因的形成,清楚解釋了苦集,沒有人可以造成這種現象,它是一種因和緣的關係。緣起法讓我們瞭解到實相的真理,幫助我們體驗身心無常、苦、無我的本質。禪修者若能清楚了知「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清楚了知萬事萬物都是緣起,都是隨著因緣而生滅不已、變化不定,就能看清身心的一切真相,從貪愛妄執自我的身心中解脫出來,不再貪著身心世間的任何事物。

苦滅聖諦的解釋

滅就是不苦的心態、不苦的感受,內心沒有痛苦、精神沒有煩惱。滅諦是完全滅除了貪愛的苦因,完全滅除了欲愛、有愛、無有愛。止息了貪瞋癡三毒。滅諦即涅槃,在涅槃的那一剎那是沒有苦的,因為暫時止息了五蘊的作用。

涅槃不是一個地方,只能由它的作用來認知它的存在。涅槃有兩種:

有餘涅槃:是煩惱已斷而五蘊身猶存

無餘涅槃:是煩惱已斷,色身也死亡,亦稱般涅槃

如果貪愛完全斷除,就達到圓滿的涅槃而成就阿羅漢果。

佛陀告訴告訴諸比丘:「比丘們!什麼是苦滅聖諦呢?它是貪愛的完全遠離、滅盡、捨離、棄捨、解脫、無染。但比丘們!何處根除貪愛、何處息滅貪愛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誘人的、令人喜悅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滅貪愛的地方。」

佛陀告訴諸比丘,必須以下列方式詳細觀察覺知身心世界貪愛的緣滅: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各根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各識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六觸:眼耳鼻舌身意各觸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六觸生起的受:眼耳鼻舌身意各觸生起的受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對六塵生起的想: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想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對六塵生起的行: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行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貪愛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對六塵生起的尋: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尋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對六塵生起的伺:對色聲香味觸法各塵生起的伺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於是貪愛就在該處根除和息滅。

上列十個階段,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生起的受、對六塵生起的想、對六塵生起的行、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六塵生起的尋、對六塵生起的伺,說的都是色蘊、識蘊、受蘊、想蘊、行蘊的五蘊身心世界。禪修者如果不被五蘊身心世界誘人的、愉悅的接觸與感受誘惑,當下就不會產生貪愛,貪愛就在當下滅除,貪愛滅除就不會產生執取,沒有執取就沒有「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等等愈來愈多的苦。「因滅故果滅」,貪愛之因完全淨除,苦果自然滅除。

十二緣起也說明了有情生死流轉的逆轉,說明了產生苦的過程的逆轉,當苦的因緣被終止時,苦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無明滅則行滅:無明完全滅除止息,習性反應就止息。

行滅則識滅:習性反應完全滅除止息,心識就止息。

識滅則各色滅:心識完全滅除止息,心和身就止息。

名色滅則六處滅:心和身完全滅除止息,六根就止息。

六處滅則觸滅:六根完全滅除止息,接觸就止息。

觸滅則受滅:接觸完全滅除止息,感受就止息。

受滅則愛滅:感受完全滅除止息,貪愛瞋恨就止息。

愛滅則取滅:貪愛瞋恨完全滅除止息,執取就止息。

取滅則有滅:執取完全滅除止息,未來的存有就止息。

有滅則生滅:未來的存有完全滅除止息,生就止息。

11

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生完全滅除止息,老死憂悲苦惱之苦就止息。如是大苦蘊聚完全滅除止息。

這就是停止痛苦之輪轉動的方式,痛苦之輪轉成解脫之輪,體驗到涅槃的真正寧靜安祥。

只要有六根(感官)的存在,就一定會和外在的六塵互相接觸,一接觸就一定會產生感受。我們可以在接觸或感受的環節上,打破緣起的反應,只要我們學著以平等心觀察覺知此刻當下的接觸和感受,瞭解無常會改變的事實,不產生貪瞋的習性反應,就會停止苦的輪迴,逆轉緣起,趨向解脫。以覺性修習四念住到一定程度時,對於在「觸」或在「受」斷十二緣起,會有較深刻的體會。

要想證得涅槃,必須滅除對誘人的、令人愉悅的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生起的受、對六塵生起的想、對六塵生起的行、對六塵生起的貪愛、對六塵生起的尋、對六塵生起的伺這些種種的接觸與感受的貪愛、迷戀、執取,如此「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一切苦滅。

人生的目標不應只是期求幸福的來生,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來生是全然幸福的。人生的目標應當是時時保持覺知、客觀地觀察覺知當下生滅的實相,以不貪不瞋的平等心,終止對誘人的、令人愉悅的接觸或感受生起貪瞋盲目的反應,才能從所有痛苦的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

《小部尼柯耶》經中記載:「聖者脫離了生死輪迴,斷盡了一切貪愛,乾枯的河道中,愛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輪不再轉動,這就是苦的止息~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