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修行法要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11/04-01.htm

《四念處修行法要》

空海法師 主講

前言:

很難得我們解脫道的學員,又再同聚一堂禪修,這真的要具足很多的殊勝因緣,如果你沒有善根,就沒辦法與解脫道相應;如果褔德不具足,你沒辦法聽聞到正 法,沒辦法聽聞到真正解脫的正法;褔德不具足,你也沒辦法來參加禪修;如果因緣不具足,我們的禪修也沒辦法順利舉行;因緣不具足,我們也沒有這麼莊嚴的禪 堂,讓大家好好的禪修。

所以不要小看這樣的聚會,不要小看這樣的禪修,真的是要具足很多的善根褔德因緣,今天大家都是為了學佛、成佛,為了解脫而來,學佛就是要學習釋迦牟尼 佛,早日解脫自在。在一開始我們都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就是對佛陀的感恩與尊敬,感恩他示現一條解脫之路,讓眾生能夠出離苦海,但是我們不是把學佛當 做一個口號,不是把佛法當做佛學在探討、研習而已,我們要具足聞思,進一步要來到實修實證,所以剛才帶領大家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期許大家要有魄力、決 心,學習釋迦牟尼佛那一種大丈夫的氣勢。

佛道無上誓願成,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低估自己,每個人都是未來佛,而這個成佛之路,要多久呢?不是三大阿僧祗劫,不是幾百萬年,也不是幾十年之後,而是 這一生這一世、現在啊!此生此世啊!釋迦牟尼佛都是如實的向我們開示,告訴我們涅槃解脫之路都是這一生這一世,要點是你必須掌握到真正的出世間法。

而這出世間法呢,卻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我們能夠在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禪修,要知道這已經是醞釀了幾千年之後,才有今天這樣的聚會在這裡一起禪修,不要小看這樣的因緣,百千萬劫難遭遇,要好好珍惜啊!

光是靈泉禪寺一百零三年來,歷經了四任的方丈和尚的篳路藍縷,以及諸多護法菩薩、龍天護法,各種因緣不斷的醞釀,才能夠有今天的規模、有今天的莊嚴道 場,來讓大家專心禪修,這些因緣都是不容易啊!空海〈惟傳〉也是第一次在這大禪堂帶禪修,協助大家深入實修實證,所以剛才講說這是醞釀幾千年,才有今天的 因緣。大家要成佛、要解脫,如果你光是抱著一個法門深入,而身心不柔軟、欠缺慈悲心,修行是不會有所成就的,你的修行也只是在世間法裡面練功夫而已。

在大家剛剛的發願裡面,不要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有這一種誓度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大願力,你的修行才會有成。要有這樣的 魄力、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慈悲心,必須要先回到自己本身能夠深入聞思修證、為法做見證,所以把「佛道無上誓願成」擺在前面。

真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上,如果菩薩道沒有建立在貫徹解脫道,所謂的菩薩道跟世間的善法、慈善事業沒有什麼差別。真正佛教的特色是在於解脫道,佛教 如果失去了解脫道的骨髓核心,很容易只是淪為方便法、世間善法。大家能夠來參加解脫道的禪修,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今天大家大部份都已經有 《阿含解脫道》的聞思基礎,然後進一步認真地實修實證,這就是「我今見聞得受持」,進一步「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些都不是標語,大家要進一步把所聽聞的佛法要實修實證,你才能夠了悟真理實相,才能夠為法做見證。

我們要把平常大家習以為常的發願及開經偈,落入實際的動作,它是動詞、要實際去做,不要只是變成標語、口頭禪,天天在那裡復誦、課誦,但是卻沒有真正落 實去做。大家不要忘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佛法真的是與世間法不一樣,佛法是出世間法,不是一般的世間學問。不要以為自己學問 高、學歷高,或者社會的經歷很豐富,我是大學生、我是碩士、我是博士、我是醫生……,認為這些經文我都懂了,這些佛法我都懂 了,自認為是老參,認為這些我都知道了……,錯了!

除非你是個大安心、大自在的解脫者,否則你沒有真正懂得佛法,你只是從經典、文字、名相上面,去理解一些佛法,但那不是佛法的真精髓,佛法是無上甚深微 妙,不要被自己的意思意識所欺騙,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懂了、已經都會了。除非你是解脫者,不然我們通通要歸零,把過去的知見放下,把過去的法門放下,把過去 習以為常的論斷、觀念通通放下。

邁向解脫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歸零,如果你沒有歸零,還是會在原地打轉,就像一隻瓶子,不是裝得滿滿的,不然裡面就是裝著很多污垢的水;不是裝不進新的東 西,不然就是當有新的東西裝進去之後,還是跟那些原來污垢的水混合。所以不要腳踏兩條船,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歸零、放下,一步一腳印的跟隨著佛陀所走過的解 脫之路,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去修,這是最快、最安全能夠到達彼岸的解脫之路,空海追尋解脫之路歷經三十幾年了,我今天也是毫無保留的把它呈現出來,跟大家 分享,而這一條解脫之路,不是空海所創造的、所發明的,那是佛陀、歷代的解脫者,他們所走過安全又可靠的解脫之路。

大家不要小看這樣的因緣,我們這一次的禪修,要跟大家分享的主軸核心,就是四念處的禪修方法。北傳佛教地區,通常很忽略這個章節,這是我們北傳佛教地區 需要補強的地方,這幾天的禪修,我們會逐步、逐次的介紹,修行是有次第、有方法、有步驟。如果你欠缺次第、欠缺方法、欠缺步驟,就如同你要建造一棟高樓大 廈,但是你卻沒有建築藍圖,那你怎麼蓋大樓?結果,不是雜亂無章的蓋,不然就是蓋一些違章建築。

這棟高樓大廈的設計藍圖,就是我們的聞思基礎,如果你沒有聞思的基礎,就像沒有設計藍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你光是天天在那裡祈求,天天在那裡幻想要 建造一座高樓大廈,能完成嗎?最後往往都只是落入空談,所以修行的次第、步驟,就如同建造高樓大廈,當有了設計藍圖之後,再來就是要好好的把過去那些違章 建築剷除掉、把地整平,這就是歸零。你如果沒有把那些違章建築去除掉,你怎麼建造得起來一棟高樓大廈?如果沒有好好整地,你怎麼建造高樓大廈?

如果你沒有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法門放下,就無法興建高樓大廈,所以除了有設計藍圖之外,再來就是歸零,這已經是實際動工開啟的第一步,當把地整平之 後,進一步就是要挖地基。如果沒有深厚的地基,你就急切著要興建高樓,你能夠蓋多高呢?就算你勉強的把大樓蓋起來,這樣會穩固嗎?是沒辦法穩固的,是禁不 起考驗的。所以進一步就是要好好的扎根,把地基挖好,你地基挖得越深,地基就越穩固,就越能夠蓋起高樓大廈。越高的大樓,相對的,它的地基一定是越穩固、 越深入,請大家不要忽略這個次第、步驟,不要急、不要慌、不要亂,不要馬上想要從果地起修、馬上就要三級跳。

如果地基不夠穩固,你所建造起來的,就只是危險的大樓;如果你沒有打地基,或是沒有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一層的建築起來,你的大樓若不是空中閣樓,不然 就是一棟危險大樓,只要一遇到境界的考驗,馬上就會跨掉。你要能夠來到禁得起任何境界的考驗,一定是要有深厚的地基,而且一層一層、扎扎實實的建築,沒有 偷工、沒有減料、沒有馬虎,如此建造起來的一棟大廈,就能夠禁得起任何的考驗。

同樣的,在往後禪修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進度,會逐步帶領大家逐漸的深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請大家不要忽略、不要草率,你越實實在在去 做,越認真去做,把每一個階段都認真做好,這樣你所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就會很安全穩固,而且也是最快速。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一步一腳印,按照解脫道的次 第、步驟來實踐,以下我們即將每一個階段,一步一腳印的告訴大家如何逐漸的深入。

解脫路上尋尋覓覓:

除了解脫者之外,所有的眾生都在尋找解脫之路,所有的眾生都在尋找出離苦海的方法,不管你有沒有加入宗教,不管你有沒有信仰,每個眾生都在尋找解脫之 路。有的人拚命工作,有的人拚命賺錢,有的人熱衷於從事政治活動,有的人熱衷於從事自己理念的實踐,不要忘了!這些都是在找尋解脫之路,當你慢慢深入去了 解就會知道,就算你在養兒育女,也是在找尋出離苦海的方法。

有的人熱衷於積蓄很多的金銀財寶,也是在找尋解脫之路啊!因為只要還沒有來到究竟解脫之前,眾生的內心世界一定有苦、有不安、有煩惱、有貪心、有嗔心、 有無明,當一個人還沒有真正大安心、大自在之前,內心一定有苦、有不安,也一定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找尋他所認為的安心之路。所以不要以為世間人或是在家居 士,他們就沒有在找尋解脫,錯了!包括貴為總統也還是一樣,是在找尋他的解脫之路,只是一般人非常不容易區分出來,什麼叫做真正的苦海?以及這些苦海真正 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人沒辦法清楚的瞭解,就算你得一個博士或是兩個博士學位,你還是一樣沒辦法正確而清楚的認識,苦海的形成原因來自於哪裡?

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世間法裡面打滾而不自知,他想要出離苦海、想要找尋出世間法,但是一直尋尋覓覓在找尋的,卻都是在世間法裡面打滾,仍然不知道。只是當 他打拚奮鬥一段期間之後,發現內心裡還是有很多的苦、很多的不安、很多的煩惱,這時候他又會繼續再尋尋覓覓。所以我們要清楚的分辨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 世間法?這是不容易的,但卻是非常重要。

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智慧,能夠分辨出什麼叫做世間法?什麼叫做出世間法?而整個解脫道的課程,就是要讓大家清楚的瞭解,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 這樣我們的生命才不會浪費在世間法裡面打滾,才不會浪費在枝流末節上面打滾而不知道。曾經跟大家講過,半年的聞思課程,可以讓你減少十年、二十年以上的盲 目摸索。其次,就算你進入宗教團體、修行團體,不管是任何宗教、宗派,不要忘了都是一樣要找解脫啊!

每一個宗教,不管是迷信型或是信仰型,一樣都是在找解脫,但是卻很少、很少有人能夠清楚的分辨出來,什麼叫做方便法?什麼叫做究竟法?而每個宗派、每個 宗教師幾乎都會跟你強調,他們的宗教、他們的宗派,他們的法門是最好、最高、最快速。在《阿含經》裡列出來的【葛拉瑪經】,都有清楚的敘述,幾乎每個宗教 師、每個宗派,都會強調他們的是最好、最高、最快,因為有這麼多熱情的宗教師,在弘揚各種不同的法門,讓眾生也疲於奔命,一個法門學了之後沒多久,又覺得 還是苦啊!還是不安啊!

然後又再尋尋覓覓,有的人在一個宗教團體裡面,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然而還是苦、還是不安。因為很多人、很多宗教師,他們很難分辨出什麼是究竟法?什 麼是方便法?而他們一樣都會跟你強調這是最究竟、這是究竟法,空海沒有意思要落入那些見諍,我也不想跟大家強調四念處的禪修方法,就是最好、最高、最快、 最安全,因為大家已經聽過太多這種話了。

我們只是如實的呈現一條本身走過來,覺得真的是相當好的一條解脫之路,而且也是佛陀他們所走過最安全的快速道路,我們只是把它亳無保留的呈現出來跟大家 分享,至於是不是真的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希望大家不是用信仰層面的就信以為真,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拿出科學家求真求證的精神來檢驗、來求證,修行不要 馬虎,這樣就是對不起自己。佛陀從來不希望大家停留在信仰層面,而只是這樣盲目的相信。

佛陀都是鼓勵大家要實修實證,你真正證悟到才算,因為唯有你自己吃到東西,吃飽了!你的肚子才會飽;唯有你自己真正喝到甘露水,你的口喝才會消失、才會 止息,所以佛陀講的法,是不是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也唯有你真的親證到才算。也唯有你真的親證到,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才會真的止息下來,所以法門的 好不好?究竟不究竟?不是從某部經典上面來看,也不是某位大師一直強調,然後就信以為真,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究竟法就是能夠讓你感受到很實用,你一天的聞思、一天的用功,就有一天的效果;你一個月的用功、半年的用功,就有半年的成長跟改變。真正的究竟 法,能夠讓你內心的痛苦不安漸漸消失,這都是可以檢驗的。如果你學習某個方法、某個法門,經過半年、一年或是兩年,卻還是沒有讓你有很大的改變、很大的法 喜,就要重新檢討。尤其是五年、十年,還無法能夠感受到安心自在、法喜充滿,就要重新評估。

不要忘了!大家的目標是為解脫而來,而不是要成為宗教的信徒,不是要成為宗派的信徒,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就是為解脫而來,所以大家要一步一腳印的去 走、去做,拿出科學家求真求證的精神,來檢驗、來實驗、來實修實證,你才會知道空海所跟大家介紹的這一條解脫之路,是不是真的安穩又快速?是不是真的究 竟?也唯有實修實證,你才能夠證明,不用空海多贅言。

念處經

在今天泰國、緬甸、斯里蘭卡……地區,最重視的修行法門、方法的核心就是四念處,但是在北傳地區,卻是對四念處的修行法門非常陌生、非常忽略,到最近十幾年來,經過南北傳佛教的交流,才漸漸有人深入瞭解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空海是在一九八九年,就到泰國去參訪、去研習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之前在就讀研究所的時候,也就曾經深入原始佛法跟四念處,經過廿、卅年的聞思修證之後, 發現佛陀所走過的這一條解脫之路,真的是非常殊勝,讓我得到了很多法寶,所以今天把它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跟大家來分享,所要跟大家講述的,不是講一些頭腦 的觀念、知見,而是真的可修、可證、可達。

以下所要講述的四念處課程內容,在仔細聽聞之後,你要認真的去做、去實踐。在北傳的《四阿含》裡的《中阿含》九十八經,就是【念處經】。南傳在《長部》 裡有【大念住經】,北傳在《雜阿含》也有記載,但不是很完整。在《中阿含》九十八經的【念處經】,非常的完整、相當好,請大家多珍惜這一經的開示。

只要你按照【念處經】所講述的「四念處」方法,逐步的去修、去做,佛陀跟我們開了「支票」,跟大家保 證七年內,你至少能夠證到三果。如果因緣具足,你很有可能可以證到阿羅漢果。不要以為證阿羅漢是不了義、是小乘的、是自了漢,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知見,要 把那些通通放下。因為佛陀本身就是走過這一條「四念處」,而成佛、成道的。

《阿含解脫道次第》196頁「念處經」

第一節﹝引言﹞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 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佛陀第一段就開宗明義的跟我們指出,有一條解脫道路,這一條解脫道路能夠「淨眾生」,把眾生內心的貪嗔癡、污垢都淨化掉、洗滌 掉;「度憂畏」,你的憂悲苦惱、你的畏懼、你的不安,都可以因為這一條「四念處」的解脫道路,而讓把你 內心的憂悲苦惱都消除、消失。「斷啼哭」就是你原來在苦海浮浮沉沈,種種的痛苦、種種的煩惱、種種的不安,能夠因為你實修 「四念處」這一條解脫道路,而得到解脫自在,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以及那些啼哭,也都會消失。這是治療我們心病最好的藥,你能 夠得正法、見法,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而這一條正確的解脫之路就是四念處。

佛陀已經很清楚、明顯的告訴我們四念處的效果,再來他又拿出歷史上的那些解脫者來證明,說明過去的那些解脫者,也是如實走過這一條「四念處 」的修行方法,未來的那些解脫者,佛陀也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他們也一定會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包括佛陀 本人,他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因為這不是信仰、不是道聽塗說,如果我佛陀自己沒有走過的話,我怎麼能夠證明這一條路的正確與否呢?所以佛陀很篤定的告訴大 家,我佛陀也是如實的走過這一條「四念處」的修行道路,而來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樣的說明夠清楚了吧?!這樣的說明足以讓大家產生信心了吧?!過去的佛、未來佛、現在佛,他們都是很扎扎實實的走過這一條「四念處 」的修行方法,而來到究竟解脫。佛陀不會打妄語,不會開空頭支票,所以請大家放心!跟隨著佛陀他們所走過的解脫之路,依循著「四念處 」所跟我們開示的修行方法,一步一腳印的去做,這是最安全、最快速。

因為我們是在禪修中講解修行要領,而不是在一般的攝影棚室,或是一般單面式的講經說法、單獨片面的詮釋。修行要領是很實用、很實際的,而且是很生動、很 活潑的,所以在禪修的時候,講述「四念處」的修行要領,才能夠講出活的那一部份─活生生的修行要領,如果我只是在攝影棚裡面講的 話,則其中很多的精華就沒辦法講述出來。況且修行要領是屬於雙向的互動,是一種磁場雙向的互動,你們的精進用功會激發我講出更深的修行要領。

第二節﹝身念住﹞

「雲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

這個「覺」在《雜阿含》翻譯為「受」,感受的「受」,《中阿含》通常把這個 「受」翻譯為「覺」。同樣的,「四念處」是講身、受、心、法,所以 「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也就是「觀受如受念處,觀心如心念處」。有的人把「處 」讀為處,處在什麼情況的「處」,這樣也是有很深的解釋角度,下面會再深入解析。

「雲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 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 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這一段是修行的重點,以及非常重要的階段,是「身念處」開發的重要提示,也是一個核心重點。不要小看這一段,如果你真的能夠做 到這一段,比你讀了好幾十部的大藏經都還更重要。如果讀了很多遍的大藏經,但是卻沒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實修實際的做到,則所研讀的經典都只是一些空論, 都只是一些頭腦的知見。研讀了那麼多的經典,不如把這一段好好的消化,然後實際的去實踐、去做到。

「四念處」講的就是身、受、心、法,它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由淺入深,「心念處」講的就是 「明心」的階段,講的是起心動念,但因為我們的念頭是非常、非常的快速,而且很微細、很微細。如果你在粗的身體動作、粗的相,看 不到、看不清楚的話,則那些微細的相,就更是不可能覺察到,要談「明心」是更不可能的。

因此,「明心見性」之前,必須要「身念處」跟「受念處」先開發出來, 「明心」是屬於「四念處」第三階段「心念處」的開發,當「明心 」之後才能夠「見性」。「見性」就是第四階段「法念處」的開展。 所以「明心見性」是很具體、不會抽像的,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所謂的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你所謂的「明心 」,也不是佛陀所講的「明心」。

「明心見性」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現在我們就依循著「四念處」修行要領的課程,逐次協助大家到達「明 心見性」的階段,不要小看此次禪修只是八天而已,佛陀在這一經跟我們清楚的講出來,只要真的好好用功,觀念、知見正確,你在七天七夜之內,都 有可能開悟、可能見法。所以不要忽略每一個階段,禪修不在於時間的長短,不一定要幾個月才能夠達到效果。如果觀念、知見不正確,再修個五年、十年,你還是 在練功夫;你觀念、知見正確,在七天七夜之內,見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現在大家身心柔軟的按照次第、步驟逐步去做,很快就能夠來到「明心見性」的階段。你要「明心」之 前,「身念住」的開發就非常清楚具體的告訴我們,怎麼樣能夠「明心」?你的身體必須要清楚的覺察。我們 的身體都是活在當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動作,包括講話都是活在當下,但是眾生的心呢?卻都是跑到過去、跑到未來、跑到九霄雲外,你的心很少、很少跟你的 身結合在一起,你的心通常都是很散亂、很散漫,很少活在當下。

如果你的心沒有跟身體結合在一起,身心就是分離的,而分離的身心就像行屍走肉一樣,就是佛陀所講的: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如果你的解脫是寄望在遙遠的未 來,這也是在構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幻世界。唯有你的身心結合,保持清醒明覺,你才能夠見法,身心才會清靜;唯有你的心,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你的心 才可能成為「明心」。當你真的能夠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又能見法,才能夠真的遠離顛倒夢想。

大乘佛教講述很多崇高、美好的境界,真的都是相當好,但是次第、方法卻是相當欠缺、非常疏忽,一講到要實修實證、按部就班,就認為是小乘、是不了義的, 是國小的、是小學生的,認為不是很重要。講的都是高談闊論,像這樣就算講再久,都只是空談;講再久,我慢還是看不到,貪嗔癡還是沒有淨化。

真正的解脫是我慢的止息、消失,貪嗔癡的完全淨化,如果學佛修行沒有回來淨化我們自己的貪嗔癡、止息我慢,那都是在佛法的門外、還在枝流末節上面繞。所 以,千萬不要認為「四念處」是小乘人在修的,它是真正能夠幫助你醒過來,非常重要的法門、重要的關鍵,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第一個階段「身念住」的開發,佛陀就告訴我們「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立念在身」就是把你這一匹心猿意馬的一顆心拉回來、收攝回來,放在你的身體上面,讓你的身跟你的心對焦,讓你的心清醒明覺的 活在每一當下,清楚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動作。如果你的心是跑掉的,要拉回來的是這一匹心猿意馬,你最忽略的是這個身,而心呢?都是散亂的心。如果你的身跟 你的心沒有對焦,就是活在無明的世界,這一段就是讓我們醒過來的重要關鍵,如果你這個步驟沒有做好,後面的步驟就是空談。

「身念住」怎麼開發呢?「行則知行」,一般眾生平常的走路跟佛陀的走路,有什麼不一樣呢?一般眾生的 走路跟覺悟者的走路,有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同樣都是在走路,但是佛陀、覺悟者所展現出來的走路方式是「明行足」,而一般的眾生 是「無明行」。

一般眾生走路都是又衝動、又快、又急,趕快、趕快、趕快……,腳步都是很急、很快,然而你的心卻都是在想其他的事情,想東 想西、擔憂東、擔憂西,很少活在當下,也很少覺察到自己當下的每一個腳步。而佛陀他們,不管托缽、遊行或是其他的動作,每一個腳步都會保持清醒明覺,這不 是佛陀這樣做,我空海才這樣講,如果我本身沒有做到腳步的清楚覺察,我不敢要求大家也這樣做,這些修行法要、修行要領,一定是我有經歷過、我有做到,我才 敢講出來。包括往後幾天所要講述的內容,如果我沒有證悟到的,我不講;如果我沒有做到的,我不講。不要講述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講述自己沒有體悟到的。

所以「明行」很重要,佛陀他們走路就是這樣,我每一個腳步都很清楚覺察,而且不疾不徐,在走路之中有安祥,走路之中一樣展現三 妙行。但有急事要做的時候,不是腳步不可快,一樣是可以快,但是你一樣都保持清醒明覺,走路的修行要領就是把你的腳步放慢一點,跟你原來走路的腳步比較起 來,把你的腳步再放慢一點。

再者,隨時保持清醒明覺。當你在上班或是平常在工作的時候,一樣左腳、右腳、左腳、右腳都清楚覺察到,這是屬於在走路方面。當然不只光是走路方面, 「行則知行」,不單單只是走路而已,包括手的動作、講話、口行……這些也都是。「行 」包括身行、口行、意行,而「意行」是歸屬於「心念住」的開發。

這裡的「行」,是著重在「身行」,不單是腳步的走路,包括你的動作、掃地一樣,當拿著掃把在掃地,當 下一樣是在動,這個「行」就是一個動作。動態的時候,諸如:腳的動態、手的動態,或是身體的動態、動作,都要保持清楚覺察。這一 點需要大家下功夫去調整過去不良的習性,以往我們很少清楚覺察當下的動作,而修行是要把我們衝動的動作,調整為安祥、柔和,把我們無明的衝動、 「無明行」,轉變成為「明行」。

包括在上、下樓梯,都要清楚覺察每一個腳步,當無明、衝動的時候,腳步是很粗重的,上、下樓梯都是啪!啪!啪!這表示我們心的粗糙。如果你的心是微細 的、動作是柔和,上、下樓梯都會有一份的安祥自在,走路也都有安祥在裡面,而且會像行雲流水。所以「行則知行,住則知住」,這個 「住」跟前面的「行」是一個對比,「住」是你站立、靜止不動的時候,前面的 「行」是動態,第二個「住」講的是靜態。當你在靜態、站立、停止下來的時候,一樣保持清楚覺察,你當下 的身體狀態,以及當下附近週遭的情況,都能夠清楚覺察,就是「住則知住」。

「坐則知坐」:

「坐則知坐」,這個「坐」是禪坐、打坐或是端坐。包括你的打坐姿勢,以及酸痛的時候要換腿,當下都要 清清楚楚的覺察。如果你的觀念錯誤,打坐就是在練功夫,如果你的觀念是觀念的,打坐會變成很輕鬆。錯誤的打坐方式,身心會越來越僵化,「我慢 」會增長;正確的打坐觀念,你的身心會越來越安祥,越來越柔軟。

一般人提到打坐,通常不是害怕、懼怕,不然就是一打〈上〉坐,就有很多的索求─要求開悟、要求禪相,這是不正確的打坐。提醒大家幾個打坐方面的要點:

一、打坐的姿勢要放輕鬆:

脊椎、頭部、頸部、背部跟腰部,讓它保持自然的垂直,是要挺直但是不用力,這一點很重要,這裡所講的挺直,並不是直直的一條線,而是生理上自然的直線。 我們的脊椎、背部、腰部,有一個自然的彎曲度,配合這樣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端坐,這樣會最輕鬆。如果你刻意去矯正它,有用力的話,你的腰背會很快就酸痛, 而且胸部也會悶。所以打坐的坐姿要放輕鬆,保持正直,頭部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向後仰,要你自己去調整,調整到一個輕鬆的姿勢,這要靠自己去摸索,調整到一 個最適當的角度,你坐起來才會很輕鬆,而且全身能夠放鬆。如果姿勢坐不正,當你一放鬆,很容易就會往前傾,或是彎腰駝背,所以打坐的坐姿,自己要調整一 下,記得!腰背是挺直,但是不用力。

二、打坐的目的:

打坐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強調當遇到腿酸痛時,不可以隨便更換姿勢,你要在那裡熬!熬!如果你硬是要跟腿的酸痛在對抗,這樣很容易形成一種練腿功、練功 夫。盤腿方面不要刻意強求,北傳很強調要雙盤,但是泰國他們重視的是單盤,緬甸則是單盤、散盤都可以。所以北傳的佛像都是雙盤的佛像,但是在南傳地區卻是 單盤或是散盤。坐姿的重點不在於雙盤、還是單盤,是以你自己覺得輕鬆、自然為主,當然盤腿比沒有盤腿要好。因為盤腿來打坐,身體比較穩重,也比較容易寧靜 下來,打坐的時候,當姿勢放輕鬆端坐之後,然後按照出入息法,一步一步的深入,讓你的心能夠漸漸的寧靜下來、安定下來。

有些好高騖遠的人認為:打坐不重要,光是動作就好、工作就好,我們修行是要溶入一切……。修行要溶入一切境界裡面是不錯, 但是如果你的打坐基礎不夠穩固,你的心會是很散亂的。沒有定力、靜不下來,你還是一樣在苦海裡浮沉,我們當然沒有刻意強調一定要打坐多久,打坐的功夫要多 深,但是你要能夠靜得下來,每天要給自己早晚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打坐時間,打坐會讓你的心漸漸的安祥、寧靜下來。

如果你靜不下來,而找很多的理由來忙碌,你是在透過各種忙碌來掩飾自己內心的靜不下來。如果內心靜不下來,你的心怎麼清靜呢?怎麼「明心 」呢?你這污垢的心怎麼沉澱下來呢?打坐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沉澱下來,所以不要小看這個坐姿,不要小看禪修的禪坐。

有的人很熱衷於行菩薩道、行善佈施,一跟他講說要來禪修、要來打坐,就很頭痛、很頭大,認為:哎呀!我坐不下來!那不重要,我們只要好好去行善佈施就是 了……。但是幾年下來,你還是停留在佛法很膚淺的層面而已,你的身心都沒有沉澱、寧靜下來,也沒有把污垢的心沉澱下來,你還 是看不到內心充滿貪嗔癡、我慢十個結。因此,真正的苦因在哪裡?那更是看不到,而打坐就是要讓我們的身心寧靜、沉澱下來,當你有這些基礎之後,下一步的 「明心」才能夠開發出來。

在「身念住」開發的階段,不管我們是處在動態或是靜態,在打坐的時候,我的坐姿怎麼樣?一樣要清楚的覺察,有在彎腰駝背,你也要清楚覺察,當腿酸痛的時候,我要換腿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的,因為打坐不在於強調盤腿功。

當你的雙腿會酸痛的時候,有兩種方式去處理:第一種方式是不理它,繼續你的觀呼吸,放輕鬆、不理它,不要被那個境界牽引著走。第二種方式是:當你坐久之 後,酸痛會不斷的增加,有時候會像針在刺痛,這也很正常,如果你覺得真的很痛之時,會痛到干擾到你內心的寧靜,覺得有在用忍的跟這個痛在對抗的話,這樣就 不正常、不正確。當你覺得這個痛會干擾到坐姿,是可以換腿的,但是不要邊換腿、邊抱怨,然後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人家可以一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我坐半個小 時就這麼酸痛,是自己業障深重……,就一直在那裡埋怨、抱怨。

這樣你又錯失掉很多修行的觀念、關鍵,不要抱怨什麼,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當你的腿在酸痛的時候就換腿,但是重點是在於換腿的過程,在松腿、要換的時 候,一樣要保持清醒明覺、清醒覺察,這就是「坐則知坐」。不是不可換腿,而是換腿的時候,保持清醒覺察。一方面不要用責備的心來 責備這個腿不好、沒有配合你,或是跟別人比較,覺得他們都坐的一動也不動,自己沒多久就會換腿、就變動,這樣一比較起來就讓自己感到很挫折,這些埋怨、比 較的心態,都是在耗費我們的生命。

我們沒有必要跟別人比腿功,打坐的要領要掌握到,酸痛的時候可以更換姿勢,但保持清醒覺察,還要用愛心、耐心善待我們這個身體,用慈悲心善待我們這個身 體,為什麼呢?我們這個身體個不是我的,它也是眾生眾因緣聚合而成,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眾生,你發願要度很多的眾生,能不能先度化身體裡面很多苦難的眾生? 包括你的腿會酸痛、身體不舒服,都是我們這個身體的眾生,正在發出痛苦的信號,它們需要你用慈悲心來善待,需要你用愛心來包容它們,所以不要責備它。

這個身體就像做牛做馬一樣承載你,協助你做很多的事情,如果當它在酸痛、發出痛苦的信號,就如同它在為你做牛做馬,但你卻沒有善待它,當它喊叫幾聲的時 候,你又在責備它、不讓它吭聲,這樣是很不慈悲的。所以,不要責備身體不聽話,反過來要用愛心來對待它,則你這一期的打坐,會更得力、更順心、更順暢,這 是「坐則知坐」。

「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

「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很多人認為修行或是一提到修行,就是要到禪堂、大殿裡面才算,出了大殿就好像是下班、下課 了,或是一定要到哪裡去打坐,才算是修行。有的人在自己家裡有打坐的小禪堂,認為預定的時間到了,就進去禪堂裡打坐,這樣才是修行,當時間一過、出了小禪 堂,就認為不是在修行,這是錯誤的觀念、知見,記得!真正的修行是溶入一切的境界,每天二十四小時、任何時間都是在修行,你要把整個修行的品質,帶入日常 生活之中,每一個歷緣對境都是在修行,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每一個歷緣對境,你都保持清醒明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關鍵。

每天、每個動作、每個歷緣對境,都保持清醒明覺,就是「置心一處,無事不辦」。「置心一處」就是把我 們的心安住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這樣不但有泠靜的思考,而且你會很安祥自在,如此你做起事情來會更有條有理,更能夠把事情處理得好,所以說「 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要把修行帶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你一切的動作都是在修行,所以嚴格的講,修行是沒有禪堂內、禪堂外之分,修行是沒有上 班、下班之別。

今天的禪修是因為要把基礎打好,在這個打基礎的階段,我們有一間莊嚴的禪堂,來讓大家進行聞思修證,這是很重要、有必要的階段過程,但不是到禪堂來才算 是修行,我們要慢慢能夠來到,不管禪堂內、禪堂外都是在修行,所以沒有上、下班之分。有的人如果有上、下班之分的錯誤觀念、知見,就會認為今天我很用功、 很認真修行,好了!現在下班、下課了,回到寮房之後,各種覺察都忘掉、忽略掉了。

佛陀跟我們提醒「臥則知臥」,是眾生很容易忽略、疏忽的地方,你一回到寮房,準備要睡覺的時候,在鋪床單、放枕頭、攤開棉被的 過程,都要保持清醒明覺。當你要準備到床上,要把鞋子脫下,坐到床上要躺下,包括躺下的姿勢這些,你都要保持清楚覺察,平常很少、很少有人能夠這樣做到, 通常都是:我好累!然後一看到床鋪馬上啪!倒下去!沒幾秒鐘之後就打起鼾來了,有的人睡不著就在那裡翻滾。

如果能夠掌握修行的要領,然後把修行溶入在歷緣對境之中,你的睡眠品質也會很好,而且失眠的問題也會解決。「臥則知臥」就是當 你準備要睡覺,到睡前的這個過程,都能夠保持動作的覺察跟清醒明覺,如果你躺在床上還沒有睡著的時候,可以把你的覺察力安住在呼吸上面,但記得一個要領: 不要用力、要放鬆。

你躺在床上觀察呼吸,跟在禪堂裡面的觀察呼吸是不一樣的,在睡覺的時候觀察呼吸,你可以把覺察度調低一點,這要你自己去體會。如果你還保持很高的覺察力 在覺察呼吸,反而容易形成一個現象,尤其是初學者很容易因為緊張過度,覺察力覺醒過度,太過用力的用力,反而會變成睡不著。

以前倒是容易睡著,一在禪修的時候觀呼吸,反而不容易睡著,這是因為用法不當,還有太過緊張、太過用力所致,如果你有這種情況,記得要放鬆!放鬆!所以 睡前是清楚的覺察,然後在安祥之中入睡。再者,以後我們還會講到慈悲心的展開,如果你在睡前又有慈悲心的展開、很安祥,你就會睡得很好。

「眠則知眠,寤則知寤」,你在睡覺的時候一樣,睡眠的品質能夠相當好。當你早上一醒過來,記得不要馬上動作很快,像現在禪修期 間人很多,就想著趕快要搶第一,趕快要衝到廁所去盥洗,動作要搶在前面或是各種動作都要很快,要穿衣服、做其他的,或是當一切準備好之後,就趕快到禪堂裡 面去打坐,這樣你又忽略了每一個當下。

當你早上一醒過來的時候,不用馬上起床,你可以觀察當下的姿勢,當開始要動作的時候,一樣要清楚的覺察。要下床,清楚的覺察;要折棉被、要收臥具,過程 一樣都清楚的覺察,這就是「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的幾個要點,以上所講的這幾個要點,如果你能夠清楚的覺察、好好 的去做,你就能夠掌握到「身念住」的修行要領。

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當你真的好好認真去做,就會知道不簡單。做沒多久,你心就跑掉了啦!不要自己不做,然後就認為:很簡單、那個沒什麼!因為你沒有在 做,所以才覺得這很簡單。不過,也不會很困難,不會比登天還困難,不會!只要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心跑掉了沒關係!有耐心的把它拉回來,用愛心來包容 它,然後再拉回來,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以上所講的這幾個步驟,是「四念處」開發很重要關鍵,希望大家好好的下功夫,現在就開始去 做。

今天在這裡所講解的「四念處修行法要」內容,將來都會流通到世界各國,所以空海所面對講演的對象,不只是在座的各位,面對的是 整個無量無邊的法界眾生,空海講經說法,一定是對天地負責、對宇宙負責、對眾生負責。所以,真的,我們就講真的;對眾生有益助的法,我們就毫無保留的把它 呈現出來,跟眾生分享。

「諸比丘,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這兩行真是修行的要 領,你每天都要練習、都要做的,而且你每天一定都有這些動作,修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在《阿含經》、《四部阿含》,佛陀一開始講經說法,所有的對象都 是以比丘僧為主,整部《阿含經》都是針對出家眾為主,出家眾代表的是佛教的僧團,以及專業的修行跟弘法的人才。所以要知道佛陀講比較高深、較專精的這些 法,都是針對專業修行跟弘法人才的比丘、出家人而言,原來歷史上的事實就是如此。

整個佛教僧團的骨髓、核心,都是扣住《四部阿含》來深入聞、思、修、證,但是演變到後來,《四部阿含》竟然都被冰凍下來,很少人去探討、很少人去研究, 解脫道也就因此漸漸荒廢掉了。今天在場的是在家居士佔多數,雖然出家眾也有,但比例比較少,這正是代表北傳的現象,出家眾反而比較少人去研讀真正的解脫 道,比較少人去重視《阿含經》,。反而是在家眾更能夠有無限的視野、無限的胸襟,能夠去深讀、研討《阿含經》,講這一席話也是勉勵我們所有的出家眾,真的 要好好重新對待《四部阿含》,不要低估它,那正是解脫道的核心、佛法的核心。

佛陀處處都是跟這些專業修行人,深入講解「解脫道」的,至於怎麼樣繼續再深入呢?要「正知出入」,不 管你是出去或回來,所有的進退舉止動作,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善觀分別,你的身心要結合在當下,對於你的言行舉止動作,都要能夠善觀察、要有覺知。你當然 要有分別,不是一開始就沒有分別心,很多修行人常常強調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如果沒有善觀分別的話,你沒辦法來到真正的沒有分別,所以要善觀分別。包括說 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你要清楚分別,有沒有嗔恨心?有沒有嫉妒心?現在的心量有沒有狹窄?都要善觀分別。

「屈伸低仰」,我們四肢的屈伸,或是身體的低仰,你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在動態之中,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儀容 庠序」,你的身、口、意或是威儀都要展現一種三妙行,從容不迫、行雲流水,而且在這之中,都要保持正知正念。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僧伽梨」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就是當你要「穿九衣 」的時候,或是要拿衣缽出去托缽的整個過程,都要清楚的覺察。我們一般人呢?你要穿衣服、卸衣服,都要正知正念,你要吃飯、要盛飯,都要保持 正知明覺。

「善著僧伽梨」,以目前佛教制度來講,講的就是九衣,出家眾的三衣是五衣、七衣跟九衣,「僧伽梨」是 褡九衣,適用正式講經說法的場合穿著。如果依照戒律、制度來講,今天空海在這裡講經說法,是要穿上九衣,褡九衣代表講經說法的時候穿著,但是因為北傳的制 度跟原始佛法有些不同。我們現在穿的是北傳方面的短褂、中褂、長褂,在正式場合的時候,看情況一樣有穿上五衣、七衣、九衣,還有後來的紅色祖衣,像現在很 多住持在穿的紅祖衣,那是中國人再創造、增加出來的,原來原始佛法裡面沒有紅祖衣的,所以這是隨著時空的演變而增加出來的。

如果以空海個人而言,我是覺得不要穿紅祖衣比較好,因為那個太亮麗,很容易長養一個人的我慢,有的人就會問出家人:你們為什麼要穿大紅的祖衣呢?白聖長 老就回答說:因為眾生需要啊!穿給眾生看啊!眾生也覺得穿這樣才莊嚴,我認為這樣的回答是對一半而已。事實上,如果佛教沒有制定這樣的戒律、儀式,你沒有 穿這樣出來,而用其他的儀式或方式展現出來,眾生也未必一定要出家人這樣穿,看起來才覺得莊嚴。今天的南傳比丘,沒有一個人穿紅色袈裟,穿的都是咖啡色系 的,現場有一位南傳比丘,穿的就是今天南傳比丘他們所穿的袈裟,都是這一色系列的,不管是不是國際大師,都沒有人在穿紅色的。

但是我們中國大乘佛教地區,在大場合都是穿紅色的,我個人覺得入境隨俗是可以,但是紅祖衣很容易變成在無意之中,長養我慢的情況。當然我們尊重儀式、尊 重現在這樣的制度,但是我們真的要回到實質的弘法、利益眾生,而不是在穿什麼袈裟才代表什麼身份、權威,如果依照這個制度來講,你要正式講經說法,是要穿 「僧伽梨」,也就是說要穿九衣,但我是覺得穿那一件之後,有很多的動作不方便,所以我想說可省就省,就穿我們的北傳認為比較莊嚴 的長衫來講經說法,這樣而已。所以這也不是說我們隨便,而是覺得簡單樸實就好,歷史上的佛陀也沒有穿紅色的,他就是穿著簡便、莊重、莊嚴,這樣就好。

因為我們北傳現在是形成這樣的一種儀式制度,當然我們也是尊重,我個人以後會不會穿著紅祖衣?我是隨順因緣,如果說因緣需要穿著的時候,我也會穿,只是 能夠不穿的時候,原則上我是不穿,假如以後因緣情況需要,我也會隨順因緣、入境隨俗。回到原始佛教來講,是簡單、樸素、莊重就好,真正重視的是實質的內 涵、實質的內容,讓大家能夠真的聞法受益是最好,我們重視是實質的效果。但我們重視實質的效果,也不必要跟傳統的儀軌制度在對抗,很多方面我們要展現柔 軟、展現入境隨俗。

我們講經說法是不希望長養眾生對於外相的執著,而是真正引導眾生對法的珍惜,所以空海個人對外相、對穿著方面,是覺得可以簡化就簡化,簡單樸素就好,也協助眾生反璞歸真。如果在家居士的話,當你要穿衣服、你要褡衣,在這整個過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

「及諸衣缽」,「衣缽」就是出家人要出去托缽,《金剛經》前段有講到佛陀要吃飯的時候,他是 「著衣持缽」,出去托缽回來,我們現在呢?是在五觀堂用餐,記得!在這整個過程,也都是要保持清醒明覺,吃飯的時候也是一種修 行。

有的人認為在吃飯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吃、吃啊!這沒什麼!吃飯哪裡能修行?認為自己是業障深重,我才需要吃飯,吃這些是無奈的。或是說趕快吃完,吃、吃!等一下要到禪堂,或是去經行才算是,認為吃飯太麻煩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又浪費掉很多修行的大好時機。

你真的能夠掌握到修行的要領,包括吃飯都是非常好的用功修行機會,而且裡面一樣處處可以見法,吃飯怎麼修行呢?當你準備要用餐的時候,一方面要看到我們 有沒有貪念?當我們拿衣缽要去盛飯、夾菜到碗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欲貪?還有,在這個過程、這些動作,有沒有清楚覺察到?你有沒有安住在當下?當你盛好飯 菜回到座位,你在吃飯、在夾菜,以及吃飯把飯菜送到口中……,這些過程,你有沒有清楚的覺察到?

真正的修行是這整個過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所以你在夾飯、夾菜、送到口中的整個過程,伸手夾菜一樣都保持清楚覺察,把飯菜送到口中、在咀嚼的時候, 一樣都保持清醒明覺,飯菜在你的嘴巴變化、變化,從比較粗漸漸變成比較細,然後變成很細膩,在這變化的過程有沒有清楚覺察?再來,當要把飯菜吞嚥下去的時 候,這個過程你有沒有覺察到?一般人都是吃得很快、很快,動作也很快,吞嚥也都是囫圇吞棗,這就是處在「無明行」的情況。

不要以為佛陀他們吃飯是吃假的,只是做樣式給大家看而已,以為他們吃飯好像有在吃,又好像沒有在吃一樣,是沒有覺受的,錯誤了!佛陀又不是木頭人,有的 人就要練習練習到在吃飯菜的時候,不能夠有任何覺受,以為有覺受就會有貪愛,如果你吃飯都沒有覺受,第一、你像木頭人,第二、你的胃腸消化系統會很不好, 因為你沒有覺受的時候,包括吃這個飯菜,你都會認為好像是苦的,你唾液的分泌會不夠,因為你心情不是開朗的,你唾液分泌的不夠,包括吃飯的時候,你沒有喜 悅的心、沒有感恩的心,所以你吃下去的飯菜,消化也會不良,過沒多久,胃就會出問題。

所以,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輕鬆、明覺、愉快,正知明覺每一個過程,我們手部的動作,口、舌頭的動作,你都保持清醒明覺,你不要以為這沒什麼,修行真正的功夫是點點滴滴累積下來,不是到禪堂打坐幾個小時才算,真的是點點滴滴都要用功、都要累積,這樣你才能夠覺醒過來。

不要把成佛想得很抽像,佛就是覺悟者、覺醒者,佛陀就是覺醒者,「佛陀」只是個聲音的音譯而已,真正的含意是覺醒者、覺悟者。 你要覺悟宇宙的真理實相,活在覺醒的世界,第一步的功夫就是要醒過來。一般人是活在無明的世界,活在不知不覺的世界裡面,我們今天要醒過來,就是把我們的 身和心結合起來,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所以修行不是只有禪堂裡面,而是日常的工作、歷緣對境,包括吃飯,你都要能夠保持清醒明覺,這樣點點滴滴的累 積,你才能夠真正的醒過來。醒過來之後,你才能夠進行深度的止觀雙運,也才能夠開智慧而成為覺悟者,這都是有次第、有步驟。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以前佛教徒吃飯的時候,都是先有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有這種供養之心是不錯,但是一般人卻 很欠缺感恩的心,包括吃飯在內,如果欠缺感恩的心,你的生命不是很苦,不然就是在我慢的世界裡打轉,如果你吃一餐飯能夠有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 的,為什麼吃飯要有感恩的心?如果你能夠先有感恩的心,然後再有供養的心,你的整個生命會不斷的脫胎換骨。

吃飯的修行過程--感恩的心: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在每餐之中,如果你懂得用功要領,真的可以把修行融入日常歷緣對境的一切境界,尤其是吃飯,真是非常好修行的時機,包括吃飯的心態,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欠缺感恩的心,認為是憑著自己的勞力去努力奮鬥去賺錢買來的食物,這是我能、我能夠、我是、我能,為什麼要感恩呢?這是我行,但是 這裡面是含有我慢。

有的修行人會認為接受別人的供養是正常的,是理所當然的,但如果是這樣的心態,也欠缺感恩的心,則不容易生起慚愧心。如果沒有慚愧心,身心不會柔軟,就 沒辦法見法,也沒辦法展現三妙行,這些都是環環相扣。你的頭低不下來、腰彎不下來,身心容易僵化,以錯誤的心態來修行,很容易在修行的過程,無意中一直在 長養我慢,你這樣錯誤的觀念、知見,跟解脫道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就會變得越修越行、越修越厲害,認為自己修行很有成、境界很高,接受別人的供養是理所當 然,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當點點滴滴有所區別的心態不一樣,慢慢累積下來就會有很多的不同,為什麼吃飯要有感恩的心呢?因為我們吃這一餐飯,要具足多少世間的因緣,沒有農人的耕 作,沒有社會上很多人士的付出,包括很多菩薩的護持,我們哪來這一餐飯可吃呢?我們的色身需要大自然提供給很多的營養食物,要有很多因緣的具足,我們才有 這一餐飯可吃。

就算我有錢,如果很多的因緣不具足,你一個人到沙漠地區,縱使身上帶有再多的錢,你要吃什麼?當一個人漂流在大海、漂流在荒島,你有再多的錢,你能吃到什麼?我們能夠有這些食物可以吃,要慢慢去體會背後是具足多少的因緣,我們才有這一餐飯可以吃。

所以,以前佛陀時代的這些出家眾,他們實行拖缽乞食的生活,就是要消除掉那些我慢的心態,消除掉那些應該的心態。不是別人應該供養我們,乞食裡面是含有 乞討的那種心,我們要一口飯、要一碗水,都要向世間乞食、向大自然乞食,如果以這種心態,你的我慢很快會消失,而且慢慢你會體會到有這些水可以喝、有這些 飯菜可以吃,你內心就會真的充滿著感恩。

有了感恩的心,當你在弘法、所做的,你是以一種知恩、報恩的心來回饋世間,你的弘法也是以一種回饋的心在弘法,而不是我是、我能、我慢,認為自己多麼 行、佛學多麼豐富、多麼會講經說法、辯才無礙……,這些都是我慢。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解脫之路,是來自於我們的慈悲心、感恩 的心、柔軟的心,弘法也是以一種回饋的心來回饋世間,以報恩的心來回報世間、回報眾生。

所以,吃飯的時候,我們能先有感恩的心,而今天有這一餐飯菜可以吃,我也願意跟法界眾生分享,會有一種供養的心,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 生。你先有感恩的心再來供養,供養裡面的品質會非常好,如果你欠缺感恩的心,則只是一種供養的話,這裡面會有兩種情況,那種很微細的心態中,你還是會有這 種:我行啊!我賺很多錢、我拿很多食物、我來供養……,這裡面還是有我慢。認為我供養的東西比別人多,裡面還是有微細的我 慢。

再來,當你在供養的時候,你又會認為這是有功德的,在潛伏的心態裡面還是有求功德的心,如果跟你說:供養沒有功德,你馬上會把那些供養品收回去,沒功德 我為什麼還要供養什麼?!達摩一句話:沒有功德!多少人就翻臉了!從此不供養、不佈施。事實上達摩那一句話真的是很高標準的要求,你要佈施,真的要有三輪 體空的佈施,《金剛經》裡面清清楚楚的講明:你有所求的佈施,功德就不大了。當真的能夠做到無所求、三輪體空的佈施,那才是真正的法佈施,而且才是真正的 功德、很大的佈施。所以,包括吃一餐飯,都是非常好修行的時機,不要錯過了這個修行的好因緣。

「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眠寤語默的修行,講話要怎麼樣修行?「口行」的修行是非常重要。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這裡講到內身、外身,《雜阿含》裡面一樣有講到內身、外身、內外身,但是很多人都沒辦法 正確清楚的瞭解內身、外身。「內身」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每一個人的五蘊身心就是我們的內身,不是身體的內部。「外 身」不是身體的外部,你的身體內、外加起來,個人五蘊身心稱為「內身」。「外身」就是我們 的法身,這個含意很深,簡單的講就是,除了個人的五蘊身心之外,外面其他的這些,統統都是我們的法身。

講個比喻,其他的,你們可以以此類推,在座的各位都算是我的外身。慢慢的再擴大,你的體悟有多大,你的法身就有多大,所以說「法身無量無邊 」,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所有的眾生,跟我們是同一個身,這時候你所有的界線就會消失。而且你會以愛己之心愛護每一個眾生,你會以尊重自己之心來 尊重每一個人,你會將心比心去體諒每一位眾生,如果你能夠真的體會到內身、外身是一體,你的貪心會消失,你的嗔恨之心會完全的消失。嗔心的消除不是來自於 用對治,不是來自於壓抑、不是用忍的,嗔心的消失,來自於我們正確的聞法、正確的理解,事實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存在,只是你不瞭解而已。當有一天你瞭解到這 樣一個事實存在的時候,你大徹大悟,深層的嗔心、我慢之心,就會真的完全的淨化、完全的消失。

當你能夠體會到內身、外身合一,內、外身一體的時候,真的來到一體的世界,你會以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善待一切眾生,就是佛教所講的解脫涅槃世界,沒有嗔 心,內心十個結縛完全淨化、消失的世界,沒有任何的我慢、也沒有任何的自卑,那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世界。不要小看經文裡面所跟我們分享的,裡面含意都很深, 但我們一步一步地去做,有一天你就可以體悟到那不是幻想、想像的世界,是實相實際的存在。如果你覺得跟眾生有對立、有隔閡,這個人很看不順眼,你看不順 眼,是你個人的問題,你個人的心量狹窄,個人的智慧眼沒有打開,是你在自討苦吃,你容不下別人,是你在塑造你自己的苦海,真的一切眾生跟我們都是同胞、同 一體,佛陀就用內身、外身來比喻,慢慢要體會到內、外身都是一體。

我們在講經說法的一開始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對部分的人是比較生鮮,有的人甚至還不太能夠適應,如果以空海個人而言,我是站在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的 立場來弘法,真理實相本來就是超越宗派、宗教,你可以不用貼上宗派、宗教的標籤,因為真理實相就是法爾如斯,是超越任何宗派、宗教的,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要 念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呢?這是對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留下足跡,而大慈大悲示現一條解脫之路的智慧者,我們心懷感恩之心。這是一種感恩,如果有的人認為不希望 接受佛教這種儀式,信仰的是其他的宗教也可以,或是你喜歡稱的是其他佛、菩薩的名號也可以,你心裡一樣可以默念所想要念的名號都可以,因為這釋迦牟尼只是 一個人類的智慧者的代表,我們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也是對這些智慧者的慈悲、大智慧,以及普度眾生的這種悲願,我們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所以大家不用在意我們 念的名號是什麼,因為這是一個感恩跟紀念。

出入息法:(「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 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

這一段經文看起來是很簡短,在佛陀講出來之後,包括到後來輾轉變成文字,又翻譯成漢文的整個過程,裡面很多的修行法要都遺失掉了,所以其中的精髓、精神 很不容易看出來。如果光從經典文字上看,你不覺得這一段很重要,而且這要實際去修、實際去做也不容易做到。這段確實講得很簡短,但實際操練、實際練習起 來,可沒那麼容易,而且因為翻譯得很簡短,你要真正清楚的看出來也沒那麼簡單。因此,我們在解脫道課程裡面,有跟大家補充從南傳的<清淨道論>所摘錄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的十六階、十六個步驟,在此次的禪修也會講述到,然後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如何去體悟、練習。修行打坐要 配合「出入息法」,你的心才能夠寧靜、深入,而逐漸的清明微細。佛陀所講的種種修行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一種治病藥物,不 是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而是能夠對症治療最好,所花的錢最少、又有效果的最好。

所以,不要在法門上面較量誰的高下,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把身心安定下來的法門,當下對你來講就是最好的。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這些法門是幫助我們把身心 安定下來,不要又以方便為究竟,一直執著在那個法門上面,這樣就是本末顛倒了,。便法讓我們把心慢慢的寧靜、穩定下來之後,進一步是要止觀雙運,所以 「出入息法」是既簡單又很實際,這個方法到哪裡都可以用上,又不用花費錢,不必浪費很多錢要去設立一個好好的壇城,都不用這些; 也不用花很多的錢去買很多的法器、法寶。

「出入息法」是不管到哪裡,這個工具都是隨身攜帶、隨時可以應用法門,而佛陀在指導弟子應用各種方法裡,其主軸、核心最重視的 還是「出入息法」,包括佛陀本人也是一樣,常用「出入息法」這個方法。

﹝安那般那念﹞

「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習與多作時,實為寂靜,殊勝,純粹與樂住,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

「安那般那念」就是出入息法,當多修習、多做這個法門的時候,你的身心很快就會寧靜下來,會覺得法門很單純、很殊勝、很純粹,而在且修習沒多久,你的法喜就會產生,所以就能夠樂住。

「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在修習「出入息法」之後,當你的身心安定下來,「諸 惡不善法」會漸漸的遠離。當你的身心寧靜下來之後,就有止觀的能力,這時要斷諸惡容易,斷諸結縛也容易,各種纏縛、結縛,你馬上就能夠有力道 去照見而淨化、斷除。

「世尊這樣讚歎之後又說:,然而諸比丘,,雲何修習安般念三摩地?,雲何多作,,實為寂靜、殊勝,不雜與樂住及-已 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閒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 息,,或念出息。,〈一〉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息短 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

為什麼佛陀會稱讚這一個方法呢?因為「出入息法」很殊勝的地方,是不用浪費錢而且很簡單、很單純,只要能夠把我們的疾病治好, 不用花費很多錢、副作用又少,這個藥就是最好,這個法門不用花費很多錢、沒有其他副作用,你攜帶又很方便,到哪裡都可以應用,就是最好、最殊勝的方法,而 且不用其它道具的配合、很單純,這個寶藏人人具備、每個人都有,不要浪費你這與生具有的寶貴資源,因此「出入息法」是非常殊勝 的。

我們該怎麼做呢?佛陀就告訴我們「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閒處」。「阿練若」 就是能夠讓我們專修的道場,就如同今天能夠到靈泉禪寺的禪堂打坐 、專心用功,這就是來到「阿練若」的地方來專修。 「或是去樹下」,大家在聞思、體悟之後,再實際去練習,有時候到戶外打坐,就是到樹下打坐。「或是去空閒處 」,在比較安靜、寧靜的地方打坐;「正直其身」把打坐姿勢調好了之後;「置念面前」,注意 這幾個字:「置念面前」,打坐不是在那裡打妄想,不是在那裡求禪相,不是在那裡枯坐,這時候要把你的念頭、覺察力、覺知,放到你 的面前,這不是很抽像。

「放到你的面前」就是把念頭、覺察力、覺知拉回到當下,而主要的力量放在你的臉部、你的面前,就是把覺察力收回來。本來你的心 是心猿意馬,到處東飄西飄、跑東跑西,現在把你的覺察力收攝回來、拉回來,覺察力只要放在你的臉部面前、具體的地方,就是放在鼻腔、人中、上唇附近。 「置念面前」就是把你的覺察力放在面前。

「彼(比丘)或 念入息,或念出息」,這個「念」就是覺察,清楚覺察你的入息或是出息,出入息法的總要領。至於實際怎麼做呢?是由淺 入深,由粗而入深、入微細,十六個步驟是環環相扣、逐漸的深入。包括到後面的十三到十六階都是見法的階段,現在我們把這一章節摘錄出來,就是 「出入息法」跟「四念處」的完整結合。

「出入息法」十六階,第一階到第四階這四個步驟,就是屬於「身念住」的範圍,第五階到第八階是屬於 「受念住」的範圍,第九階到十二階是「四念處」的第三階段--屬於「心念住」 的開發階段,而十三階到十六階是屬於見法的階段,也就是「四念處」的第四階段--「法念住」,這都是完 整的結合。所以,大家在這段禪修期間,要好好應用這個法門、逐漸的深入,你的身心很快能夠穩定下來,而且很快就能夠見法。

實際上要怎麼去做呢?在此,沒辦法在半小時或是一小時內把全部講完,必須要逐次、逐漸分段的講解。首先介紹第一跟第二個階段怎麼樣去練習?

第一個階段:(一)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

「安那般那念」的第一、二階段:

在禪修的第一、二天,大家在打坐的時候,先把這第一、二個階段先練習好。這第一、二的階段要練習好、做到了,後面的第三跟第四個階段,你才能夠做到、才 能夠深入。第一階段「出息長」,跟第二階段「出息短」,就是第一階段在你打坐的時候,觀察我們正常的呼 吸,如實觀察呼吸的進出。吸氣的時候,清楚知道我現在正在吸氣;呼氣的時候清楚知道我現在正在呼氣,而你覺察力的重點,第一個階段是放在人中、上嘴唇的地 方,或是鼻腔附近,因為這是你的氣息必須進出的要道、關卡。

把覺察力放在這重要的關卡,一方面你容易攝心,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你見法。所以第一個階段,當你坐下來的時候,你就仔細清楚的覺察現在呼吸的進出,第一個 階段的呼吸是比較粗糙、比較粗,稱為長呼吸。當慢慢打坐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心會漸漸寧靜下來,身心也漸漸的安祥下來,你的呼吸就會漸漸進入比較微細,微 細,慢慢也會拉長,所以微細階段的呼吸,就是所講的第二階段--短呼吸的階段。

有的人把呼吸的長短,變成刻意在那裡拉長,或是刻意急促的呼吸,除非你在昏沉而須要予以對治,你才造作的有意拉長或縮短,不然要讓它放鬆,回復到自然的 呼吸。在自然呼吸的情況下,你才能夠維持長久;如果你的呼吸有用力、有造作,很快就會覺得呼吸困難或是胸悶,所以覺察呼吸的很重要觀念,就是觀察自然的呼 吸,我們只是一個客觀的覺察者,就只是保持清醒明覺。

吸氣……嗯!我知道現在氣息正在吸進來;呼氣……喔!清楚知道我正在呼氣;長呼吸,清楚的知 道我現在正在長呼吸;呼吸很微細,我也清楚的知道現在呼吸很微細;當吸與呼之間,如果有停止,我也清清楚楚的知道現在處在停的階段。把覺察力放在第一、二 階段的時候,你的心很快慢慢會收攝、寧靜下來,如果加上你能夠懂得放鬆的要領,你的身心很快就會輕安起來。所以第一、二個階段,須要大家多花點時間去練 習,但一般初學者很容易產生用力或是緊張,就好像小孩子在練習騎腳踏車,總是抓得很緊,或是大人在學開車,總是把方向盤抓得很緊。

當要觀察出入息的時候,通常一開始都會繃得比較緊,但也唯有你去做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放鬆?什麼叫做緊?一定要去練習,不要怕失敗、不要怕挫折,沒有經歷過錯誤,不知道什麼叫做正確。

觀察出入息的時候,覺察力第一個所要放的重點,就是在鼻頭,如果你沒有懂得放鬆的要領,就會繃的比較緊,而且在練習一段期間之後,你的氣血甚至會往上 沖。因為你的覺察力在上面、又緊的時候,氣血會往上衝,所以有的人會修的火氣大,造成滿臉的青春痘或是滿臉通紅,這都是因為用力加上聚集在一點,所產生的 一些副作用,所以我們自己要調整。

其次,覺察的著眼點,除了鼻頭、人中附近之外,自己可以看情況移到腹部丹田,如果你覺得在鼻頭覺察一段期間之後,已經能夠清楚覺察到了,就把注意力轉移 到我們的丹田腹部,它會隨著我們的吸氣而膨脹,隨著我們的呼氣而收縮。丹田的覺察反而更容易,因為它的起伏幅度會比較大,曾經有不少學員質疑,腹部丹田的 縮收,還是不容易覺察到,為什麼會不容易覺察到呢?因為你沒有放鬆、繃的很緊,只要你一放鬆,腹部一定會隨著你的呼吸而起伏。

如果練習了一段期間,你還覺察不到腹部的起伏,要記得提醒自己放鬆、放鬆,覺察不到是因為你的緊、你的僵化,讓腹部自然的起伏被壓抑下來,只要你一放 松,它就會自然起伏。看看小孩子或是嬰兒,他們腹部的起伏都很明顯,因為他們的身心很柔軟。所以,你可以把覺察力放在鼻頭,也可以把覺察力放在丹田腹部, 這兩個點可以隨著你的情況而調整、更換,覺察力可以放在上面或下面,兩個步驟視情況在調整,你也比較不會把氣血凝聚在一個地方,而產生一些副作用,這是可 以有調整的作用的。

注意一點,隨時要提醒自己:呼吸要放輕鬆、放鬆,因為很容易在無意中又會繃緊。再來,當打坐一段期間之後,可能會覺得怎麼又胸悶呢?如果你有呼吸胸悶這 種現象,兩個主要的原因有:第一、當坐姿有彎腰駝背、不正確的時候,我們胸部有受到壓迫,也會產生胸悶。第二、因為太用力,要觀察出入息是很輕鬆、很簡單 的一件事,但是你因為不熟悉,而變成不是一個客觀的覺察者,很快就會加入主導、主宰,當你有主導、主宰的時候,它就會產生用力,進而干擾到呼吸的正常進 出,沒多久就會覺得不順暢而產生胸悶。所以,如果你有這種現象,請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有這兩種情況?自己就要調整、檢查。

再來,你在打坐而身心漸漸寧靜下來之後,沒多久可能會容易陷入昏沉,這時候可以用兩種方法來配合:第一、如果覺得呼吸不容易覺察到或是容易陷入昏沉的時 候,你可以深呼吸幾次,深呼吸幾分鐘、幾分鐘,當下深呼吸就又是變成長呼吸,清楚觀察我現在深深的吸氣,兒身體胸部的變化情況,你也清楚覺察到。深深的呼 氣,你也清楚觀察呼氣的情況,以及胸、腹部的變化,這是深呼吸,這也可以驅除掉你的昏沉。

就算你沒有昏沉,但是當它漸漸的微細,你的心也很容易跑掉或是覺察不到,甚或是忽略了,沒多久又變成在那裡只是枯坐、空坐,這時候請你配合四個字-- 「生、滅、變、異」的要領來修行,這四個字含意很深,除了能夠幫助我們攝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你很快的見 法。

「生、滅、變、異」怎麼樣跟呼吸配合呢?當在吸氣的時候,就在自己內心配合默念一個「生」;當呼氣的 時候,就配合默念「滅」,因為呼氣就像一個現象生起來,然後消滅,所以我們配合這個「滅」字。再來,當 吸氣的時候,又配合變化的「變」,默念「變」字;在呼氣的時候默念異常的「異 」,所以在一吸一呼、一吸一呼,兩次的呼吸之間,你就默念這四個字--生、滅、變、異。

記得!是現象發生之後,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你才默念那個字,而不是用你所理解的那個字去引導呼吸,不是用你的意念去引導呼吸,不是用覺察力去引導、去影 響它。看到現象我們才默念,先默念這四個字除了能夠幫助攝心之外,也是要幫助大家見法。就像小孩子先背唐詩三百首,最初朗朗上口的在背、在背:床前明月 光,疑是地上霜……,直到他們很會背,但還不瞭解真正的意思。但是當慢慢他長大,就可以很快體悟到:哦!原來那一句話是什麼 意思!

所以,「生、滅、變、異」這四個字,只要你身心寧靜下來,又有聞思的基礎,你很快就可以體悟什麼叫做「無常 」法印?什麼叫做「無我」的法印?在這個簡便的方法裡面,已經隱藏著協助大家見法的要領,不要小看這些步驟。不要想 一些奇奇怪怪的法門招數,例如持一些咒語或是念一些佛號、符號,或是一些奇怪的修行法門,認為才算啊!認為剛剛以上所講的好像很單純,沒什麼特殊、沒什麼 稀奇。

宇宙最奧妙的真理實相,都很平凡、平實、平淡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真正最奧妙的,它是用最平凡、平淡的展現出來。真正最好的法門是很簡單、很單純、很樸實無華,不會譁眾取寵,不必耍花俏、不必耍花招。跟大家講的都是乾淨俐落的修法,不用花什麼錢,又很快速、很有效果。

出入息修行的第三和第四個階段,要等實際去做練習之後,才能夠進一步跟大家分享,所以後面的階段,下一次會再跟大家分享。

經行的要領:

「經行」就是走路,不要以為走路,就覺得我已經會走路啦!怎麼還須要練習呢?誰不會走路?!這太簡單啦!就是因為你認為太簡 單,所以忽略了。是因為你忽略了,因此你還處在「無明行」的世界,能不能把我們無明的衝動轉為「明行 」、「明行足」?不要以為很容易就能夠成為「明行足」,這是佛陀十個法號之一,也是解脫 者、覺醒者的特徵、特色。所以,不要小看「經行」,經行是有次第、有步驟的,不要以為這很簡便、我都會,這樣很容易被自我意識所 欺騙,被自己欺騙都不知道。大家要歸零,從不會、從現在才開始學習,這樣最快、最安全,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會了。

經行,掌握幾個要領步驟:第一、把你的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本來的腳步都很衝動、很快,而且又急、又粗重,你都沒有覺察到,這樣你的覺性沒辦法開發出來, 要學習佛陀那一種「明行足」。看佛陀或那些解脫者在走路,覺得他們如行雲流水在走,好像沒什麼,但是你必須要開發,然後你才能夠 體會到什麼叫「明行」?

講個比喻:如果有位打太極拳的高手,他比一招、劃一招,把整套的十八式、廿四式,或是六十四式的這樣打一遍給你看,這樣行雲流水的打過,你覺得:哇!很 好看、很不錯!當他打一遍過了之後,問你:你會了嗎?還不會?好!再打一遍給你看,然後你說:我看第二遍,嗯!我會了啦!或是你跟著他依樣畫葫蘆,再比幾 次、再學幾次,這樣你就能夠把太極拳學起來嗎?不要說全部十八式或是二十四式從頭打,現在只要一招,從頭這樣表演一次,然後你也依樣畫葫蘆,以為這樣我已 經學會了,但是有那麼容易嗎?

如果沒有經過分解動作,沒有經過一個動作、一個步驟去學習,表面上好像會依樣畫葫蘆,會一樣在那裡比劃,但是其中的精髓、核心,就是展現不出來,也許似乎會比個架勢,但是你有沒有力道?明眼人一看都很清楚啊!包括你要開車或是要學習其它的運動,都是要從分解動作開始。

所以,現在要把「無明行」轉變為「明行足」,請大家從分解動作開始,這是最快的。怎麼分解動作呢?當 你在走路的時候,現在慢下來,在經行的時段盡量慢下來。首先,要先站立好,之後就默念,先有口令再有動作。第一、「提」,下達 「提、移、落、觸」口令,你的腳步才跟著動作,當下達「提」的時候,你的右腳才提起來,提起來還不要馬 上往前衝動。提起來,當你下達「移」的時候,你的腳掌才向前移動,下達口令「落」,你的腳掌才往下落下 來。

再來「觸」,你的腳掌才觸地,觸地之後,你本來的重心是放在左腳,現在重心要轉移到右腳,你的身體才能夠往前,在重心轉移的過 程,你的右腳腳掌觸地之後,重量會慢慢的增加,請你去感受腳掌觸地,以及重量增加的過程,包括你腿部的一些變化。腿部、腳部從承受五公斤、十公斤,到廿、 卅、五十公斤的重量,看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已經是「身念住」跟「受念住」的開發。

再來,當把重心轉移到右腳之後,然後你再下達口令:「提」!左腳跟才提起來;「移」!左腳再往前移; 「落」!腳掌再往下落;「觸」!腳掌再觸在地上。當觸地上之後,同樣的,再去感受重量的逐漸增加,你左 腳整個重心轉變的過程,你的雙腿有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都要去感受到。當重心移到左腳之後,再提、移、落、觸,右腳同樣的再按照這個方法繼續練習 ……。

練習這些是讓我們的覺察力,清醒明覺、活在當下,而且它會開發出你的覺性,讓你逐漸地覺醒過來。為什麼我們要先下達口令才有動入作呢?因 為平常我們身體的各種動作,都是有先下達口令,後面才有跟隨動作,就好像電腦要先下達指令,才會隨著你下達的指令而工作、而動作,我們的身體、身心,都是 意念在前引導,都是先有起心動念才會有動作,但是因為平常連結得太緊密、衝動的太快,所以你看不到意念在前引導、起心動念。

通常你都是不斷的在衝動、衝動而已,你要把這個衝動慢下來!因為你一開始不容易看到意念在前引導,所以希望大家做慢動作、分解動作。當這個階段熟悉之 後,下一個步驟再協助大家深入,如實去觀察到意念在前引導。但是對於第一個步驟,你不可以馬虎,一定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練習,我們現在只是把本來就存 在的現象擴大,就好像把它放大看得比較清楚。

本來就是意念在前引導身體,我們只是把它強化或是放大,讓大家清楚看到,一方面幫助大家攝心,一方面幫助大家去看到實相,當你現在認真去練習、去做到之 後,再來就能夠協助大家進一步去開發更深層的「明行足」。所以,告訴大家的這些方法,都是很簡便、很實在、很實用,是無價之寶, 都已經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好好的練習、認真的去做。當再過幾天逐漸深入的時候,你就能夠體會到修行深層的骨髓,以及甘味,到時候你要開發出 「明心」就容易了。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四階段:

當你進入到第三、第四階段之後,會慢慢進入禪定的世界。禪定是後面的第五到第八階段所敘述的,是屬於禪定的世界。

「安那般那念」的第三階段:(三)『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 彼如是學。(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學。這個「學 」,一方面除了學習之外,你還要有覺知,最主要是你能夠清醒明覺,「學」是包含有覺知、覺察。第三個階段是來到 『覺知全身我出息』,就是在吸氣的時候,能夠清清楚楚的覺察到吸氣跟全身是有密切關係的,怎麼去體會呢?當吸氣的時候,要去覺察 到身體有什麼樣的變化?身體有沒有稍微的膨脹?

第二個階段是觀察丹田,當在吸氣的時候,丹田會隨著你的吸氣而浮起來,在呼氣的時候,丹田會隨著我們的呼氣而凹下去。現在要把覺察的範圍再擴大到全身, 在吸氣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隨著吸氣而稍微膨脹一點?在呼氣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隨著呼氣而稍微收縮一點?身體有沒有像汽球這樣,吹氣的時候它膨 脹一點,消氣的時候它稍微收縮一點,要去清楚覺察到全身的變化,你的呼吸跟全身有沒有連帶關係?要如實客觀的去覺察,也就是把我們的覺察力從原來鼻頭、人 中這一點,慢慢地擴大到丹田,把覺察的範圍慢慢地擴大,然後就像覺察丹田一般的覺察全身的變化。

如果以呼吸的四個階段來講,就是點、線、面、空間。從點,鼻頭這個點來到丹田這個線,然後再慢慢擴大全身這個面,你一定要逐步把你的覺察範圍,一開始是 要先縮小到一點,然後慢慢地,再以這樣清醒明覺的品質,再把覺察的範圍慢慢擴大、擴大,然後再慢慢地擴大到全身,這是一個滿重要的階段,當這個階段做好 了,你才能夠進入到後面第四個階段--溶入虛空。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做到,或是你的覺察、你的修行、觀出入息,幾年來都還只是守住一點,你的覺知範圍沒辦法 擴大,沒辦法來到溶入空。

修行、覺察範圍一樣是有次第、有步驟,從點、線、面、空逐次的擴大,現在協助大家的是來到點、線、面,面的階段。把我們的覺察力,從原來鼻頭、人中這一 點擴大到丹田,現在再把它放大到全身,當全身都很放鬆的話,就會慢慢體會到那股波動、脈動,我們的呼吸,會影響到我們全身、我們的脈動,一樣你可以清楚的 覺察到,這必須要你的身心寧靜下來,就可以清楚覺察到我們的呼吸跟身體的密切關係。

再來,進一步去體會、去覺察到,我們的心律、心跳、脈動跟全身的密切關係,全身不但有隨著呼吸的韻律在收縮膨脹,也隨著我們的脈動在起伏、起伏、波動, 慢慢地你會看到,我們的身體就像個海洋,我們看大海、海浪一直在波動、波動、波動,在流動、流動,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小海洋,它也是在波動、在脈動、在流 動,而我們這個身體的小海洋不是單獨的存在,它是跟整個法界完全密不可分,跟整個大自然完全密不可分,就像海裡面的魚它能夠活著,不是魚單獨能夠存在,它 是跟整個大海有完全密不可分,大家慢慢去體會。

這已經逐漸地協助大家把身心寧靜下來,然後慢慢要去見法,這引導方式都是協助大家,當身心寧靜之後,進一步就是要來止觀雙運,去開悟、去見法。如果你的 打坐基礎跟寧靜度不夠的時候,第三階段『覺知全身出息』,你一樣可以用隨息的方式,吸氣的時候從我們的鼻頭開始,然後你就想像它 從鼻頭進來、進去,到經過胸部、腹部到丹田,就一個管道。呼氣的時候,空氣從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出來,就像一個呼吸的全程,這也是第三階段的另外一個 含意,全身的意思,也就是呼吸的全程,這樣也可以讓你的覺察力更加穩定在你身體上面。

吸氣,你的覺察力隨著吸氣進來到丹田;呼氣的時候,覺察力從丹田、腹部、胸部到鼻腔,這樣你會更加能夠攝心。當你能夠這樣攝心的時候,就把全身放鬆,把 你的覺察放在全身,這時候慢慢地穩定下來之後,就會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安息身行』,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很柔軟,身體會很穩定,而且 慢慢地法喜、喜悅就會出來。第五個階段的喜覺支就會慢慢地出來,這都是有關鍵、有訣竅、有步驟。

出入息法的第一階段是長呼吸的練習,第二階段是短呼吸,也就是微細呼吸的熟練,第三個階段是來到學一切身息入,也就是覺知呼吸跟我們全身的關係,大家要 逐次的去練習,從點、線、面、空慢慢的擴大,前面最重要的是點、線、面要好好的熟練,至於第三個階段,怎麼樣從點、線,也就是從鼻頭、人中移到丹田,然後 再擴大到全身,把我們的覺察力放開、放大而已。

你覺察的範圍,從原來一個小點再擴大、擴大,如果你沒有一個根據地,你的覺知會很散漫、很散亂,你從一個點開始,逐漸的擴大,它有一個中心點,從這個中 心點再擴大,這樣你會很穩定,不會散亂掉,就好像在大海之中,航空母艦是那些飛機的著力點、休息點,有這樣一個航空母艦的一個根據地,它就可以飛翔,如果 你有這個點可以讓你的心安住,你的心就能夠可小、可大、可進、可退。

所以凝聚力、覺察力要集中從一個點開始,然後慢慢再擴大、擴大,現階段擴大到全身。從丹田到全身,有一個訣竅就是可以把全身當作是丹田,當作是小腹、腹 部,腹部,它起伏比較明顯,全身收縮膨脹比較微細,但只要你心寧靜下來,就可以覺察到。當你能夠掌握到放鬆的要領之後,你很快就可以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就 是你的「身行」會止息下來,身行的衝動都會止息下來。當止息下來的時候,就是漸漸的進入初禪,也就是第五階段喜覺支就會呈現了。

初禪五支、禪定:(「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

如何入禪定?「阿含解脫道次第」197頁 中間幾行,很多人在打坐、在修行,但是不容易入禪定,一方面因為觀念不正確,或是方法不正確,導致打坐好幾年、修行好幾年,但還是沒辦法入禪定,或是有的 人一打坐,雖然能夠入定,但是他內心渴求的就是禪相、異相,這些是不正確的,也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所導致。《阿含經》裡面,佛陀對禪定有相當具體的 界定,告訴我們初禪是怎麼樣的情況?二禪、三禪、四禪是怎麼樣的情況?只要你熟練了初禪,懂得進入初禪的要領,然後你又熟練了初禪,則後面的二禪、三禪、 四禪,你就知道怎麼樣進入了。

當你能夠進入四禪,則你也知道五定到八定怎麼樣進入了。關鍵是在於你怎麼樣能夠進入初禪?進入初禪必需具備五個條件,以現代的翻譯是:尋、伺、喜、樂、 一心,以前早期《阿含經》的翻譯,都是翻譯為覺、觀、喜、樂、一心。如果你能夠具足這五個禪支,這樣就可以稱為進入初禪,經文裡面講的很簡短,如果你光看 經文而沒有實修實證,你還是看不懂禪定到底講的是什麼?怎麼樣入禪定?你還是看不懂。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 「離生喜樂」;「定生喜樂」、「無喜生樂」、「以清淨心意解遍滿 成就游……」,這裡所描述的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但講的很簡短。

修習禪定:

「阿含解脫道次第」廿七章--「修習禪定」,在《雜阿含》,佛光版是三百四十六經,大正版是三百四十七經。

佛陀對初禪到四禪的界定是怎麼樣?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

初禪的界定就是這麼的簡單。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

這是初禪到四禪的敘述,經文是非常的簡短,因為太簡潔扼要,所以很多人看不懂,要深入禪定真的不容易。你只要懂得初禪五支,怎麼樣進入初禪,後面的二、 三、四禪就能夠清楚瞭解。《阿含經》講的初禪五支就是覺、觀、喜、樂、一心,以現在的翻譯,覺觀翻譯成為「尋伺」,有尋、有伺、 喜、樂、一心。當你具足這五個條件,稱為初禪。二禪,是前面的覺、觀停止了,無覺無觀,所以意思就是剩下後面三個禪支,喜、樂、一心,這叫做二禪。三禪 呢?把喜覺支也捨下,剩下樂跟一心,就是來到三禪的境界。四禪呢?再把樂的禪支再舍下,剩下一心、捨念清淨,就是來到四禪的境界。

簡單的跟大家講初禪到四禪的重要區別,這是相當重要的說明。初禪五支怎麼樣去修?怎麼樣去做?「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 足初禪」,佛教常講三界,一般眾生在滾滾紅塵裡面,稱為欲界;你離開欲界之後,專心用功、禪修,然後能夠進入初禪,這叫做進入色界;進入色 界,你能夠經歷初禪到四禪,然後進入五定到八定,就是進入無色界。在禪修過程,你可以清楚的瞭解自己是在欲界打滾?還是已經來到色界?還是已經可以進入到 無色界?

如果你沒有禪修的基礎,這些都會只是變成一種名相而已,「離欲、惡、不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條件,你要離開欲界才能夠進入色界, 進入色界就是進入初禪到四禪的境界,你要得到禪定、要能夠進入初禪,先決的條件是你要能夠離開欲界,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是離欲,就是離開欲界。離開內心種種 的欲求,包括對名、利的欲求,對很多事情的放不下,如果你放不下、離不開的話,你就沒辦法進入初禪,如果你能夠離開滾滾紅塵的種種吸引,不在那裡打滾、追 逐名利,就是離開欲界。

離開種種惡法、離開種種惡念,如果你帶著對某個人懷有嗔恨之心,你的內心有惡念,就一定不可能入禪定,因為你還在跟欲界的眾生糾纏、打滾,如果你的嗔心 還在,有惡念、有噁心、有陷害別人之心,有嫉妒之心、有嗔恨之心,你就沒有辦法進入禪定的。所以惡念、惡行那些要放下,這就是離欲、惡、不善,那些不善的 行為、不善的念頭都要放下,因為欲、惡、不善是屬於欲界的是非、善惡、好壞,種種拉拉扯扯、名利的追逐,這些如果你離不開、放不下,心就定不下來,就會很 煩躁,你身在禪堂,心呢?卻是在滾滾紅紅塵裡打滾,心靜不下來,離不開欲界就沒辦法進入禪定。

現在大家聽聞了「解脫道」,也有心要追求「解脫道」出離苦海,所以大家「離欲、惡、不善 法」。有方法、有次第、有步驟,透過出入息法的觀察,讓大家有覺有觀,這個有覺有觀一定要透過「有為法」才有辦法, 如果你沒有正確的理解,你的覺、你的觀會是偏差的,而且那個「觀」會是自我意願的投射、自我意思的投射,那不是如實觀。你要保持 清醒明覺,如果你還在很昏沉的話,一樣沒辦法入禪定,所以覺性要開發出來,有覺、有觀,這個「觀」的內容是要建立在聞思的基礎, 以及建立在正知正見的基礎上,所以「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因為你這時候一心一意的用功,「有覺有觀」就是一心一意的循著某個方法深入用功,當你身心漸漸寧靜下來,也離開欲界的牽絆了, 沒多久,漸漸地你就會產生法喜、喜悅,這時候,「禪悅為食」的那一種喜樂,就會產生出來。喜覺支、樂覺支就會自然的產生出來,這 時候就可以稱為你具足了初禪,因為你一心一意的在用功,就具足了覺、觀、喜、樂、一心,所以當你能夠來到初禪境界的時候,你的內心不會有任何的煩躁、不會 浮動不安,身心是很穩定而且很喜悅的,那一種喜悅不是幾十萬-幾 百萬所能夠買來的,內心的安祥是由心靈裡面自然的流露出來,整個法界,就像在幫你按摩、慶祝,這時候你才會體會到放下世間欲界的抓取,竟然所得到的卻是整 個法界的慶祝,所以那一種喜禪支、樂禪支會自然的泉湧出來。你要能夠放下手中的抓取,才能夠得到無限,這好像是矛盾的,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當你能夠離開欲 界的執取,才能夠得到色界禪定的快樂、安祥。

尋、伺、喜、樂、一心,「尋」就是尋找,為什麼要經過尋、伺的階段呢?因為一般人平常在欲界裡打滾,你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牽 掛,想過去、想未來、想別人很多的對不起自己,內心很多的不平、很多的埋怨,很多的牢騷、很多的怨歎,這樣一個凹凹凸凸不平的心,怎麼能夠寧靜下來呢?如 果沒有方法,你這顆心是靜不下來的,為了讓這一顆心能夠寧靜下來,就像幼稚園的小孩子,為了讓他能夠來到學院裡面上課,幼稚園的老師就要設計很多的玩具, 設計很多的方便法來讓幼稚園的小孩子,能夠喜歡到學校裡面來讀書。小孩子是這樣,國小學生、大學生還是一樣,包括大人也是一樣,都要有很多的玩具、很多的 方便法引導你逐漸的深入。

修行也是一樣,要修行、把這顆心定下來,談何容易啊!本來是可以不用方法,但是不用方法、無為法、沒有方法,你的心就是靜不下來!所以不得已!那些智慧 者、解脫者就大慈大悲,告訴眾生怎麼讓這顆心能夠定下來。為了能夠讓這顆心能夠定下來,佛陀針對不同的眾生,講解很多不同的方法,稱為八萬四千法門,包括 現在時下普遍流行的念佛、持咒、禮佛、拜懺……,都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其中之一,目的都只是為了讓大家把這一顆心安定下來!

這顆心就像心猿意馬,如果沒有透過某個方法讓心定下來,它就是一直東飄西飄、東奔西跑、靜不下來。要知道種種方法都是方便法,種種方法都是對治的藥物! 因為我們的心靜不下來,從某個程度來講,就是心有病變、有病態了,你的心有病,要讓這個心能夠寧靜下來,就是要透過一些方法來對治,透過一些藥物來治療 啊!

我們所選用的方法,負作用最少,所花的錢最少,最經濟、最簡便,就能夠把我們這個心安定下來,不是最好嗎?但是你要能夠來到單純的方法,能夠安住在單純 的方法,不容易喔!因為眾生很喜歡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法門,愈能夠迷惑眾生的,眾生愈覺得神秘、奇怪的,眾生愈好奇,也唯有你學過、經歷過很多的法門,然 後你還覺得不能夠讓你的心安定下來,你還是在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到後來你才會安止在一個很單純、很簡單的方法上面。在這個尋覓的過程,不只幾年,有時候 要幾十年,甚至要幾百世。

所以,第一個階段的「尋」,就是代表你在尋尋覓覓的過程,在尋覓一個能夠讓你的心安定下來的法門,在尋覓一個能夠讓你的心病治 療好的良藥。「尋」就是不斷在尋找、尋找、尋覓,這是對「尋」方面的廣泛解釋,現在大家能夠有因緣、有 機緣進入到「解脫道」,然後用「出入息法」逐漸的深入,這表示大家已經經歷過相當多人間的尋尋覓覓了, 覺得這個方法很單純、很有效、相當好,你願意安住在這個方法上面。經過尋找、比較之後,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效、相當好,能夠很快讓心安定下來。因此,第二個 階段你就會安心、安定在這個方法上面,把心定下來,叫做「伺」。

就像一艘航空母艦、一艘大船在海中航行,有時候遇到大風大浪需要停止下來,要找一個可以讓它穩定、可靠的樁,讓它系下來、安定下來。不斷的尋找、尋找, 也許這裡有一棵樹,然後把船繫縛在岸邊的樹上,但是沒多久,這個船一晃動,那一棵樹就連根被拔掉了,就是因為這個方法沒辦法讓這艘船穩定下來,那個方法、 法門,沒辦法真正讓你的心安定下來,所以你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不是很理想,然後又會再繼續尋找、尋覓。

現在尋尋覓覓來到「出入息法」,很單純的出入息法門,然後把心定下來。當你的心定下來之後,再來是換比較狹小範圍的尋覓,最初 是協助大家在鼻頭、人中,這裡就像固定的一個樁,這個樁讓你把心能夠繫在上面,但是你這一匹心猿意馬、你這個心是飄動不安,沒多久又會跑走,你有有耐心的 把它拉回來,繫縛在這個樁上面。沒多久,它又會跑走,只要你有實際禪修,就會知道,告訴你一個法門之後,做一做沒多久、觀呼吸幾下,沒多久,又打妄想去 了、又昏沉了。

所以,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不容易降服下來,在這個尋尋覓覓跟安定下來的過程,是這樣不斷的拉扯、拉扯,拉回來沒多久又跑走。跑走,在這個階段,很多人會 修行的很挫折,很多人也會修行的很火大,因為他會發現:奇怪!為什麼到禪堂打坐,經過了兩天,心怎麼還是這麼的浮躁呢?妄想怎麼還這麼多呢?妄念還這麼 多,內心還這麼的不穩,他有時候就會起煩惱,有時候甚至會打退堂鼓,這都是很正常的過程。

各位的心路歷程我都走過,內心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都走過,所以我可以瞭解你們內心的情況,但是在這時候請大家用愛心、耐心,來包容這個調皮的小孩,那 一匹心猿意馬就像個調皮的小孩,因為它以前放蕩慣了,現在要讓它安定下來不容易,要給它有個適應期,給它有個過渡期間,如果一下子讓它有太大的壓力,它的 反彈會很大。

這一匹飄動不安的心猿意馬,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需要你用愛心來包容它,需要你用耐心來引導它,所以這時候跑掉了,沒關係!,覺察到就再把它拉回來,不 要責備,因為那些責備對它來講,會有更大的挫折,就像一個浪人、流浪漢,浪子回頭金不換,在這浪子回頭的過程中,一些舊有的習氣、習性還會偶而發作出來, 你要包容它。包容它,它會有慚愧心,它會改進的。如果在它回頭的過程,當它有稍微犯錯,你一嚴厲責備它,它又會很挫折,甚至又會逃走。

在降服這一匹心猿意馬的拉扯過程,我知道是很辛苦,我知道會很心浮氣躁、不安,很多的煩躁都會產生,但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後面的禪定、喜悅不會 產生出來的。你就算再修個十年、二十年,還是一樣,只是用一些方便法門,然後不斷地在那裡吃麻醉劑、吃止痛藥這樣而已,吃一些安慰劑啊!就像一個人要戒毒 或是戒煙,在那個階段是會很苦的、會有不安的,但只要我們耐心的協助他成長、包容他,他一定會改頭換面。

請你用無量的包容、無量的空間,容許這個調皮的小孩讓他慢慢的習慣下來,慢慢的安定下來,這個禪堂夠容納你的心的紛飛啦!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你,所以 希望你也能夠有足夠的空間,讓你這一匹心猿意馬慢慢的能夠穩定下來,不要責備它、不要挫折,給自己鼓勵啊!今天你能夠有因緣來參加禪修,這已經是相當不容 易,在很挫折的時候,給自己多鼓勵,當你能夠慢慢的讓自己有無限的空間,包容自己的那些妄念或是煩躁。

當你能夠用愛心去消溶的時候,尋、伺的這個階段,就會慢慢的穩定下來,當尋、伺穩定之後,因為你懂得放鬆要領,在這尋、伺拉扯的過程是很辛苦,但是你有 愛心之後,它心會定下來,之後再配合一個很重要關鍵要領,就是你要懂得放鬆、還有用愛心,來鼓勵自己、關懷自己。懂得放鬆又有愛心的情況之下,這個小孩子 很快就會成長,這時候「喜覺支」能不能產生出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記得!就是要放鬆,用慈悲心、用愛心來協助它,這個心定 下之後,只要你能夠放鬆,「喜覺支」就會產生。

當「喜覺支」產生之後,「樂覺支」就會跟隨而來,而「喜覺支」跟 「樂覺支」的最大區別,在於「喜覺支」的頻率比較高、比較大,「樂覺支」的頻 率比較小,但是它比較緩慢而持續性比較長,就如同現在我敲這個磬的聲音讓大家體會,什麼叫做喜覺支、樂覺支?一開始敲下去的聲音比較大,一開始的前面幾秒 鍾是代表「喜覺支」的過程,慢慢的餘音繞樑,就是一個「樂覺支」的情況。

現在請大家去體會「喜覺支」跟「樂覺支」不一樣的地方,到現在還有餘音繞樑,一開始敲下去,當你 「喜覺支」一產生的時候,禪悅一產生的那一種法喜、那一種喜悅,它是會湧現出來,就像剛敲下去的頻率振動比較大、比較強,但是後 面的一種持續,它會持續下來,到現在我這裡還可以聽到餘音,這就是「喜覺支」跟「樂覺支」不同的地方。

如果「喜覺支」跟「樂覺支」兩個相比,喜是比較粗,當你禪定到一種情況之後,你自然會慢慢的寧靜下 來,會慢慢的放鬆、放下,你一心一意鎖定在一個方法上用功,有尋、有伺,然後慢慢的「喜覺支」又產生、「樂覺支 」又產生,一心一意的在那裡用功,你就浸泡在法喜、喜悅裡面,這時候就是在具足初禪的世界。

如果大家對初禪能夠瞭解清楚,初禪五支怎麼樣進入,然後每個禪支都清楚瞭解之後,再來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就容易了。因為禪定是這樣,初禪的五支是由 粗到比較微細、比較細,然後漸漸微細,到後來是很微細,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希望安祥、寧靜、祥和,如果內心越安祥、越寧靜的時候,你不需要強烈 的刺激,希望的是越來越柔和、越安祥的那種氣氛、情況,就好像以前你需要靠抽煙提振你的精神,但是當一段期間之後,你覺得煙味不好,我不需要靠抽煙就能夠 很快樂。當你內心越充實、越安祥的時候,你不需要靠煙來刺激,就可以很安祥、很快樂,因為你內心越寧靜啊!

初禪的五支是由粗,也就是刺激量是比較大的,當你的內心漸漸寧靜之後,會自然的放下前面的那個尋、伺,也就是覺、觀你會自然的放下,因為你已經習慣了, 那一匹心猿意馬經過你拉回來、拉回來,跑掉、拉回來!一段期間之後,己經漸漸地習慣了、穩定下來了,它不會再跑掉了,你不用再費力氣去拉那些。所以,這時 候尋、伺,也就是有覺、有觀,就可以自然的放下。

當你穩定之後,覺得己經不需要在那裡拉扯、很穩定,而且「喜禪支」、「樂禪支」就出來了,這時候很自 然地進入了二禪。你會覺得前面的尋、伺、前面的覺、觀,都是屬於比較粗糙的,所以放下這些,然後就進入了二禪。二禪的時候,是還有喜禪支、樂禪支、一心, 當喜悅一段期間之後,會自然的、慢慢的穩定、祥和下來。再一段期間之後,喜禪支也會放下來,因為已經不需要那麼強的興奮、刺激,安祥、柔和就好了。

此時,就會進入了第三禪,就是「樂覺支」跟「一心」。但是「樂覺支」還是有 興奮度,還是有一種頻率存在。一段期間之後,「樂覺支」也會很自然的放下,就是內心很安祥─捨念、清淨、寧靜。

這時候是進入到第四禪,內心很祥和,沒有什麼煩惱,沒有什麼苦,沒有什麼不安,身心很穩定、很柔軟,而這些希望大家逐次的去實踐、去修行,你可以經歷過的。

﹝身念住﹞

三十二身份 《阿含解脫道次第》198頁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 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 種」。

這一段是屬於修行上的三十二身份,也就是要破除我們的身見、身相。在實修方面,也是滿重要的一段,因為眾生對這個身見、身相很不容易破除,你一直執為實 體、執為實有,但是你卻不知道我們這個身體,它是由很多的器官、很多的眾生組合而成,所以佛陀就幫助大家如實來解析這一部車子、這個身體,就好像你一直很 迷戀那一部車子,佛陀告訴我們這一部車子是由很多的零件組合而成,我們這個身體外表看起來好像一個完整的身體,但是把它分解開來,你會發現我們這個身體是 由很多的器官、很多的組織組合起來,而每一個器官又是由很多的眾生所組合起來的一個零件,所以「三十二身份」這方面,是要讓我們 透視這個身體,是由各種零件所組合起來的一個組合體,像西醫醫學的解剖,就是讓我們瞭解身體有哪些器官。

當你一一的去瞭解,很熱愛的這個身體,很迷執的這個身體,它的實相是怎麼樣?在上解脫道課程的時候,也有播放身體的解剖系統讓大家如實瞭解,這是幫助大 家如實瞭解我們這個身體,有助於破除我們的身見,如果你用種種法門在修,但是卻沒有好好去瞭解我們這個身體的實相,你都是變成像駝鳥心態,沒有來到如實 觀。以你駝鳥心態,沒有如實瞭解我們這個身體,就算你修再久,還是一樣沒辦法回到如實觀的世界,你沒辦法來到如來的世界。

如來,就是要如其本來面目來瞭解萬事萬物。整個解脫道的「四念處」內容,就是協助大家把身心寧靜下來之後,看清實相、看清萬事 萬物的本來面目。當然,在這個過程是有很多慘不忍睹,或是很多以前一直在逃避的情景,你都要慢慢去面對,是不容易,但是要突破喔!不要把自己一直在神聖 化、美化,認為自己多麼好、多麼漂亮、多麼優越,但是你卻看不到實相,看不到我們身體是有很多的眾生,記得!你的心臟就是由很多眾生組合起來的,心臟在我 們身體裡面幫我們工作,就像一個很得力的助手在幫助我們,但是你從來沒有去珍惜它、沒有去瞭解它、沒有去感恩它,有時反而還在責備它。

我們的肝臟、我們的胃,每一個器官都是很多的眾生所組合起來的一個組合體,我們這個身體不只有八萬四千個眾生,每一個細胞就是個眾生,大家要慢慢去了 解,什麼叫做緣起?什麼叫做緣生?眾因緣所生才稱為眾生,你、我、他都是眾生,所以這一段是幫助我們破除身見、我見,後面幾段也都是在幫助我們破除身見、 我見的。,眾生所有的憂悲苦惱、痛苦煩惱,都是來自於我見、身見,你整個苦海的製造的原因、源頭,是來自於這個我、我見、身見、我所,有這個我就會演變出 很多的「我所」,有這個「我所」就有「非我所」,有這個「我 」就會有我要的跟我不要的,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是來自於這個「我」、「我所」,苦海的根本原 因就是來自於眾生沒辦法真正瞭解什麼叫做「無我」?

如果你用種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修遍了,但是還沒有真正如實的瞭解什麼叫做「無我」?去徹證「無我 」的話,那你還是在佛法的門外,或是在枝流末節上面繞。修行解脫的核心在於徹證「三法印」,而「三法印 」的無常、緣起,都是要讓你慢慢去瞭解、慢慢去解析,來到徹證最重要的一個法印「無我」。唯有你真正徹證 「無我」,那個「自我」消失,你的苦海才會消失,才會真的從夢幻世界醒過來,所以「四念處 」裡面很多的修行方法,都是在幫助我們破除身見、我見,很多的修行方法是在幫助我們體證「無我」,八萬四千法門是要 協助你來到止觀雙運、如實觀啊!我們要如實去瞭解。

「界分別觀」

「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佈於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 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

這也是屬於「身念住」修行方法的一種,我們把它稱為「界分別觀」,就是我們身體的組合元素、材料的分 析,剛才是講器官,我們身體是由很多的器官組合起來,現在講的是這個身體、這一部車子,組合的元素材料是什麼?材料元素就是幫助我們透視這個身體,它的組 合材料的實相,如果你不瞭解這些材料元素,組合起來你就會產生一種幻相、幻覺,就會產生牢不可破的一個我見、身見出來。

當你瞭解之後,就會體會到原來我這個身體是由地界的元素、水、火、風、空、識這些所組合而成,如果沒有這些元素,我這個身體不可能存在,所以慢慢去解 析,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包括這個「識」,地、水、火、風、空、識的「識 」,又是怎麼產生的?你也要深度去瞭解,以南傳的比丘修行人來講,他們是稱為「四界」、四種界、「四界 分別觀」,他們是著重在地、水、火、風,「空」也有,「空」跟「識 」是大乘的佛教比較有在探討的,但是你要瞭解到「識」是怎麼形成的?如果不瞭解,會落入「識 」的抓取、「真常唯心」的世界。

很多修行人、很多學佛者,一談論「四界分別觀」、「六界分別觀」,都很會解析、很會講,我們這個身體 就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組合而成,很多學佛者也都會知道,問題是什麼叫做「地界」?什麼叫做「水界 」?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你被名相卡住,結果一直在經典文字裡面鑽研。

「地界」是什麼?「地界」就是堅硬、支持,我們身體裡面的骨、肌肉都是屬於地界,這樣的解析是不錯, 但是你還沒有去解析到這個骨頭跟肌肉是來自哪裡?它是怎麼轉換過來的?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去深觀、去體會到,原來佛經裡面所講的「四界分別觀 」,都是實相的存在,不是經典文字堆裡面的推論、思維、想像。所以,地界講的就是這個大地、土地、地球啊;水界講的就是這些流水、我們每天喝 的水。

火界,也都是實相實際的存在,講的就是太陽,不是抽像的。有的人會解析火界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能源,我們身體裡面要有能源、要有熱能才能夠存在,才有溫 度,溫度是屬於火界。但是你只是在解析一些現象而已,卻沒有解析到它的源頭來自哪裡?所以我們要瞭解「火界」講的就是太陽,地球 上所有眾生、你生命的能源,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太陽的供應,不要以為你的生命跟太陽無關,那是完全息息相關的,你的生命要能夠存在非太陽不可,非地球不 可。

再來,「風界」不要把它變成只是抽像的呼吸而已,或是身體裡面的各種風,要知道你身體裡面這些風來自哪裡?來自整個大自然的空 氣啊!你要活在大氣層裡面,有氧氣的滋潤、有氧氣的供應,才會活著啦!所以有的人認為修行跟這個大自然沒有關係,只要在五蘊身心裡面探討、鑽研就好,要在 五蘊身心裡面覺受、如實觀就好,這很容易造成只停留在片段,而你看不到真正的「無我」,看不到真正組合我們色身的根本、基本元素 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具體清楚的認識地、水、火、風,你才能夠瞭解什麼叫做真正的「無我」?空界,就是整個虛空、空間,無邊無際的虛 空,這是實相實際的存在,不要把它變成為空性、性空,空空洞洞的一些空相名詞,不是這樣啊!空,講的就是實際存在的虛空,但是含意很深,以後有因緣會繼續 跟大家分享。

而「識界」的產生在《中阿含》裡面有更具體的解析,是由地、水、火、風加上空這五個元素組合起來之後,才會有「識 界」的產生,含意很深,以後我們會再分享。大家如果能夠如實觀,你就會瞭解原來我這個身體組合的元素就是有哪些,當你深刻地去體悟、去體會, 才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緣起甚深」?這些是要在你平常聞思的時候,就要去思維,當禪修 的時侯,心寧靜下來之後,要更深度的去體會、去觀察,止觀雙運。

「死想觀」

「觀彼屍體」,然後它不斷地變化、變化,「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 「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本見息道骨節 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各種骨頭都分解開來,「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 ……」。

這幾段都是有關於死想觀、屍腫觀、白骨觀,是屬於修行上面的猛藥,是對治上面的一種猛藥。猛藥用得當則很有效果,用得不當的話,也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 而這些我們也要慢慢地去學習、去瞭解,要有正確的聞思基礎。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你濫用猛藥,副作用也會很大,有時候容易產生消極、悲觀。面對這些實 相要有心裡準備,要慢慢地去瞭解,要能夠從不知不覺的世界慢慢覺醒過來,來到後知後覺的世界,再慢慢提升到先知先覺的境界,這些是屬於猛藥,大家不要濫 用,也不要錯用,或是把這種法門變成藥癮,吃藥成癮。今天有不少在修南傳的人或是南傳的一些比丘,他們有時候太偏重在這方面的話,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作 用,比如消極、悲觀,這不是很理想。你一定要有深度的聞思基礎,然後再加上正確的對治方法,用得當的話,效果非常好。告訴大家;如果你在最放不下的時候, 請你溶入當下→如果我己經死了,我還有什麼放不下?!這是非常有效的藥物,大家要好好珍惜。

第三節 ﹝受念處﹞ 198頁最後一行

「雲何觀覺如覺念處」,這個「覺」把它改成「受」,《中阿含》翻譯都是翻譯 為「覺」,《雜阿含》是翻譯做「受」,「受念處」大家比較就容易瞭解。

「雲何觀受如受念處?比丘者,覺樂受時,便知覺樂覺;覺苦受時,便知覺苦受,覺不苦不樂受時,便知覺不苦不樂受,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 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再來,看畫線的地方就好,「樂無食、 或是樂欲,樂無慾覺,若無慾覺、不苦不樂無慾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慾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 」。

四念處講有關於「受念處」的就是這一段,講的很簡短,但是修行上也是很重要,是要好好下功夫去體會、去修的階段。

「受念處」把它歸納的歸納,就是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各種現象都可以把它歸納為這三種,你到底是落入在苦受呢?還是樂受呢?還是不苦不樂受呢?

什麼叫做樂受?就是讓你感受起來覺得很舒服、很舒暢,很喜歡、很喜悅,當你遇到樂受的時候,你就會貪愛、會抓取、會執取,想要擁有更多,或是希望它不要幻滅、能夠恆常,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再加上樂受的背後,你不知道它隱藏著很多的苦、很多的危機在後面。

什麼叫做苦受呢?就是讓你感覺痛苦、不好受,你會嗔恨、會生氣,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想要,這就是屬於苦受。遇到苦受的時候,一般人就是會想要逃、想要避,或是會起嗔、起抗拒的心。

我們講說貪、嗔、癡三毒,貪是來自於你想要追逐樂受,遇到樂你就要貪、貪得無厭,要越多越好。遇到苦呢?你就會起嗔,所以事實上貪、嗔跟苦受、樂受是息 息相關的,你為什麼會在貪、嗔、苦樂的世界,輪迴個沒完沒了,是來因為沒有如實瞭解實相,這就是愚癡、無明,如果你瞭解實相,就會有距離的來看待,就不會 在苦、樂的世界追逐啊!逃跑啊!跑個沒完沒了,追個沒完沒了。

一般人習以為常的都是一直在趨樂避苦,趨吉避凶,所以都一直在逃、一直在追,整個的生命都浪費在不斷地在逃、在跑或是不斷地在追,很少停下來如實觀,今 天我們走上解脫道、修四念處,就是協助大家不要再衝了啦,不要再跑啦!不要再逃啊!停下來!靜下來!如實觀、如實瞭解。當有智慧之後,你就具有透視力,就 能夠瞭解苦的根本原因來自哪裡?當能夠找出苦因、病因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出離苦海啊!

一般人很少進入苦受、樂受裡面,如果沒有進入苦受、樂受裡面,你找不出苦的原因,你見不到苦諦啊!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苦,但是一般 人遇到苦的時候,你都只是想逃,而不是停下來去進入到苦海裡面去體悟,你沒有停留在苦的世界裡面去體悟,吃到好吃的東西、遇到樂受,你是囫圇吞棗的吃,你 沒有停下來去體會那個好吃、那個樂。還有,你沒有停下來去看那個樂的背後帶有多少的負作用,就好像很多人一直想要做發財夢,好!就算讓你中了樂透、讓你發 橫財,一夕之間成為暴發戶,你很樂、很樂啊!但是你有看到背後所隱藏的危機有多大嗎?

像那個魚在水中游啊!游啊!它只是想吃!吃!吃啊!一看到蚯蚓在那裡動,哇!看到了美食,美味當前,你就吃啊!吃了之後呢?你有看到裡面隱藏著魚鉤嗎? 所以眾生是盲目的在追求樂,而沒有去瞭解樂的實相跟樂背後所帶來的禍害,眾生一直的在盲目的逃避苦,而沒有停下來去瞭解苦。更沒有停下來去瞭解這個苦,到 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真理實相?事實上,苦諦都是在喚醒大家,苦是在告訴我們在構築顛倒夢想、不切實際的夢幻世界,苦諦是在喚醒我們很多的所做所為是背道而 馳!

所以苦諦是天使啊!不斷地要喚醒我們,但是眾生面對這個苦諦的時候,不是不斷的逃,不然就是起嗔!而在那裡哀怨、怨歎:我怎麼這麼歹命?我怎麼這麼衰? 我怎麼這麼不幸?……,很多的怨天尤人,一直在抱怨。眾生就是常常活在不知不覺的世界,那些苦的天使,不斷地要喚醒我們,但 是大家卻不知不覺,還在抱怨,所以很多的情況,眾生就是這樣白吃苦啊!白受苦啊!。

說你「白吃」,你又不高興,白吃苦、白受苦,你怎麼見到苦諦呢?佛教講「苦、集、滅、道」,很多人就 認為這個苦我知道了啦!我知道了啦!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早就覺醒過來解脫自在了,眾生通常把這個「苦集滅道」,都只當作標 語、名詞、名相在理解而已,你並沒有真正進入苦海裡面去浸泡啊!我們要回到實相來,當有苦的時候,佛陀希望我們進入苦的世界裡面,去如實觀、如實體會,到 底怎麼樣不好受?你要浸泡在裡面,浸泡在裡面之後,你才會體會到我不希望再這樣苦了啦!

我不希望再受那些苦了啦!所以你才會進一步靜下來探討,這些苦的原因到底來自哪裡呢?你不希望以後還有那些痛苦的現象,你會想怎麼樣避免以後再產生這些 苦呢?所以見苦諦不容易啊!你要有魄力!要有勇氣啊!一般眾生遇到苦就是逃避啊!如果你逃避的話,你就見不到苦諦啊!「四聖諦」 不是標語,如果你見不到苦諦,不敢進入苦裡面去浸泡、去體悟,你沒辦法找到苦因的,遇有衝突、遇有不如意之事,就算你檢討,檢討出來原因,也都是錯在別 人,你都會把問題歸罪別人啊!而你不知道那個苦的原因是來自於自己的無明,來自於自己的貪、嗔、癡,苦因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自己,真的是來自於自己,但眾 生看不到、體會不到。

你不敢如實面對苦,就見不到苦諦,而苦集的那個集諦,你就找不到啊!苦、集、滅、道,一樣有次第、環環相扣、息息相關,而且逐次的深入啊!如果你不敢如 實去面對苦諦,你找不出苦因。找不到苦因,你說要修行還是一樣啊!你也是繼續在吃止痛劑、吃麻醉劑。當遇到身心有病苦、有痛苦的時候,就繼續在吃麻醉劑、 在吃止痛劑,讓那個苦暫時又壓下來。

所以,不少的修行法門就是這樣,讓你的苦暫時麻醉下來、壓下來,讓你忘了一時的苦,但是那個病因、苦因,卻還是看不到、找不到,你用一個法門修了幾年之 後,一、二十年之後,你的苦、憂悲苦惱、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那是因為你所吃的藥是一種麻醉劑、止痛劑或是興奮劑,透過吃興奮劑讓你忘了那些苦,用那些興 奮劑來掩蓋你的苦,但這些都只是治標啊!佛陀是希望我們從病根、病因找出來,你要找出病根、病因,就能夠對症治療,治病要治本啊!不要光治標。

當然治標也是重要,一時的止痛,當然也是重要,但我們更需要從病根、病源來解決,所以這一條解脫之路,尤其是「四念處」的修行 是讓我們靜下來,深入探討病苦的實相、情況、狀況,進一步再去探討病因、苦因,從根本來解決,所以佛陀稱為大醫王。要知道那就是要治療眾生最深層的病根、 病因、苦因。當你能夠如實去瞭解苦,你才能夠找到病根、病因,再來你就會進一步要去找尋出離苦海的方法。所以,滅諦跟道諦,你就會繼續用功,腳踏實地的走 在解脫道上。

我們在禪修禪坐的時候,苦受、樂受一樣,你要如實去瞭解、如實體悟。苦!包括我們身體的酸、脹、痛、麻,這些都是苦受。你的煩躁、不安,坐不下來、靜不 下來,這也都是苦受。不要在那裡埋怨:今天好倒楣、或是修得好痛苦,怎麼都沒有什麼進步?都沒有什麼進展?要知道這些酸、脹、痛、麻都是天使,都是一種覺 受、苦受,在喚醒我們,讓我們如實去體會,如實去瞭解。

大家要好好去體會苦受,當有苦產生的時候,有酸、脹、痛、麻產生,這時候可以好好地去體會什麼叫做酸?我們說酸,不要光把它只是變成一個名詞,你要進入 裡面去體會什麼叫做酸?什麼叫做脹?脹的情況是怎麼樣?脹的形狀以及地點在哪裡?範圍在哪裡?都慢慢去覺察,痛!到底痛的形狀、痛的實相是怎麼樣?你一樣 清清楚楚地去覺察酸、脹、痛、麻,這個痛到底是刺痛?還是陣痛?痛的深度有多大?痛的範圍有多大?你要停下來去看、去體會啊!麻!到底麻是怎麼樣?而麻之 後,我心裡的覺受又是怎麼樣?所以現在大家身心靜下來之後,慢慢要去理解、慢慢要去觀察,我們身體的各種酸、脹、痛、麻這些苦受。

樂受呢?當你有「喜覺支」產生、有「樂覺支」產生,當你覺得很舒服、很安祥,當你覺得身體的一種波 動、脈動,會產生快樂、安祥,一樣!當下你要如實的去觀察、如實去瞭解,而且更重要的,你還要進一步去瞭解原因來自哪裡?包括說我腿部會刺痛,腿部為什麼 會刺痛?因為我打坐久了啊!打坐久了,以前不習慣打坐,現在久了之後,它的血液循環不是很理想,不是很適應,所以會有刺痛,這是有因、有原,有原因才會導 致這個酸痛,好!那我要改善這個酸痛怎麼辦呢?當然一方面盤腿的功力要慢慢地增加、慢慢練習。一方面當下如果很刺痛的話,我變換個方式、改變一些因緣,這 個酸痛就會改善了,腰為什麼會酸痛?腰酸痛,因為我坐姿不良,好!你就調整。

所以,這些苦受、樂受也都是天使,不斷的在喚醒我們要能夠停下來如實的去覺察,這就是「受念住」的階段。為什麼要去覺察這些 呢?因為當你在起嗔、在罵人的時候,一般人都像機關鎗劈哩叭啦的一直罵出來,但是你看不到受害最嚴重的是自己啊!如果你的覺察力有開發出來,當你要生氣罵 人之前,就可以覺察到我心裡面有一把火、一股氣,它就像火山要衝出來,但是最先燃燒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身心,要去看到那一股氣要上衝,你就要能夠觀察到。如 果你有覺察到,就會有空間,你罵的那一種韻律、頻率,以及那一種力道就會不一樣。

如果有覺察到在罵人的這一種情況的時候,你也會罵的比較斯文一點,不然你會像機關鎗一直的掃射、一直的罵,被罵的那些人是這樣傷痕纍纍,而你自己也是受 傷啊!如果你有這一種覺察力,覺察到我在嗔恨的情況之下,到底自己多麼不好受?在嗔恨罵別人的時候,事實上第一個受害的是自己。我何苦來哉?來折磨自己、 折騰自己呢?這樣不值得、不值得。所以你就會覺得:不要生氣啊!我懶得生氣啊!如果我慈悲善待眾生,我的感受又是怎麼樣呢?很快樂、很安祥,身心都很舒 服。

你慢慢會去覺察到說,同樣的一個境界,我到底是要用罵的去對待眾生?還是用慈悲的去對待眾生呢?你慢慢就會有智慧去選擇要的是什麼?將心比心,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所以,進入苦受、樂受的覺察是很重要,也是修行慢慢能夠應用出來的,在歷緣對境要實際應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大家要再繼續深入的開發。

前面已經跟大家介紹過禪定、初禪五支,是「四念處」修行要領裡面要逐漸深入的重要關鍵,你要具有禪定力、禪定基礎,才能夠來到 明心的階段。明心之後,你才能夠見性,心不明、心是污垢的,沒辦法來到如實觀。你的見只是自己的偏見,以凹凸鏡的鏡子在看這個世間,你所看的不是實相。我 們的禪修一天一天的深入,也就是要協助大家逐漸的把我們這污垢的心,逐漸的讓它沉澱下來。

「安那般那念」的第五─第八階段:

「安那般那念」也就是「清道論」裡面「出入息法」的第五到第八節,前面幾個 步驟是須要不斷的練習,有耐心的練習,一步一步的深入之後,你會來到第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就是『安息身行』,也就是身體的躁動 不安會停止下來,你身體的浮動、不定,坐不下來那些都會消失,你的身體能夠很安祥的坐在那裡,身體方面已經能夠安定下來了。

但是這個心呢?這一匹心猿意馬還是到處在奔騰,所以我們繼續透過「出入息法」,讓我們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前面第一到第四階段都 是在尋、伺的過程,當你慢慢的穩定之後,就會來到身體的安定,但心的安定呢?還要繼續再用功。所以,當你慢慢的深入,慢慢的把「出入息法 」熟練之後,又懂得放鬆的要領,身體安定之後,又能夠放鬆,你就會來到第五個階段,也就是「喜覺支」會自然的產生, 但是產生「喜覺支」的時候,不要變成貪愛、貪染,佛陀希望你能夠清楚的去覺察,喜的情況是怎麼樣?

覺知喜、覺知樂

覺知喜,很多人一有了喜受之後呢?就在那裡沉迷,忘了我是誰。所以我們一樣要清楚的覺知到喜的情況,喜的波動、脈動。再來,繼續再觀呼吸、繼續的深入, 你的身心會越來寧靜,所以就會來到第六個階段,覺知樂。因為那些樂受會浮現出來,你也要心平氣和的去體會什麼叫作樂受?因為你能夠「覺知喜 」、「覺知樂」,跟對稱的苦受呢?你也能夠清楚的對比出來,能夠覺察到。

繼續再深入用功,因為你的心會越來越寧靜,第五到第八個步驟跟初禪五支都有密切的關係,「喜覺支」、「樂覺支 」產生之後,然後你又能夠一心的用功,繼續再深入,你就能夠「覺知心行」,初禪五支裡面的第五支就是「 一心」,你一心一意的用功,身心漸漸寧靜之後,再來,你內心妄念很少、很少,到後來幾乎沒什麼妄念了。但是只要有什麼念頭起來,有什麼起心動 念,你可以覺察得到,這就是「覺知心行」。

第七個階段「覺知心行」,已經要相當微細,你的心要寧靜到相當微細,才有辦法覺知到你的起心動念。第八個階段就是 「覺知安息心行」,注意第八跟第四階段的對比,第八是「安息心行」,第四個階段是「安息身 行」,身體比較粗糙,比較先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後,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還不容易穩定下來,你身體坐在那裡像一尊佛,但是你的心有可能還是一 樣到處飄動,在那裡不斷的打妄想。

當你慢慢繼續用功下來之後,會來到身體安定,心裡也很安祥寧靜,你的各種衝動都消失了,身心很安祥的端坐在那裡,而且內心充滿著一種喜悅,這就是來到第 八階段「覺知安息心行」,會來到捨念、無念的情況。如果你繼續穩定下去,這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來到四禪的境界,是安息心 行。

所以,只要你配合「出入息法」跟「身念住」的開發,要「入深定」不會困難, 但是我們目的不是在「世間定」,不是在「深定」上面下功夫,我們的目的是要開智慧。當你有定力之後,你 怎麼辦呢?如果沒有適當的轉換,只是在「定」上面下功夫,你是落入在「世間定」裡面,那是死的 「定」、「世間定」。就算你坐再久,頂多只是引發一些神通、引發一些禪相,你不會開智慧的,所以我們要 繼續用功,然後,後面的第九到第十二是屬於「明心」的階段。怎麼樣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 「明心」的階段是十三到十六的階段,是屬於見法的階段,會越來越精采、越會充滿法喜充滿,所以大家腳踏實地的用功,一步一腳印的 做,你要「明心見性」,這是最快速的方法。

靜坐中的「動中禪」

怎麼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穩定、柔軟,讓我們的覺受不斷的開發出來,有助於邁向「明心」的階段?現在再來跟大家介紹靜坐中的 「動中禪」,要怎麼修呢?我們平常在走路的動作都很粗魯,我們心行也是很粗。現在大家在禪修,有打坐、也有經行,但在經行的時 候,我們的動作還算是比較粗,現在要進入到比較微細的動作、微細的覺察。

當你在靜坐,有時候可以觀出入息、觀呼吸,有時候也可以練習靜坐中的「動中禪」。因為靜坐中的「動中禪 」,做起來會讓你的心更開發明覺,而且你的覺察力會更敏銳、更微細,怎麼做呢?在靜坐的時候,你一樣以放輕鬆端坐的姿式坐著,再來,你的兩手 手掌平放在你的腿上。平放在腿上之後,現在大家就跟著做,平放在腿上之後,以你的手掌代替你在經行時候的腳掌,經行的時候我們是腳掌的提、移、落、觸,現 在我們就用手掌來提、移、落、觸,。

在你心還沒有寧靜穩定之前,是須要透過下達口令,在動作的這個階段,如果你的心還妄想紛飛、心還不夠寧靜,如果你沒有下達口令,只是手在那裡動的話,你 的心很快又跑掉了,與其在那裡打妄想,不如好好的配合「身行」、「口行」、「意行 」一起開發。所以你在下達口令提、移、落、觸,這就是在口行,雖然沒有嘴巴講出來,但是我們意念裡面在下達口令,就是「口行 」,是微細的「口行」,別人聽不到,但是我們自己可以聽得到微細的「口行」。手在動的時 候,就是屬於「身行」,你又有去覺察到我們後面的意根、起心動念,那是屬於「意行」。

所以不要小看這樣一個動作,這是身行、口行、意行一起並進在修行的。當你還有妄想、妄念的時候,你就配合著先下達口令,然後手掌在動作,先從右手開始, 提!手掌就提起來,這時候你閉著眼睛來做,覺察力會越好,提起來的高度要多少?不拘,只要有離開你的膝蓋就好,提起來,下達:提!你的手掌才提起來,移! 下達「移」的口令之後,手掌才移,注意你的手掌,要向前或是向後都不拘,或是向左、向右也都可以,只要有做出移動的動作出來,這 樣就好。

下達口令「移」之後,手掌才移,你可以向後移,然後再來「落」,手掌才落下去,放在腿上, 「觸」!去感受那個微細的觸感。再來換左手,提、移、落、觸,動作不要快,慢慢去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能夠這樣去做,你的心 很快會寧靜下來。再來,再換右手,提!再提起來,移!移動!跟上一次移動的方向要相反,因為我們腿部的範圍比較小,如果你上一次是向後,再來就是要向前, 上一次是向左,然後下一次就是向右,這個可以靈活來移動,除了這個動作做出來之外,要去感受是不是意念、意根裡面,當我下達一個口令要它提,手才提起來? 要它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它就隨著你的意念之後,然後再動作?要去覺察到這個階段,如果能夠認真的去做,你的心很快會寧靜下來,身也很快會穩定下來。

再來,當你的手掌移動、穩定之後,去覺察一個情況,當你下達口令「提」,你整個手跟手臂要提起來的時候,你慢慢提!慢慢提!這 時候下個動作、重點,不是在移動的移,而是要去覺察這個手臂要提起來,整個手臂跟胸部、背部肌肉有怎麼樣的變化?這是滿重要的過程,是包括「 受念住」都一起開發,你不用提的很高,只要下達口令要提,然後手掌從輕鬆的放在腿上,到要離開腿上一、二公分的這整個過程,你去感受我們的手 肘、手臂、胸部、背部、腹部,到底有沒有牽連?手要舉起來,是不是像吊車、起重機要吊起好幾百公斤的東西一樣?那個繩索鋼繩這樣嘎拉嘎拉的一直往上拉起 來,這個手臂才能夠吊起來,要知道我們這個手掌要移動,是牽連很多的零件組合,都要牽連很多的因素,慢慢你去做之後,要協助你去體悟什麼叫作因緣具足?緣 起甚深?

左、右手都慢慢這樣去練習,當你手掌整個要提起來的時候,要去覺察到跟呼吸有沒有關係?這都是越來越微細、越來越微細,如果你心不夠寧靜,是看不到的。 當我們身心更寧靜下來,身心越穩定之後,再來下一步就是雙手不動放在腿上,你只要動手指就好,有時候從右邊姆指開始動,再換左邊、再換右邊,右手的其他只 指頭,再換左手的其他只指頭,左、右手交替,然後一次動一根指頭,慢慢的去體會這樣在做的時候,我的內心世界有什麼樣的變化?是不是在經過一些尋找之後, 要動哪一根指頭哪一根指頭才會動?如果覺察力不夠敏銳,你看不到、覺察不到,如果沒有覺察到這些微細的動作、微細的覺受,你要距離「明心 」、要距離見法,都還很遠。

所以,功夫不會白浪費,大家在經過聞思之後,真的一定要禪修、要實修實證,讓我們的身心沉澱下來,你的覺性不斷開發,才能夠看到我們那些很微細的起心動 念,才能夠看到我們那些很微細的覺受。當你慢慢熟練之後,進一步要能夠來到:我只是動作,而沒有下達口令,這又是更深更微細的修行功夫。只是動作而沒有下 達口令,手一樣提、移、落、觸,手肘、手掌一樣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但是沒有刻意去下達口令,這時候你的重點要放在哪裡?一方面覺察手的移動,但更重 要的就是要去看到背後,有沒有在起心動念?有沒有在波動?有沒有在意識之流在流通?是不是先有意念然後才會有動作?

雖然當下沒有下達口令,但是手要動作之前,是不是先有念頭?那個是更微細的起心動念,更微細的「心行」,你要能夠覺察得到,這 是要協助大家深入「名色分界智」。如果名、色沒有分出來,就是處在無明的世界;如果「名色分界智」能夠 開發出來,就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能夠「明心」,要見法、開悟就容易了。

開發「名色分界智」

我們要深入到開發「名色分界智」,在修行次第來講,是很重要的階段,不管你聞思再多,不管你經典讀的再多,如果沒有來到實修實 證,只是懂一些名相而已。你認為你懂,但只是懂一些知見而已;你很會解析,但是卻做不到、也看不到。因為「名色分界智」的智慧, 它一定是來自於實修實證,真的要做到,才能體會到,才能夠開發出這樣的智慧出來,所以不要把學佛變成佛學,不要把學佛當作空談,你要做到,才能夠宣說,你 要做到才算!

名、色分界,「名」就是我們的心,「色」呢?,指的就是我們的身。「名、色 」用現代的術語來講,就是我們的身、心。「名」就是心,「色」就是身,我們的身心有交集的 部分,也有不交集的部分。身心的作用是有先有後的,身體的動作來自於心,下達口令、指令之後,才會有動作。以現代醫學來講,是大腦先下達指令之後,也就是 你的意根,意根也就是大腦,下達指令之後,它會透過神經的傳導,到達你要動作的肢體上面,那個肢體才會動作,這就是:先有意念,然後有意識之流的傳導,才 會有動作,如果你手的神經線切斷了,或是某只手指的神經線切斷了,神經不能傳導的時候,這個肢體、手指頭,它能不能動呢?是沒辦法動的。

如果你腰部的脊椎受損,下半部的脊椎神經線受損的時候,雖然下半身看起來是好好的,但是當神經不能夠傳導的時候,它就不會動。所以我們要清楚瞭解,我們 這個身體就像一部車,須要有足夠的這些零件組合,加上人或是電腦,或是各方面下達指令之後,這個車子才會跑、才會動,我們身體動作一樣是受到我們意根下達 指令才動作,但是因為一般眾生的身心是糾纏在一起,看不清、看不到,結果都是盲目的衝動之後,才在那裡後悔。

我們現在修行,就是要讓大家清楚的看到「名」跟「色」是可以分開的,如果你能夠來到名、色分界,你的 心就不會成為這個身體的奴隸,就不會成為慾望的奴隸。一般人的心是被這個身拖累著走,你的心作不了主,常常成為這個身的慾望的奴隸。今天我們修行就是要開 發出身、心是可以分開的,當你身心有分離的時候,但是跟精神分裂完全不一樣,不要會錯意!身、心它是有交集、有分離,如果你可以讓身心有距離、分開的時 候,你會有距離的來看待你這個身體,很多情況就能夠不會成為慾望的奴隸,不會成為這個色身的奴隸,這是很重要的階段。

名、色怎麼分開呢?以前是先下達口令再動作,這就是讓你慢慢的去瞭解,身心的動作是意念在前,身體在後而行。再來,當你慢慢的熟練,慢慢的穩定下來之 後,你不用下達口令只是動作,身體只是動作,但是你要很深的反觀覺察力,看看在身體動作之前,是不是從你的腦海裡,是不是從你的心田里,一定有波動流出 來,這你要清楚的去覺察到,一定要深度去開發,不管我手掌要提起來,要放下、要向左、向前、向後,你要去覺察到動作之前,是不是你的腦海裡面有波動先發射 出來,然後這個波動會流經你的手臂,會有電流傳導出來,這意識之流你能不能清楚的覺察?

如果你能夠清楚覺察到,你會發現到嗯!真的是意念、意根在領導這個身體,你要讓它向前,它就向前;要讓它向後,它就向後;向左,它就向左;向右,它就向 右,但是前一個階段練習的是有下達口令,你要來到更微細的。沒有下達口令,我只是動作,但是你要覺察到,雖然只是單純的動作,但要看到你潛意識裡面有沒有 波動出來?這是要深入到潛意識的開發。

修行很多的方便法門、很多的法門,很難能夠深入到潛意識的開發、明覺,真正要深入到潛意識開發,一定要透過很簡單、很單純的方法,而「出入 息」是非常好的過程,加上身體的經行跟靜坐中的「動中禪」,這是空海走過來之後,發現非常好的方法,毫無保留的來跟 大家分享,協助你深入的去看到我們的潛意識,協助你去看到起心動念。這方面能夠做到之後,你慢慢的去檢驗,是不是包括連我準備要開口講話,或是雖然沒有說 出聲音,但是只要我的腦海裡起什麼念頭要講話,是不是有一個波動會出來?是不是都會先起心動念?再來,包括我要微笑或是要生氣,是不是內心裡面那一股意識 之流,都有先醞釀,包括你要眨個眼睛,眼睛要東飄西飄,都有意念在引導,你都有下達指令之後,它才動。

你不要認為說,修行要看這麼微細,有用嗎?有用嗎?很有用的!因為真的要「明心」,這個階段一定要經歷過,當你認真的去修、認 真的去做,你的心會越來越清明、越寧靜,你的覺察力會越來越高,而「名色分界智」的開發,覺察力的提醒、提升,沒有任何人能夠代 替得了,任何的加持、灌頂,不可能幫你開發,任何的加持、灌頂,都只是一種鼓勵,讓你的身心穩定下來,幫助你,那是一個助緣。

就像是別人鼓勵我們,當我們懈怠的時候,鼓勵我們,但是這方面的功夫,一定要自己去開發,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就包括要吃飯,沒有任何大師能夠幫助你吃 飯,各人吃飯各人飽,修行也是一樣。沒有去開發你的心田,它就是荒蕪、雜亂啊!方法用錯了,你的心是越糾纏、越無明,如果你方法正確,它會不斷的沉澱下 來、寧靜下來,越來越清楚。而且身心越來越穩定、越柔軟。

所以「明心」過程開發出來之後,你就算要起個嫉妒的心,馬上都可以覺察到。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去開發名、色分界,只要能夠 清楚的去看到色身跟心的前後關聯作用,這個智慧就會開發出來,你就有所體悟啊!當真的能夠清楚去看到,這也是開悟的一種,你就會眉開眼笑,就會會心微笑。 啊!我看到了!啊!我看到了!這是相當重要的過程,如果這個階段你沒有去練習,沒有好好的去做,「明心」是不可能。

所以,靜坐中你一樣要練習靜坐中的「動中禪」,深入到連一根指頭在動,都要清楚的看到,你可以左、右手的指頭輪流來動,然後看 看意識之流有沒有在流來流去?還有,在還沒有選擇哪一根指頭動作之前、還沒有確定,假設現在你是準備右手指頭要動,但是五選一,在還沒有選定好哪一根指頭 要動之前,還在選擇的時候,你能不能去覺察到意識在那裡遊走、在那裡選擇?當決定要動哪一根的時候,哪一根指頭才會動,這個大家要清楚的去覺察。

這方面要深度去開發之後,經行也一樣,再來就是要深入到第二個階段─經行,以前是有下達口令,現在不要下達口令,你同樣的提、移、落、觸,慢動作去做, 腳移動可以向前、可以向後,可以向左、可以向右,但是這時候你一樣最好是閉著眼睛去覺察,你閉著眼睛,腳在那裡移動,甚至你可以扶著欄杆閉著眼睛,然後腳 在那裡移動,你這時候去感受,是不是從我們的意根、大腦,還有整個意識之流在流通、在傳達,是不是有經過我們的心念、起心動念,意識之流在下達指令之後, 腳才會轉動?才會向前、向左、向右?

有的人聽到這裡,也許會認為說:那還不簡單!這誰不知道,我早就知道了……,你知道?都只是知道名詞、名相,而不是真的體 悟到,你不是真的做到,我們是要來到真的做到,真的清清楚楚的覺察到,不是光一個頭腦的知見,如果光是要這樣的知見,那些醫生他們也知道啊,一定要有神經 傳導才會動,但你還是頭腦的知見,所以不算!要清楚的去覺察到。

再來,你有時候可以向前走,有時候也可以向後走,你也慢慢去覺察到這一隻腿要抬起來的時候,本來是很輕鬆的放在地上、踏在地上,兩足、兩腳站在地上,再 來你要去體驗到、覺察到的就是,當我下達口令,右腳要抬起來的時候,要清楚的去覺察這一隻腳要抬起來,牽連我身體多少的部分?身體軀幹有多少部分的肌肉牽 連而動、在用力,要清楚去覺察,你才會知道這一條腿要讓它吊起來喔,好像要吊起好十幾公斤的重量,包括腹部的這些變化,你都要清楚去覺察。

就好像說一個起重機,東西要吊起來,是需要有很多的機器、很多的零件要組合起來,如果是一些重要的零件缺一,它就沒辦法動作了,你一樣要去覺察到我這一 個身體是一部最精密的起重機,要把這一條腿吊起來,要牽連多少?你要清楚的去覺察到才會感受到,這個腳能夠走路很奧妙!很神奇!很神妙!我這個腳能夠走 路,好感恩!你真的有去體會到的話,連在走路、能夠走路,你都會心花朵朵開,都會感恩、會微笑,別人以為你是瘋子,沒關係!我內心裡面很安祥、很快樂、很 知足,真正的解脫者是知足常樂啊!他的快樂來自於知足,不是來自於金錢的多少。佛陀身無分文,但是他很快樂、很安祥。

所以,這都是要協助大家慢慢開發我們內心世界,讓我們的內心世界越來越寧靜、越安祥、越淨化,佛教所講的「自淨其意」,是整個 修行的核心,我們這整個禪修就是要協助大家淨化我們的身心、開發我們的覺性,然後慢慢的去了悟真理實相,你真的會知恩、感恩,知足常樂,而且知恩、感恩、 報恩,很自然流露出來的就是一種報恩的心在做,這時候你不會有「我慢」的。

當你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慢慢去開發、覺察之後,你的「名色分界智」會越來越清楚,包括在經行、走路到一個情況的時候,我要轉 身,都要清楚去覺察,為什麼我要轉身?一定是我們的意根有去收到一些訊息,表示前面不適合再走下去,需要轉換,它是很精密的組合,你要清楚去看到,好!在 轉換、要轉,為什麼要轉?你也清楚的知道,在轉換的這個過程,你也清清楚楚的知道。

在這良好的環境之中,就是讓你從慢動作,慢慢的去練習、去開發,你慢動作能夠覺察到之後,再把你的動作慢慢的加快,如果你慢動作覺察不到,要有耐心的去練習,如果在練習的過程,有些動作是囫圇吞棗沒有覺察到,請你再倒帶回來,重新做,讓這個過程都清楚,NG幾次都沒關係。當這樣有耐心的去開發之後,身心真的會越來越安祥、越法喜,你覺察力越提升之後,很多的微細動作就可以覺察到。

當你能夠真的來到「明心」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夠將身比身、將心比心,因為對方的動作是粗糙、還是微細、有沒有明覺?你就很清清 楚楚。因此,衝動無明的眾生、有「我慢」的眾生,是瞞不了明眼人的。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成為明眼人,明心見性。

第四節 ﹝心念處﹞

「心念處」方面怎麼去覺察?怎麼去開發?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攸關能否來到「明心」的階段,在 「阿含解脫道次第」的一九九頁,一樣是在《中阿含》九十八經「念處經」的「心念處 」這一段,現在請大家看199頁的第二段:

「雲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貪心知有欲貪心如真,無慾心知無慾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 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 如心」。有欲心,這個「欲」就是欲貪。

這一段是對「心念處」的敘述,講的很簡短,但是內容卻是非常的精簡,而且非常的深,如果你沒有來到實修實證,光是看過這一段, 沒有幾分鐘就看過了,你也以為你知道了,但是從知見要來到體悟、來到體證,又要能夠做到,這個要很久、很久,不是光知道就算了,你要真的做到啊!要能夠真 的清楚的覺察。

對「心念住」要覺察的具體內容,這一段就是跟我們分解出來,請大家再看「阿含解脫道次第」這一本書的 二○二頁,這裡我們有把它歸納出來「心念處」所要觀察的內容,包括有貪無貪、有嗔無嗔,有癡無癡、有穢無穢,是合是散、是下是 高,是小是大、有修無修、有定無定、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也就是當下生起的是什麼心,都要能夠如實觀察、如實正知。

在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法,有一個滿重大的特點就是,不怕你起貪、不怕你起嗔,不是你都不可以有這些,因為如果都不可以有這 些的話,會變成修的很壓抑、一直忍,而且會修的很挫折,你會常常責備自己,如果你一直不容許自己有貪嗔,但是偏偏在歷緣對境的時候,貪、嗔、我慢又會現 起,這時候你會修的很挫折。

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法,有一個滿大的特點就是當你在起貪的時候,客觀如實的覺察到我正在起貪;當在起嗔的時候,也清清楚楚 的知道自己在起嗔;當心量狹窄的時候,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心量狹窄;當我在嫉妒別人成就的時候,也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在嫉妒別人。要能夠如實面對自己醜陋的 內心世界,不容易啊!你要有大丈夫氣勢,一般人是習慣看別人的臉黑,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臉黑,一般人都是在向外看,都是在指責別人,別人一點點的缺失,我 們都看的很清清楚楚,而且又再誇大,但是自己很多的臉黑,自己的醜陋,不是掩飾不然就是不承認。

今天呢?修行就是要如實回來面對自己,如實回來面對我們醜陋的內心世界,但是真的非常不容易。一個大將軍能夠征服千軍萬馬,但是征服不了自己,最大的原 因就是不敢面對醜陋的自己,修行的最大障礙、關卡就在這裡,不敢如實面對醜陋的自己,如果你不敢如實面對自己,要來到「明心」的 階段是不可能,我們會繼續再自欺欺人,就會形成佛陀所講的,人的最大敵人是自己,我們又會繼續再自欺欺人,認為說:我自己很好啊!我自己很優秀啊!我很高 級啊!我很高尚啊!我很聰明啊!我判斷事情都很正確,都不斷地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是自己歷緣對境中,卻處處在展現貪、嗔、癡、我慢,都不知不覺、也不以為 然,這就是眾生常常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而不知道。

八萬四千法門所有的修行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讓你的身能夠寧靜下來,進一步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靜下來之後要做什麼呢?就是要來到如實的觀察自己的內 心種種結縛,如實的觀察自己內心的凹凹凸凸、貪、嗔、癡、我慢,八萬四千法門是幫助我們身心靜下來之後,如實的來面對自己,清清楚楚的看到我們內心的種種 結縛,唯有真正看到我們內心的結縛,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哪裡在打結?就知道怎麼去解開。你不願意去看,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心的打結,內心的醜陋,不願意承 認的話,你永遠不可能解開,所以這是修行能否解脫很重要的關鍵。

何謂「出世間法」?

真正的解脫道、真正的「出世間法」,就是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你種種的修行方法,包括學問很淵博,佛 學知見很厲害,很會作學問,佛學專家或是老修行,但是如果你沒有來到如實面對自己的心態,真的都還在「世間法」裡面打滾。世間、 出世間的分水嶺,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如實面對自己內心的種種結縛。佛教所講的世間、苦海,就是這個「無明」的心,所創造、構造出來 的夢幻世界,就是一個苦海。

你要出離苦海,唯有清清楚楚的看到這個心,你才會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有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繼續淨化、繼續深入,你才有可能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修行 絕對不是去跟人家比高、比大、比小,比我的知見比別人厲害,絕對不是那些,修行不是在比我的佛學知識多麼淵博,我多麼會講經說法,不是那些,那還是在 「世間法」裡面打滾。

真正的修行,也不是去挑別人的毛病、去找別人的錯,真正的修行是回來看自己,回來淨化自己,真正的「出世間法」、解脫道就是回 來淨化我們內心的種種結縛,當我們真正能夠淨化內心的種種結縛,能夠從最初的結,慢慢的打開、打開,佛陀把它分出來十層的結縛,是由粗、漸漸到微細、到非 常微細的。從粗的看到打開,如果你能夠打開前面三個結,就是來到證初果。

證到初果,繼續看到我們內心的結縛、內心的醜陋,繼續再淨化,前面三個結破除,後面二個結淡薄了,就是來到證二果。你能夠把前面五下分結都淨化、斷除, 就是來到證三果的世界。再繼續用功,把後面的五上分結,你也把它清楚的看到,而且完全的斷除、淨化,就是來到阿羅漢果的世界,是沒有貪、沒有嗔、沒有愚 癡、沒有我慢的世界,是一個純淨的心靈世界,是真正涅槃彼岸、解脫的世界。

所以,修行邁向解脫之路,真的就是完全如實回來面對自己,這個關鍵、要領掌握住,你就知道什麼叫做「世間法」?什麼叫做 「出世間法」?「世間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厲害,越修我慢會越大,「出世間法」 的修行不一樣,是越修身心越柔軟、越有慚愧心、越懂得感恩,而且慈悲心是自然流露。

當有一天發現到過去真的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這就是真正的大徹大悟。開悟、徹悟不是去看到禪相、異相,或是「漆桶脫落」,不 是這樣的,那都只是一個過程的小插曲而已啊!真正的大徹大悟是來自於你徹見自己過去的顛倒夢想,從此遠離顛倒夢想、不再自欺欺人,成為一位真人,很真實的 面對自己,很真誠、真實的善待每一位眾生。

當你上到彼岸、遠離顛倒夢想的時候,回來看滾滾紅塵的眾生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不知不覺、不以為然的時候,你不會有任何的嗔心的,代之而起的是無限的大 慈大悲之心啊!就算眾生不瞭解你,攻擊你、批判你、批鬥你,你都不會起嗔啊!你只有無量無限的慈悲。所以,當耶穌快要被釘死的時候,他還是祈求上帝原諒眾 生,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被判死刑快被釘死的時候,一樣沒有任何嗔心,真正的阿羅漢是來到完全沒有嗔心的世界,這樣有什麼不好?佛陀希望我們來到 貪、嗔、癡完全的淨化、完全的止息,沒有任何的貪、嗔、癡,沒有任何的我慢,這是一個真人、真誠真實的人。

「心念處」要開發的就是我們當下、現在講的當下,不只是大家在打坐的時候,因為這是非常微細的,你現在在禪堂禪修的時候,就要 能夠在靜態之中,開發那一種覺察力出來,在靜態單純的環境之下,你能夠看到了,將來在更高難度的動態、歷緣對境之中,你也能夠看到,這樣你就能夠處處見 法。所以我們當下有沒有貪心?有貪、無貪?我們要清楚知道,經文裡面所列的都是很簡短,你不要只是把它當作名相念過,如果你只是叩!叩!叩!在那裡唸經 念!念!念!念過,以為念過我就交差了,念過!我的功課已經做了,沒用啊!就算再念個十年二十年,你還是把它當作名詞在背誦而已。

這些經文裡面的字,真的都是一種境界的敘述,是要真的要做到有貪、無貪?當下我有沒有貪心?這個粗的相,還有很微細的相,包括在打坐之中,遇到舒服境界 的時候,我有沒有貪心?打坐禪修之中,遇到不可意境的時候,或是遇到一些酸、痛、脹、麻的時候,我有沒有在起嗔?打坐的時候,當我念頭飄起過去一些社會或 是別人對不起我,或是一些覺得憤恨不平的現象,你當下有沒有在起嗔?都要清清楚楚的看到。

所以,有貪無貪、有嗔無嗔,要清楚的覺察到,有沒有愚癡?也要清楚的覺察到。有恚?無恚?我內心有沒有污穢?要清楚的覺察。是合?是散?我的內心現在到 底是有聚合、有凝聚力,還是現在的心是很散亂的,你也要覺察到。是下?是高?我的心現在到底是自卑呢?還是我的心現在是展現我慢、高傲呢?你也要清楚的覺 察到。尤其是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你都要清楚覺察面對上司的時候,我有沒有自卑之心?面對屬下的時候,我有沒有我慢之心?面對平民百姓,有沒有我慢之心?面 對那些大法師、大法王,面對那些高官、權貴,我有沒有自卑之心?有沒有次等人民之心?你要清楚的覺察。

是小?是大?我的心量現在是狹窄呢?還是現在的心量很寬大,有大度大量能夠容忍能夠包容一切眾生?還是「雞仔腸、鳥仔肚」、心 量狹窄、小心眼?我們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有修?無修?來禪修的時候,到底我是在混日子?還是在把握時間精進用功呢?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我是在如實面 對自己的生命,還是在渾渾噩噩的過一生呢?要清楚覺察。我現出家相,到底有在精進用功呢?還是過一天算一天?這都要如實來檢討、如實面對自己。有定?無 定?我到底有沒有定力?都要清楚的覺知到。有解脫心?無解脫心?現在我有沒有來到解脫的境界?我的心有沒有被境界卡住、束縛?到底是解脫?還是被束縛住? 也都要清楚的覺察。

所以「心念處」的開發就是當下,也就是當下你生起的是什麼樣的心?都要能夠如實的觀察、如實正知,包括「如實 」這二個字,都很不容易啊!眾生常常是「知不如真」、「見不如實」,你要來到如實不容易, 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精進用功。

「安那般那念」的第九─第十二階段:「阿含解脫道次第」的187頁

「安那般那念的第九個階段,當你「出入息法」有耐心、一心一意的用功之後,觀察你的出入息,到第四個階段身就穩定 下來了。到第八個階段,心也穩定下來了,身心穩定下來的情況之下,第九個階段到十二個階段就是開發「心念住」的時候。

第九階段就是「覺知心」,第十個階段是「令心喜悅」,十一個階段是「令心等持」,十二個階段是「令心解脫」。

在禪修一吸一呼之間,當身心越寧靜下來之後,你的各種心態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到,用功的深度是這樣越來越深入,你的覺察力越來越高,明心的程度越來越提 升。所以,不要小看禪修前幾天的這個止,「身念住」方面的下功夫,就是讓我們的身心沉澱下來。當身心沉澱、穩定下來之後,後面的 「心念住」才有辦法開發出來,才有辦法覺察到。所以,當你身心穩定之後,第九個階段就能夠「覺知心」, 也就是「心念住」的開發,你的心現在是處在什麼樣的情況?我清清楚楚的覺察,也就是清醒明覺、醒過來,清醒明覺,但是這時候的 醒,還不是大徹大悟的醒,那是覺悟,現在的醒是一個初步的覺醒過來了。

身、心對焦是到第八個階段,身心已經是完全對焦,而且穩定在當下了,這時候你有明覺的心、身心穩定,才會來到有見法的因緣,見法的力道是來自於 「明心」,所以這時候要清清楚楚知道我們的心態、狀況,內心是很清朗、明覺的,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你要來到這樣的階段,這時候 幾乎各種方法幫不上什麼忙,唯有最簡單、最單純的法門,才能夠幫助你來到這樣的階段,如果你用的法門還很複雜,或是嘴巴還在那裡念!念!念!,那都還停留 在「口行」的階段,你還沒辦法來到「心行」的階段。

我們現在要慢慢到微細,你身的衝動、「身行」要停止下來,再來,「口行」也要停止下來, 「口行」不只是嘴巴的講話、講出聲音,我們的尋、伺,內心裡面的起心動念,包括內心唸唸有詞那些,都是屬於「口行 」,這方面到第八個階段都會停下來了,你可以比較看看、可以去瞭解,所有的法門裡面,哪一種最能夠讓我們放下「身行 」,也放下了「口行」,而來深入到「意行」呢?

不是其它法門不好,而排斥其它法門,絕對不是這樣,而是各種法門都有它對治的作用。但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方便法就是協助你,像你年齡越 來越大,不是像小孩這樣,你年齡越來越成長,所以你需要的玩具就越來越簡便。如果你的內心智慧越成長,心靈寧靜程度越高,你所需要的「有為法 」,是越單純、越簡便、越淨化,不需要複雜、不需要花俏、不需要花招,那都是很簡便的。所以,越簡單的方法是越高級,來到「出入 息法」是非常單純,然後它會一路的幫助你深入、深入,「身行」放下、「口行」安止,再來 「心行」安止,這時候,來到很純淨寧靜的明心境界,這就是「覺知心」。

再來,第十個階段就是「令心喜悅」,「覺知心」就是,如果以很多人在修禪宗來講,他們要的就是覺性, 尤其是《六祖壇經》講說: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很多人把這個階段都會錯了,那不是目的、不是目標,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結果很多 修行人就一直守在那裡、卡在那裡─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就認為這就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的覺性、就是你的本覺,你就好好的保任、好好的守 住,結果很多禪門人物,就一直地守在那裡、卡在那裡,不知道你頂多只是守在第九個階段的「覺知心」,明覺的那一種情況而已,但那 個不是目的。

因為這時候,你的智慧還沒有開發出來,把我們的心境磨平、磨光,不是目的,才是一個工具而已,這時才只是磨出很銳利的一個開刀工具,才要真正開刀而已, 開什麼刀?這一面鏡子可以成為一個照妖鏡,但是要知道照妖鏡,不是去照別人,磨出這一面鏡子不是要去照別人,而是要照自己,照出內心的種種結縛,照出自己 內心的污垢,照出自己內心的貪、嗔、癡、我慢,有明淨的這一面心鏡,你才能夠如實照見。

照見的時候,你才能夠淨化那個「自我」,常常在自欺欺人的那個「自我」,當你如實的照見之後,它就會 淨化、會逃之夭夭、會消散,這樣你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所以「覺知心」之後,這只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但不是停在那裡,這時候我 們才要來到「止觀雙運」,很多人對整個解脫道不瞭解,常常在「解脫道」的修行過程之中,都停留在某個關 卡,或是某個叉路就偏差、偏離了。

這時候我們有一個明覺的心,也就是能夠來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心,但是你這個心也要能夠起作用,在起作用的當下,你又能夠很清楚的覺察,所以我能夠 「令心喜悅」,在「清淨道論」的「安那般那念」亦即本書185、186頁 都有,這一經所講的「出入息法」,在《雜阿含》就翻譯為「覺知心悅」,「清淨道論 」翻譯為「令心喜悅」,事實上就是內心到第十個階段。我內心不只是祥和寧靜,也可以非常的喜悅,喜悅的情況,那個頻 律、波動,都清清楚楚的覺察,而且代表我的心不只可以維持在很平靜的情況之下,我也可以動。有的人修行、修一修,認為要來到「無念 」的世界。

無念,如果以「出入息法」的話,第八個階段就已經是來到「無念」的階段,第八個階段「安 息心行」,就是已經來到「無念」的階段,所以有的人就認為「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我們修 行是要無念,結果修!修!要追求個「無念」,不敢起心動念,那也是修得變成枯木禪,身心會僵化、身心會凋萎。

心是要「明心」,「明心」之後要能夠明行、明覺,然後在「明行」、明覺的情 況之下起作用,所以這時候我心可以喜悅,可以微笑,可以非常快樂啊!那種法喜可以展現啊!但是當下沒有我慢,都保持清醒明覺,「令心喜悅 」就是心喜悅的情況之下,也清楚覺察。

令心等持

到第十一個階段「令心等持」,也就是覺知心定,令心等持,就是我的心能提、能放,不容易喔!眾生常常是這樣一直動、動、動,就 是靜不下來,不然有的修行就是這樣要修到無念、修個寧靜,但是你修、修、修得追求一個靜,你就不敢動,一動就是很害怕,很挫折,那都是走偏,沒有走在正確 的中道之上。你走在正確的中道上是可動、可靜,可靜、可動。

「令心等持」還有另外一個深層的意思,你能不能以等持、平等之心,來對待一切境界?能不能以平等之心善待一切眾生?說到平等之 心不容易啊!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等持」的心,以平等的心來對待一切眾生,你就會體會到佛陀的法號、名號─無上正等, 「正等」就是以完全的平等之心善待一切眾生,不要把它只是當作標語、是真的要做到,眾生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

「等持」的世界、「正等」的世界是完全絕對的世界,看到小花、看到大花,你會以平等心來欣賞它們;看 到平民百姓、達官貴人,你一樣以平等心來對待他們,要做到這種心境不容易,你一定要來到超越所有的框框,一定要來到超越種族、超越黨派、超越國界。如果沒 有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你不可能來到「等持」的世界,如果你堅持某個宗派、某個黨派,你很容易站在一邊,以不平等之心對待另外一 邊。解脫,就是來到沒有框框、沒有籬笆的世界,所以要能夠來到「令心等持」不容易,不要把它當作只是標語,那是解脫之路,真的要 來到、要證悟到,而且要真的做到。

令心解脫

再來,第十二個階段「令心解脫」,你的心能不能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這就是佛教所要追求,也是任何宗教所嚮往的目標─來到解脫 自在的世界。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確,或只是在「有為法」上面下功夫,你都還是在枝流末節上面,在一些宗派的框框裡面繞,成為一些宗 派的信徒,而沒辦法來到真正的解脫。你要超越宗派、超越宗教,才有辦法來到真正的心解脫,心要能夠解脫,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絕對沒那麼容易,有時候只 是部分解脫,或是一時的心解脫。

在打坐的時候,在禪修的時候,好舒服、好棒啊!都沒有貪、嗔、癡,好感恩啊!好知足啊!但回到家裡,太太擺一副臉孔給你看,指責:你在那裡享受好幾天, 我在家裡當牛當馬,她憤憤不平,結果擺臉色給你看,糟糕!你那個心境馬上從天堂掉到地獄,女眾也是一樣啊!當你回去,你先生只要講你幾句、潑你一個冷水, 你馬上從天堂掉到地獄,這就是說,我們那一種解脫都只是一時的、短暫的或是局部的,不是來到究竟解脫。

如果是來到究竟解脫,在禪堂裡面很高興、很安祥;回到家裡太太潑你冷水,你也覺得喔!好清涼啊!像蘇格拉底,太太罵他之後,哦!打雷啦!拿出冷水來潑 他,哦!打雷之後下雨啊!好清涼啊!真的解脫之心,就是面對什麼境界都沒有嗔心,而且會慈悲的善待一切眾生。一般眾生的心,很容易成為境界的奴隸,而處處 黏著!

我現在講這很簡單,很快的講出來,但是如果你沒有很認真去檢驗,不知道說你的心常常成為境界的奴隸,遇到一個好吃的東西,你心裡就想,回去要怎麼樣來 做,要買什麼材料,然後要做的色香味俱全,你的心就被那個境界卡住了,包括說修行也是一樣,遇到一個某某大師很有名,聽說有神通,就覺得一定要去,在崇拜 大師的情況之下,你不知道你的心,被那個大師的境界把你繫縛住了。某某大山頭很有名,國際大山頭很有名,我依止在那裡就沒有錯了啦,好幾百人、好幾千人在 那裡依止,依止在那裡就沒錯了,你不知道你沒有依法,沒有回到依止在法,你被大山頭的那個境界把你吸住了,成為那個境界的奴隸你不知道,還洋洋得意我是某 某山的人,你的心沒有來到解脫的世界,你的心被大師、被大山頭、被大偶像卡住你不知道,這離心解脫還很遠。

如果你固執在某個宗派、某個框框裡面,要知道你的心沒辦法來到真正的解脫,所以佛陀在「葛拉瑪經」,在我們這一本書一樣有摘錄 出來,「葛拉瑪經」就是不斷的提醒大家,真的要保持客觀、冷靜、理智、求真、求證,不要經典崇拜、不要偶像崇拜,這都是修行上很 多的叉路,唯有你保持客觀、冷靜,理智、求真、求證,如實的面對自己、如實的來檢驗,你才能夠一關一關的過去,最後必然能夠來到真正的究竟解脫。

很多人很認真的要修行、要打坐、要開悟,急著要有所成就,有的人一天用好幾個小時在打坐、在參禪,有的人就是專業的修行,好幾個月閉關專修、專心用功, 但是一年、二年……幾年過去了,還是不容易有成。遠的不說,光是在禪修的這幾天,有的人會認為奇怪,我怎麼好像進步不明顯, 我怎麼打坐還是不容易得力、不容易入定,一顆心還是這樣飄浮不定、動盪不安?當然有聞思基礎之後,聞思修證會一直的上來,你的法喜會很快出來,但是有的基 礎不夠、聞思不夠、觀念不正確的話,他很努力、很拚命用功,但是卻發現距離他所要的,還是差的很遠,也就是他覺得修行不容易契入、不容易得心應手,這裡面 有一個很重大的關鍵,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是什麼呢?欠缺慈悲心。

有的人就認為打坐、參禪,或是禪修的時候,就用著一個法門一直深入這樣就好了,還要在那裡想什麼慈悲心?如果你在修行的過程欠缺慈悲心,你的修行很難有 成,如果你的修行過程欠缺慈悲心,你的修行會成為一種練功夫,或是長養「我慢」的方式。不要小看慈悲心,有的人認為慈悲只是世間 的善法,慈悲心是從世間的善法邁向出世間的橋樑。

善人慈悲喜捨

記得!慈悲心是從世間法邁向出世間法很重要的橋樑,而你將來要慈航普度,一樣是透過這個慈悲跟眾生廣結善緣,不管是世間法或是出世間法,都不能夠欠缺慈 悲心,慈悲心怎麼修?有什麼功效?有什麼功德?請大家看《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頁─第二章的善人慈悲喜捨,這一章節是從《增一阿含》的443經所摘錄出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佈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雲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 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拄,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 轉見於道跡,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

你能夠好好行慈悲心,「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也就是很快能夠到達涅槃究竟解脫的彼岸。但是要知道慈悲是一個很重要的橋樑,而不是把修行就光停留在是世間的行善佈施這方面,它是一個很重要跟眾生廣結善緣,讓你培養足夠的善根福德因緣。

「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講或是用頭腦在那裡想,在那裡想像作意思惟,不光是這樣,說一丈不如行一尺,你是 真的要行、要行動,要實際去做出來,不是光用嘴巴講,要修行慈心解脫。當你不斷用慈悲這一種方法,一方面來修行,一方面也慢慢默默去做,你會來到解脫的情 況,而這一種解脫是代表著你內心很喜悅、很安祥、很自在。

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你在生氣、嗔恨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很苦的,這時候就是處在地獄裡面。你在怒罵別人的時候,就是在阿修羅道 裡面,如果你在展現慈悲、行慈悲,善待一切眾生的時候,不但內心很愉快、很快樂,而且你也會把這一種氣氛帶給眾生,這時候你就是處在天堂的境界,處在極樂 的世界裡面,所以你光是行慈悲,一樣可以來到解脫,但是你要來到究竟解脫,一定是要深入整個聞思修證。

如果一個人能夠「修行慈心解脫,廣佈其義,與人演說」,而且你跟眾生分享慈悲的好處,又勸人多行慈善,像這樣的人會獲得哪些果 報呢?種善因、得善果,會有哪些果報呢?有十一種,哪十一種呢?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就是說,你在睡覺的時候會睡的很安祥、很安穩,不會有什麼惡夢,沒 有那些恐怖的夢。恐怖的夢,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擔憂,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恐懼,如果一個人能夠行慈悲之心,你的睡覺就品質會很好,而且會睡的很安穩安 祥,臥安、覺安、不見惡夢。

再來,天護,因為你有慈悲之心去善待一切眾生,老天爺也會善待你,龍天護法也會來保護你,自助天助,自助人助啊!所以我愛人人,人人愛我,這就是下面所講的人愛,因為你用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眾生也會回報你慈悲慈愛。

「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拄」,一個有力行慈悲、充滿慈悲心的人,意外的災害、天災人禍就會大大的減少,很多的災禍也 會大化小,小化無,真的會這樣。像有一次我開車從台北回基隆的時候,就在汐止交流道的入口,從北二高到中山高這之間入會口,那個會合口是彎道又下坡,因為 高速公路的匝道是有紅綠燈的管制,當我開到那裡的時候,它是從綠燈轉為紅燈,我們理所當然是要停下來,所以我就減速停下來,準備要停在紅燈的前面,但是此 時從後視鏡看到後面有一輛車很高速的衝過來,因為通常紅綠燈,我是第一輛要停下來的時候,會稍微注意一下後面的車輛的動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紅綠燈,我通 常會注意一下,這時候我看到後面那一輛車子,以他的速度來斷判,他並沒有看到高速公路會合口的紅綠燈,所以這時候我本來剎車是要踩死、要定下來,但是當我 減速到時速差不多十公里的時候,我把剎車板放開、不敢停住,為什麼?我讓我車子再繼續往前滑行,後面那一輛車在一兩秒之後,真的是撞過來,還好因為我沒有 煞住,所以我的車子往前滑行。

當我那時候停下來,對方也停下來了,對方的車頭是撞壞了,我的後座保險桿也撞了一個凹洞,當我下車的時候,對方他們幾個人出來,然後一直跟我道歉說對不 起,我也是慈悲的對待他們,因為看一下我後座,稍微一點凹窩,保險桿稍微破一個洞沒關係啦!對方的車頭也撞壞了,他們對方是一直表示抱歉,我就微笑面對的 跟他們講說,你們人有沒有問題?,關心他們裡面的人,他說稍微撞一點而已,沒關係!我就跟他講,只要人沒有受傷,沒關係,沒問題,我這裡沒事情,這樣就沒 事了,也沒有衝突、沒有什麼紛爭。

雖然有意外的車禍,但是一樣,大家和諧,很好的收場,如果有的人被一撞之後,你很不甘心,就下來怒氣沖沖的,很有可能就會釀成一些災禍出來。當我被撞的 時候,我心裡會想這個也是大化小、小化無啊!而不是想說我今天怎麼這麼倒楣、怎麼被撞,我往好的方面想,可能本來要有一些更大的災禍,但是因為我們平常就 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大化小、小化無啊!人員也沒有什麼受傷,我們就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一樣意外的災害、災禍會大大的減少,而且會大化小、小化 無。

「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你這個慈悲不嫌多的,「若有 行慈心,亦無放逸行,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注意這兩句話,為什麼一個行慈悲心的人,你內心的各種結縛會漸漸少呢?我們先說身見就好,一 個人吝嗇的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總是樣樣都為自己,像這樣你的身見很牢固,則你內心裡面的結縛,就很牢固很強,身見不容易破除,如果一個人你捨得,樂 於行善佈施為眾生,你也把眾生的苦難就像當作我們自己的苦難。

這無意中,我跟眾生之間的那種隔閡,是不是漸漸的淡薄掉?這就是身見結無意中一直在化除、化除,我跟眾生之間的隔閡漸漸的淡薄、淡薄,最後會完全的消 失,這就是諸結漸漸薄,當我們真正在施行慈悲的時候,我們會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那一種身見、我所,就會漸漸的化除,這些有什麼功效呢?轉漸於道跡啊!你很快就能夠見到、遇到真正的解脫道。

真正的解脫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能夠很快的遇到解脫道,需要有相當的善根福德因緣,你能夠行慈善,表示你有善根,你在行善的當下,也是在累積很多的 福德,而且跟眾生廣結善緣,我們不少同修、不少學員接觸到解脫道,都是他們在行慈善或是行義工、法工的時候,就是當下有同修、有其他的朋友,跟他們介紹這 些資料,如果他沒有去參加義工,沒有去參加一些行善,他就錯失掉接觸我們這些解脫道的機會了。

所以行慈善,跟眾生廣結善緣,會有很多的好處,而這回報不是用有形的金錢所能夠衡量的,你越是無所得、無所求之心去行善,三輪體空的行善,你無形之中所 獲得的回報更大,最大的回報是怎麼樣呢?不只能夠升梵天上,而且「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這些累積下來的善根福德因緣,都能 夠幫助我們快速到達究竟涅槃彼岸,也就是成道、成佛。因此,行慈悲心不是口號,而是要真的去作,我們很多人都會看到世間很多的對立、很多的衝突、很多的不 平等、很多的仇恨,像這方面,如果你用仇恨去對抗仇恨,只會仇上加仇,你用武力想去化解世間的各種對立衝突,只會引來更多的仇恨,世間最大的力量是慈悲, 真正能夠化解各種衝突對立、能夠化解任何仇恨的,只有慈悲。

慈悲的力量無限,唯有慈悲能夠感化最剛強、最頑劣的人,但是我們要懂得悲智雙運,慈悲不是爛慈悲,你要懂得悲智雙運,如果是爛慈悲,你的慈悲有時候很容 易長養眾生的欲貪,有時候變成溺愛,反而害了對方,不要忘了必須悲智雙運,智慧怎麼來?需要大家深入聞思修證、止觀雙運,所以菩薩道跟解脫道要一起並行並 進。

怎麼樣來修慈悲心呢?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為什麼稱為無量心呢?因為慈悲行、慈悲心,會把我們狹窄的心胸不斷擴展擴大, 擴大到無邊無際無量,所以稱為「四無量心」。你怎麼去修?怎麼去做呢?請看「阿含解脫道」十一頁的第二 節:

如何修慈悲心?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週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游」。

慈悲心怎麼樣去修?怎麼樣去做?有個很重要的重點,慈悲心的擴展一樣是要從點、線、面到虛空,這個點怎麼開始呢?

「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游」,我們的內心跟慈悲心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我們的內心充滿著慈悲心,遍滿一方成就游。你從這個點開 始做起,把這個點做好之後,慢慢繼續再擴大到「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週一切」,再把這個慈心慢慢的擴大、擴大。這個步驟是怎麼 做呢?第一個步驟點就是從善對自己開始,第二、這個線就是來到善待家人、善待親友、親戚朋友。再來,面呢?面是擴大到善待全人類、善待全人類。空間呢?擴 大到空的時候,是善待一切眾生,包括六道的眾生,也包括你認為無情的植物,包括山河大地。如果懂得慈悲善待他們,你不會蹂躪它,不會破壞它。

為什麼慈悲心要從善待自己開始?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說,我們修行就是趕快要去行菩薩道,趕快趕快去幫助眾生,趕快去行善,你在行善的當下,不 錯!你是有喜受、樂受,你也覺得你在行善。但是幾年之後,你還是會覺得內心是空虛的,還是不安的,我內心深層的憂悲苦惱還是沒有止息,遇到比較強的境界考 驗衝擊的時候,還是在起嗔。對其他的人、對外面那些苦難的人,很容易生起慈悲心,但是回到家裡,家人念我幾句的時候,又很不高興。

面對別人慈悲容易,面對家人慈悲不容易,所以這是很多行善佈施的人共有的一些心得,但是你有沒有停下來、靜下來去看看,眾生有苦難,但是在行善的這個眾 生本身,有沒有苦難?你看到眾生在顛倒夢想,你有沒有停下來、靜下來看看,我這個眾生有沒有在顛倒夢想?你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你有沒有回來反觀自己,有 沒有還在苦海裡面?如果有,我們要好好的去深思一個問題,如果我還不會游泳,我怎麼教人游泳呢?如果我還不會開車,我怎麼教人開車呢?如果我不會游泳,我 怎麼能夠跳下水,去救度眾生呢?

再來,我們說要度眾生、度眾生,但是我這個五蘊身心裡面,一樣有很多的眾生,我這個五蘊身心裡面的眾生,他們也在吶喊,你有聽到嗎?如果你能夠寧靜下 來,你會聽得到。但是一般眾生很不容易靜下來,你聽到外面眾生在吶喊,但是你靜不下來,所以你很不容易聽到自己內心裡面眾生,一直在吶喊。所以,當一靜下 來的時候,你內心恐慌不安,不願意去聽聽自己內心眾生在吶喊,結果你又透過忙碌、透過行善、透過其它的作為,然後讓自己忙碌,又忘了內心眾生在吶喊,就好 像家裡的人在抱怨,但是你覺得他們在發牢騷,你不喜歡聽,我出去外面作善事更快樂,所以你不願意幫助家裡的人,而寧願跑到外面去幫助別人,你覺得因為幫助 別人,別人會對你感恩,而你幫助家裡的人,他們嘴巴沒有那麼甜,你就不覺得很快樂,他們甚至認為你是應該的,所以你就很火大、不想做,所以對別人慈悲容 易,對家人慈悲不容易。

再來,對身外的人慈悲容易,對自己慈悲不容易,眾生甚至還常常在折磨、在虐待這個五蘊身心,這一匹牛、這一匹馬一直在幾十年來默默的陪伴著我們,都在為 我們默默地拖著牛車、默默地耕耘,這一匹牛、這一匹馬,一直幾十年來讓你騎在它上面,然後東奔西跑,一直在追逐你的慾望,但是你卻很少好好的去愛惜它,好 好的去感恩它,而當他做得辛苦的時候,有病痛在吶喊的時候,你又在責備:業障深重啊!我怎麼樣……。你很少用慈悲心去關懷 他,很少用感恩心去善待這五蘊身心,像這樣是錯誤的,你要救度眾生之前,能不能從因緣最近的開始做起呢?五蘊身心的這些眾生跟你的因緣是最密切,如果你做 事情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你會從因緣最近的眾生開始做起,善待這個眾生,如果你本身不快樂的話,沒辦法帶給別人真正的快樂。

注意這一句話!如果你本身不快樂,不安祥,你沒辦法帶給眾生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安祥,頂多也只是一種治標,或是你透過那一種行為,一方面滿足自己行善的 一種滿足感、成就感這樣而已,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如何安自己的心,你不可能幫助眾生安其心,一條路如果你沒有真正走過去,走過來,你不可能清楚的告訴眾生如 何走過這一條路,慈悲心是不錯,但是要有智慧、要切實際,我們想救度眾生之前,要先回來救度自己,自己成為明眼人,你才能夠告訴眾生怎麼成為明眼人?自己 學會游泳,你才會教導眾生怎麼學會游泳而出離苦海?所以慈悲要從善待自己開始。

只要你內心還有苦、還有不安、還有嗔心這些結縛,就是我們內心這些眾生還在苦海裡面,能不能請你大慈大悲,將這個跟你因緣最近的眾生,先度化讓他們能夠 出離苦海?如果你能夠度化這些眾生出離苦海,他們會成為你更大的助緣,然後協助你倒駕慈航、普度眾生。所以我們來這裡打坐、來這裡禪修,就是要度化這個苦 難的眾生,也就是我們有廣大的慈悲心想行菩薩道,但是我們了悟菩薩道必須建立在解脫道上。

我想度化廣泛的眾生,需要先回來度化這個苦難的眾生,你真的懂得度化這個苦難的眾生,你就知道怎麼去度化無邊無量的眾生。慈悲方面,當你把這個點做好了,你就知道怎麼去-大 到線,擴大到面,擴大到虛空,只要自己還沒有解脫,還有我慢、還有煩惱,寧靜下來的時候,不敢面對自己、靜不下來,或是一個人在夜暗的時候,你還有恐慌、 還有不安,都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五蘊身心的眾生,還在苦海浮浮沉沈,拜託你慈悲救度他們吧!所以,真正的慈悲是從這個點開始,真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 上。

佛陀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人,佛陀一定是本身先力行,實踐解脫道有成,開智慧、大徹大悟之後,再倒駕慈航、普度眾生。在還沒有解脫之前,所有的慈 悲心、所有的善行,都是累積我們善根福德因緣的資糧,不是說不重要,但是解脫道跟菩薩道要並進,而且知道什麼是究竟?你要力行解脫道,才能夠展現出真正的 菩薩道。

當你懂得慈悲善待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怎麼樣真正善待別人;當你不會對自己起嗔的時候,你也不會對任何眾生起嗔;你能夠接納自己醜陋的時候,你也才能夠 真正接納眾生的醜陋。為什麼一般人容納不了別人?看到別人的臉黑、看到別人的缺點,你就起嗔,看到別人做不如己意的時候,你就起嗔,因為你容納不了別人的 污點、容納不了別人的缺失。但是更深層來講,是因為你不能夠包容自己的缺點,你認為你自己是聖人、是聖者,不容許自己有那些污垢,所以你是認為自己是很好 的人,我是很清淨的人,然後不屑一顧別人的缺點,所以對別人的缺點,你就會回給他嗔心、責備、怒罵。

但要知道你所不能夠包容別人的,事實上,真正深層的潛意識裡面,是你包容不了自己,你沒辦法接受自己的醜陋,所以你就沒辦法接受別人的醜陋;你沒辦法接 受自己的貪嗔癡、我慢,所以你也不能夠容納別人的貪嗔癡、我慢。我們會講很多的理由來責備別人的不對,但是我們很少去看到那個最深層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去 淨化自己,沒有去看到我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我們自己是不斷地在防衛,不斷地在美化自己,沒有如實面對自己,然後讓這個五蘊身心的眾生,在重重的包裹裡面 繼續在苦、不安,然後看到別人一點缺點,我們就容納不了別人、就生氣。

所以,真正要消除嗔心,記得!唯有你能夠回來善待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臉黑,能夠先從對自己慈悲。當你真的能夠對自己慈悲,看到自己的不 足、看到自己的醜陋,而能夠包容自己、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你才會真的將心比心去包容一切眾生。真正慈悲心是來自於我們能夠瞭解,我們沒有比別人好到哪裡! 我們再笑別人的話,只是五十步在笑百步,何來忍心去苛責別人呢?所以,你如果真的回來善待自己,救度這個苦難眾生的時候,你會真的慈悲善待一切眾生,而那 時候的慈悲心是自然的流露,不是用修的,不用修啊!它是自然的流露,不用造作,不用想像。

沒有自私自利的阿羅漢啦,阿羅漢是代表解脫者,如果你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解脫;如果你解脫,不可能沒有慈悲心。這不是在繞口令喔!沒有慈悲心的話,你 不可能解脫;如果你解脫了,你不可能沒有慈悲心。所以,真的要從慈悲善待自己開始,你就懂得慈悲善待一切眾生,他就會從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也就是從點、 線、面,不斷的一直擴大。你真的能夠善待自己,就會將心比心善待家人,你以前嚴厲苛責家人,但是當你回來如實善觀自己,你就會知道我該去體諒家人、該善待 家人。

很多人遇到一些逆境,遇到一些波折、挫折,或是遇到一些逆境的考驗、衝擊,就會想要趕快怎麼去消災?要趕快怎麼樣去祭煞?祭一祭啊!要趕快怎麼樣去做什 麼……一些儀式,然後來消消災……這樣。但是我告訴各位,不是說那些儀式不重要,那些是隨順眾 生的因緣需要,但我告訴大家一個最有效的消災方式,就是慈悲善待自己,也慈悲善待一切眾生,你很多的災禍會大化小、小化無,這是真正的消災,把我們原來狹 窄的心量擴大、擴大,擴大到無量,這是真正的在消災。

第五節 ﹝法念住﹞ 「阿含解脫道次第」187頁

空海今天以出家眾的身份講經說法,也以佛教的弘法師的身份講經說法,我所講的是超越宗派宗教的立場,因為釋迦牟尼佛也是站在沒有宗派、沒有宗教色彩的立 場,來敘述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要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除了一種感恩之外,空海覺得在人類歷史上,那些解脫者、大徹大悟的人之中,在 他們解脫之後,又能夠把這一條解脫之路很清楚、很詳細講出來的,以釋迦牟尼所講的最清楚、最具體,讓我們有清清楚楚的地圖可以依循,可以逐步的深入,可 修、可證、可達。

我曾經比較過人類歷史上的那些智慧者,包括其它的宗教宗派我都有涉獵,我們沒有排斥其它宗教,那些解脫者、智慧者所沿的目標,他們所講的真理實相,事實 上是相同的,所指、要邁向朝向的目標也都相同,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在詮述要到達究竟涅槃彼岸的方法,有的講得比較概略,有的講得很清楚、很清 析,而釋迦牟尼把解脫之路講得很清楚,讓我們可依可修可證可達,所以除了對這些智慧者感恩之外,對釋迦牟尼更有一份的尊重、尊敬與感恩。

「安那般那念」的第十三─第十六階段:

「安那般那念」第十三到第十六階的次第,第十三是「觀無常」,十四是「觀離欲 」,十五是「觀滅」,十六是『觀捨遣我出息』及『觀捨遣我入息 』,彼如是學。

這裡雖然是摘錄「清淨道論」,是覺音論師所著作的,但是他所引用的一樣都是來自於南傳大藏經,也是佛陀都有講過的次第步驟,他只是再加以說明清楚一點。

觀無常

第十三的「觀無常」,這個「觀」,不是我們一般人的思惟,也不是膚淺的看,不管你學問有多高,不管你 人生的涉獵有多深,你的看跟這些修行者,他們經過禪修、經過深定、經過「止觀雙運」,那時候的看是不一樣的,一般眾生的看是用眼 睛在看,或是用你的大腦在思惟、在解析,你不是用心靈在直覺,佛教所講的看、所講的觀,都是用智慧眼、用心靈在看、在直覺,眾生的看是帶著染污的心、凹凸 的心鏡在看,是透過一面凹凸鏡在看世間,但不知道你是不知不覺、不以為然,那些解脫者、智慧者他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看到你是用凹凸鏡在看,你不但不會承 認,而且你還否定修行的重要。

佛陀他們經過用生命去找法、用生命去修行,把凹凹凸凸的心鏡他整平之後,用一個又明又平淨的鏡子,沒有染污、沒有凹凸的心鏡來看這世間的時候,是看得清 清楚楚啊!所以前面「出入息法」的第一到第十二個階段,都是在作基礎的功夫,你這個地基準備好了、身安定了、心也安定了,來到明 心的階段。再來,你用清淨、沒有污染的心,來看萬事的實相的時候,你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這就是沒有染污、沒有扭曲,能夠來到如實觀。唯有你沒有染污、沒 有扭曲,你才能夠如其萬物的本來面目來看待萬事萬物,這就是如來的境界。說起來很容易,但是你真的要做到很不容易,如果你的身心真的有寧靜下來,才會不斷 的看到原來過去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斷是錯得多離譜,這時候你才會大大的生起慚愧心,才會更加勇猛精進用功,才會離開那個自以為是、我是我能我慢的顛倒夢 想的世界。

但現在講這些,很多人還是不以為然,他會覺得有那麼嚴重嗎?有那麼嚴重嗎?唯有你真的下過很多功夫之後,才會發現唯有真的生起慚愧心、柔軟心、有反觀的 能力,靜下來之後,你才會看到是不是真的那麼的嚴重,為什麼說眾生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當有一天你會徹證、真的了悟之後,你會痛哭流涕,一方面這裡面是 有喜、有樂、有哀傷,看到自己過去錯得多離譜,而慶幸自己醒過來,上到彼岸,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浮浮沉沈,你一樣會生起悲憫之心,所以你的修行過程之中, 如果真的去見法、真的去體悟,真的去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你常常是會痛哭流涕的,這個哭是有哀傷、有哀感,但是也有法喜、也有欣慰、也有慈悲心、也有悲憫 之心的。

「觀無常」,當你的身心寧靜下來,這時候用你的智慧眼去看、去體會、去體悟,什麼叫做無常法印?什麼叫做無常法流?這時候你會 清清楚楚的體會到,原來萬事萬物都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現象界的一切,你所看得到的、你所觸摸得到的,或是任何你所想要抓的,原來一切都一直在無常流動生 滅變化,不管是極小或是極大,不管我們的五蘊身心的任何部份,不管我們的身心內外,現象界的一切,宇宙人生的一切,竟然都是一直在剎那生滅變化,當你能夠 徹證無常法印的時候,你就會來到第十四階段的「觀離欲」。

觀離欲

這個「觀離欲」,是來自於你的智慧眼打開,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遠離了顛倒夢想,《阿含經》都會講到厭、厭離欲,寫的都很簡 短,但是眾生從文字上面去理解、去解讀,往往你所得的結論都是負面的,所以很多人就認為《阿含經》是小乘的,你學了那些之後就會厭惡人生,厭、厭惡人生, 你就不會想要度眾生,就沒有慈悲心,那是完全錯誤的論斷。,那個厭,不是眾生從文字上面去理解的那一種悲觀消極的厭,那一種離欲也不是消極悲觀的離。

那一種厭離欲,是完全來自於你打開了智慧眼之後,清清楚楚的看到原來我過去是在海中鑿河,在大海裡面一直很努力地在開鑿一條運河,我現在講這樣的比喻是 很深,你要慢慢去體會,你一直在那裡挖、要開鑿一條你所想要的運河,你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但是你看不到你是白忙一場,你也看不到你的挖掘越多,對這 個海洋的污染跟破壞是越大,你看不到你所抓的,竟然都是一些夢幻泡影,你在構築一個空中閣樓的夢幻世界,你不知道。當有一天你清楚的看到之後,你還會在那 裡海中鑿河嗎?還會在那裡構築夢幻泡影的世界嗎?你自然會厭離的。

現在舉個例子,像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年輕人在耍酷,看誰比較酷,比賽什麼時候就敢抽煙、就會抽煙,有的人就在比,如果他沒有抽煙,好像就落後,結 果就好奇的去抽煙,要比酷、耍酷的這樣抽煙,一開始是有那一種比較之心、好奇之心,但是慢慢的卻染上了煙癮。而染上煙癮之後,要戒掉又不容易戒掉,後來慢 慢的形成常常要透過吸煙來刺激,他覺得要抽煙才有精神、才能夠振奮,但是有時候他也知道煙的害處,但是他還是一樣捨不掉、放不下,如果在他還沒有真正要捨 離,或是覺得抽煙是一種男人的象徵,是一種成長的象徵,是一種很帥氣的展現,如果他還認為抽煙是很酷,當他還對煙有那一種喜好的時候,你要強制他戒煙,他 是不接受的,而且會有很大的反彈、反抗的。

當他還沒有透視煙癮的害處的時候,他會執著不放,而且會跟你對抗,你常常要勸他戒煙,他認為你是他的眼中釘,他認為你是壞人,你不是他的同黨,所以這時 候他不會想要離開,就算勉強的戒,他也是那一種被強制去戒煙,因為太太跟他下通牒令:如果你再不戒煙就要離婚,好啦!勉強去戒煙。結果還是一樣,戒得好像 有點成功,回來總算可以交差,但是內心裡面呢?對抽煙的衝動、慾望,有沒有停止?內心裡面還是想要抽的,只要太太看不到的時候,還是想要抽幾根,那一種別 人來規範你、別人來要求你離開、放下的,那不是真正的捨離,不是真正的放下,你不會真正的厭離。

但是直到有一天,你能夠冷靜下來解析,真的抽煙對自己到底有多大好處呢?看看前人,然後比較一下,你慢慢的去體會,當你真的瞭解抽煙的益處到底有多少? 害處到底有多少?當你清楚的瞭解之後,有一天你下決心覺得說,真的不要再用那些煙害,害自己也害別人,這時候當你有正確理解之後,自己下決心不想抽煙的時 候,那一種就是真正的捨離。當你一段期間不抽煙,後來有朋友要拿煙給你,或是在你面前抽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到以前自己抽煙的時候,不曉得那個煙味多麼 臭、多麼難聞,還以為飯後一根煙,快樂似神仙,還在捨不得那些煙味跑掉,還在那裡大吸一口。

當你戒煙之後,覺得空氣好新鮮、好清淨,這時候有煙味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過去為何這麼的無明呢?怎麼把這麼不好聞的味道,還在那裡的樂在其中,所以這時 候體會到那一種壞處之後,自己就討厭那個煙味,就會討厭抽煙,這時候那一種厭離是來自於你內心的真的不想要。以前你是伸手牌的,要向人家要煙,當真的不想 要的時候,就算朋友現在就算別人要給你,你也都不要了。

所以,這一種厭離不是用戒條規範,不是別人來強迫你,那都只是一些片斷有效而己,真正的厭離是來自於你的智慧眼打開,如實深觀,就包括吸食安非他命或是 吸食毒品也是一樣,當你不知其害、沾染上了之後,那個禍害就無窮。如果你瞭解那些禍害,你自然就厭離。因此,這種厭、這種離,絕對不是消極、絕對不是悲 觀,那是來自於你的如實觀、來自於你的智慧。

觀滅

第十五節是「觀滅」,一般一樣很容易從文字上面去解讀,因為真理實相實在是不可說,勉強用人類的語言講出來,語言又再透過文字 記錄出來,文字又再透過翻譯,到達能夠看得到的文字跟實相之間,已經有很大的落差。很多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落差,然後從文字上面去解讀、去研讀、去看,就覺 得這個又是滅,人生什麼都沒希望了、什麼都滅掉了,灰心滅志啊!修行修到後來,修得灰心滅志,這樣人生就沒有意義啊!我還沒有娶太太,你叫我來修行,我不 要啊!我太太未娶、孩子未生養,你叫我來出家,我才不要、不要。

眾生都很容易從文字上面來理解,而實相翻譯到變成文字之後,很多都走樣了,你從文字上面去瞭解這個「滅」,絕對沒辦法體會佛陀 他們心裡面,所要傳達滅諦的真理實相。唯有透過實修實證,才能夠瞭解什麼叫作「滅」?「滅」有兩個深 義,一是「苦集滅道」的「滅」,一是生生滅滅的「滅」,這裡面有很深的含意。

「苦集滅道」的「滅」就是當你瞭解苦因,苦的形狀、苦的現象,苦諦你見到了。集諦,苦的原因怎麼產 生?你也清楚瞭解了。再來呢?你會追求的是一個離苦、沒有苦的淨土、沒有苦的涅槃的世界,所以這個「滅」,講的就是苦的消失、止 息。滅諦就是「苦集滅道」的滅,你要來到滅諦,講的就是涅槃寂靜的世界,但絕對不是眾生從語言文字名相上面所理解的 「滅」,或是那一種涅槃,不是這樣的。

你沒有了悟真理實相,不可能來到滅諦的世界;你沒有找到究竟涅槃彼岸,不可能來到真正的滅諦、涅槃彼岸的世界;你沒有透視真理實相,不可能放下你手中的 抓取跟執著,你會不斷的逃、不斷的跑或是不斷的追,這個「滅」,包括你的逃、跑、追那些都停下來,為什麼停下來呢?絕對不是消極 的,而是你發現真的過去實在是顛倒夢想,你一直所要追的、所在逃的,原來是個夢幻,你一直所要構築的理想夢幻世界,原來就在眼前當下,你最忽略的,竟然是 最珍貴的,你所在期盼的,竟然眼前一切都具足,這時候你那些顛倒夢想就會滅掉,所以「滅諦」的含意是很深的。但是你要來到契入滅 諦,前面的見法力道要很深,對「三法印」一定要有徹證,你才有辦法來到滅諦的世界,「三法印」的無常法 印要徹證。

這個「滅」還有另外一個很深的含意,就是你會體證到現象界的一切,竟然都是即生即滅、即生即滅;而你的理解、你的覺觀,觀察到 現象界的一切,竟然是即知即滅、即知即滅。這有不一樣的地方?大自然、現象界的一切存在,是即生即滅、即生即滅,不管你有沒有瞭解、不管你有沒有徹證、不 管你承不承認,事實真理實相的存在就是這樣,法爾如斯在運轉、法爾如斯在展現,你不瞭解是因為你的無明,你不清楚、不知道而已,有一天當你證悟到之後,你 的覺知會發現到現象界的一切,竟然都是即生即滅。而你知道,知道的當下,那些現象馬上都消失,即知即滅、即知即滅,這時候你會發現你過去一直所要構築一個 恆常不滅的世界,竟然是虛幻的、竟然是顛倒夢想,這時候你才會破除那一些要抓恆、抓常、抓不變。

如果你沒有徹證真理實相,就是會構築你所要的,當你徹證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就會知道不可能的,法界真理的實相存在,不可能因為你個人的欲求,想要這 樣,它就隨著你的欲求而改變,就像海洋潮流這樣在流動、波動,不因為你是當了總統,然後下個命令,說皇帝口是金口,金口下命令:這個海洋潮流要逆流、要改 變方向,不可能這樣,不會的。長江還是後浪推前浪,還是一波一波的流,一波一波的過去,秦始皇再怎麼厲害,能夠統一六國,還是壯年就夭折啦!亞歷山大大帝 能夠統治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又怎麼樣!你這個皇帝夠大了吧!你的金口夠厲害了吧!但是能夠改變得了無常法印嗎?幾歲就死了,改變不了的。

大自然法界的運轉法則就是這樣,有一定的運轉法則在運轉,人類是無明、無知,才會想要去改變大自然的運轉法則,有一天當你覺得原來我這個小波浪,只是大 海中的一個小波浪,竟然想要去改變大海的潮流,是多麼的愚癡啊!有一天,當你了悟真理實相之後,才會照見到自己多麼的愚癡,這時候真實智慧才會產生,真正 的智慧才會產生,如果你沒有了悟真理實相,你的真實智慧不但不會產生,還帶著很強的我慢,處處要跟法界挑戰,還有人誇下豪語:人定勝天,你怎麼勝過天?那 是無知啊!那是無明啊!

歷史上哪一個人能夠改變天地的運轉法則,哪一個國王、哪一個皇帝、哪一個總統能夠改變,不是都一個一個的死掉嗎?你改變得了什麼?無常法印、無常法流就 是這樣,不斷地在生滅變化,秦始皇最害怕死,所以他要求長生不死的藥,沒多久還不是死掉了,雖然他很害怕死、要求長生不死,但是他知道可能還是沒辦法實 踐,萬一死掉的時候,還是可以作皇帝的,別人還是入侵不了的,所以他就構築了兵馬俑,所以歷史上的皇帝,秦始皇是最怕死的,在他還沒有死亡之前,他就趕快 要構築兵馬俑。

兵馬俑就是因為他在世的時候,殺死很多人,要統治六國是要殺死多少人,他知道當他死後,很多人會向他討命、會向他要債,所以他趕快構築很多的兵馬俑,用 那些可以嚇跑很多的冤親債主。但是你能夠免得了一死嗎?而且那些兵馬俑能夠真的保護你嗎?現在可以列為人類的名勝古跡讓眾生來看。

這裡面,如果打開智慧眼,你真的處處都可以見法的,你所構築的夢幻世界還不是一樣嗎?劉邦的土地在哪裡?還不是兩眼一閉,就是人家爭奪走了。所以,大自 然有的,你沒辦法增減一分,只能夠善用而已、只能夠應用而已,沒辦法增減一分,從這裡也要去體會什麼叫做不增不減?大自然所沒有的,你也不可能創造出,能 夠無中生有、能夠空中生妙有的,只有大自然、只有空,這個含意很深。

大家要慢慢去體會什麼叫做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現在我們再協助大家來體會,什麼叫做生生滅滅?什麼叫做不生不滅?你要體會到不生不滅,一定要徹證無常法 印,一定要徹證什麼叫生生滅滅?眾生一提到生滅、提到常,或是提到斷,都用很有限的語言去理解,無限的實相,眾生的智慧真的只是用很有限的智慧,以厘測 海、以管窺天,然後就認為:我知道了,你認為你知道,事實上是不知道,直到有一天,當你發現我真的不知道,法界的奧妙、大自然的奧妙,真的是玄之又玄,當 你真的知道你不知道,這時候你才是知道。

當我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你的我慢才會消失、才會止息,無明才會破除,但是這很深啊!這不是在繞口令,這個很深,你要慢慢去消化、慢慢去體會,眾生所理解 的生、滅、常、斷,都是很有限的,而且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人類的邏輯頭腦就是這樣在二元對立裡面,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是、非要截然 劃分,人類二元對立的思惟空間就是這樣,你沒辦法理解到老子所講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老子正是要破除人類那一種二元 對立的思惟空間,二元對立是在平面式的思考,你要提升來,來到高度智慧、高度空間,來看清這個實相。

白,它會變成黑;黑,也會變成白,請你不要用二元對立,一刀兩斷把它截然劃分,好嗎?白中也有黑,黑中也有白,你認為的那一種常跟斷,是把它截然劃分開 來,能不能去理解到這個實相?常之中有斷,斷之中有常,龍樹也有提到的「八不」,不常、不斷,含意很深,真理實相的存在是不常也 不斷。「不常」告訴我們無常法印,現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一直在生滅變化、生滅變化。

中國的《易經》也正是告訴大家,易就是變易,現象界的一切就是一直在變易、變易,而這個變易又是生滅變化,所以它不會恆常停留在那個階段,不會的。所以 不會常、恆常,但是眾生不要一講到不常,就是斷滅空,佛陀也告訴我們「不斷」不是斷滅掉的,眾生一提到否定你的常的時候,你就又 落入斷滅了。都是在兩端跑來跑去,不是抓常,抓不到,然後就是灰心滅志、落入斷滅空,很少正確的理解、很少正確的走在中道上,而正確的理解「 中道人生」。

體會到現象界的一切,它是不常也不斷,所以他不會落入斷滅空、不會落入頑空,他瞭解現象界的一切沒有恆常存在的,所以他也不會去抓,也不會去構築一個不 切實際的夢幻世界,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你要體證到什麼叫做不常不斷、不生不滅,你一定要徹證生生滅滅跟不生不滅,要體悟到什麼叫做常樂我淨的那個 常,你一定要徹證無常,如果沒有徹證無常法印,你的那個常是夢幻世界的恆常不變的常,那是夢幻世界。

佛教也有人提出,我們要追逐一個涅槃彼岸的世界,就是常樂我淨,這是不錯,但是請不要用世間的語言,二元對立的理解空間、理解角度來理解那個常,這裡面 的常,你一定要徹證生生滅滅,當你能夠了悟真理實相之後,這時候你不再海中鑿河,不再構築夢幻世界了,這時候你有智慧眼來看待人生,而且你也會知道什麼叫 做該做?什麼叫做不該做?

你會來到無為的世界,但是這個「無為」,不是一般眾生所理解的那一種無為,一般眾生所理解的「無為 」,又是斷滅的無為、消極悲觀的無為,佛經裡面所講的四果阿羅漢的世界,是無修、無證、無為、無學的世界。所以,眾生真的要歸零,把我們很多 的判斷要歸零,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你都帶著世間的智慧去衡量、去判斷,去研讀經典,那是錯誤的。

你用世間的角度去看,被自己所欺騙都不知道,所以要給自己無限的空間虛心學習歸零,從我不懂、我不會,虛心的請教、虛心的學習,這樣你就會不斷的開發智慧出來。當你了悟真理實相之後,才能夠體悟道滅諦,也才能夠來到滅諦的世界,苦的消失止息,來到涅槃寂靜的彼岸。

觀捨遣

第十六個階段是「觀捨遣」,捨遣這兩個字,如果合為一個字,就是一種放下,斷除所有的我慢,斷除所有的繫縛,斷除所有的顛倒夢 想。如果把「捨遣」分開兩個字來解釋的話,捨就是放下,遣就是差遣,捨就是放下,遣就是提起,所以捨遣兩個字,是表示你能夠放 下,也能夠提起,你放得下也提得起,你能夠出三界,也能入三界,要來到第十六個階段。就是禪宗所講「十牛圖」第九跟第十階段,一 般人是要你放、你放不下,請你提、也提不起來,常常面對很多境界的時候,就是在那裡不斷的拉拉扯扯,提不起、放不下,沒有乾淨利落。

所以,眾生的心為什麼在那裡煩躁、躁動不安?好好去看、好好去解析,就是對很多的事情不敢承擔或是不敢放下,我們修行要來到能夠提得起、能夠放得下,但 是說起來容易,要做到不簡單。請你清醒明覺的觀呼吸,好好的打坐,如果做不到,總是在那裡覺得很昏沉,昏沉想睡又不好意思睡,但是要提起精神打坐、精進用 功又沒辦法,又覺得力不從心,你就在那裡拉扯,想睡不敢睡,然後精進用功又無力,不斷的在那裡拉扯,就會浪費很多的生命、很多的時間,能不能有這一種氣 魄,昏沉想睡的時候我敢睡,我就好好的睡,當你的昏沉疲倦消失之後,我的睡覺是為了不必睡覺,我打瞌睡是為了等一下可以精進用功,不管別人了不瞭解我?別 人用什麼眼光看我,我不理會那些,我對得起我自己、對得起老師、對得起家人,我沒有虧待這個時間、沒有虧待這些善因緣,別人怎麼去看、怎麼衡量,那是別人 的事情,能不能這樣灑脫、這麼自在?

修行是要這樣,該出離的時候,我們出離;該到禪堂來、放下萬緣的時候,就是放下萬緣讓自己大死一番;到禪堂來好好精進用功,不要黏著在禪修的境界,該回 去承擔的時候,回去該洗衣服,還是放下大男人主義,幫忙太太洗衣服,該承擔還是敢承擔,太太承擔了好幾天,回去該煮飯就煮飯。你要能提、能放、要灑脫,所 以捨遣,包括我們不但要能夠放下手中的抓取,而且也要放下放下,這個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體會,修行真的是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

四念處的修行要領是有次第、有步驟,逐漸的深入,我們已經跟大家帶領「身念處」、「受念處」的修行, 這些是基礎,當基礎打好之後,再逐步深入到「心念處」的開發、「明心」的階段,你把身心安定、安頓下 來,把基礎打好之後,再來就是準備「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要見法的階段。至於「見性 」,在中國大乘佛教地區對「見性」有很多很多的解釋,尤其是後來的禪宗演變成跟原始佛法有相當大的出入,不是說禪宗 不好,早期的禪宗非常好,但是後來變質的禪宗就有所脫離,印順長老也為禪宗作一些針砭,喚醒回歸到原始佛法上面來。

明心見性

空海後來對「明心見性」的體會,跟當下一般人所講的「明心見性」有所不同。當我去年在福建閩南佛學院 演講的時候,一樣有人問我「明心見性」,他們聽空海的解釋跟以前所理解的不一樣,認為是根據個人的體悟?還是根據哪一部經典在 講?因為他所理解的祖師論作不是這樣說。我們不是說不重視祖師的論作,祖師的言論可以供我們參考,但是希望大家能夠回到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如何來說? 祖師說很重要,但是請大家別忘了,釋迦牟尼佛怎麼說?

明心,有明心的過程,就是「心念住」的開發,見法就是「見性」,「見性」是 見到宇宙的法性,不是去見到一個「自性」,不是見到一個佛性,這個法性就是大自然的運轉法則,佛陀歸納出來「無常、 緣起、無我」,如果你不瞭解大自然的運轉法則,這是真理實相,不管你了不瞭解,大自然的運轉法則就是法爾如斯的在運轉。

你不瞭解,就只是在背道而馳、自討苦吃而已,這個苦是來自於自己不瞭解,也就是無明遮障,解脫之路很簡單,就是把對真理實相不瞭解,把這些無明一一的去 除掉,把對真理實相的不瞭解,轉換成了悟真理實相,就是把「無明」轉為「明」,這個「明 」就是開悟,究竟講就是來到大徹大悟,所以修行事實上不是談空說玄,絕對不是很玄妙,都是很具體,當你真的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那都是立竿見 影、一步一腳印,效果都是可以檢驗的,我們再具體的講出來。

原始佛法所講的「見法」,若見「緣起」則見如來,見「緣起」就是見法,這是 開悟。你真的能夠徹證無常法印、徹證「緣起」、徹證「無我」,你一定會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佛法的核心, 八萬四千法門的目標都是朝向協助你去見法、了悟真理實相,如果你學佛學了大半輩子了,還是沒有扣住去體證「三法印」,你還是不知 道佛法的核心在哪裡?你還是掌握不到核心,還是越修、「我慢」越大,如果你能夠扣住這個核心深入,不管從哪個法門,只要掌握到這 個核心之後,不管從哪個法門契入,條條大道通羅馬,條條道路通涅槃。

法念住

問題是,你要知道核心在哪裡?你要知道究竟法在哪裡?如果你不知道究竟法在哪裡,條條大路皆迷路,因為你不知道核心、目標方向在哪裡?你的方向感失去了,就繼續在茫茫大海裡面,繞個幾大阿僧祇劫,如果方向目標正確,七年內,你就一定大有成就。

所以「法念處」開悟見法的具體內容歸納出來:第一、就是徹證「三法印」,第二、就是要能夠深觀到我們 「身、口、意」當下,有沒有在展現貪、嗔、癡、我慢?《中阿含》「念處經」所講的「法念住 」著重在我們的心,所產生出來的貪、嗔、癡、我慢十個結,你能不能看到這些?不要以為看到當下正在貪心展現沒什麼,是因為你沒有在看、你沒有 用功,你在當下正要起貪心的時候,你就馬上看到那個不容易,尤其是很深層、很微細的,是非常不容易看到,你在展現「我慢」或是在 展現嗔心、在展現嫉妒心的當下,你要能夠如實看到不容易,唯有大丈夫氣勢,你是看不到啊!

而你看到的是已經展現之後的影子,而看到之後,要你自己承認,也很不容易啊!除非你真的想解脫,要有大丈夫氣勢,你才敢如實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所以修 行是大丈夫事業,調御丈夫正是調御那個顛倒夢想的自我,正是要把那個深層的十個結打開,是修行能否邁向解脫的最後關鍵、核心所在,所以不要小看我們八天的 禪修,只要你聞思基礎夠、身心夠柔軟,你一天一天的用功就逐漸的加深,隨時每一天每一堂的開示,你都有見法、開悟的可能,只要你有聞思的基礎,有正知正 見、身心有柔軟,是不待時節因緣。

「雲何觀法如法念處?緣眼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己生內結滅,不復生 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看劃線的地方就好,「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 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法念住」在「念處經」裡面所講的,有三個主要內容,第一段就是你的六根跟六塵接觸的當下,有沒有打 結?這是歷緣對境在修,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六根跟六塵有沒有打結?就是這裡所講的「內六處」,下一段講的是你有沒有 「五蓋」?五種蓋、蓋住,讓你處在無明黑暗的世界,你有沒有看到?如果你有看到「五蓋」就好辦,你就可 以把那個蓋子掀開,如果你看不到或是不知不覺、不以為然,你就繼續處在「無明」的世界。

如果你有看到這個五蓋,你就把它掀開,就是「無明」轉為「明」,這也是見法很重要的關鍵。後面一段講 的是七覺支,七覺支在修行上面是屬於善法,善法要越多越好,前面二段,是屬於修行上面的惡法,也就是不良的法,這些不良的法、不良的現象,你讓它越少越 好。

「雲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我們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的六根跟外六塵,眼睛對外面的六塵,眼睛是看 這些形形色色的,稱為「色塵」,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色塵」,看到眼前的花、地毯、窗戶或是燈,這些都 是屬於「色塵」。耳朵所對應的是「聲音」,像各位現在是用「耳根」在聽,也有 用「眼根」在看,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所對應的「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

現在只要舉一個例子,其它的「五根」你就可以以此類推。我們眼睛看到東西,「眼緣色」,眼睛有因緣看 到色塵,這時候你內心起了貪愛之心、有打結,這個叫作「緣眼色生內結」,這個結就是你的「六根」跟 「六塵」接觸的當下打了結,也就是糾纏住,你的心被境界抓走了。當你看到一樣很美好的東西,起了貪愛之心,你內心後續的動作,就 會想怎麼樣去擁有,你想貪愛的這個東西,你要擁有它,就必須要賺更多的錢,後續的動作就是我要拚命去弄更多的錢。所以你的人生,就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賺更 多的錢,來滿足你「眼根」所接觸那個目標而想要滿足、要擁有它。

就好像你帶個女朋友出去,看到一顆閃閃發亮的鑽石,她很欣賞、很喜愛,是英國皇后皇冠上面的東方之珠,要很貴、很貴……, 如果你是很有錢的人,為了討好女朋友的芳心,你就會設法要去滿足她,就要做更多年的牛馬,知道嗎?表面上是你女朋友喜歡那個鑽石,但你為什麼會要去賺錢買 那顆鑽石,因為你的心、你的六根,已經被那個境界,不是鑽石的境界,事實上不是你喜歡鑽石,是被你所喜歡、所欣賞的那個對象,把你吸引住了,吸引住的當 下,你被牽著鼻子走,而你不知道,這就是你內心跟這個境界打了結,這就是有貪慾心的時候。

「若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實無結如真」,事實上你已經是被女朋友把你迷得神魂顛倒了,朋友是清楚的看到 你已經被迷住了,知道你已經打結了,但是很多人就死不承認,沒有啦!是她來追我的啦!你不承認你被境界卡住、被迷住,所以你要承認自己實在不錯,要承認你 自己內心有打結不容易,但是我們修行要來到你內心裡面有打結,有被境界卡住、吸引住,你當下「知如真」,如實的知道我為了追這個 女朋友,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金錢,知道嗎?

如果你能夠靜下來去好好分析,這樣你很多方面就會有相當的衡量考量,值得嗎?到底我愛的是她的什麼?如果她真的很有智慧還值得,如果沒有,只是一個漂亮 的外表,但是她內心是充滿很多的欲貪,你就會知道……。所以修行很重要,就是要運用在歷緣對境,面對當下境界的時候,你要去 如實來解剖自己,但是一般眾生都很少能夠停下來去如實的解剖。

「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如果我遇到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很漂亮,就像我們眼前這個玫瑰花很漂亮,我欣賞它,但是我對它不會 起貪愛、不會起貪染,所以我沒被這個玫瑰花吸引住,這叫作「內未生內結」,我沒有跟這個境界打結,沒有被它吸引住、卡住,我一樣 清清楚楚的知道沒有,這不可以自欺欺人,要知如真,要如實的去檢驗,不是說明明有,然後卻說沒有,或是本來很大,你說很小,這樣就不如實、不如真,我們要 如實,自己打分數。

「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以前我被女朋友這樣牽著……這樣,她要買什麼我就買給她,但是 後來覺得不值得了,不要了,我要男子漢大丈夫,不想這樣了,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要追求內在美的。以前「已生內結」,以前曾經迷 戀過、被牽著走,但是後來反省、覺醒之後,我學了佛法、聽了空海講經說法之後,打開智慧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那個結縛、那個貪愛放下了、超越了,所 以「已生的內結」滅掉了,滅,不復生。因為我知道欲貪無窮、苦海無邊,我們要的真的是內心的安祥、充實內在美,所以 「已生內結」雖然已經生,但是已經滅掉了、不復生了,知如真,就是處處在見法,不容易啊!

從眼根與色塵接觸的當下有沒有打結?我們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四念處的「法念處」,你要當下去見法,這是相當重要的階段,這裡的「法念處」跟「三法印」的法,有什麼樣不一樣的地方呢?

「三法印」的法是偏重在敘述整個宇宙現象界一切的特徵、特性、法性,是實相、事實存在的特徵、特性,無常、緣起、無我,這些都是屬於實相的存在、法性。

四念處的「法念處」,是著重在由你的「心王」所產生出來的「心所」,貪、 嗔、癡、我慢這些是由「心王」所產生出來的「心所」,就像太陽是「心王」,陽 光是「心所」,電燈是主體,燈光是由燈所投射出來的客體,就是「心所」。

這是佛教比較深的名詞,我現在敲個磬給大家聽一下,這個磬本身是個主體,就像心,當它起作用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是由這個磬所發射出來的聲塵,所以這個聲 音是屬於磬的「心所」。主體發揮作用之後產生出來的,如果我慢慢的敲,這個聲音具有喚醒的作用,也可以讓大家見法,如果我很快一 直敲一直敲,它會製造出很多的噪音,讓大家覺得很刺耳,聽起來很不舒服,所以同樣一個主體,它可以產生悅耳的聲音,可以讓大家見法,它也可以產生噪音、讓 你起煩惱。

所以,我們這個心應用得當,它可以發揮出慈悲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來服務人群、造服人群,如果你這個「心王」,用在錯誤的方面, 它就產生貪、嗔、癡、我慢去欺凌眾生、以大欺小,造成世間更多的動盪、更多的痛苦。「法念處」就是要讓你清楚的去看到 「心王」,當下所產生的這個「心所」,你能不能清楚看到?

你的心透過眼睛去看,這是一個主體,你看到東西也可以是慈悲的展現、淨化世間的一種展現,但你也有可能會透過用你的心,透過眼睛去看到聲塵、色塵之後,起了貪愛、貪染,然後繼續在糾纏的世界打結、輪迴,你當下要去看到。

「法念處」所講的前面二段,是針對不好的打結,後面的七覺支是心所產生出來好的現象,所以這一段是佛陀從眼根跟色塵的接觸當 下,有沒有打結?讓我們來檢驗,其它的五根你一樣一一去檢驗,像我們的耳朵聽到聲塵,聲塵就是別人講話的聲音或是各種聲音,你當下有沒有被聲塵拉走、把你 牽著鼻子走,你要如實看到。我們的耳朵很銳利,但也是到處攀緣、到處在監聽,看看有誰在說我的壞話?說我壞話的人就是壞人,說我好話的人就是好人。

你常常被那些好話、壞話,成為那些境界的奴隸。一句好聽的話,就讓你樂的忘了我是誰,你被那一句話把你灌得神魂顛倒,你知道嗎?就是你的心被聲塵把你牽 引著走,然後你起了很多的欲貪。再來,聽到別人在批評、指責我們的話,這個很刺耳的聲音,你不會去思考這個人到底講的是不是逆耳的忠言,或是不是真的為我 好,很難這樣客觀的來分析,你很容易習以為常的,只要他講出來不符合我喜歡、不順我意、不順耳的,聽起來不爽的,都很快的直覺反應,如果你沒有定力、沒有 聞思修證、沒有定力,你都是很快的直覺反應,馬上投射出去。

聽到不順耳的聲音,聽到別人在講你、在批評你,在說你不好的這種聲音的時候,你馬上就會論斷這個人是壞蛋,這個人是有眼無珠,這個人是狗眼看人低,你馬 上更進一步甚至會起嗔,你看一個聲波傳過來,就可以讓你的內心世界,不斷的在那裡翻騰、翻滾,你的內心怎麼才能夠寧靜呢?常常都成為境界的奴隸,一句話就 讓你上天堂,也可以一句話就把你打入地獄。

修行,就是要來到透視這些深層的本質跟內容,一方面你有定力又有空間之後,不管是好話或是壞話,不管是多麼悅耳的聲音或是多麼刺耳的聲音,你都能夠有無 量的空來接納,自己內心裡面有沒有打結?有沒有成為境界的奴隸?我當下清清楚楚的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在修行。自淨其意,都是當下在用功,你能不能當下去看 到我們的內心有沒有跟境界在打結?能夠真的看到就是見法,真的能夠看到,你要邁向究竟解脫,就好辦了。

你能夠看到內心這些結縛的時候,就可以把各種結一一的解開,當你能夠解開前面三個結,就來到證到初果,這就是見法、證初果。不會抽像,都是很具體的。

前面的六根,我們是講眼根跟耳根,其它的四根你可以以此類推去檢驗,因為每天你一定都是六根跟六塵隨時都在接觸的,所以你隨時都要檢驗你內心有沒有打 結,這你要看到「受念處」,為什麼要開發?因為當你有起貪愛,稍微有起貪的時候,內心裡面就有黏著的那一種心,那個波動就會出 來。

如果你看到一個現象產生了嗔恨之心,你內心從潛意識裡面,很快就會醞釀出來,你能不能當下去看到?尤其我們在嗔恨別人、在嫉妒別人,那個嫉妒之心很微 細,而且自己都很不容易承認,看到別人有成,我們往往起了嫉妒之心,看到別人很多比我們好,我們不是虛心學習,而是在嫉妒別人,然後我們用另一種角度來批 判別人,能不能看到?如果看不到,你的嗔恨心、嗔恨結,真的沒辦法化解。你的心量沒辦法打開,就是要如實的看到,如實面對自己,有!承認自己有,你有看到 就好辦。

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行,就是:不怕你現象產生,就是希望你當下去看到。如果你一直害怕,我不可以、我要收攝六根、我不可以 看,我一看就打結了,我一看就「陷下去了」……。沒關係!就是遇到境界馬上就陣亡。你真的要當下去 看到,你看到就好辦了,你從哪裡跌倒,就知道從哪裡爬起來。修行是當下要有這種大丈夫氣勢,敢承當、敢承認,不要繼續再掩飾,不要繼續再自欺欺人,自欺欺 人只有讓自己繼續在苦海裡面構築一個夢幻世界,那終究是苦海。

當然在這個解剖的過程,在這個如實面對的過程,很多情況你會不敢承認,不敢如實面對自己,你會覺得我哪裡有這樣?我真的這樣嗎?以前我都認為層次很高的 人,我會這樣嗎,我的心胸是會這樣狹窄嗎?在這個過程,你會想掀開來看又不敢看,當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但是鼓勵大家,修行就是要來到如實觀,如果你 真的要解脫、要成為真人,就是要真的如實面對自己,唯有我們如實面對自己,你才會真誠真心的善待每一個人。

當你解剖自己之後,會發現自己的缺點沒有比別人少,哪能夠批評別人呢?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怎能夠嘲笑別人?我的貪心、我的嗔心沒有比別人少,我何忍責 備別人呢?我過去的顛倒夢想沒有比別人少,我哪能夠嗔恨別人呢?這時候你才會真正的悲心湧現,才會真正的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你才會真正體諒、真正 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這都是修行上很重要的關鍵、轉捩點。

解析五蓋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貪知有欲貪如真,內實無慾知無慾貪如真,若未生欲貪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貪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 是嗔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 在法……謂五蓋也」。

這一段是在解析五蓋,我們內心在歷緣對境的時候,有沒有產生五蓋?要如實的來解剖自己,如實的來瞭解。你要邁向解脫,佛法的要求標準是非常高,因為你很 多內心的貪、嗔,在法律上並沒有來到犯法的階段,如果嚴重就會來到犯法的階段,觸犯法令。法令條文規定得越詳細,然後人類就越會鑽法律的漏洞,很多人就會 越狡滑,他明明有作奸犯科、不好的那些傷害眾生,但是他也會為自己狡辯而不承認,然後他還要:你舉出證據來,所以要去檢驗、去驗血或是找出凶刀,找出什麼 證據出來,他才會俯首承認,法律上是說要有這些證據才幫你定罪,如果說找不到證據,就沒辦法判你罪,有的人就認為:我多麼厲害,我多麼狡滑,那些律師、那 些法官鬥不過我的啦!如果用外在的法令、法律來規範、來強制,當然我們是需要法治,但是如果用法令來規範,人類會被訓練得越狡滑。

而佛法呢?不是用強制性的法條來規範你,佛陀都是讓我們如實回來面對自己,善知識就算看到你有起嗔,但如果你不承認、因緣不成熟的時候,他也不敢講,他 是希望你能夠回來看到我們自己,如實看到我們自己,除非你身心柔軟、願意當學生、願意當弟子,他才敢指導你,才敢協助你要看到你在哪裡有在起貪、起嗔?如 果你能夠經歷過相當的聞思階段之後,慢慢的你會來到自己能夠看到,自己能夠檢驗,不必需要那些法官來幫我們檢驗你到底有沒有,有沒有那些不好的作為,或是 不好的念頭,我們自己內心很微細的地方,就自己要看到了。

所以,不是訓練很狡滑的人,然後自欺欺人,真人是不自欺欺人,我做什麼事情是憑著我的良心理性,都是從慈悲出發,有錯!我承認、我改過;有對不起眾生的 地方,我們向眾生道歉,有傷害到眾生的地方,我們跟眾生道歉;該賠償的我們賠償,不必別人來規範。如果這樣的世界,根本不需要法院的存在,大家會是一個很 和諧相處的世界,我們都能夠自我約束、自我規範、自我淨化。我對你有起嗔,我承認、我向你道歉;我的心量狹窄,講話有傷害到你,對不起!我改進。有沒有這 一種勇氣?有沒有這一種氣魄?能夠這樣,這個團體會很和諧、很祥和。

小到一個家庭也一樣會很祥和,該向太太道歉的,我們就要道歉,不要以為父母親總是沒有錯,如果你憑良心問問自己,我們有用權威去主宰小孩子了,讓小孩子 產生痛苦的,該道歉的,我們一樣要道歉,不要以為父母親總是沒有錯。但是當父母親的要能夠向小孩子道歉,真的需要有勇氣,如果你能夠道歉的出來,就表示你 是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而且身心很柔軟,也展現出慈悲,當你真的能夠流露出身、口、意的三妙行祥和,不用命令小孩子什麼,你以身做則出來,家人會看得到, 這是最好的講經說法。

「觀音法門」,耳根圓通,不要認為這個不是原始佛法裡面的名詞,不要從名相上面來區分,現在我們的「四念處 」的修行,已經逐步的來到見法、「法念住」的階段,你要體證到「無我」之前,必須先徹證無 常,而且要徹證緣起。

體悟到了「無常」跟「緣起」之後,你才有辦法體悟什麼叫作「無我」?體悟到 「無我」之後,逐漸的深入才能夠做到什麼叫作真正的「無我」,這些都是有次第、有步驟的。真的徹證 「三法印」、體悟到「無我」,你才會懂得什麼叫作「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絕對不是從語言、名相上面所能夠理解的,是要來自於你的實修實證,所以現在要回到你要徹證「無常法印 」。一般人一提到「無常」,總是跟負面的印象連在一起,一提到無常,看到人世的變遷,看到天災人禍,看到人類死亡, 就感傷人生好無常,看到親人突然暴斃,就說人生好無常,看到意外車禍發生,哇!無常喔!不錯!這些也都是無常,但是一方面這些都是很粗的、很粗的,我們要 從很粗的慢慢越觀察、越深入、越微細。

解析無常

無常,不是在看到死亡才展現無常,你每天、每分、每秒都是在無常的法流裡面,一般人看到無常總是聯想到負面的,當有錯誤的觀念、知見之後,修行佛法常常 變成一種消極、悲觀啊!認為:不需要什麼奮鬥,無常啦!反正一切都空嘛!……那都是錯誤的理解、知見,要知道無常不是完全負 面,也不是完全正面,無常是中性的,為什麼稱為中性?無常本身就是一個現象在流動、在變化,本身它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壞。

一般眾生是遇到你所想要的,就希望它常住不變;遇到你不想要的,就希望它趕快逃走、趕快幻滅掉。你想要的,不希望它無常變化走了;你不想要的,希望它趕 快無常出現、趕快消失。人類成長是在構築一個你所想要的,但往往是事與願違,人生不如意之事有十之八九,但你看不到背後往往都是自己在構築一個你想要的夢 幻世界,而不容許真理實相如實展現,所以你要去深度的觀察到你的痛苦、你的不安、你的煩惱,是不是來自於跟「無常法印」在對抗 呢?這一點很重要,大家要慢慢的去深觀、去體會,我們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我的煩躁,我是不是不容許「無常」的存在,不接納無 常法印,我是不是在對抗無常?我是不是在害怕無常?空海講的是不是事實的存在?是不是真理?希望你能夠靜下來。禪修就是要靜下來去「止觀雙運 」、去靜慮,真正的禪那、禪定,那不是一種定力而已,是靜下來去正思惟,剛才講的是很深層的心理的解析,是心靈的解剖,讓你去看到深層的不 安、深層的痛苦,是不是來自於對抗無常?還有,最深層的問題要再深入的去探討,是不是在抗拒無我?那是更深的問題。

「無常」是中性的,為什麼是中性呢?一般眾生看到「無常」都會想到負面的,都一直在求一個常、恆、不 變,如果空氣定在那裡常恆不變,你還能夠呼吸嗎?你還能活著嗎?如果有一個常恆不變的世界,那是死灰的世界,如果你不容許無常流動、生滅變化,你所追逐的 常恆不變,那是死的境界,沒有無常流動就沒有生命,要知道生、住、異、滅,它就是個無常法流,是自然展現的大自然律。

任何眾生要能夠活著,不管六道的哪一道眾生要能夠活著,一定都需接受無常法流的貫穿,你要活著,一定是無常流動、生滅變化,如果空氣沒有無常的進進出 出,你吸進去的空氣,常定在那裡、跑不出來,你很快就死掉。你身體裡面的氣,如果不能夠跟外界的空氣流通交換變化,你早就死掉。如果你喝進去的水不能夠排 除出來,你也很快就死掉;喝進去水,然後尿出來,這都告訴我們無常進進出出生滅變化。所以,不要去構築一個跟事實相違反的境界,因為那是不可能,而且事與 願違,而且就算你求到了那樣的境界,那也是死的世界。

所以我們不要對抗無常,不要害怕無常,因為無常是中性的。但是無常也是在告訴你,不要抓取、不要怕它、不要逃避它,但是也不要抓取。因為當你一抓取,你只是抓個軀殼、抓個夢幻泡影,這個含意很深。

觀音法門

觀音法門、耳根圓通,我們現在要逐步去徹證無常,怎麼去徹證無常呢?就從耳根跟聲塵的接觸介紹起,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界的色、 聲、香、味、觸、法來對應、接觸,你每天一定是六根跟六塵接觸之後,產生了六識,讓你的心靈、心裡在那裡不斷的起起伏伏,因為你體悟不到無常,所以你會被 無常的法流牽著走,或是在那裡對抗。我們現在怎麼從耳根跟聲塵接觸的當下,體悟無常法印呢?

明覺的開發從點、線、面、空間,現在要介紹擴大到空,我們的明覺點,從呼吸的鼻頭出入點開始,從這個點開始慢慢擴大到丹田,慢慢擴大到全身,現在要把覺 性、明覺的範圍,從全身擴大到虛空,有一個關鍵、訣竅就是把那個覺察力放開、放開,不是撐開。如果撐開是有用力,現在只是放開,原來你的覺察力是在五蘊身 心的軀體裡面,它有一個範圍,就好像有一層薄膜圍住、圍起來,像保鮮膜這樣保護起來,你的覺察於來是在身體範圍。那現在呢?把保鮮膜去除掉,把那一層薄膜 去除掉,把範圍放開到無限,你要在身心穩定、寧靜的時候,你才能夠做得到。

大家要去體會,一定要實際去做才能夠體會得到,你把它放開,這時候你的覺察力,沒有固定在哪一個點,也不用跑到哪個地方去,都不用,你只是放開,但是因 為我們有從點、線、面上來,所以這時候的放開,它是有根據地的,它是有一個中心然後擴大、放散、擴大到四周,如果你沒有一個中心,你的那一種放開又像野馬 奔騰、跑到他方世界去了。我們就是要從點、線、面,這樣逐漸的來到放開,跟空融為一體。

這時候我們的覺察力來到沒有範圍,你就是保持一個空、明、覺的狀態,這時候你讓四面八方的聲音,自動穿流而過你的身體,以前你是去聽,喔!我去聽那個鳥 叫聲,我去聽那個車聲,我去聽狗叫聲……,以前是有一個我然後去聽,現在你是「無我」,不是我跑去 聽,也沒有在用力聽,但是我是保持一個空、明、覺,我只是一個媒介體,法界的這些種種聲音、大自然的種種聲音,它是自然的穿流而過,是那些聲音穿流過去, 在它穿流的過去的當下,你清清楚楚的覺察,這個要領大家要體會到,如果你能夠掌握這個竅門、這個要領,你是能夠很輕鬆、很安祥的坐在那裡,而跟整個大自然 溶為一體,很快你會來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但不是失去覺知,而是你跟整個大自然是溶為一體。

以前是一個我在聽鳥叫聲,但是當你能夠來到能所雙泯,心境合一的時候,聽鳥叫聲,你跟鳥叫聲就是溶為一體,聽那些蟋蟀聲,你跟蟋蟀跟那些蟬就是合為一 體,如果這個法門你能夠學起來之後,你就是在喧雜的市區裡面,你也可歸零,如入無人之境,你也可以跟這些車水馬龍的聲音是一體脈動,你會在那裡痛苦,就是 你有一個主體跟客體,你不相容而在那裡拉扯,如果你能夠體會觀音法門,你很快就能夠來到主客消溶。

能所雙泯

什麼叫作「能所雙泯」?這在禪宗修行境界是很重要的階段,是來到相當重要、相當高、相當重要的階段。「能 」,就是這個主體;「所」,就是客體。我們這個五蘊身心,你現在把它當作一個主體,這是能聽,我能夠做什麼,這個 能,我能做什麼,這是一個主體,所呢?就像我們有學員插這一盆花,這一盆花就是我這一個主體插這一盆花,所以這一盆花是這個主體,所插出來、所作出來的一 個成品,這個花就是屬於「所」的境界。

如果「能所」不消失,你會洋洋得意,你看我多厲害、我多麼行,我插了一盆美麗的花來供佛,你在做的當下會有「能 」跟「所」,你是分開。如果你能夠來到「能所雙泯」的時候,我覺得插一盆鮮花來供佛、莊嚴 道場、莊嚴法界,這是有意義的事情我就做,沒有那些我是、我能、我慢,當下覺得有意義就做,就只是做、回饋這世間,這樣知道嗎?「能所雙泯 」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或什麼事情都不做,不是那些。

心境合一

再來,心境合一,心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把它縮為一個心,境呢?就是外面的種種境界,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當下,你是…… 啊!那個鳥叫聲叫得那麼差也敢叫,就是你的心跟境,是把它劃分開來,我是我,它是它,我是人類、萬物之靈,它是可憐的六道眾生,是可憐的畜牲,你那個心跟 境是截然劃分,你不會合一,你的生命不會和諧。能不能來到我的心跟外面的境界,就是合為一體,那些鳥叫聲跟我就是合為一體,聽鳥叫聲的時候,我跟鳥就是合 為一體;在賞花的時候,我跟花就是一體,這叫「心境合一」。

主客消溶

「主客消溶」,「主」,就是我這個主體,外面的六塵就是客體,如果你有:喔!我是主人,你們來這裡禪 修,你們是客人……,有這一種觀念的話,就沒辦法溶為一體,像有些道場、有些山頭,會形成這種現象:你要皈依我們這個法門的 體系,要屬於我們這個法門的傳承,才是我們這裡的「常住」;如果不是,你從其他地方來這裡住就是「掛單 」;你沒有改名換姓,不是我們原來的常住,你只是來「掛單」。

這樣,你主體、客體就不會消失,還是二元對立的存在,能不能來到把主體、客體的界線都拆除掉?大家來到一體的世界,如果你聞思修證能夠逐漸的深入, 「自我」真的會一直的淡薄、淡薄,到最後「自我」會消失。所以,只要你聞思深入之後,實修實證,又能夠 體悟「無常」法印,你處處跟一切境界都會溶為一體,這時候你的法喜、喜悅會一直的泉湧出來,以前那種二元對立,會一直在無形中漸 漸消失。

耳根圓通

解決事情是要從根本來著手,不是哪裡一道牆,然後就趕快去拆;看到在起嗔,就趕快去對治那個嗔;看到什麼,然後去對治那個什麼… …。當然,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這樣的對治,你會沒完沒了。有一句話「擒賊先擒王」,從根本來著手,徹證 「無常」到體證「無我」,是有很密切的連帶關係。如果你能夠從「耳根」這裡體 悟到「無常」之後,慢慢再推演到其它的五根,這叫作從耳根這裡圓通到其它五根,叫作「耳根圓通」。

從耳根這裡切入體悟無常法印,你的體悟更具體而且很快速,為什麼選擇從耳根切入呢?人類的耳根算是相當靈敏的,而且常常是豎著耳朵在耳聽八方的聲音,只 是過去所捕抓的,是讓自己增添煩惱的那些聲塵,現在我們用這個耳朵來善用它,讓它來聆聽法音,讓我們不斷的開悟、開悟,善用耳根,會幫助你開發智慧。

安於當下、徹證無常

從深層裡面怎麼去徹證無常呢?請你保持一顆空明覺的心,很輕鬆、很放鬆的坐著,就全然的放開,讓四面八方的聲音傳過來,沒有任何的界線,這時候各種聲音 傳過來,當下用你的心靈去直覺,那些聲音是不是「即生即滅,即知即滅」?你知道的當下,前一秒鐘的那個聲音,是不是已經消失了? 現在要找現在這一秒的聲音,你能找得到嗎?當你說現在這一秒聲音的時候,它是不是已經又穿流過去了?

這個不是用頭腦去思惟,而是要用你的心靈去品嚐,因為從心靈來到頭腦思惟的階段,那是有落差的。如果有落差的話,就沒辦法跟無常法流一起脈動,會變成只 是在火車後面跟著追、跟著跑,你會跑的很累。如果你能夠放開、放空,完全不用力,你越不用力、越不要去思惟、當下直覺,包括現在空海跟大家分享的法義、法 音,它也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的穿流而過,而且所有的聲音都是只有在現在,如果你能夠聽到當下正在發聲的聲音,就表示你有活在現在、活在當下,這裡所講的 現在跟當下,是超越過去、未來的那一種二元對立的。

每一個當下你都保持清醒明覺,所有的聲音就是在現在。有的人不是聽現在的聲音,常常是在禪修的時候,他聽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這要特別注意,因為裡面 有很多會讓人的心靈逐漸的分散、甚至分裂,你會聽到很多的幻音、幻聲,而你不知道。我們要聽的聲音,是大自然實際存在的聲音、當下正在發聲的聲音,不是聽 你腦海裡面的那些幻音。這一點要注意,如果覺得有幻音的干擾,你就睜開眼睛,一樣保持很輕鬆的聽著四面八方聲音,用你的心靈去體會、去品嚐。

如果外面有鳥叫聲音,然後你要說鳥叫聲音很好聽,當你要說很好聽的當下,那個聲音是不是己經穿流而過了?人類所能夠描述、所能夠敘述的,都是已經發生、 已經過去了,你所聽到的,它馬上就消失,再加上你又講出來的,又是跟實際、實相已經有相當大的落差了。所以,如果你真正浸泡在無常法流裡面,你是來不及講 話的,因為你要講話的當下、在形容描述的那個當下,你跟實相是已經有脫落掉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進入無常法流裡面,是會來到言語道斷的世界、言語道斷的境界,絕對不是用描述、用敘述,而是用心靈直接去體悟。因此,讓你這一顆寧靜的 心、柔軟的心處處見法,它可以讓你越來越有智慧,越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無常法印。從耳根,不管你接觸到什麼聲音,都去檢驗那個聲音是不是在無常生滅變化。

你不要講說:我昨天有聽到鳥叫聲,今天也有聽到鳥叫聲,我聽不到什麼叫無常啊?!但是,昨天在叫的那一隻鳥,早就飛走了,昨天那一隻鳥跟今天那一隻鳥不 一樣。再者,一分鐘前的聲音跟一分鐘後的聲音,雖然同樣有聲音,但是,一分鐘前的聲音跟一分鐘後的那個聲音已經是不同了,一分鐘前的聲音早就穿流過去了。 人類常常就是習以為常的認為,去年是插玫瑰花,今年也是插玫瑰花,這都一樣啊!你會認為都一樣的玫瑰花,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去年是去年的花,現在是現 在的花,這個花可是第一次跟你相逢,但是你卻活在過去的印象之中,你的心是死掉的,沒有活起來,沒有活在當下。

如果你真的活在當下,在無盡的時空之中,它的交會點就只有當下剎那的這一點,但是你的身體活在當下,你的心卻是活在過去,你帶著過去觀念知見在看這個 花,所以你覺得它沒有什麼新鮮、沒什麼好奇。如果你能夠歸零、活在當下,是會用一個赤子心來欣賞當下的,因緣際會去珍惜當下的因緣,你不會去貪染,不會去 執取,但是會珍惜當下的因緣。所以,「徹證無常」會改變你的生命,讓你的生命活在當下,而不會抓取,包括聽鳥叫聲,每一聲都是第 一次接觸,每一個聲音都是很新鮮;看到一朵小花,也是生平第一次相逢,很新鮮、很好奇,我們要檢驗我們自己,我們的心有沒有活起來?還是都帶著老舊的過去 觀念在衡量在判斷?

包括我們看待一個人也是一樣,五年前這個人做一件事情,他罵你或是曾經打你,但是你五年來,卻一直在那裡嗔恨,而對方呢?人家五年來已經改變了很多,他 知道他以前的粗魯、修養不好,所以五年來人家已經改變很多,不斷的虛心學習,而在你自己的心中,看不到對方的改變,還是用著五年前那一種嗔恨的心來評估一 個人,你沒有活在當下來看待這個人,或許他接觸、聽聞了解脫道之後,已經不斷在脫胎換骨,但是一般人常常是帶著過去的觀念,在判斷眼前、當下、現在的實 相,這就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

能不能歸零?你的心一樣讓它流通、流通,過去的已經消失,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放下,以一顆赤子之心來重新面對,你的生命很新鮮,所遇到的一切都很新鮮,這種新鮮的生命會過的很快樂、很安祥,而且處處充滿著法喜。

從聲塵方面去體悟無常之後,其它的根塵,一樣都可以去慢慢驗證,你眼睛所看到的各種形形色色,是不是也都一直在無常流動、生滅變化?一切的人事物是不是 都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幾年前的政府高官跟幾年後的政府高官會相同嗎?都是不斷的在替換變化。我們的身體裡面也都是每天、每分、每秒,不斷的在生滅變化。

我們的身、我們的心,都是剎那一直變化,不要總是抗拒無常法印,現在已經四、五十歲了,不承認自己四、五十歲的樣貌情況,還是拿出二十幾歲的相片出來, 在那裡陶醉、在那裡欣賞,說著:我多麼英俊、我多麼漂亮、我多麼美麗,我過去多麼的風光……,你還在活在過去的夢幻世界裡 面,而不承認當下眼前,你的苦就會繼續存在。

再者,以我們的皮膚、以我們的身體,去接觸這些外境的種種,包括以我們的皮膚去感受風吹拂而過,這也是一個很敏銳的切入點,讓你去體悟什麼叫作無常法 印?呼吸、一吸一呼、一吸一呼,都已經在告訴你什麼叫作無常法印?但是你活了幾十年,還是體悟不到什麼叫作無常法印?為了讓你體悟無常法印,空海要費多少 口舌,你知道嗎?有的人聽了還在起嗔,認為:你講的不是我喜歡的啦!講的這個不對啦!我要的那個無常不是這樣啦!我要的是常恆啦!我要的是常恆不變異的那 個真如、真我啦!你怎麼告訴我無常?我討厭、我不喜歡……。好吧!隨緣吧!

但是我徹證出來的,我是覺得佛陀非常真實,他講出來的就是告訴我們「無我」。你就是保持很敏銳的心,站在一些風口、風吹的比較 明顯的地方,然後你靜靜的去體會,是不是那些風一直穿流而過我們的皮膚,一直的吹拂而過。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用你的皮膚、以你的心靈去感觸,你就可以體 會到什麼叫作春風吹過?春風吻上我的臉。如果真的能夠體會到,你的內心會感到很喜悅,而且你真的會慢慢來到四季如春。

不是我們要求外境四季如春,而是你的心境四季如春,春、夏、秋、冬是有所變化,但是你的內心就是很祥和、很安祥、很自在啊!法界再怎麼無常流動生滅變 化,你的內心就是坐在無常的波浪上面,接納大自然的生滅變化,你要這樣才能夠體會到每一個當下「三法印」具足,每一個當下才能夠 坐在涅槃寂靜的世界境界中。

「涅槃境界」絕對不是死的,絕對不是「入深定」才證悟到涅槃,不是這樣的。那是涅槃寂靜的一種描述, 但是真正的涅槃是活生生的,當下「三法印」具足,要知道真正的常是跟無常法流溶為一體,要溶入大自然的法流裡面,你才能夠體會到 什麼叫作常恆不變異?你要溶入大自然的法流裡面,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作涅槃寂靜?這是很深的,希望大家慢慢繼續深入去體悟。

「五蓋」的睡眠蓋

當下我們在歷緣對境的時候,有沒有起貪心?有沒有起嗔心?你都要清楚的覺察我貪心有沒有去除?有沒有淨化?也要如實瞭解。這一段就是在四念處一九九頁的最後一段,現在講的「五蓋」這一部份,包括說昏沉。

五蓋裡面所講的是睡眠,有的人就會認為修行就不能夠睡眠,所以在禪修的時候,就變成盡量把睡眠的時間要縮短,但是當你把睡眠的時間一直縮短的時候,那幾 天你會繃的很緊,是很積極精進用功,但是當禪修結束之後,你卻是要大睡好幾天,這是不正常的修行方式。當下你在抗拒睡眠,認為睡眠不好而抗拒它,然後當下 就是要設法讓自己不睡眠,你的身心是繃緊的,沒辦法全然放鬆。

「五蓋」裡面是說有「睡眠蓋」,就沒有辦法進入禪定,這是不錯,但不是叫你不要睡覺,你要把疲倦消 除,如果沒有把疲倦消除掉,你不可能放鬆。所以,對治睡眠就是要好好充分的休息。五蓋裡面的睡眠蓋,最主要是告訴你不要昏昏沉沈、懶懶散散,不精進用功才 是最大的障礙,那些昏沉、懶散、不積極、懈怠,通通是屬於睡眠蓋所管轄的範圍,不是狹義的那一種睡眠、睡覺。

當身心疲憊的時候,你要讓它充份的休息,如果精神好,你才能夠進入微細的明覺覺察,微細的心行世界裡面,只要你有一點疲倦,當你進入微細的時候,就會落入昏沉裡面。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理解,不是不可以睡覺,而是不要貪婪好睡、好吃懶惰。

「五蓋」的疑蓋、疑結

五蓋裡面的疑蓋、疑結,也要去檢驗,我是不是把「自我」都抓的很緊?很怕死啊!很怕「自我」消失、很 怕被欺騙、很怕上當?所以對別人都抱持著一種懷疑的心態,都不信任別人,別人講什麼,我們都打折扣,人家講什麼我們都懷疑、猜疑,這是疑心病的疑啊!如果 這一種疑結不破除,你沒有辦法信任別人,吃虧的就是自己。如果你在聽法的當下,有那一種竊盜之心,我學了之後,就要變成為己有,然後我要另立山頭、另創一 派,要另外再怎麼樣……,我只是來這裡學你一些,學了之後我就要走……,如果你是這一種心態, 是絕對學不到精髓核心。因為,你要學到那個精髓核心,必須要真實、真誠、真心,你真誠、真心才能夠學到心法,你要證初果,疑結必須破除。

當下有沒有「五蓋」?你要清清楚楚的知道,如果你有這五種蓋,只要有其中的一蓋,你就沒辦法見法,沒辦法真正的開悟、真正的安 心自在。所以「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貪知有欲貪如真,內實無慾貪知無慾貪如真,若未生欲貪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貪滅而不復 生者知如真。如是嗔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 外法如法,立念在法……,謂五蓋也」。

什麼叫做「五蓋」?

什麼叫做「五蓋」?「五蓋」第一是貪心、貪慾蓋、貪蓋;第二是嗔恚、嗔心;第三是睡眠,包括昏沉、懶 惰、懈怠。真正的睡眠蓋講的是昏沉、懶惰、懈怠、不精進,這才是最重要而需要調整的;第四是掉悔、掉舉、吊兒啷當或是靜不下來;第五是疑結、疑結。以上就 是所謂的「五蓋」,只要在禪修的過程中,你有這五蓋的其中一個「蓋」蓋住,就還是會被無明的 「蓋」把你蓋住,「五蓋」就是五個蓋子把你蓋住,讓你看不到陽光,也就是讓你處在無明黑暗的世界裡面, 「五蓋」的意思就是這樣。

你要真的「明心見性」、要見法,你要先看到黑法、看到惡法,才會把那個蓋掀掉。所以你當下有沒有欲貪呢?如果有貪心,你要清楚知道,你才能夠調整過來,來到沒有貪心。有沒有嗔心?有沒有昏沉?有沒有懈怠?自己都要如實覺知到。

掉悔蓋

「掉悔」,你有沒有掉悔?「掉悔」就是說,你靜不下來,或仍然是很浮躁、很躁動,內心安不下來,一般 人遇到這種「掉悔」的情況之下,因為它沒有明顯的嗔,也沒有明顯的貪,也沒有明顯那些苦,只是靜不下來,當你要請他靜下來到禪堂 裡面,他會設法找很多、很多的理由,說:我要去忙什麼啦!我要去怎麼樣啦!……會找很多的理由來掩飾,來讓你不想打坐,因為 靜不下來。

「掉悔蓋」就是一個人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靜不下來,總是一空閒下來,他就是要找個所緣、找個攀緣,又要去攀很多的緣,你整天 一個禮拜忙碌了五天、工作了五天,好不容易星期六、星期天,可以讓你有休閒的時候,但是一到星期六、星期天,糟糕!不知道日子怎麼過?,一個人靜不下來, 就趕快、趕快去找人打牌、打麻將,趕快去找人聊天,趕快去找人殺時間,那個殺時間就又是殺掉生命啊!所以這就是「掉悔蓋」在背後 作祟,你不知道怎麼樣安靜下來,不敢面對自己,

今天修行就是要去看到這個「蓋」,你要看到我為什麼靜不下來?我為什麼不能夠單獨的面對自己?為什麼有人單獨一個人面對自己的 時候,他那麼的瀟灑、那麼的自在,而我卻靜不下來?我需要去買更多的東西,為什麼需要去攀更多的緣?我到底在掩飾什麼?這是很深層的問題,你要去看、去檢 查修行的力道,這個一定要做到。不然你的修行還是一樣會用很多的知見來掩飾自己,以為自己已經懂了、已經會了,然後還一直在展現「我慢 」都不知道。

所以,這個「掉悔蓋」要清楚的看到,而且這個「悔」裡面還含有後悔,包括說你提不起、放不下,很多事 情就是這樣:想提,提不起;想放,放不下。又是在那裡拉拉扯扯,要提又沒有魄力提,然後不提的時候呢?又是在那裡後悔:我當初怎麼樣就好了、我當初怎麼樣 就好……問題是:好吧!那你又不敢現在當下承擔,你還是這樣常常在那裡提不起來,然後要放又放不下,總是在那裡拉拉扯扯。你 在那個拉扯的過程,就會有很多的後悔,所以這裡面就有那種「悔」的意味。

疑蓋

「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我們對別人有沒有疑心病?對眾生是不是常懷著那一種疑、不信任?跟別人相處總是不坦誠,總是保留很 多,跟人家相處總是懷疑別人,我們有沒有這一種心?要清清楚楚的看到。如果我們疑心病不除,是沒辦法解脫的,因為你本身就不真誠、不真實,就不會遇到真 人。如果不真誠、不真實,就算遇到真人、遇到阿羅漢,你也看不懂、你也看不到。真人不露相,他不會表明可以當你的老師,你沒有要當學生,老師就不會現前, 沒有學生就不會有老師,尤其是攸關修行後面的階段,是攸關一個人的生命、法身慧命。如果你不真誠、不真實,沒有真誠真心的話,真的就算明眼人、善知識在你 面前,他也幫不了忙。

所以「五蓋」的基本功夫,我們要先做好,先做好學生以及學習的準備,你要把瓶子清理乾淨,你的那一種疑結、疑心病,真的要去 除,你當下都要清楚的看到,但是這裡因為中文翻譯的「疑」,很容易又變成正確的懷疑,很多人就認為不可以懷疑,我講的就是絕對的 權威,如果懷疑我,就是變成疑心病、不信任我,結果就變成一種權威式的,這樣又不正確。

鼓勵大家學佛、學法要真誠真心,但是也要有求真求證的精神,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啊!這種「疑」是健康正確的 「疑」,你要有求真求證的精神,拿出科學家那一種求真求證精神,這樣你才會真的大徹大悟,對善知識所跟我們講的這些,我們是真 誠、真心的去學習,但是對我們所不瞭解的或是證悟不到的,我們要保留,不要盲目的迷信、不要盲目的崇信,我們要求真求證,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們本身 把生命交出來,真誠真心的對待善知識,而對善知識所講這些,我們也很認真的去求真求證,這樣你的疑結就會很快破除,而且疑心病早就消失。如果你能夠真的見 到法,前面三個結都破除掉,就很快就證到初果,再繼續用功、深入,二果、三果就會證悟到。

七覺支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習、定」。

「息」、「依息」就是輕安,此處只有翻譯一個呼吸的「息」是依息,也就是輕安的意思。

「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 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

很重要的經文都是很樸實無華,如果你不欣賞這一種樸實無華的經文,就覺得這沒什麼,這一看我就知道啦!我會啦!不知道你只是懂一些名相,因為 「七覺支」的每一個覺支所提的,都是希望大家要真的做到。「七覺支」就是有七種現象,能夠幫助我們覺 悟、幫助我們覺醒。修行方面來講,這是屬於善法、好的善法,七覺支就是念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念覺支

「念覺支」是什麼呢?就是你一個人你要修行、要解脫,很重要是必須要有正知正念。你要有正知正念,必須這個心跟這個身要對焦, 如果你的心跟身沒有對焦,是在打妄念、打妄想,你是在做夢,而沒有正念。所以「念覺支」就是你的心跟你的身要對焦,清醒明覺的活 在當下,這樣你才能夠處處見法。

擇法覺支

很多修行人,尤其是禪門人物裡面都會提到說:要來到沒分別,你還在那裡分別什麼?沒分別啦!我們沒分別心啦!但是,一體世界跟一般人所提的沒分別心,是 有天壤之別,眾生一般人在講的沒分別,或是在破斥別人分別,裡面是有在展現「我慢」,而且是被無明遮障住而不知道,你還不是真正 一體、無分別的那一種無分別。就比如說你沒有經過用生命去修行、去找法,沒有經過「有為法」,你很難、很難來到「無 為法」。

如果你沒有認真的去擇法、去學法,你很難、很難來到沒分別,所以不要被一些論作誤導,認為沒分別才是高、才是快。佛陀一樣交待我們,你要有擇法能力,但 是眾生要來到有正確的擇法能力,不容易!你一定要經歷過很多的跌跌撞撞,經歷過很多、很多的尋尋覓覓,才會來到有正確的擇法能力。

所謂的「擇法」,就是要能夠正確的區分什麼叫做「世間法」?什麼叫做「出世間法 」?要能夠正確的分辨什麼叫做「方便法」?什麼叫做「究竟法」?你要能夠清楚的分辨出來, 什麼叫做「菩薩道」?什麼叫做「解脫道」?如果你沒有分辨清楚,就是在無明的世界裡面說無分別,當你清 清楚楚的分辨出來之後,然後來到「但得本不愁末」,當你掌握到「究竟法」,就能夠權施各種方便法,而且 尊重各種「方便法」。

當徹底了悟什麼叫做「出世間法」,又能夠溶入「世間法」裡面,才會來到「無分別 」的世界。所以,千萬不要弄錯了!要正確、清楚的分辨,不然很多宗教、宗派,很多宗教師都在標榜所講的是正法、是「究竟法 」,《葛拉瑪經》都跟我們提出這樣的現象,佛陀以前的時代,就有很多的宗教師就是如此宣說,今天而更是普遍。

因為言論自由,眾生在茫茫的法海裡,真的實在摸索無著,所以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很多的尋尋覓覓,才能夠真的找尋到佛陀他們所走過的這一條解脫之路。 有一天當你真的契入、掌握到之後,才會發現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如果沒有正確的「擇法覺支」,你沒辦法掌握到什麼叫做真正的 「究竟法」,因為別人也都會標榜他所講的是「究竟法」、是「正法」。於此,絕 對沒有要貶斥其他任何說法,我們是希望大家要拿出正知正念,求真求證的精神去檢擇、分別,當你逐漸的深入、深入之後,你才能夠來到無分別的世界。

精進覺支

我們當下有沒有精進呢?來打坐或是來禪修的時候,是不是有那一種被某個朋友陷害的,因為他盛情邀請我才這樣來充場面,或是想說多來一個人,就是這樣來莊 嚴道場,我是為莊嚴道場而來的……。大自然已經夠莊嚴了,你不要污染就好了,所以,我們自己有沒有積極、有沒有精進?要如實 來面對自己,真的要對自我負責。我們精進用功,不是表演給別人看,你精進用功、解脫,第一個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喜覺支

我們當下有沒有禪悅呢?有沒有喜悅呢?修行有沒有喜悅的心?你修行有沒有越修越快樂呢?一樣當下要去檢驗自己,有沒有開心?有沒有安祥?有沒有法喜?有 沒有快樂?有沒有禪悅?如果修行是錯誤的觀念知見,會越修、身心越緊,修到後來變成一個很繃緊的撲克臉孔,或是因為說要收攝六根,結果一直收、收,收到後 來變成七孔都糾結在一起,也就是臉部變成都苦瓜臉,繃得很緊,這是不正確的修行方法。

修行你是要深入聞思,而且當你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的內心是越來越安祥、越來越柔和、越來越慈悲,收攝六根、不攀緣,但是身心並不繃緊,那是一種內 斂、一種寧靜,不是繃得很緊、不是封閉。所以你當下有沒有「喜覺支」?還是修得很苦?如果你修得很苦、很苦悶,那要重新檢討我哪 裡有出問題?是不是聞思觀念知見有出了問題?讓自己重新來過。

修行是見苦諦是不錯,但是修行是為了出離苦海,修行是為了解脫,解脫就是很快樂、很安祥,絕對不是說越修越苦、越修越緊。正確的解脫是你解脫一分就越輕 松一分、快樂一分啊!所以「喜覺支」是會慢慢地流露出來的,如果你修行了好幾年,還沒有「喜覺支」,要 重新檢討、重新來評估,到底哪裡有問題?

依息

「息」,有的翻譯是「依息」,現在是翻譯為「輕安」。修行,你有沒有來到有 一種輕安的感覺?身有沒有輕安?心有沒有輕安?你的身體還覺得很粗重嗎?你的心還覺得很浮躁、躁動嗎?如果你走在正確的聞思,走在正確的修行方法上面,有 走在中道上面,你是會越來越輕安,身心越柔軟。要檢查你有沒有這種現象?如果沒有,就要設法改善;如果有,好的現象就要好上加好,這叫做「已 生善令增廣」。

所以「七覺支」是配合「四正勤」,前面的「五蓋」是已生惡,或是六根跟六塵接觸有打結那些,如果有惡法,「已生惡」就要讓它斷。

定覺支

我們到底有沒有定力?我們的心,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你有沒有定力?還是都被六塵牽引著走?一顆心是不是還在那裡一直的浮動、躁動不安呢?這都要檢查、都要覺察到。

捨覺支

「七覺支」的最後一個就是「捨覺支」,「捨」就是放下,不黏著,而且包括也 能夠法佈施,能夠施捨、能夠佈施,我們有沒有增加這些捨、放下的這種力道呢?過去沒有學佛之前,很多的貪愛、很多的黏著,我們都很不捨,我們現在評估一 下,這一種「捨」的力道,有沒有漸漸的增加呢?放下的力道有沒有漸漸的增加呢?這些都是一個人修行有沒有進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檢 驗。

「七覺支」善法令增廣

「七覺支」都是屬於善法方面的,其中「念覺支」的「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 」,如果有正知正念,我清楚的知道;「內實無」,如果沒有正知正念,我也清楚的知道,我是在打妄想、打昏沉的,所以 我慚愧心生起,「念覺支」、正念就會馬上生起。再來,「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如果以前我沒有正 知正念,這是未生的善,「未生善」呢?應該要設法讓它產生的。所以,「未生念覺支」,也就是 「未生善」,我們要設法讓它生起來。「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這就是「 四正勤」的「已生善令增廣」。

因為正知正念是好的,清醒明覺是好的,不怕多啊!不會有超過、不會過量。如果有正知正念,已經生起正知正念,很好!我們要繼續讓它穩定而且增加,廣度也要拓寬,所以讓它住、不忘、不衰退、轉修增廣,這就是「已生善令增廣」。

第六節 ﹝結論﹞依循「四念處」修行法要的益處

以上「四念處」的整個重要修行法要、次第都已經講出來了,依著「四念處」去修,有什麼樣的好處呢?請看佛陀最後的精采結論。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 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 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暮行如是, 朝必得升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是怎麼樣強調「四念處」的功效?很多人一談到修行要邁向大徹大悟、邁向解脫,都認為說要三大阿僧祇劫,我以前在學院的時候去換算過,一大阿僧祇劫大約是三十幾億年,三大阿僧祇劫至少是一百億年。

在原始佛法《阿含經》裡面,佛陀住世的時候所帶領的弟子,以及佛陀所跟大家開示的,不會說三大阿僧祇劫,都是告訴大家這一生、這一世,現見法、現世般涅 槃。現世得解脫講的是這一生這一世,如果你因緣不成熟、根基不夠,才一方面鼓勵你一樣要修行、要行善,這一世就算沒有得究竟解脫,你至少你不會墮入惡道, 而會生天界、生天,六念法門裡面一樣有生天的,生天就是現在一般人所強調的要求生淨土或是生天堂,都是同樣的意思。只要好好的修行,好好的行善、佈施、持 戒,你就會往上、會越來越好。

如果你的智慧夠,好好精進用功、聽聞解脫道,又來實修「四念處」,你看「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 」,如果你能夠在七年內好好的下功夫,聞思、深入實修實證,「七年內彼必得二果」。佛陀開這樣的支票,如果你好好用 功七年,你會得到二種果,不是證到二果,二果以上的是二種果位,哪二種果位呢?第一有可能現法得究竟智,也就是如果你因緣各方面都具足,有可能在七年內可 以證到四果阿羅漢,這裡所講的現法是這一生、這一世、現在。

法是存在現在,現法、現在啊!你要見法也是現在,不是來生才見法,不是來生才開悟,不是來生才解脫,講的都是現在。現在這一生這一世,你就能夠得究竟 智,能夠來到大徹大悟,也就是四果阿羅漢,或有餘得阿那含。如果你因緣雖然不是很具足,但是只要你好好認真的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用功,七年下來,你至 少可以得到三果的阿那含。證到三果,已經很不容易,但是佛陀都跟我們講,七年內就可以到達。有多少人修行七年以上,還不知道什麼叫做初果?都還不敢談,因 為他聽人家講說要證到初果,就很困難、很困難。但是事實上你有正確的聞思,就不困難,有方法就不困難。

不只這樣而已喔!我們繼續再看佛陀怎麼鼓勵大家?「置七年」、放下七年,也就是不必到七年,甚至不必到七年,六、五、四、三, 也甚至還不必到三年、不必到二年,甚至連一年都不用、都不必,「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個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 有餘得阿那含」,你看!連七個月以內,要證到三果或是四果都極大的可能,你七個月內要大徹大悟、要解脫都很有可能。

還好有佛陀這一段做保證,佛陀可以幫忙背書,不然如果我空海講這些的話,早就被人家轟炸,你看佛陀就是這麼真實的跟我們講,因為佛陀他本身走過來,而且 也很誠懇、毫無保留的告訴大家,只要你依著這樣方法、次第、步驟上來,七個月內你就很有可能,甚至不必到七個月,「… …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甚至不必七 個月,七天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就有可能解脫。

也許有的人就想:奇怪!我以前參加過好多、好多次的禪七,怎麼都沒有?一個果也沒有,老師你說七天七夜?我參加過幾次禪七,但是我現在好像也還是不敢肯 定我有證到幾果。佛陀當然是給我們這樣很大的鼓勵,但是要問我們自己的出離心夠不夠?你的道心夠不夠?你有沒有足夠的柔軟心?有沒有歸零?佛陀開的不是空 頭支票,而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你有沒有聞思基礎?

佛陀這裡講的是你要有聞思基礎後,然後實修實證,七年內,七個月內,如果以空海跟大家比較保守的講就是,你給自己一、二年好好的下功夫聞思修證,尤其最 初聞思基礎一定要打好、要深入,把整個解脫道的課程聽聞得清清楚楚,不是光聽一遍、二遍,你至少要看三遍以上,解脫道的這些課程至少要三遍以上,我們有不 少學員是看五遍以上,甚至十遍以上都有,每看一遍就有不同的體悟,才會看到說:我以前怎麼沒有注意到這竟然是這麼重要?老師很簡單的講過一、二句話,但是 裡面的含意卻很深,以前怎麼體悟不到、看不到?所以,聞思修證會水漲船高,不要以為已經看過一遍啦!我已經聽過一遍啦!我知道了!我早就會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又會阻斷自己的精進之路。要認真、不斷的虛心學習,聞思修證不斷的深入。

再來呢?當你有聞思基礎,然後又有參加禪修,只要你能夠見法之後,你在一、二年之內,如果你聞思具足,然後又有參加禪修,你要證到初果是不會困難的。當 你見法之後,繼續再聞思,又再禪修,證初果之後,後面這一段佛陀所講的,七年或是七個月或是七天,敘述的是證悟到初果之後的情況。如果聞思基礎具足,又證 到初果以上,繼續再深入用功,最多七年內,可以證到三果。如果你的根器、因緣具足,是可以證到四果阿羅漢;如果你的根器相當好、領悟力相當高,真的能夠跟 真理實相很契應,而且見法力道很深,七個月內證果是極有可能的。

至於這個時間要多久呢?只要你聞思基礎具足之後,有見法、證初果以上,要邁向四果阿羅漢,佛陀跟我們講是不待時節因緣。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下 功夫醞釀那些能源、能量,能量是你的各種因緣,不是去練氣功、練能量,而是醞釀你的各種因緣。就像母雞孵雞蛋,一定要扎扎實實、認真的去孵,當因緣具足的 時候,就算你不求解脫,也自然會解脫!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的去做,小雞自然就會跑出來。如果你沒有扎扎實實的去孵那些蛋,沒有扎扎實實的去用功,學了佛法 到處都去跟人家見諍,幾十年後,你還是在跟人家比高比下、比大比小。

如果你真的走在正確解脫道上,都是立竿見影的,所以,包括七天七夜之內,都有可能見法、證果的,像我們這一次的禪修,有不少學員都有滿不錯的心得,相當好!大家要繼續用功,不要得少為足。

如果你的因緣、聞思還不具足,不要想說:我這樣參加禪修,就浪費啊!佛陀也鼓勵我們:只要你一天一夜的用功,就會有一天的效果;聽聞一次的佛法,聽聞一次的解脫道,你就會有一次的收穫,而且很實用的。

所以「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你早上聞法、精進用功,例如你聽 聞所講述的經行方法,你就開始練習、去做,就算練習一個早上,你到下午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有進步了。如果你沒有覺得自己有進步,那是因為在練習的過程, 有偷工減料。如果你實實在在的聽聞,然後又實實在在的去做,早上做,則下午就會有效果出來;你晚上聽聞、晚上去練習,明天早上你就會感受到有進步了,你的 定力有在增長了,你的覺性有在提升了,你的覺察力有在提升了……。

走在正確解脫道上,它的效果都是立竿見影,以前就跟大家勉勵:只要好好的聞思三個月,你就會有明顯的脫胎換骨;聞思半年,你會覺得很明顯的突破進步;一年下來,你的法喜就會很自然的流露。

所以,我也跟不少學員勉勵:如果你親近某個法門或親近某個宗派,二年下來還沒有覺得有很明顯的突破,沒有很明顯的脫胎換骨改變,我們要重新檢討,到底是 我們用功不夠?對自己不負責?沒有積極精進用功呢?還是這個法門有問題?我們要重新客觀的評估,學佛就是要真實的面對自己,認真的求真求證。

禮佛的深義

在禪修期間,每天都會有早晚課禮佛,我們的早晚課跟一般傳統的方式,稍有不一樣的地方,方式雖然有所不同,但事實上本質是相同的。因為每位佛教徒都是希望能夠學習佛陀,也能夠向佛陀看齊,而早日成佛、解脫自在、普渡眾生,所以今天就跟大家深度解析禮佛的深義。

一般的佛教徒或是一般百姓,大部份都把佛、佛陀,當做一般民間信仰的神在朝拜、崇拜、祈求。如果事業不順利,就想透過拜拜、拜佛、禮佛,然後祈求事業能 夠順利;如果比較欠缺錢,很多人就想透過禮佛、拜佛,能夠多賺一些錢;如果太太生不出小孩子,也會向佛陀祈求幫助能夠生個龍子龍女;媳婦生不出小孩,做婆 婆的會婆婆媽媽的關心,也會暗中去祈求,祈求媳婦能夠早日生個小孩,讓她能夠抱子抱孫……。

但是,如果我們把佛陀當做是一般神佛這樣看待、在拜,就像是把鑽石當玻璃珠在玩,不是說一般神祇不好,一般我們誠心誠意向神祇祈求,只要出發點是正確、 是善良,龍天護法、很多的善神都會協助我們的,如果你的出發點不純正,是不應該向諸佛菩薩、諸神祈求。佛陀所要告訴我們的,不是有什麼欲貪不滿足,你來求 我就幫助你,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只能夠一時的救濟、濟急,而且也只是一種治標。佛陀所希望的是讓你從根本解決而能夠治本,並且讓你能夠開智慧,不是在沒 有打開智慧情況之下,然後一直在盲目的祈求。因此,我們要瞭解禮佛的深義。

以前在我國中時期的鄉下沒有佛教,只有民間的信仰,當我看到一般民間很多人所在崇拜的媽祖,有這麼多人在向她祈求,那時候我也發出一種願力,希望將來能 夠像媽祖一樣保佑蒼生,能夠協助眾生解除痛苦。後來也接觸到民間信仰的保生大帝,他是屬於偏重在醫治眾生的病痛、疾苦方面,看到來自台灣北、中、南部全省 不少人,到村裡廟宇向保生大帝求醫、求神、求治病的良方,當時看到這些情況,也發願將來能夠像保生大帝一樣,濘夠幫助眾生解除病痛,願默默的為這世間多付 出。

以空海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這些諸神,一方面是感恩,當然那時候也會拿香來拜,但是在我內心裡面,就是有一種見賢思齊的心,就是要向他們看齊、學習,他 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後來漸漸成長到大專時期,接觸了佛法、佛教之後,慢慢瞭解佛教的深奧,以及佛陀的偉大,我同樣發願要向佛陀看齊、學習,希望將來能 夠跟佛陀一樣,大慈大悲憫眾生,能夠宣說無上微妙法,協助眾生出離苦海。

所以,在空海成長的過程裡,遇到這些世界級的偉人,空海不是自卑也不是「我慢」,而是虛心學習、感恩他們,然後學習他們的智 慧、傚法他們的精神,向他們看齊、學習,希望將來也能夠跟他們一樣,今天跟大家分享禮佛的深義。當空海在拜佛的時候,一方面是感恩佛陀,我也希望以後各位 在禮佛的時候,真的能夠體會到禮佛的深義,而不是一般盲目的崇拜。也不要認為那只是一個雕像、塑像,為什麼要拜那些,這是偶像崇拜、是迷信。這種觀念是一 半對、一半錯,錯的是:也許這裡面有很多我們的「我慢」,讓我們的腰彎不下來,讓我們的頭低不下來。

一、培養感恩的心

跟各位同修互相勉勵的就是,以後我們在禮佛的時候,第一、我們能夠培養感恩的心。為什麼要培養感恩的心呢?因為在這娑婆世界、在這地球上,釋迦牟尼來人 間,從一位平凡的凡夫,然後用生命去找法、去修行,當他大徹大悟之後,上到彼岸,他不辭眾生、悲憫眾生、倒駕慈航,告訴眾生一條清清楚楚的解脫之路,讓黑 暗中的世界、苦海中的眾生,能夠因循著這一條清楚的解脫之路,而逐漸邁向解脫,登上彼岸、出離苦海。所以,當我體會到這些的時候,我真的由衷生起感恩之 心,在空海拜佛的過程不是拜偶像,而是充滿著感恩,感恩善知識,就像在黑暗中的燈塔指引我們一條解脫之路,所以感恩的心是禮佛的第一個意義。

二、見賢思齊的心

第二層意義就是,我們說要學佛、成佛,是真的要把那些變成動詞、實際去做,而最具體的就是在禮佛、拜佛的時候,我們要有這一種見賢思齊的心,禮佛、拜佛 就是為了成佛,就是為了向釋迦牟尼佛看齊,向人間、人類偉大的智慧者看齊,讓我們能夠大徹大悟,讓我們能夠早日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所以,在四弘願裡面的 「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真的要去實踐,不要以為此生此世要成佛是「我慢」,不是的!你不成佛,那才是在 「我慢」的世界,或是在「卑慢」的世界打滾,真的成佛、真的解脫,是來到完全沒有「我慢 」的世界,我們要向佛陀看齊、學習,來到完全沒有貪、沒有嗔、沒有癡、沒有「我慢」的世界,內心的清靜、祥和,對這 世間就是只有慈悲,對一切眾生就是慈悲善待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學佛的第二層深義就是見賢思齊。

三、培養慈悲心

禮佛、拜佛是幫助我們培養慈悲心,當佛陀成佛之後,一樣用生命去弘法,他放下王子、放下將來國王的繼承權、放下世間的一切名利,然後到處弘法度眾生,超 越宗派、超越種族、超越國界,內心裡面所想的是為普天下的眾生,心懷天下眾生,希望眾生早日出離苦海,佛陀這一種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這一種慈悲精 神,值得我們看齊、學習。問問我們自己跟佛陀差多少?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我們就看齊、學習,學習佛陀大慈大悲憫眾生,以慈悲心善待一切眾生,跟眾生廣結善 緣,這就是禮佛的第三層意義: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四、培養柔軟心

禮佛可以培養我們的柔軟心,心雖然是無形,一般眾生的心是僵化、僵硬的,一般眾生的心常常不是自卑、就是「我慢」,我們要學習 佛陀心的清淨,如果你在禮佛的當下,能夠見賢思齊,向這些世界的智慧者、解脫者看齊、學習,承認我們自己的不足,承認我們自己的貪、嗔、癡,承認我們自己 的臉黑,當你懂得把腰彎下來,把頭低下來的時候,就是你邁向光明大道的轉捩點,也是邁向解脫的分水嶺。一個人如果腰彎不下來,頭低不下來,要仔細去分析背 後是不是「我慢」在作祟,禮佛可以讓我們培養柔軟的心,培養感恩的心、培養慈悲心,禮佛能夠讓我們照見不足,讓我們身心更柔軟, 這是禮佛的第四層意義:培養柔軟心。

五、開發我們的明覺

禮佛當下可以開發我們的明覺,有的人制定一天要禮多少拜、禮拜多少次,這樣才叫做禮佛,這樣功課才做完,有的人發願一天要禮拜一千拜,所以就拚命的朝著 那個數目努力在拜,拜下去馬上起來然後再拜,一二三……一直在那裡拜,在還沒有拜到九百九十次之前,他的心是緊的,因為覺得 還沒有到達目標,離目標還很遠,所以他要趕快努力用功。因此,在禮佛的當下,很難安住在每一個當下,你是為了達到那個數目的那個目標而在禮佛,你這樣當下 錯失掉很多的體悟,錯失掉很多的覺察,真正的禮佛不在於次數的多少,而在於我們由衷的發出來一種禮敬、一種感恩。在禮佛的當下,動作不要快,不在於次數的 多少,也不在於姿勢,要怎麼樣禮佛才叫做正確?是沒有絕對標準,就算你姿勢正確,但是如果身心不柔軟、沒有誠心,這樣的禮佛功效也不大,我們要的是實質的 意義、真正的意義。

禮佛有真正禮佛的功效,而不是拜個形式,所以我們在禮佛的時候,你慢慢的拜,而且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過程,你都清清楚楚,要合掌、要彎腰、要屈膝,手、 膝著地,雙手按在地上、翻掌以及五體投地,在這整個過程,你都保持清醒明覺、不疾不徐,在整個動作裡面,充滿著安祥、充滿著柔和。如果你能夠這樣去拜,就 算這半個小時,只有禮佛十次,那也都是相當的值得。以前半小時,可能你要禮佛六十次,一分鐘禮佛兩次,但是現在就算在三十分鐘內,禮佛只有十次,而你能夠 保持那一種清醒明覺,這個效果是比前者更大的。

而且在禮佛的當下,這是開發我們的「身念住」,你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清清楚楚的覺察,包括要起身的時候,也不是馬上囫圇吞 棗的起來,這個反方向的動作過程,一樣我們保持清醒明覺,所以當下,你不但能夠見賢思齊、培養柔軟心、長養慈悲心,而且當下也是開發我們的「 身念住」,開發我們身體各種動作的明覺,這樣你的禮佛會更有意義。如果你的身心更穩定、覺察力又夠高,你當下又可以去看到動作之前的起心動 念。

當你覺察力夠的時候,包括我要合掌、要屈膝、要彎腰、要伏在地上,這整個過程都去看到動作之前的起心動念;要起身的時候、要翻掌,頭頸部要起來、腰要挺 直,膝要起來,這個過程一樣都是有意識之流、有意念在引導,你能不能清楚看到?如果你能夠看到,你也是當下「身念住」、 「心念住」都在開發。所以,大家要能夠深深的體會禮佛的意義,而且朝這方面去做,這樣不但能夠身心越來越柔軟,而且明覺也會不斷 的開發,就算你在禮佛,也一樣可以處處見法。

六、了悟究竟歸依處在哪裡

禮佛的最後一個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了悟究竟皈依處在哪裡?涅槃彼岸在哪裡?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整個宇宙、整個大自然,跟我們生命的息息相關,佛陀所指引 的究竟目標在哪裡?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你的內心會對整個大自然充滿著感恩的心。你在禮佛的當下,不但感恩佛陀,也會感恩整個大自然、感恩眾生恩。因為這個 小我的存在,真的需要整個大自然眾多的因緣,以及世間非常多的因緣,我這個小我才能夠存在。,如果你能夠這樣體會,你這個「小我 」會溶入整個法界、「大我」裡面,你會來到安祥、解脫自在的世界。

如何才能體證到「無我」?

體證「無我」,已經是來到見法最深的地方,不是見到佛性、自性就解決了,不是這樣的。要真的體悟到「無我 」,而且要做到「無我」,你就會像諸佛菩薩一樣解脫自在。怎麼樣才能夠體悟到「無我」?除 了要徹證「無常」之外,從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每一個當下去體悟「無常」法流,當體悟無常法流,你會體會到 沒有一個實體的存在、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它是一直都在流動生滅變化。

這個「流動生滅變化」就會讓你對這個「我」的根深蒂固觀念,慢慢的溶解、慢慢的溶解,你如果能夠進一 步去分析這個「我」要能夠存在,需要哪些的條件?需要哪些的因緣?這個需要深入到生命核心來探討。我這個生命能夠存在,需要哪些 的因緣條件?如果說有「我」,那這個「我」到底是怎麼來?這個「我」要能夠存 在,到底需要哪些條件?佛教講說,如果你要承認「我」單獨能夠存在,它一定要符合「恆常、一、主宰」。

這個「一」就是你不需要其他的因緣,可以完全一個人單獨主宰、單獨決定,我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包括那個「一 」、一個人、一個因素,你都不需要其他的因素,你能夠主宰一切。如果這三個你能夠做得到,能夠維持常恆,能夠維持獨一、個體存在,能夠主宰一 切,這個「我」才能夠存在、才能夠成立,如果這三個你一一去檢驗,那是不可能存在的話,你就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無 我」?

「三法印」的第一個法印是「無常」,就是在告訴我們,要追求一個常恆的「我 」,是不可能的,那是因為你沒有瞭解實相而已,如果你真的去徹證大自然存在的運轉法則、大自然存在的實相,當你一一去檢驗去求證之後,發現真 的一切都在流動,所以你就知道這個常恆的這個法印,這個現象、這一種夢想是不存在的。

再來,我們來解析這個「一」,就是只要靠我一個人,我就能夠成就一切、就能夠承辦一切,我要吃飯,只要動個念頭,喔!這 些米、飯、菜啊!全部都自動的湧現出來,我不需要農人種田,我不需要農人去種菜,我不需要別人來煮這些飯菜,我不需要那些瓦斯、柴火,都不用!我只要一個 念頭,飯菜全部都出來,你能不能這樣做到?如果可以,就表示你不需要眾因緣的協助,你只要「一」、一個,你就可以解決一切。

空海檢驗過,我是承認我不可能這樣,我需要很多的因緣協助我才能夠存在,所以當我在吃一餐飯的時候,我就是感恩,感恩眾因緣,包括說我們要能夠有衣服 穿,要有多少的因緣配合,我們才能夠有這些衣服可以穿;我們要能夠承辦一件事情,背後要有多少的因緣的協助、護持,才能夠承辦一件事情,包括今天能夠在這 個莊嚴的禪堂打坐,背後要有多少因緣的支撐、支持,你知道嗎?你有深度去解析嗎?除了家人的支持、體諒、護持之外,除了公司老闆、上司主管他們的配合、支 持之外。

再來,這樣的一個禪堂、這樣的一個環境存在,要凝聚多少的因緣才能夠形成,為這整個大因緣、大環境,我們付出了多少?不是邀功,而是要問自己,我們為這 樣的一個禪修付出了多少?如果我坐的在那裡,還在牢騷一大堆、抱怨一大堆、還有很多的不滿、這裡也不順遂、那裡也不好、這裡也不如意。如果我們還在那裡這 樣抱怨,表示我們都看不到背後的因緣,如果你能夠去看到今天能夠有因緣,在這裡好好的禪修用功,能夠開發我們的明心、開發我們的覺性,能夠讓我見法,真的 這背後要具足非常多的因緣,這時候你的身心會很柔軟,而且會充滿著感恩的心,當你的身心越柔軟、越有感恩的心,你的見法力道反而是越強。

身心柔軟的時候,就能夠溶入當下的法流裡面,所以不要一談到修行,總是抱持著一個方法,然後一直要入深定,一直要坐多久才叫做修行,不是這樣的。如果你 的觀念知見錯誤,你越修,心反而越僵化,「我慢」反而越大,所以如果你能夠來這裡禪修,能夠長養慈悲心跟感恩的心,你就已經成功 了一大半,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的。

要解析「無我」,這個「一」,如果你真的認真去解析,你就知道不是我一個人很厲害,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承辦事情,要眾因緣啊!

其次,解析「主宰」,我能夠主宰一切嗎?我能夠讓我這個色身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不吃飯嗎?能夠不呼吸嗎?我能夠讓我最 敬愛的家人、親人不老、不病、不死嗎?我能夠隨心所欲、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嗎?你慢慢的去解析,如果你能夠主宰一切,要怎麼樣就能怎麼樣,你就可以推翻佛 陀所講的「無我」的這個真理實相。空海很認真的去檢驗、去思惟、去求證,發現釋迦牟尼的智慧,實在是非常的高超,他講出了非常深 的真理實相,一般的宗教很少能夠觸及、很少在解析「無我」,而佛陀竟然能夠看得這麼的清楚。

所以,當我越深入去瞭解,我越佩服佛陀。因此,「無我」不是抽像、不是想像,也不是拿來跟人家爭辯,不是說我懂很多、很會引經 據典,我懂得比你多、可以辯贏過你……,如果你拿「無我」要去辯贏過別人,你的「無我 」就只是知見啊!因為你是用「我」在宣說「無我」,用「我慢」在 駁倒別人。

如果真的來到「無我」的世界,你是不與眾生諍、不與世間諍啊!「入空戲論滅」。真的來到 「無我」的世界,你絕對不會跟眾生比大比小、比高比低的,你只有慈悲善待一切眾生、協助有緣人啊!眾生有苦,我們就協助。

再來,如果要去體會「無我」,你還可以從一些角度去體悟:我這個色身是不是真的需要仰靠大地、流水、陽光、空氣、還有虛空?佛 經裡面所講的,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四界,就是地、水、火、風這些所組合而成,如果再講更具體詳細的話,包括空,地、水、火、風、空,就會有「識 」的產生。所以,如果擴大到六界,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跟識,但是這些都不是名相,你不要又一直在五蘊身心裡面鑽研:我這個身心 是由地界……,地是什麼?地是肌肉、地是骨頭、地是堅硬,那這樣……,我體會、我看到地界了, 但是你卻否定大自然的這個地球,這個地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你認為學佛不要去看那些,學佛跟那些沒關係,我們就五蘊身心裡面去鑽研、去解析就好 ……。

如果你只是在五蘊身心裡面,要透視「無我」、要解析「無我」的話,空海所經歷過的是,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是用一個「我」在解析「無我」,但是一般學佛者不容易覺察到這一點,因為「四念處 」的這些修法,包括以前在五蘊身心裡面要去解析「無我」,我也都下過很多功夫,但是就算下過很多功夫,生命修到奄奄 一息,還是發現……奇怪!,怎麼還是會有「我慢」?怎麼還是會有不安?這個「我 」怎麼還是不知究竟歸依處在哪裡?

當後來有一些因緣讓我體悟到之後,深深的發現你要真的體悟「無我」,一定要看到活生生的佛法,一定要看到整個大自然跟我們的密 切關係,如果你能夠去體會每天我這個色身,不錯!一樣是具足地、水、火、風、空,但是這些元素材料從哪裡來呢?你如果能夠去看到我身體裡面的地界,原來是 來自這個大自然的地界、這個土地,你吃稻米、吃那些瓜果,就是那些植物吸取土壤裡面的養份,轉換土壤裡面的那些鐵質、鈣質、礦物質,把它們轉換,再加上光 合作用,然後結出纍纍的果實跟青菜、蔬菜之後,我們再間接吃土壤,也就是我們吃這些五穀、蔬菜。

但是在這樣一個轉換的過程,眾生就不容易看到我們的身體的骨頭跟肌肉,是來自於土壤的轉換,只是一個轉換,眾生就看不到,所以你以為我的這個生命跟地 球、土地沒關係,佛陀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生命,就是由土地組合而成、由水份組合而成,這些土地、這些水不是我所創造出來的,不是我修行很厲害,我能夠發 明、發揮出來的,這些都是大自然本來就存在啊!這個「我」要成長,都是每天不斷的要吸取土地的營養,然後你的肉體、骨頭,才能夠 繼續健康的存在著。你每天要吸取大自然的水份,我身體裡面的水份才能夠繼續保留著,我才能夠有足夠的水份;喝水,你就是在喝大自然的甘露水,我這個生命能 夠存在,就是要整個大自然的養育,這就是緣起。這個生命要存在、這個「我」要存在,就是要這麼多的因緣。

再來,空氣,一般人很難體會到說一分鐘的空氣,是這麼的有價值,五分鐘的空氣比五百萬都更有價值。失去了五百萬,你不會死亡,你只是會痛苦、哀傷、不 捨,但是難過幾天之後,你的生命還是活著,你也還可以。就算你全部的家產都喪失掉了,也還是可以重新東山再起、重新來過,你的生命還不會死掉,除非你自己 自暴自棄。但是只要五分鐘,沒有新鮮的空氣讓你呼吸,絕大多數的人都要死掉,超過三分鐘沒有新鮮的空氣,大部份的人就會變成植物人。

所以我們要靜下來解析,平常自認很厲害,我學問很高、我很聰明、我IQ很 高、我辦事能力很強,你看這都是我行、我很厲害啊!你能不能看到這背後都需要整個大自然的支撐、大自然的養育?需要很多的因緣具足,我才能夠活著,因為有 大自然的支撐,我這個生命活著、有這個主體,我才能夠去做其它事情。但是我們卻常常忘恩負義、常常忘本啊!如果你體悟不到「無我 」,就請你自己練習看看,把你的鼻子跟嘴巴都捏起來,看你能夠憋氣多久?

真的要去練習,如果你學佛學了幾十年,還體悟不到「無我」,還體悟不到大自然的風界跟我們身體的空氣,有多麼重要的密切關係, 如果你體悟不到的話,請你把鼻子跟嘴巴捏起來,不要呼吸,看你能夠活多久?看這個「自我」多麼厲害,如果你很厲害,你就不要呼吸 而又能夠活著,如果你認為你的修行境界很高、神通廣大,你能不能自己無中生有,創造空氣出來?你生命不需要大自然的這些空氣,我靠我的神通,我就能夠變化 出無邊的無量的空氣出來?

如果能,你的神通能夠變化出這些,那你的神通就有用;如果沒有的話,那一些神通跟生命的存在關係不大,我們只是做一些助緣。如果你認為你的神通很廣大, 你能不能去看到?很多都只是彫蟲小技,能夠看到這些,當你有神通的時候,你不會增長「我慢」的,你會擅用一些工具去協助眾生,你 也會知道能夠幫助眾生的,也是很有限,只是一些助緣,而生命存在的主要因素,都是整個大自然在支撐啊!

大地、流水、空氣都分析過了,再來看看火、火界,我們身體裡面的火界,要清楚的認識出來,那不是無中生有。火界講的就是太陽,我們生命能夠存在,跟太陽 完全是密不可分,沒有太陽把陽光、把能源輸送到地球來,我們地球所有的植物跟動物欠缺能源,生命就會全部都枯萎掉,你能不能去體會?火界就是來自於太陽, 太陽默默的在燃燒自己,不只照亮眾生,而且把生命的能源、燃燒自己,把自己生命的能源來供養地球上的植物、動物,而我們曾幾何時好好的去感恩太陽?感恩這 個大自然的養育?

所以,大家靜下來好好去解析、好好去體悟,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緣起甚深」?如果你能夠體會 到「緣起甚深」,佛陀就跟我們講「若見緣起則見如來」,如果你真的能夠徹證「無常 」,又體悟到「緣起甚深」,你就能夠來到解脫自在的世界,因為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我」 的真理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