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http://sss2002.51.net/books/ysfj/mahasatipatthana_Sutta_03.htm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佛陀在經典裡極力稱讚修行四念住(satipatthana)--覺知的建立。佛陀在《大念住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談到其重要性,稱其為一乘道(ekayano   maggo)--唯一的道路,可以使眾生清淨、克服憂歎、滅除痛苦、實踐真理和體證涅槃。(註:長部 二 Digha-nikaya  2)

在這部經中,佛陀開示了一個實用的方法,籍由持續不斷地觀察身體(kayanupassana)、持續不斷地觀察感受(vedananupassana)、持續不斷地觀察心(cittanupassana)、和持續不斷地觀察心的內含(諸法)(dhammanupassana),(註:長部 二 Digha-nikaya 2)以發展自知的能力。

為了探究有關我們自身的實相,我們必須檢視我們是什麼:「身」和「心」。我們必須學習如何直接去觀察這「身」和「心」,就在我們自身的範圍內觀察。因此,有三點注意事項必須牢記在心:

1、身體的實相或許可籍由觀想來想像,但是要直接體驗身體的實相,就必須以身體內生起的感受(vedana)來用功。

2、同樣地,要真正體驗心的實相,就要以心的內含(諸法)來用功,才能達到目標。因此,如同身體和感受無法分開體驗,心和心的內含(諸法)也不能分開觀察。

3、由於身、心是如此緊密地相互關連,心的內含諸法總是以感受呈現在身體上。

由於這個原因,佛陀說: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當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註:增支部 Anguttara-  nikaya)

因此,觀察感受其實是瞭解個人身心整體的方法--實際上這是唯一的方法。

廣泛而論,佛陀提到五種感受:

1、樂受(Sukha vedana)--身體的愉悅感受;

2、苦受(Dukkha vedana)--身體的部愉悅感受;

3、喜受(Somanassa vedana)--心理的愉悅感受;

4、憂受(Domanassa vedana)--心理的部愉悅感受;

5、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 vedana)--中性的感受。

在《念住經》Satipatthana Sutta裡所有提到的感受vedana之處,佛陀都是說樂受Sukha  vedana、苦受Dukkha vedana,亦即身體的感受;或是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  vedana,在此也清楚地是指中性的身體感受。

特別強調身體感受的理由,在於它們能籍由「重要助緣」(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親依止緣而為緣),也就是我們獲得解脫的最接近助緣,而作為證果(nibbana涅槃)的直接管道。在論藏(Abhidhamma  Pitaka)的第七部《發趣論》(Patthana)中的「親依止緣」(Pakatupanissaya)裡簡明強調了這一事實:

身體的樂受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

身體的苦受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

季節(或週遭環境)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

食物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

躺著和坐著(也就是床墊和坐墊,或躺著、坐著的姿勢等)是身體樂受、身體苦受、體證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緣。

(《發趣論》,第一冊,善三法。Patthana 1,Kusalatika)

從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感受」在解脫之道上是多麼重要。身體的樂受和苦受、週遭的環境(utu)、我們所吃的食物(bhojanam)、睡覺&坐著的姿勢、以及所使用的床墊和坐墊等(senasanam),都是身體持續存在種種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經》中所開示,只要我們能正確地體驗感受,這些原因就會成為我們解脫的最接近助緣。

關於我們的本質可以分為四個層面:身體和身體的感受、心和心的內含(諸法)。他們提供了修行「念住」(satipatthana)建立覺知的四個途徑。為使觀察能夠完整,我們必須檢驗每一個層面,而唯有籍著觀察感受,才能達到此一目標。如此探究實相,將會去除我們對於自己所有的錯覺妄想。

同樣地,要去除對於外在世界的錯覺妄想,我們必須探究外在世界如何與我們的身心現象--我們的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與個人的接觸只有在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意。由於每一個根門都包含在我們身體內,因此和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觸都是在我們身體層面的。

印度的傳統宗教師,不論是在佛陀之前、或與佛陀同時或之後,均認為貪愛會造成痛苦,因此要想脫離痛苦,就必須遠離引起我們貪愛的對象。這種信念導致各式各樣的自瘧苦行和極端禁慾,極度避免外界的誘惑。而佛陀採取了另一種方法以發展離執(不執取)。由於佛陀已經能夠檢驗自己內心深處的起心動念,他瞭解到外在的對象和心中所反映的貪愛之間,有一個失落的環節,那就是「感受」。每當我們從五個身體感官或是心意接觸道某個對象時,就會產生某種感受;並且「渴愛/貪愛」(tanha)也隨著這感受而起。如果感受是愉悅的,我們就渴望延長它;如果感受是不愉悅的,我們就渴望去除它。佛陀講他這深奧的發現,以「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表達出來:

Salayatana-paccaya phassa 

Phassa-paccaya vedana 

Vedana-paccaya tanha.

六處緣觸(緣六個根門,接觸生起)

觸緣受(緣接觸,感受生起)

受緣愛(緣感受,貪愛生起)(註:律藏,大品。Vinaya,Mahavagga)

直接造成貪愛生起,和隨之而來的痛苦原因,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自身內所產生的感受。

因此,要瞭解自身內的身心交互作用,瞭解感受是絕對必要的;同樣地,要瞭解外在世界與個人的交互作用,瞭解感受也是絕對必要的。

如果我們只是用觀想或知性推理去探究實相,我們很容易忽視感受的重要性。然而,佛陀教導的核心重點是,必須透過直接體驗才能瞭解實相,而不只是在智識的層次上。根據這個理由,感受的定義如下:

Ya vedeti ti vedana,sa vedayati lakkhana,anubhavanarasa...

能感覺到對象的就是感受;它的特性是感覺,它是體驗的精髓...

(註:攝阿毘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gaho)

但是,僅僅去感受自身的感受,還不足以去除我們的錯覺妄想,而是必須瞭解所有現象的三個特性--三法印(tilakkhana)。我們必須在自身內直接體驗「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在這三者中,佛陀總是強調「無常」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深刻地體驗無常的特性,其他兩者的體悟也會隨之而來。在《自說經》(Udana)的『彌醨品』(Meghiya Sutta)中,佛陀開示:

Aniccasannino hi, Meghiya, anattasanna santhati,anattasanni  asmimanasamugghatam papunati dittheva dhamme nibbanam. 

彌醨!能夠徹知無常想的人,即能建立無我想。能夠徹知無我想的人,即能現法(在此生)根除我慢,而達到涅槃。

因此,在修行念住時,對無常的體驗--生起和滅去,是為關鍵。對無常顯現於身心的體驗也成為內觀Vipassana。內觀的修行就是念住的修行。

《大念住經》是從觀察身體開始。在此闡釋了幾個不同的出發點:觀呼吸,注意身體的一舉一動等。從這些出發點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發展「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但是,不論在從何處下手用功,每一個人在到達最後目標的途中,都會經歷一些階段。這些階段以重要的句子描述,不只重複出現在「身念住」中每一節的結尾,同樣也重複出現在「受念住」、「心念住」的結尾,以及「法念住」中每一節的結尾。這三個階段是:

1、Samud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2、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3、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1、他持續不斷地觀察到生起的現象。

2、他持續不斷地觀察到滅去的現象。

3、持續不斷地觀察到生起和滅去的現象。(註:長部 二,Digha-  nikaya 2)

這三個句子揭示了念住的修行精髓。除非對「無常」有了這三個階段的體驗,否則我們不會開發智慧(panna)--基於對無常的體驗所生的平等心--能使我們遠離執著、達到解脫。因此,為了要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一個念住,我們都必須發展對無常持續而徹底的瞭解,亦即巴利語中所說的sampajanna(時時徹知無常)。

「時時徹知無常」經常被誤用。在日常口語的用法善,它同時也有「存心地」的意思。例如,佛陀曾提到「有意地,或存心地誹謗」(sampajanamusa bhasita)(註:長部 三,Digha-nikaya 3,增支部一、三集,Anguttara-nikaya 1、3)和「有意地,或存心地說謊」(sampajana  musavada)(註:律藏,波逸提,Vinaya,pacittiya),亦即說一些明知與事實不符的話。在一般情況下,這個字的表面意思尚稱足夠。但是,每當佛陀開示內觀--導致清淨,趣向涅槃的修行時,如同在此經中所提到的,這時候「時時徹知無常」就有其特定、專門的含義。

要保持sampajanno(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nna的形容詞),必須禪觀現象的無常(anicca-bodha無常覺),亦即客觀地觀察身心而不起反應。對於生起滅去的本質(samudaya-vaya-dhamma生滅法)的了知不能僅靠觀想,那只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或是靠想像,甚至時信仰而已;對生滅法的了知必須以「直接體驗」(Paccanubhuti)(註:中部一,Majjhima-  nikaya 1,相應部三,Samyutta-  nikaya 3)來完成,也就是「對實相如實了知的智慧」(yathabhuta-nana-  dassana)(註:增支部五、七、八集,Anguttara-nikaya 5、7、8)。在此情形下,觀察感受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籍著感受,禪修者非常清楚和具體地體證到生滅(samudaya-  vaya)。事實上,時時徹知無常即是直接察覺感受的生起和滅去,在那裡包括了我們自身的所有四個層面。

基於這個原因,這三個必要特性--「精勤」(atapi)、「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nno)和「覺知」(satima),在四念住的每一個念住經文中都固定地重複。而如同佛陀所解釋的,時時徹知無常即是觀察感受的生起和滅去(註:相應部,Samyutta-nikaya)。因此,感受在修行念住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否則念住的修行就不能完整。

佛陀是這麼說的:

Tisso ima,bhikkhave,vedana.Katama tisso? Sukha vedana, dukkha  vedana,  adukkhamasukha vedana.Ima kho, bhikkhave,tisso vedana.  Imasam kho,  bhikkhave, tissannam vesananam parinnaya cattaro  satipatthana  bhavetabba.

比丘們!感受有三種。哪三種呢?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比丘們!就是這三種感受。比丘們!必須修行四念住,才能完全地瞭解這三種感受。(註:相應部,Samyutta-nikaya)

只有當我們能直接體驗到無常時,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內觀的修行才能算圓滿。感受提供了連接--讓整個身和心都能具體可查地顯露為無常現象,而趣向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