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住經要義3

 大念住經要義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19b330100fkks.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觀心念住---

觀心念住是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觀察覺知種種心理狀態的生起和滅去。這種觀察覺知比觀受念住更為精細。禪修者修習觀心念住時,不但要心思敏銳地將每個起心動念觀照透徹,更要進一步觀照每個心念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觀照放下對身心生命的執著以及觀照放下執著的過程。

平常我們常以這些文字來形容心的各種狀態:愉快、快活、歡樂、高興、得意、狂喜、不愉快、不滿意、愁悶、悲傷、悲哀、喪氣、狂嬉、鼓舞、興奮、寧靜、滿意、迷惘、無情、厭煩、無聊、渴望、戀慕、希望、篤信、勇敢、懷疑、害羞、困惱、焦急、憂慮、畏縮、駭怕、恐怖、驚訝、驚奇、詫異、失望、慾望、懸念、仰慕、厭惡、嫌惡、嫉妒、忿怒、憤恨、盛怒、狂怒……等等。禪修者面對這些不同的心態時,應以覺性和平等心客觀地觀察覺知它們,就像在河邊觀察河水不停地流逝,就像醫生觀察病人的疼痛一樣,只是客觀的觀察,自己並不需涉入。

觀心念住就是心觀察心,不是在心之外去觀察心。心念住的觀察必須是在經驗的層面上,直接體驗所觀的對象,而不是只有思考、想像或觀想。禪修者在經過各種感受的訓練,尤其經過苦受的訓練之後,已進一步為觀心念住奠定良好的基礎,因為身體上的苦受往往伴隨心受而來,禪修者可以透過身體的苦受來克服心受。

觀心念住時,禪修者若能精勤不斷地保持正念正知的念住力,並且具有不貪不瞋的平等心,那麼,這時的心就是淨化洗煉堅定的心。

佛陀教導比丘們應當這樣來觀察覺知心的各種狀態:

1)

心貪愛時,清楚了知:心貪愛

2)

心不貪愛時,清楚了知:心不貪愛

3)

心瞋恨時,清楚了知:心瞋恨

4)

心不瞋恨時,清楚了知:心不瞋恨

5)

心愚癡時,清楚了知:心愚癡

6)

心不愚癡時,清楚了知:心不愚癡

7)

心收攝時,清楚了知:心收攝

8)

心不收攝時,清楚了知:心不收攝

9)

心廣大時,清楚了知:心廣大

10)

心不廣大時,清楚了知:心不廣大

11)

⑾心有上時,清楚了知:心有上

12)

心無上時,清楚了知:心無上

13)

心專注時,清楚了知:心專注

14)

心不專注時,清楚了知:心不專注

15)

心解脫時,清楚了知:心解脫

16)

心未解脫時,清楚了知:心未解脫

心不像色法,心是無質和無形的,心是不容易察覺的。禪修者必須培養覺性,省察每一個正在發生的心理活動,清楚了知每一個現起的心念,注意觀察每個現起的心識,清楚了知每個心念的升起,清楚了知每個心念的消失。

由於人們不能觀察覺知自己內心的真正情況,所以有了邪見,誤將心識當成是「人」、「我」或一個存在的主體,總認為是「我」在幻想,「我」在走路, 「我」在計劃,「我」知道……。其實,同一個心識也並非在一生中永遠存在不變,心識是一個接著一個單獨發生的,這些心識現起後,禪修者若能一一清楚了知,保持念住,就可以覺知到它們一一消失的過程。

禪修者對於這些心理狀態的來去、出現、消失,只需客觀如實地觀察覺知它,不要介入,不要執著。只要完完整整地全程經驗它,什麼也不添加,什麼也不減少,使內心保持在一種寧靜覺照的狀態,使心意集中在具有覺性的境界,就如同觀察覺知呼吸一樣,只需保持耐心和覺性,看著它們一一出生、成長、消逝就好了。

心有貪是有貪慾的心念和執取,參有慾火。就像毒藥可以導致未來的痛苦,例如貪愛五欲或執著禪修時快樂的經驗等都是。

心不貪包含了慷慨不自私、捨棄等任何心靈成長所必備的元素。

心有瞋指瞋恚無忍,例如狹窄的度量以及怒氣騰騰都是。

心不瞋廣闊涵蓋了慈和悲的意義。慈是一種淨化而不自私的愛,是對任何生物都不懷敵意的心。悲是對別人的悲哀寄予同情並予以幫助。慈心和悲心組成了不瞋的善根,它們是快樂生活及法義增長的基礎。

心有癡指愚癡無明,例如做白日夢或真的有了幻覺、或個人慾望的迷癡等都是。

心不癡是明白事相,瞭解事理的心。

心收攝是五蓋沒有產生影響力,心集中的狀態。

心不收攝是因為五蓋而心散亂的狀態。

心廣大是經由修行深的禪定所開發出來的寬廣的心,遠離了欲界物。心不廣大不是經由修行深的禪定,所以不能開發出寬廣的心,總是牽繫著欲界物。

心有上表示有比這更高尚的心,這種心仍與世俗領域有關。

心無上表示已經達到很高禪修的境界,沒有境界可以超越它。

心專注,心進入定的狀態,心識平和穩定。

心不專注。心沒有進入定的狀態,心識浮躁不安。

心解脫。因為以善心來阻止不善心的生起心沒有煩惱痛苦,例如以慈愛傾化解瞋恨,以慈悲對治殘酷,以喜悅對治嫉妒,以捨心對治愛憎等。

心未解脫。因為受制於不善的心識,心有煩惱。

禪修者如果能唸唸分明、以強大的覺性、精進不懈地觀照覺知心中每一刻的起心動念,那麼,任何不善的心識,例如貪瞋癡將很快被制止,而善的心識,例如收攝心、廣大心、專注心、無上心、解脫心將被激起,不收攝的散亂心將能集中鎮定。

因此,禪修者不管在任何時刻都應當對自己心中的貪瞋慈悲、集中散亂、明朗昏沉、輕安緊張等等的心境,清楚了知,唸唸分明,保持高度的覺知,真誠勇敢客觀地觀察自己的心意。就像在鏡子裡觀照自己的面孔一樣,不必去分辨是非善惡,只需單純客觀地觀察覺知、清楚了知心意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真正本性,如實知見心念的真相。

每當接觸到一個可以引起貪瞋等負面心念的所緣時,就嚴密的念住它,貪瞋等負面心念就不會生起。每當心有貪、心無貪、心有瞋、心無瞋、心有癡、心無癡、心收攝、心渙散、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專注、心不專注、心解脫、心未解脫,都要清楚了知、保持念住。

一切唯心造,心最重要,心是一切行為的先驅,一切行為的果報都是心意創造出來的結果,由於不同的心意、不同的動機,就帶來不同的業果。禪修者必須小心照顧自己的心、淨化自己的心,以自己為皈依,管理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須依賴別人,不必把別人當成權威,不要認為會有某種外在無形的力量會護佑加持自己,不要愚癡地整天胡思亂想、妄念紛飛、迷迷糊糊看不清自己的念頭、看不清自己的生命意義。人就是因為不能覺知自己心理的心態與運作過程,才會不斷地煩惱痛苦。因此,想免於煩惱痛苦,想免於神經兮兮的生活方式,就只有看清自己的心,不被心的各種妄念拉著跑。要培養覺性,看清心中的念頭,客觀地觀察心念,當覺性強時,心的洞見能力也就增長,心中就擁有光明。這種簡單的方法,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修習。

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憤怒、敵意、瞋恨等負面情緒支配而心情不平靜時,禪修者要注意提起正念,保持覺性,客觀地觀察,如此,就會清楚了知這些負面情緒生起之後,就會消失。這時,不可認為是「我」在憤怒,「我」在瞋恨,這是「我的」怒氣……等等,要體悟心意生滅變化的本質,體悟心只是一連串心識不斷瞬間生滅變化的過程而已,沒有實體的存在。

總之觀心念住時,禪修者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自己內在心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在色聲香味觸法互相接觸所產生的心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內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心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的實相。

因此,禪修者觀察覺知到各種心的現象不斷地生起。禪修者觀察覺知到各種心的現象不斷滅去。禪修者觀察覺知到各種心的現象不斷地瞬間快速生滅變化。

由於清楚覺知各種心的生滅現象,禪修者終於體悟到:「原來這就是心的實相」,心的本來面目原來就只是一連串瞬間快速生滅的過程所組成。這種生滅無常變易的壓迫的苦的,而執著這些無常短暫、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無常現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的。於是不再對「我」「我所」產生任何執著。

禪修者體悟了心的無常、苦、無我的本來面目之後,心專注於諸法無常、苦、無我的洞見力與智能的覺知中,除了這種覺知還是這種覺知。這種覺知來自修習觀心念住時,在心理層面上對各種心的生滅變化的感受,那是純粹直接的經驗體悟。

有了這種由於觀心念住而開展出來的洞見力與智能、覺知與體悟,禪修者維持強而有力的覺性以及安穩平靜的平等心,冷靜客觀地觀察覺知各種心的生滅,不起貪瞋執著,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於是禪修者不再貪著身心世間的一切事物,心無染著,心得解脫。

於是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種心的生滅的狀態,來觀察思惟心的實相,來瞭解心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