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住經要義1

大念住經要義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19b330100fkkn.html

大念住經要義

陳燕珠

目錄

自序

緒言

1. 觀身念住

2. 觀受念住

3. 觀心念住

4. 觀法念住

觀身念住---

A觀呼吸

B觀四威儀

行姿

站姿

坐姿

臥姿

C 念茲在茲

其它姿勢動作

D 思維不淨

E 思維四大

F 九墓墟觀

觀受念住---

觀心念住---

觀法念住---

A 觀五蓋

B 觀五取蘊

C 觀內外六處

D 觀七菩提分

E 觀四聖諦

苦聖諦的解釋

苦集聖諦的解釋

苦滅聖諦的解釋

道聖諦的解釋

修四念住的結果

自序

佛陀臨涅槃時,叮囑弟子們以四念住為住.這觀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的四念住,是佛陀親自修行的體驗,是藉著觀察覺知當下身心內外生滅變化的狀態,來體驗所謂的我,是一連串身心現象不斷瞬間快速生滅變化所組成的幻相,體悟身心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本質,漸漸去除對自我的貪瞋執著,滅除煩惱痛苦的根源,一步步獲得內心的清淨安祥。

培養保持覺性和不貪不瞋的平等心,以正念正知活在當下,觀照自己的身體、身體的感受、心、心的內含的生滅無常、苦、無我雖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這部《大念住經》為我們指出一條清晰詳實的修行大道,《大念住經》是克服愁悲、滅除苦憂、體證涅槃必須遵循的重要經典。

本書對《大念住經》的編譯與闡釋,參考並引用了一些大德的心得、經驗與教示,尤其絕大多數是±普下獻上人提供之資料及其親身之體驗。期望在此所提供的內容,對有志決定成聖者,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書中若有不當之處,仍請惠予指教。

陳燕珠合十

台中清水

2001年6月15日

緒言

念住經在南傳巴利文經藏中出現兩次。根據巴利聖典協會出版的巴利文經典英譯本:一次是在長部第22經出現,一次是在中部第10經出現,二經內容相同。不過長部的第22經在討論「法念住」時,比中部第10經長,所以被稱為《大念住經》,中部第10經則被稱為《念住經》。本書是根據長部第22經《大念住經》來譯注的。

漢譯《大正藏》雜阿含第605~639經,與此《大念住經》有些類似的經句內容。

大,念、覺知,念住、覺知的建立。四念住是以正念正知的覺知,念住身體、感受、心和心法四種身心的對象。

……

念住、覺知的建立是所有正確修行的基石,是堅定正住、精勤地在感受的層面上,對身心生滅變化的狀態,持續不斷地保持覺知,也是從知苦到滅苦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這種正念觀照的覺性,是對當下生滅現象的覺知,是直接體驗所觀的對象,不是對過去的記憶,也不是對未來的思考、想像或觀想。

《瑜伽師地論》卷九八說:「又此念住修習道理,非今世尊出現於世方始宣說,今聖弟子適初修習。然於過去無始時來,於諸念住修習流轉,於未來世當知修習亦無窮盡。」可見修習念住是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弟子所必須修習的法門。

人的一生中,都在執著這是「我」、這是「我的」、這是「我自己」,都圍繞著「我」「我的」包括生理(身)與心理(心)兩方面的現象。身心世界的本質真相,原本就是剎那剎那生滅不停、變化無常、虛幻不實,而我們卻習慣將這不斷生滅、虛幻無常的身心現象,錯認執著為「我」「我的」,因而發續成貪愛瞋恨,帶給自己也帶給他人痛苦。

四念住的修行就是保持自心的開放與寧靜,完全覺知週遭發生的任何現象,接受心中生起的任何心念,直接觀察身心的實相,不斷覺知,直接體證,如實洞察身心生滅現象的虛幻不實,因而消融自我、脫離「我」「我的」的妄想、錯覺、貪瞋執著,去除自他痛苦的根源與束縛。

佛陀在本經所教示的修行,是為了導致心的淨化,不是為了禪那。不是要訓練完全平靜、心繫一境的專注定力~奢摩他(止)。而是以四念住為所緣的剎那定,來引發實相般若,也就是藉由某種程度的定力,來開展智能與洞察力~毗婆捨那(觀)。修止能達禪那,修觀可達解脫。有了剎那定,就足夠開始修習內觀了。

專注是全神貫注、內心不動、費力地集中精神在對象的一點,緊張有壓力,沒有完全放鬆,這種心念的純淨是以壓抑的方式獲得的。覺知卻是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知道對像而沒有任何的散亂,沒有緊張,沒有壓力,內心輕鬆,在任何情況下,內心都是和平平靜。

修定可以轉移注意力,很有效地在意識層面對付貪愛和瞋恨,但無法真正將其去除,在心靈表層可以顯得平靜祥和,但潛意識的內心深處,卻充滿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一有機會又會萌芽爆發,帶來痛苦。修定不能解決內心深處煩惱污染的根源。

修觀是培養觀察覺知的洞察力,可以藉著觀察身心生滅無常的本質,透視身心五蘊的實相,進而遠離所有的無明執著,消滅貪瞋的習性,滅除貪瞋癡的苦根。這是佛陀發現的,也是引導佛陀開悟的方法。

以走路為例:專注行走時,內心專注一點,未覺知旁邊發生的現象。而覺知行走時,心是開放的,仍可覺知身旁四周的狀況,允許當下任何事物的呈現,並且喜悅地接受當下發生的現象,不去控制,不去反抗,不去改變。

再以靜坐禪修為例:專注禪修時,因為心只專注一點,存有緊張狀態,若有聲音傳來,心會不舒服或不喜歡。覺知禪修時,只是接受聲音的出現、經過、消失,心只念住清淨覺知卻不受干擾。

一般說來,很少人是清楚明白、無憂無悔地活在當下、念住當下、享受眼前風光的。有些人走路或坐車時,很明顯地是在想心事,表情凝重、眉頭深鎖、不知道在擔心什麼。有些人一有空就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有些人把自己保護在重重防衛的內心世界裡,不肯出來面對真實的人生世界。有些人整個精神狀態像似存在於另一個遙遠的地方飄飄蕩蕩。有些人渾身是勁,不斷地搖頭擺尾、或來回走動、或不安於座……這些都是某種形式的不活在當下,不念住當下。想用自己的心力去維持一個不真實的世界,是很累人的事。執著活在假想的世界而不活在當下看清實相的人,想要不苦不惱恐怕很難。活在當下,對未來的事不做無謂的想像,可以無憂。活在當下,對過去的事不做無謂的計較,可以無悔。能無憂無悔的活在當下,則內心純淨,即可深觀自己身心五蘊的生滅現象,而體悟無常。

活在當下就是四念住修行的要訣之一。

學佛不是靠外力,是靠自己的力量,以強大的覺性將自己從昏沉、妄念、無明的枷鎖中掙脫。一個人如果能活在當下,開展自己的覺性,客觀地觀察自己的身心作為自己的皈依處,就不會一直往外追尋、祈求外在人事物作為自己的依靠而迷失自己了。一個人如果能培養強而有力的覺性,就會有智能覺知身心乃生滅無常、因緣條件和合的緣起,看清身心的實相,去除我執,消除自我,放下一切重擔,內心就會愈來愈寧靜祥和,就能以一顆安祥清明、不貪不瞋的平等心,面對人生順逆起伏的一切境界,不被境界束縛而隨之起舞、帶來苦惱。

覺性弱,妄念就強。覺性強,妄念就弱。一旦覺性夠強,則妄念來時,心境無波,妄念消失無蹤。妄念日減,覺性日增,有朝一日就能圓滿到達心無妄念的清淨涅槃。

觀四念住就是觀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這四念住是以長養正念正知的覺性,來調伏自心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覺知的四個途徑,也就是建立時時刻刻能在當下直接觀察、體驗、洞照、覺知自己的身心五蘊,瞭解五蘊身心只不過是一連串不斷瞬間生滅變化的過程而已,使自己對身心這種瞬間生滅、短暫無常、沒有實體、不斷變化的過程,不產生喜惡貪瞋的習性反應,不發展成我執,而令身心淨化、痛苦煩惱止息。

1.觀身念住:

佛陀教導禪修者以堅定正住、熱忱精勤的態度去正確了知、清楚覺照:

呼吸

行住坐臥四威儀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

身體三十二種不淨相

地水火風四界

墓墟屍體九相

以身體的這六種現象為所緣,分別去直接覺知,直接體驗身體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究竟實相,產生般若智能,運用不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身心世界所有的貪瞋不淨、錯覺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身體是被視為我、我的、我自己最具體的東西,由於根深蒂固的我見,產生了許多憂悲苦惱。若要深入無我,就得從觀察身體這種粗顯的、表面的,當下可以直接覺知的實相開始,再逐漸去觀察更微細的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以期完全體悟身心五蘊的無常、苦、無我而超越身心世界的貪瞋、執著、束縛。

2.觀受念住:

佛陀教導禪修者以堅定正住、熱忱精勤的態度去正確了知清楚覺照:

愉悅(樂)的感受

不愉悅(苦)的感受

不苦不樂的感受

愉悅而有執著的感受

愉悅而沒有執著的感受

不愉悅而有執著的感受

不愉悅而沒有執著的感受

不苦不樂而有執著的感受

不苦不樂而沒有執著的感受

以這九種身體感受的現象為所緣,分別去直接覺知、直接體悟身體感受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究竟實相,產生般若智能,運用不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對身心世界所有的貪瞋不淨、錯覺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3.觀心念住:

佛陀教導禪修者以堅定正住、熱忱精勤的態度去正確了知、清楚覺照:

心貪愛

心不貪愛

心瞋恨

心不瞋恨

心愚癡

心不愚癡

心收攝

心不收攝

心廣大

心不廣大

心有上

心無上

心專注

心不專注

心解脫

心未解脫

以這十六種心的現象為所緣,分別去直接覺知,直接體悟心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究竟實相,產生般若智能,運用不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對身心世界所有的貪瞋不淨、錯覺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4.觀法念住:

佛陀教導禪修者以堅定正住、熱忱精勤的態度去正確了知、清楚覺照:

五蓋

五取蘊

內外六處

七菩提分

四聖諦

以這五種心的內含(法)的現象為所緣,分別去覺知、直接體悟心法的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究竟實相,產生般若智能,運用不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對身心世界所有的貪瞋不淨、錯覺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陀說,任何人依照以上方式,修行四念住七年,或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一個月、半個月,甚至對那些根器特別殊勝者,只要七日,就可期望得到兩種果報中的一種:現生得阿羅漢果,或者五蘊身心仍然存在的話,則得阿那含(不還果)。

在《大念住經》的經首與經尾,佛陀清楚強調:「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眾生清淨,克服愁悲,滅除苦憂,獲得真理,體證涅槃,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

《大念住經》是一部清晰詳實、安全直接、完整深刻、可以作為修證依循的重要經典。禪修者除了知識哲學層面上的精通探究之外,更應依之身體力行,以期克服愁悲,滅除苦憂,獲得真理,體證涅槃。

觀身念住---

A觀呼吸

觀身念住是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觀察覺知身體生滅的狀態,來觀察思惟身體的實相。是就身體來觀察思惟身體,不是在身體之外去觀察身體。

通常,我們都只浮面地在知識層面上瞭解身體而已,在實際經驗的層面上,對身體的瞭解覺知卻非常有限。我們只知道身體外在表面那些可以控制的器官機能,例如可以按照我們需求命令來動作的眼耳鼻舌手腳等。但是對於那些內在的器官,例如:心肺腎胰……等等,我們卻無法使它們按照我們的欲求和命令來動作。我們雖然命令心臟現在就停止跳動,它並不因此而停止。對於那些不受控制的體內器官、對於那些構成整個身體的組織細胞等等,我們所知有限。身體器官組織細胞是由無數的極微粒子構成,而這些極微粒子又時時不斷在發生變化。由於我們從來沒有用心觀察、覺知、體驗這些變化的現象,所以我們對這些生滅變化的實相茫然無知,更別說要控制它們了。

身體是身心結構中最明顯、最清楚的層面,也是最適合進行自我觀察的起始點。在《大念住經》中,佛陀教導六種觀身念住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觀呼吸。

每個人都要呼吸,藉著觀察氣息在鼻孔進出的狀態,我們知道呼吸是身體組成的要素之一,是身體的一部分。以覺知呼吸為基礎,能讓我們覺知當下的自己、當下的實相,能讓我們觀察分析身心變化的過程。我們可以深深的呼吸,可以淺淺的呼吸,可以快快的呼吸,可以慢慢的呼吸,甚至可以停止半分鐘或一分鐘不呼吸。而當我們不去注意呼吸的時候,呼吸也仍然在那兒自然持續地、一個接著一個的一進一出,沒有間斷。呼吸本身包含了自主與不自主的兩種活動,它兼具刻意運作的意識和自然運作的無意識。呼吸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它的運作方式既屬意識,也屬潛意識。覺知呼吸可以讓潛意識慢慢浮上成為意識,因此,呼吸這個工具是聯繫身體結構中,那個我們可知、已知的領域以及那個一真生滅變化、而我們卻不瞭解的領域。

我們藉著剛開始是刻意的、有意識的、呼吸的明顯實相,漸漸覺知自然的、正常的、呼吸的實相,再進而覺知較微細的、更微細的、呼吸的實相。這時我們是在訓練覺性,使覺性從表層的層次轉移到較細緻的層次和更細緻的層次。一進一出的呼吸就是身體的實相,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時時刻刻都可以觀察覺知身體的實相。藉著觀察覺知身體呼吸的實相,我們可以穿透實相、超越實相。

呼吸不但能幫助我們探究身體結構的實相,也可經由注意呼吸的狀態,來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來幫助我們探究內心世界的實相,因為,呼吸是和人的心理狀態緊密相連的。表面上,呼吸是一進一出的身體作用,然而一旦經由觀照,我們便可體會呼吸和內心的情緒;愉快或不愉快等不淨煩惱,有密切關係。譬如說,每當我們心中有負面情緒時,呼吸就變得急促粗重,而當不淨心念過去,呼吸又趨於規律、輕緩柔和。可見藉由觀察呼吸,我們可以探究心理的實相,深入喜樂貪瞋、不淨煩惱的根源。

人的一生中,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只在往外攀緣、往外觀察,只是吸收外在的知識、向外尋求物質及精神的食糧、對外在的人事物深感興趣,只是祈求外在人事物或神祇靈異的庇護,一直深受外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得失的影響,絕少時間好好靜下心來,自我覺察觀照,內觀自己發生的實相,看清自己身和心是如何的交互作用,來真正的瞭解自己。因此也就永遠無法滅除自己貪瞋的習性,無法止息無邊的執著煩惱痛苦,得到身心的真正自在。

我們這顆心散亂激動,浮躁不安,不得安寧,一直瘋狂地迷失在無明虛妄的錯覺妄念之中,這是癡.觀察覺知呼吸,可以讓我們覺知當下的自己,覺知當下的實相.這當下的片刻雖然短暫,卻在改變扭轉心的習氣上非常有用,這當下的片刻雖只覺知氣息在鼻孔的進出,卻沒有任何無明虛妄.由於只是純粹地觀察呼吸,沒有貪求、沒有瞋恨的習性反應,這當下片刻的心就脫離了貪瞋癡的三根本煩惱,而純淨無染。這片刻的純淨無染,會強而有力的挑戰過去所有的習氣,於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淨雜染,會浮到意識層面,以焦躁不安等等各種身心不適的方式呈現出來。只要我們持續地以平等心、不起愛憎貪瞋,持續堅定正住、以正念正知的覺性保持覺知,這些不淨雜染的負面心態,在生起呈現後,必將逐漸一一消失滅去。

佛陀在當時即將證得正覺時,也是從觀察覺知呼吸著手的,佛陀以此方法證得正覺後,又以此方法指導比丘。佛陀以親身的經驗教導比丘們,觀呼吸應當注意以下這些事情:

比丘修習觀呼吸時,應先到森林中,或到樹下,或到僻靜無人處,盤腿而坐,端正身體,系念在前,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及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區域,並保持以下的覺知:

先覺知呼吸時氣息進出的狀態

再覺知入息出息的長短及其持續的狀態

覺知全身長息短息相互交錯進行的整個過程

再覺知並訓練使氣息平緩平穩、柔和寧靜、勻細微妙

一旦呼吸寧靜平緩。

B觀四威儀

經常可以看到一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當氣象報告完了之後,問明天氣溫幾度時,往往沒有一個人可以答得出來. 大家眼睛都向著電視,卻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也有人一面吃東西,一面看書,不知他是在吃東西,還是在看書。可以說,他同時在做兩件事,事實上,他兩者都沒做好。

也有人離家之後,才又擔心家裡的電燈、煤氣有沒有關好。在離車之後,才又擔心車子有沒有上鎖。

日常生活中,這些心不在焉,沒有活在當下,沒有覺知力的事件層出不窮。平常,我們在做事或經驗大多事情時,幾乎很少或者根本不具覺知力,可以說,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白日做夢,都在成見茫然的大霧中,迷失了方向。我們很少會注意到像穿衣服這樣簡單的事情,竟然是一系列複雜細微的動作變化。日常生活中,對於身體各種姿勢、肢體各種動作的微細變化,我們從未覺知、從未體會,甚至完全忽略。我們習慣生活在自己腦海中的另一個地方,活在自己虛擬的問題和憂慮之中,胡思亂想。一顆心總是與妄念同在一起,一直沒有與覺性同在。大多數的時間,不是想著過去,就是想著未來,都活在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渴盼揣測之中,沒有活在當下。總是不能回歸到自己的身和心之中,沒有活在當下。總是不能回歸到自己的身和心,不能與自己同在一起,不能以自己為`皈依處。總是不動看清自己身體與心念的生滅,只注意別人,在意別人,看著外在的東西,往外追尋快樂,祈求外在的人事物來保護自己。

我們整天都在動,全身的姿勢整天都不停地成變換,我們自己卻很少注意覺知它。由於我們沒有以覺性生活在當下,所以沒有跟自己身心的動作在一起。我們若能時時刻刻覺知身體每一個姿勢動作的變換以及每一個心念的起伏,就是時時刻刻在覺知身心的實相,就是活在當下,不致於迷失了自己,這種覺性才是自己的皈依,這種不依賴他人,不心外求法,時時以自己身心為皈依處,才是永久的皈依,生命才有意義。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從覺知自己行住坐臥四種主要身體姿勢的變換開始,來培養強的覺性。在覺性增強後,就能觀察心的活動,看清心中起伏的念頭,看清身心真正的實相。這種以觀察身體動作、覺知姿勢變換、覺知心念起伏來培養正念相續、覺性如煉的修行方法,與日常生活互相結合,方便輕鬆又自然。

行姿

站姿

坐姿

臥姿

C 念茲在茲

其它姿勢動作

D 思維不淨

E 思維四大

F 九墓墟觀

上節講過的「思惟不淨」是以活著的身體的三十二個不淨身物為對象,觀察它們為不淨,稱為有生命體的不淨觀。現在說的是以死屍為對象,觀察它為不淨,稱為無生命體的不淨觀。不論對像為有生命或無生命,這兩種不淨觀都是去除貪慾心、特別是淫慾心的妙方。

人因為妄執自己的身體為我,所以產生各種慾望、貪心、瞋恨心、淫慾心……,可以說,人的一切痛苦煩惱,都是從身體而來`。身體餓了,想吃。渴了,想喝。冷了,想暖。熱了,想涼。飽暖了,思淫慾。可以說,一天到晚都為了自己身體的飽暖、安全、舒適、慾望在爭取更多的飲食、衣物、金錢、權勢、地位、財產。這種對身外之物汲汲營取、強烈的貪慾心,造成心理沉重的負擔,導致身心疲憊,於是糾紛不停,煩惱不斷。針對此一妄執,佛陀開示修不淨觀法門,藉此對症下藥,解脫煩惱。

人都貪生怕死,都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對死亡,而不斷的死亡卻又是人生每一秒都在發生的事實。人的生命和世間的其它生命一樣,都是短暫的,可是絕大多數愚癡的眾生卻不能如實的活在當下、接受如實的人生,而選擇了逃避和逃離,就像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由於不能正視生命短暫的事實,於是心中夾雜不安妄想,帶給多少人痛苦、眼淚與不幸。人類不管如何絞盡腦汁,如何耗盡心血,想使一樣東西永垂不朽,都是不可能的。若能仔細觀察人在死亡之後,身體逐漸分化消散的情形,就能深刻覺知人及萬物總有分散變易的時候。

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前一口氣呼出去,後一口氣還能吸進來,就算是值得喜悅的事了,那有時間去唉聲歎氣、心情不愉快,那有理由去抱怨世界或別人對不起我們。觀察思惟死亡,將會特別珍惜生命而把握現在、惜緣惜福,使自己有更合理的人生觀。

身體是父母精血的不淨合成,活著的時候,身中三十二物皆是不淨,也常出不淨,衣服床褥也跟著臭穢不淨,更何況死後的遺骸。對於那些仍有許多貪瞋癡、很難控制貪瞋癡的人來說,觀想死亡是很有用的。無論貧富、好人壞人,每個人都會死亡變成死屍,開展這種觀察思惟死屍的修行,初則可以厭離貪瞋癡,終能達成實相無相的觀法。

在知識上,我們很容易瞭解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不斷地在發生某些變化,任何事物都會歸於毀滅,一切事物都是無常每一個人只要出生,就定會死亡。然而,這只是知識上的理解而已,我們還必須在色身的結構中,去經驗這個實相。佛陀在此教示了到墓墟,經驗這個實相的九個觀法: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這屍體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變成腫脹、瘀黑且潰爛,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這屍體被烏鴉、禿鷹、獵鷹、蒼鷹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咬食,或被其它種種生物嚙食,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骸骨以及附著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連結骸骨的筋腱,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下缺了皮肉而血跡斑斑的骸骨和連結骸骨的筋腱,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連結骸骨的筋腱,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一堆支解的骨頭,四散各處:這兒是手骨,那兒是腳骨。這兒是踝骨,那兒是膝骨。這兒是大腿骨,那兒是骨盆骨。這兒是脊椎骨,那兒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頸骨、下顎骨、牙齒及頭蓋骨。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殼的骨頭,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經過年餘,堆積成一堆堆的骨頭,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當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丟棄的屍體,骨頭腐蝕成粉,他對自己的身體這麼想:「確實如此,我的身體也是這種性質,也將變成如此,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結果」。

我們若依佛陀所教示的這九種觀法,用想像力,耐心細心地觀察思惟一個屍體即可,雖無實體,但當我們集中念頭觀想的時候,仍然可以達到效果的。

《清淨道論·說不淨業處品》說:

「由於膨脹相顯示屍體的壞形,故適合於貪行的人。

青瘀相顯示壞色的皮膚,故適合貪於身色的人。

膿爛相顯示色身連絡惡臭的的狀態,故適合貪於由花香等裝飾,而生身香的人。

數壞相顯示屍體中間的孔隙,故適合貪於身體堅厚的人。

為犬狗等所食啖的食殘相,顯示有肉的豐滿部分被硜,故適宜貪於乳房等身肉的。

骸骨散亂相顯示四肢五體的散亂,故適宜貪於玩弄四肢五體之美的人。

斬斫離散相顯示整個身體的破壞變易,故適宜貪於身體完整的人。

為流出的血所塗的血塗相,顯示血的塗抹的厭惡狀態,故適宜貪於裝飾而成美麗的人。

蟲聚相顯示身體中一般都有的蛆蟲細菌,故適宜貪於身為我所有的人。

骸骨相顯示身體骨頭的厭惡,故適宜貪於完整牙齒的人。」

這是依照貪行者的區別而說十種不淨的區別,雖有十種不淨,但其特相只是一個,即厭惡惡臭污穢的狀態。《坐禪三昧經》也說:「若著儀容,當修新死血流塗骨觀法。若著聲音,當習咽塞氣絕命斷觀法。若著細滑,當習骨見及乾枯病觀法。若愛著眾生,當習六種。若都愛著,以六種則遍觀一切。」

修習這些不淨觀的目的,除了用來克制感官的慾望之外,最重要的是修習專注力到某種程度後,即觀察覺知身體各部分的快速生滅,體解無常、苦、無我的真理,以不貪不瞋的平等心,使貪瞋的執取漸漸消失、息滅、捨棄。

墓墟中被丟棄的屍體,由死後變成

腫脹、瘀黑、潰爛

被烏鴉、老鷹、豹狼或小生物啄咬嚙食

剩下附有血肉筋腱的骸骨

逐漸變成一塊塊染有血跡的骸骨連結筋腱卻沒有皮肉

再變成血肉不存的骸骨

骨頭支解四散各處

四散支解的骨頭又變成泛白如海螺殼

經年餘後骨頭成堆

骨頭腐蝕成粉塵隨風飄散

如此這般不斷地變易無常。

保持覺知並憶念自己的身體必然會死,而且死後也會像上述屍體一樣變化,了知這樣的下場無法避免,內心自然生起警惕感,將會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糾正自己生命中錯誤的行為,自然會精勤修行,心無放逸,努力斷除心理上的各種過患。

總之,以墓墟死屍九相來修習觀身念住時,禪修者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死屍身體內部的狀態,比照自己身體內部的狀態,來觀察思惟身體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死屍身體外部的狀態,比照自己身體外部的狀態,來觀察思惟身體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死屍內外部的狀態,或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死屍的狀態,比照自己身體內外部的狀態,來觀察思惟身體的實相。

因此,禪修者觀察覺知到死屍各種變化不斷生起的現象。禪修者觀察覺知到死屍各種變化不斷滅去的現象。禪修者觀察覺知到死屍各種變化不斷瞬間快速生滅的現象。

由於對死屍九相生滅現象的清楚覺知,禪修者終於體悟到:「原來這就是身體的實相」,身體的本來面目原來就只是一連串不斷快速生滅變化的過程所組成的幻相而已。這些無常短暫、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現象、以及有「我」的幻想都是苦的。於是,不再對「我」「我所」產生任何執著。

精勤的禪修者,體悟了身心無常、苦、無我的本來面目之後,心專注於諸法生滅無常、苦、無我的洞見力與智能的覺知中,除了這種覺知,還是這種覺知。這種覺知來自修習墓墟死屍九相變化無常的感受,那是單純直接的經驗體悟。

有了這種由於觀照死屍九相而開展出來的洞見力與智能、覺知與體悟,禪修者維持強而有力的覺性以及安穩平靜的平等心,冷靜客觀地觀察身心五蘊諸法的生滅,不起貪瞋執著,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於是禪修者不再貪著身心世間一一切事物,心無染著,心得解脫。

於是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觀察墓墟九相變易的狀態,來觀察思惟身體的實相。來瞭解身體的本來面目。」

 

《大念住經》首先教導我們如何觀身念住,如何從:

呼吸

行住坐臥

各種肢體動作

構成身體的三十二不淨相

地水火風四界

墓墟死屍九相

來觀察思惟身體,因為身體是身心五蘊結構中最明顯、最清楚的層面,也是最適合進行自我觀察的起始點。從觀身念住開始,接著次第開展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