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生活智慧:醒思錄
http://www.huohubook.com/files/article/html/67/67473/4053908.html
李小龍的哲學似乎總是回歸到 禪學的源頭,在那裡,彼此矛盾的觀點描述著簡單的真理。李小龍的教學是沒有教學的教學,他不是教師,卻是我所知道的最偉大的教師。——斯特林·斯裡芬(Stirling Silliphant)
我認為李小龍是一個極富才華的、卓越的生活哲學家。他深深地瞭解自己是誰。他對人們的忠告是「 認識自己」。他所擁有的才能都緣於對自己的瞭解。他和我曾經就此展開過長久的討論。無論你要做什麼,如果不能認識自己,就絕對不可能在生命中有任何的提高。我想,這正是當今卓越人才的特徵——認識自己。——斯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
在這個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中, 李小龍發展了自己的個人哲學,其核心主題是通過更深入的自我認識來達到精神的解放。要把握真理與現實,就必須擺脫先入為主的成見、偏頗的歧視以及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武術只是一種載體形式,是李小龍發展自己潛能並與他人分享的一種方式。
實現自己是一件極重要的事情。我的個人建議是,希望人們去實現自我,而非實現自我形象。 我希望他們去向內在觀照自身,以誠實地表達自己。——李小龍
李小龍指出:「我們更願意相信自己所模仿的對象,而不是相信自己所創造的東西」,其結果便是,我們被鼓勵——也被指令——向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尋求答案,來解決困擾自身的諸多問題。太多的人感到困惑,不知道應該去相信誰,他們懷疑自己的本能,不確定自己的未來。心靈被困,頭腦受阻,任由他人支配,甚至任由他人來決定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
本書書名中《醒思錄》取自李小龍在閱讀 克裡希那穆提的著作《最初與最終的自由》後,寫下一系列格言時所擬的標題。將「醒思錄」寫在紙上(後來是錄音)是李小龍在香港早年歲月中長期堅持的一個習慣。本書收錄的「醒思錄」均摘自李小龍與記者、朋友、同事之間的談話採訪與通信。
李小龍強調,如果說有方法,那也只能是別人的方法,而非你自己的。追隨別人的方法,其結果將會帶你遠離那本已潛藏在你內心深處的真理。
我絕不要一份坐在辦公室裡的工作,也不要任何一種必須每天八小時、日復一日的工作。我不認為我能夠忍受這種狀態。我不是那種坐在辦公室裡、每天做著同樣的例行公事的人。我必須做那些創造性的、讓我興奮的事情。
意識到它只是一個小麻煩,它不是大災難,只是一點不愉快,這種意識是深入你自己的一部分,是覺醒的一部分。
你希望把障礙變成墊腳石,還是由於你不知不覺中讓消極、憂慮、恐懼等等控制了你,從而把障礙變成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