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金 - 太極拳淺論

王樹金 - 太極拳淺論

http://gungfu.myweb.hinet.net/baosux2.htm

太極拳淺論      

王樹金 

      近十數年來,國人對於太極拳之研究,頗為積極,對於太極拳之發揚,尤稱熱衷,這是我們國術界的好現象。太極拳的含義,據陳鑫先生在他所著圖說自序中說:「明洪武七年始祖諱卜,耕農之餘,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陳微明先生說:「太極本一圓形,為陰陽渾合之一體。太極拳處處求圓滿,分陰陽虛實,故以為名。」 

 宇宙之原動力在太極,人身之原動力亦在太極,所以太極之動作,不是手之動作,而是腰之動作、腹之動作。腰為人身之中心處,此處一動,全身皆動,此力動之於腰,發之於根。太極拳便是在發動此中心一點之動作,處處是圓形走弧線、講陰陽、分虛實。我們明瞭了太極拳的意義,進一步可以討論太極拳的練法。 

 目下太極拳的派別繁多,動作也極不一致,不論楊家、陳家、吳家、郝家,理論大同小異,祇要練得精純,能夠應用,練習太極拳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初學拳架或學習用法,最好先請一位老師指點比較容易入門,看拳譜學習,角度與方向,容易弄錯,費時費力,收不到好效果。 

 太極拳在運動上的主要要求是鬆、穩、慢、勻,以及連綿不斷,中正安舒,放鬆大腦所謂「鬆」,是指身體內外都要鬆弛舒服,摒除一切雜念,專心致志於舒軟的動作上,使大腦的神經中樞不緊張,在鬆弛愉快裏,得到休息調整,達到內壯的效果。「穩」,是操作時招式要穩,要中、要正,做到「尾閭中正神貫頂」「尾閭中正」就是把脊椎和頸椎要豎直,以中心的活動力來運用重心的支撐力,避免偏重,使用身體得到的均衡的活動。「神貫頂」,又叫「頂頸懸」,是以神氣貫頂的意思,也就是收斂了神經中樞的分散力,使之集中,而另有一種專一想像的目標。「慢」是操作時,動作要緩慢,以意的支配,表現到身體四肢上,由極靜中生來的動是極動,由極慢中生來的快是極快,在這似動而不急動,似靜而不純靜的活動中,完成這一整套的練法。「勻」,是在操作的姿勢上,應當盡量使之舒展,不可有團聚和氣滯的動作。 

 練習太極拳,戒求速成,又忌用力,所謂不速求速則傷氣,無力而努力則傷血,若氣血兩傷對人體危害就非同小可;反過來說,如果練習得法,雖一勢一式,也能得到益處。練拳時口自然微閉,用鼻孔吸呼,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鬆腰坐胯,落步分虛實,處處求圓滿,週身輕靈,眼神正視手的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繫,陰陽剛柔分清,澄心斂神,無思無慮,因為沉氣鬆力,所以拙力消除,血氣調和,對於身心有莫大助益。 

 拳術之中,無論何門何派,都須求腰腿靈活一致,虛實分明站步陞穩,而無飄浮不穩之毛病,太極拳的一招一式,與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都以腰腿為主動。動之於腰,發之於根,而根力源自站樁,因為人的力,生於氣血,由內達外,所以通暢氣血,鍛鍊肌肉,是練拳的基礎,而最好的方法為站樁。記得年輕時,跟師叔王薌齋先生學習站混元宇宙樁,每一個樁法,一站即十多分鐘,直至兩腿酸麻,舉步維艱為止。站樁應站多長時間,須視各人體力情形而定,短者三十分鐘,長者一點多鐘。多者全身發抖,務使站姿勻靜自然,氣沉丹田,身體輕靈,心無雜念,可惜許多練太極拳的人,未能體認到站樁的重要性,少在樁步上下功夫,以致影響功夫的進境。 

 拳架練習精純,進一步應練推手,也就是將棚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一一分清練習,練至綿綿不斷,腰腿都能旋轉自如,換句話說,也就是用循環的攻避方法,以達到打人避人的手段,推手的動作,表面上雖在手腕,而實際上卻全在於腰中。所以說手是三分、肩是一分,胸是一分,而腰是五分。若肩不能鬆,胸不能涵,則腰不能活,全仗手腕,決不能化人,亦不能發人。 

 初學推手,聽、走、化為目的。第一要觀看人家練習,凡有身法好,手法純,步法靈活者,都要留意牢記。第二要聽人家講解,如遇前輩或同學中有經驗之談,應虛心靜聽領會。第三要實地鍛鍊,又不可專與一人推練,無論何人,手剛手柔,勁大勁小,藝深藝淺,都可推習。推手是太極拳發勁致用的必經歷程,凡練習太極拳者,務必認真學習,循序漸進,奠定太極拳功的良好基礎。 

 太極拳講究的是剛柔相濟,即剛即柔的道理。因為我們人體四肢,都具有伸屈相互制衡的作用,凡未經過鍛鍊者,力氣多屬僵勁,不夠堅強與彈性,經過太極拳的鍛鍊,是將原有的僵勁轉化為堅強的剛勁和彈性的柔勁。這好比一塊普通的鐵,必須經過煅煉方能成為鋼,由鋼製成堅利或彈性的製品,一把鋼刀當然要比一把鐵刀鋒利有用的多,這就是剛勁與僵勁作用的粗淺比喻。至於柔勁的作用,又須經過一層功夫,有如將堅鋼再加煆製,使成為具有彈性的彈簧發條之類,如鐘錶所用的發條遊絲等,質地雖然微薄柔軟,實具有最堅韌的彈性功力。練習太極拳的功夫到了極致,剛勁之中有柔勁,用這種勁道發人,摧毀力極大。 

 內家拳高手,往往可以用寸勁分勁,極短的勁打上,震傷內腑,外看無有傷,而外表肌膚卻更看不出一點損傷的痕跡。 

 有人認為練太極拳時,動作緩慢柔軟,也有人練了多年的太極拳,一旦遇到別種拳的拳手,倆人較量,總是輸的很慘,因此,懷疑太極拳,是不是真的能有所致用,本來反對太極拳的人,更是振振有詞,說太極拳專屬老年人、婦道人家用來健身運動的,年輕人練習不適合。太極拳在各種拳術中,為最難以致用的一種,練他種拳術的人,功夫即算不深,祇要練過一些時日,必有相當體力,比較未練過的強健。惟練太極拳的,因為不尚力,初練一年半載,體力卻不比常人發達,而太極拳的用法又遠不及他種拳式簡易,易於領會,即使對太極拳用過三、五年苦工夫的,要他將太極拳一手一手的用法,從頭至尾解釋出來,恐怕能辦得好的很少,自己不能領會太極拳的手法。又如何能使用呢?練他種拳術的,和人比試時,縱然不能把平日所學手法,絲毫不斷的使用出來,然因其平日練習時橫衝直撞,成了習慣,祇要利用這種習慣,再繼以勇猛直前,焉能不克敵制勝。練太極拳的則不然,平日練習以緩慢為原則,以不使力為要義,沒有練到致用的程度,就妄想和人比試,不但不能用拳法打人,有時甚至連那原有的抓攫本能也消失了,擺出一個一成不變的架式,去接受人家的攻擊,結果如何?當然可想而知。 

 上面講過,太極就是一旋轉圓圈,太極拳的身手腰步的開合轉換,有都是走圓弧之形,無論一舉手一投足,都本於圓圈的作用,為螺旋圓弧進退之勁,俗稱大纏絲、小纏絲;而形意拳為直勁的纏絲勁樁法:就是三提式站樁法,八卦掌樁就是獨立站法,左右大纏絲,大旋轉勁,此乃三大門派內家拳都是法理合一。如蓋間樓房所用的鋼筋、水泥、石子,和成一塊時特別堅固。 

 余自民國十二年開始練,至今行年七十五歲,練的都是皮毛,所有內家拳玄妙的真理,沒有領會到,真是可恥可笑。太極拳裡面,並沒有尋常招架的手法,而太極拳招架便是攻擊也,不能用太極拳方法攻擊人的,斷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招架,因為手手處處都螺旋圓圈,就在這一個圓圈之中,分出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擊,功夫越深,圓圈越小,有時尚不及見其轉動,已盡招架與攻擊的能事,我們也可以說太極拳全體沒有攻擊和招架的方法,可是全體也都是攻擊和招架的方法,其中的奧妙,必須要從苦思勤練中得來。沒有捷徑可循。更不能取巧投機等。 

 太極拳術,縱極深奧,但前輩先師留給我們非常寶貴的「拳論」、「拳經」、「十三勢行功心解」、「練拳十要」等種種法則,還有歷年來許多先進先賢的鴻文巨著,足供我們研究探討,祇要練習者虛心學習,依式勤練,順序漸進,不急不躁,持之以恆,必有所成。今筆者以平日研究心得,提供同好專家參考指教,並願與有志於斯道者共勉之。 

六十八年八月十九日 

                                                   作者: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  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