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住經要義2

大念住經要義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19b330100fkkr.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觀受念住---

要正確瞭解人的身體、身體的感受、心和心的內含這些實相,必須親自直接體驗。為了直接的體驗,必須發展兩種能力:覺知和時時徹知無常。修習「念住」能親自領悟自己身心生滅無常短暫的本質,建立引至解脫的「正念」。如此,不但對外在世界的貪瞋執著能一一消解,就連內在世界那種最難消解的貪瞋執著也能完全消滅。內在世界的貪瞋執著深藏心底,只要這種深藏的執著存在,我們就難以從痛苦中解脫。

修習觀受念住就是要直接觀察身心的實相,觀察身體感受所呈現的苦、樂、不苦不樂等等現象。不過在覺性尚未培養起來之前,不要急著去觀察感受,因為薄弱的覺性會被感受拉著跑,會被捲入其中而不自覺。

貪愛瞋恨這些不淨煩惱是痛苦的根源。一般人都認為貪瞋不淨煩惱來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與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的互相接觸(六處緣觸),然而佛陀卻發現:內六處的六根與外六處的六塵互相接觸後,先產生了感受,然後才有貪愛瞋恨(觸緣受,受緣愛),亦即在根塵互相接觸時,先體驗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後,才有喜惡貪瞋的生起。感受是觸和愛之間的連結,卻被一般人忽略。

六根接觸六境產生感受,想蘊又對感受作出好壞的評價,感受因而變成愉悅的感受或不愉悅的感受。對於愉悅的感受產生喜歡貪愛執取的習性反應,對於不愉悅的感受產生厭惡瞋恨執取的習性反應(受緣愛,愛緣取)。因此,若要克服喜惡貪瞋的習性反應,就必須重視感受的覺知,感受雖然會導致貪愛和瞋恨的反應,感受也可以導出智能,使禪修者不再生起習性反應,開始逐漸脫離痛苦。

感受包括身和心兩個層面,它不但是屬於身體的、也同時是屬於心理(受想行識)運作的過程之一。感受由身生起,由心覺知。身心的每一接觸,都會產生某種感受。絕大多數的感受都隱藏在內心深處,難以察覺。日常生活中,由於我們的心缺乏足夠的覺性,只能覺察到較粗重的感受而已,心必須經過訓練變得敏銳、具有足夠的覺性時,才能覺知體驗整個身心微細感受的實相。觀身念住中,練習觀入出息、練習觀行住坐臥,練習觀身不淨等等,就是在培養覺性如煉,用以觀察覺知身心微細的感受。

感受的起因,也許是外在的環境等等原因,但這些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實觀察、覺知當下出現的感受,不論感受是冷熱、輕重、癢酸、緊張、疼痛、喜惡……,只要在各種感受發生的時候,如實客觀地觀察它們就好了。

不要貪戀某些感受,不要刻意迴避另些感受。要有次序、有系統地循環觀照全身,不要讓專注力隨意從一個部位轉換到另一個部位、或從一個感受跳到另一個感受,這樣注意力才不會停留在較強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體的某些部位。這樣,才能觀察覺知到細微不明顯的感受,這樣的觀察才不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觀察而已。

剛開始練習觀受念住時,有一段時間會經歷到粗糙、強烈、不舒服的感受,造成心理上或生理上的不舒服,阻撓了對感受的覺知。這時,就應當再回來觀呼吸,讓心靈平靜下來,培養更敏銳的覺性。藉著反覆持續的練習,強烈的感受會變得較為平穩細微,終將覺知身心只是瞬間生滅的振動波動。

至於該如何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以正念正知的覺性,就感受觀察感受呢?佛陀指示比丘們:

在經歷愉悅(樂),要正確了知:「我正經歷愉悅的感受」。

在經歷不愉悅(苦)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正經歷不愉悅的感受」。

在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正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

在執著於愉悅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正執著於愉悅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愉悅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沒有執著於愉悅的感受」。

在執著於不愉悅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正執著於不愉悅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不愉悅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愉悅的感受」。

在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正執著於不苦不樂時感受」。

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要正確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

這裡說明禪修者必須學習以客觀的態度觀察覺知所有不同的感受,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不挑選感受,以不中斷的覺性去面對一切感受而不捲入其中,以覺性和平等心超越一切的情緒、一切的感受、一切的愛憎,親身念住覺醒,活在當下,體證感受的生滅現象。

一般人都喜歡樂受,然而樂受卻隱藏著貪愛。一般人容易對當下的樂受無法如實地保持覺醒,容易被潛伏在樂受背後的貪愛和慾望征服,樂受引發貪愛、渴愛。由於任何感受都變化無常,如果只想樂受,一旦樂受消失後,只會留下更多的苦受了。每個愉悅的感受裡,必然包含了一顆苦的種子。樂受也是一種十分細微的苦擾型式。

苦受潛藏瞋恨。禪修者應在苦受生起的當下,嚴密地念住於苦受,保持身心靜止不動,深入苦受、安住苦受,屏息觀照苦受,覺知苦的生滅,這樣才能發揮更強的覺性和更嚴密的念住。苦受也是無常,生起之後一段時間,必然滅去,所以完全克服苦受是可能的。禪修者若能安住於苦受、觀照苦受而不對它生起絲毫的厭憎妄想,苦受終會消退熄滅。

一般說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僵硬疼痛、疲倦灼熱的感受就會在身上升起,這些都是苦受,如果沒有念住的訓練,就會疏於注意或未能注意這些感受,就會覺得:「我」僵硬了,「我」疼痛了,「我」疲倦了,「我」灼熱,「我」厭煩等等這些不愉悅、不適亮的感受,容易以自我的立場來認知這些感受。其實,那裡有一個我在僵硬,那裡有一個「我」在疼痛、疲倦、灼熱呢?一切只不過是一連串、一個個新的不愉悅的感受接連發生、接連不斷的生滅而已。

如果身上有僵硬、疼痛、灼熱、疲倦等等難以忍受的苦受的,禪修者不宜立刻改換禪修的姿勢,而應繼續耐心地對這些感受給予耐心的觀察注意,一旦培養出強而有力的覺性時,即使很強的苦受也會消失。如果能消除有一個「我」在受苦的觀念,禪修者就不會感到苦受的不舒服,對於僵硬、疼痛、疲倦、灼熱……只會覺知那純粹只是一個強烈的「感受」而已,不再認為是「我」在僵硬,「我」在疼痛、「我」在疲倦灼熱,「我」在痛苦難熬了。

如果注意了一段時間,這些苦受仍未消失又無法再繼續忍受時,可以改換姿勢,但應同時覺知「欲換姿勢、欲換姿勢」、「移動移動」、「接觸接觸」,唸唸分明於每一動作,讓一個覺知接續一個覺知,一個定力接續一個定力,一個智能接續一個智能。只有這樣不斷地練習,禪修者的覺性和智能才能持續並逐步成熟。

解脫生死輪迴是無法單單經由思概念、憑空談論在輕鬆獲得的,唯有投入身心所能發揮的、強大的覺照力量,熱忱努力地精進,實際去親身體驗才可達成。

苦的起因在於對自身實相的無知。在這種無知的黑暗中,心對每一種感受生起喜惡貪瞋的習性反應,這樣的習性反應不但在當下製造煩惱痛苦,也對未來種下痛苦的種子。一旦能觀察覺知苦的起因是貪愛瞋恨的盲目反應,就應當訓練這顆心對各種感受唸唸分明,保持安穩平靜的平等心,不再生起貪愛瞋恨的盲目反應,痛苦煩惱的因不再出現,就不會再為自己造苦。可見藉著精勤不懈地開展覺性覺知,以及維持一顆安穩平靜、不貪不瞋的平等心,就有辦法從苦惱中得到解脫。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不苦不樂的,不苦不樂受是一種對我執的迷惑,是不知因緣法則的愚癡。當中性的不苦不樂生起時,令人無法覺察,對它是無知的。

至於有執著的樂受,有執著的苦受,有執著的不苦不樂受,是禪修者對苦、樂、不苦不樂感受的觀察生起貪愛和瞋恨的反應。

沒有執著的樂受,沒有執著的苦受,沒有執著的不苦不樂受,是禪修者對感受的觀察沒有生起任何貪愛或瞋恨的反應。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有執著的苦受、有執著的樂受、有執著的不苦不樂受、沒有執著的苦受、沒有執著的樂受、沒有執著的不苦不樂受,都是隨著心意來決定,它們虛幻不實、虛假不真,是無我的。它們生起了,慢慢就滅去了,是無常的。這些感受都只是內心的問題而已,外境符合心意就喜歡,不符合心意就厭惡。執著喜愛就成貪愛,執著厭惡就成瞋恨。

修習觀受念住時,見到自己心中喜好或嫌惡的人事物都不可執著。喜好來時,念住它,覺知它僅僅是喜好。嫌惡來時,念住它,覺知它僅僅是嫌惡。必須念住其中而不執著,住於愛憎兩邊而得而在。禪修者超越苦樂的波濤,不隨喜憂愛憎的感受起舞,具有平穩而強大的覺性,具足慈悲、喜悅、正定的平等心,不需再向心外尋求智能。

執著可能發生在人生各種現象的任何層面,有執著就有痛苦,是執著本身產生問題、產生痛苦,不在其它。平常我們說,我們對香煙、酒、毒品、檳榔上癮,其實應當說,我們是對身體上的某種感受上癮才對,因為在抽煙、喝酒、吸毒或嚼檳榔時,身體上會發生某種感受,如同生起憤怒或悲傷的習性反應時,身體上會生起某些生化反應的感受一樣,我們是在對身體上的某種感受上癮。透過持續不斷的觀察覺知感受,我們可以脫離那種上癮的執取。

以客觀的態度觀照身心所生起的任何感受,就會發感受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感受變化無常。每一刻都有感受在「身」體的各部分生起滅去,而「心」的生滅不息更是瞬息萬變,身與心的千變萬化又彼此相互呼應,這就是身心的實相。不但每個人內在的各種身心狀態變化無常,外在的世界也時時刻刻都變化無常。萬事萬物瞬息萬變的本質,不僅僅在知性上瞭解而已,更要在感受的層面上親身直接體驗證實。禪修者持續不斷地觀照無常,就可以觀察覺知到放下執著的過程以及執著消失的狀態。

身體的每一個分子,每一個細胞,以及心靈的每一個運作過程,都只是不斷流動振動變動的生滅狀態,除了每個當下之外,別無它物,根本沒有一個真實永恆的「我」的存在。所謂的自我,只是一個不斷快速生滅變化的過程所組合的幻相而已,身心的實相是「無我」。

瞭解「無我」,就瞭解任何執著這是「我」、這是「我的」的努力,終將導致不快樂。而所執著的東西或這個「我」也遲早都會消逝。執著於任何無常的、短暫的、遲早都會消逝的、不可控制的、不能自主的人事物都會導致苦。

經由觀受念住,禪修者經驗了身心的實相:無常、苦、無我的三個特性~三法印。在這三法印中,佛陀總是強調無常的重要性,因為只要深刻體驗無常的特性,對於苦、無我的體悟也會隨之而來。在修行四念住時,對生滅無常的覺知體驗是最重要的。

生滅法的了知必須以直接體驗來完成,不能只靠觀想、思考、想像或信仰,這種對實相了知的智能,關鍵性的角色是觀察覺知感受。藉著觀察覺知感受可以非常清楚和具體體證到生滅,讓整個身心具體可察地顯露為無常現象。唯有透過觀察覺知感受,才能直接體驗無常只有直接體驗到無常時,才算是修行念住。

因此,在四念住的每一個念住的經文中,都固定地重複:1精勤 2時時徹知無常 3覺知三大要項。

習性反應(行)是心的活動,喜愛貪愛、厭惡瞋恨的舊習性反應會影響、扭曲、模糊了我們當下對外在世界及內在世界的認知,使我們無法看清實相,使一個原本中性的感受,立刻搖身一變,變成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對這些感受,我們會再起盲目的反應,再製造新的習性,再扭曲以後的認知,如此週而復始,循環不已。經由堅定正住、正念正知精勤地觀察覺知感受,保持不貪不瞋的平等心,至少就在當下的這一刻不再製造習性反應,更可讓過去累積的舊習性反應,上升到意識的表層,這些舊習性會一個個以各種感受呈現出來,藉由對這些感受保持覺知與平等心,就可以漸漸根除舊的習性反應,漸漸削弱並且去除貪愛瞋恨的舊習性。就在某一種習性反應被根除後,我們就再也沒有那一種痛苦,而當所在的習性反應一一根除後,心也就一一解脫。

感受或經驗並沒有好與壞,禪修者若能對感受精勤地觀察覺知,保持不貪不瞋的平等心,每個感受都是根除習性反應的工具:觀察愉快的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就能根除貪慾。觀察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就能根除瞋恨。觀察中性的不苦不樂的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就能根除愚癡無知。

總之,觀受念住時,禪修者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內在感受的狀態,來觀察思惟感受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外在因素影響感受的狀態,來觀察思惟感受的實相。應當堅定正住、持續不斷地就內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感受的狀態,來觀察思惟感受的實相。

因此,禪修者觀察覺知到各種感受的現象不斷地生起。觀察覺知到各種感受的現象不斷地滅去。觀察覺知到各種感受的現象瞬間不斷地快速生滅。

由於對各種感受生滅現象的清楚覺知,禪修者終於體悟到:「原來這就是各種感受的實相」,各種感受本來的面目,原來就只是一連串不斷快速生滅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一個「我」的實體的恆存。所謂的「我」只是一個不斷生滅變化的過程所組成的幻相而已。這種生滅無常變易的壓迫是苦的,而執著這種無常短暫、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現象、以及在「我」的幻想都是苦的。於是不再對「我」「我所」產生任何含著。

精勤的禪修者體悟了諸受無常、苦、無我的本來面目之後,心專注於諸法生滅無常、苦、無我的洞見力與智能的覺知中,除了這種覺知,還是這種覺知。這種覺知來自修習觀受念住時,在身心層面上對各種感受生滅變化的感受,那是單純直接的經驗體悟。

有了這種由於觀照感受而開展出來的洞見力與智能、覺知與體悟,禪修者維持強而有力的覺性以及安穩平靜的平等心,冷靜客觀地觀察各種感受的生滅,不起貪瞋執著、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於是禪修者不再貪著身心世間一一切事物,心無染著,心得解脫。

於是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種感受生滅的狀態,來觀察思惟感受的實相,來瞭解感受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