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修指引

生活禪修指引

http://www.hhfg.org/xxsz/f25.html

生活禪修指引(講義摘錄)

作者:黃國達

講於法味書院

目錄

作者簡介

第一講:讓身心柔軟下來

第二講:大自然的觀想

第三講:六塵中的寂靜

第四講:覺知與覺醒

第五講:觀照流動和變化

第六講:認知的盲點及發現

第七講:衝突對立的消解

第八講:展現互動的光輝(缺)

作者:黃國達

曾任中佛青雜誌主編

現任法味書院講師

著有「佛法與生活的融合」一書

歡迎討論!TEL:9279517

為幫助學員實地練習禪修,特地精心設計八堂課,透過反覆練習,循序漸進清除心中的迷執,體悟實相,品嚐般若法味。

時間:每週三晚上七時半至九時半

地點:法味書院電話:7625994

第一講:讓身心柔軟下來

*身體鬆緊狀態的覺知

身心柔軟的練習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是以意識覺知身體鬆緊的狀態,而且要隨時都有這種覺知的能力,若無法瞭解自己身體緊張及放鬆時的狀態,我們可用一些技巧,例如:雙手緊握,咬緊牙關,讓肌肉緊縮以體會身體緊張時的狀態,然後放鬆肌肉,去體會緊張頓感消失時身體柔軟的狀態。用這種對比的方式來訓練自己對身體鬆緊狀態的瞭解。

心理學上說人為什麼會緊張?因為人的腦神經系統及內分泌作用的整個設計,是讓人類過自然生活,是一種要與大自然及野獸搏鬥的設計,一種使人身心隨時處在警戒狀態的計設、須要眼明手快及用肉體的力量來取得食物的計設。然而這種設計已不符合現代文明的需要,例如:當我們肚子餓時,可以到超級市場買東西吃,不須像原始人要經一番的搏鬥才能獲得食物。天氣冷了就多穿一件衣服,不會像原始人一樣,躲在山洞裡挨餓受凍。也不須要和其他的人為爭一個山洞,拼得你死我活。

現代人的生活富裕了,但是神經生理的作用,在深層意識裡的警覺性,也就是遇上危險時的反應模式仍與原始人相同。同樣都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體緊繃。這種的反應是用來和野獸搏鬥或躲避危險的,但是對現代人來說,已經不須使用這樣的能量,於是這種能量就在現代人的身體上造成緊張焦慮,最後就侵蝕我們現代人的健康。

這套一直存在的反應設計,對我們現在的處境來說是多餘的,所以「放鬆」就成為轉變我們身心使適應現代生活的必備功課了。我們的緊張焦慮對現代文明人而言其實有很多是多餘的,並不是非這樣不可。例如:有一件工作必須限期完成,限期完成也不須要緊張焦慮啊!也不須要胃痛啊!只要去做就好,但是當我們一聽到「限期完成」,身心緊張的反應立即出現。那麼我們這時該怎麼做呢?過去的原始人是學習逃跑或肉搏,而現代人就是學習如何「放鬆」。

當我們意識到緊張時就從呼吸開始,做幾個深呼很快就會有放鬆的效果。如果還不夠,就須注意臉部的肌肉,將它按摩一下,嘴不要緊緊的閉住,微微的放開,嘴角上提微笑,肩膀上提的就讓它鬆弛下來,以這樣的方式去放鬆自己。在放鬆之後仍有多餘的能量該怎麼辦?這時我們可以每天做運動的方式來釋放能量,以自己比較習慣的運動來進行。這些能量如不釋放而累積在體內,就會造成緊張,甚至晚上覺都睡不好。

心理的調適

身心調柔的第一個重點是對身體鬆緊狀態的覺知,然後放鬆。但是有些人這樣還是沒有辦法放鬆,雖然告訴他放鬆的技巧還是沒辦法起作用。這時就要進入身心調柔的第二部分--心理的調適,所以我們談身心柔軟,不僅止於身體鬆弛的訓練,因為「生理」的反應和「心理」狀態是息息相關。當我們很在乎很掛念一件事物時,卻又沒有辦法處理時,內心裡就會產生矛盾和衝突,這時即使身體得到片刻的放鬆,但是不多久又會開始緊張,因為事情沒有解決,還擺在那裡,所以必須從心理上下手,這才是根本的辦法。

從身體的柔軟擴充到心理的柔軟,它是一種沒有抗拒的柔軟,對生命而言就只是流動而沒有抗拒,這不是消極的軟弱、無力、無奈,佛法中的「柔軟心」,並不是那樣的一個狀態,不是沒有力量,而是「剛柔並濟」的。本身是柔和,但是具有活力的,不被僵化的。我們的心要學習像太極拳中的「推手」一樣,打擊從一側來,沒有抵抗,而是以「四兩撥千斤」的工夫,將打擊而來的力量化為無形。

一個會游泳的人掉入水中並沒有恐懼,因為他知道只要全身放鬆就能浮上來,但是你一旦緊張肌肉僵硬,就會開始往下沉,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大自然將我們生出來,有如一枝草一點露,各有存活的因緣,但是我們一直在掙扎,大自然賦予的潛能反而不予以發揮。我們有太多的主見,於是就一直在掙扎,因而不柔軟。或許有人會說:「那不是太懦弱了嗎?」這時我們就要仔細的觀察,當我們在一件事中不再掙扎、抗拒時,我們是懦弱的嗎?不一定的!可能是懦弱的,也可能不是!差別就在是否有佛法的般若智慧。

若有般若智慧,他看到的就只有「因緣」,而沒有「我」。每一個生命都有它的因緣,不須要爭長爭短,大自然是緣起,我們自己也是一個「緣起」,在緣起中我們自己沒有看到它的能量,卻從外在去找,一定要去依賴一個強大的靠山,什麼都要找很好的,如果不是很好的,心理就變得有缺憾。自己一定要是美麗的、知識豐富的、能力強的,才會滿意愉快,如果不是這樣就很遺憾,好像大自然欠我們似的。大自然並不欠我們什麼,大自然的每一個緣起或每一個小生命都有它的生存空間。

當生命對所生存的空間產生界限意識時,就開始掙扎。對一個沒有自覺的生命而言,它是沒有抗拒的,但是對一個有半自覺狀態的生命,它是有抗拒的,而一個完全覺醒的生命,它又回到沒有抗拒,這裡所談的「抗拒」與自然界的「肉弱強食」不一樣。一個有柔軟心的人,不見得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他有能力,但他是順著因緣的。我是這樣的因綠就做這樣因綠的事,不要想做別人,不要抗拒自己的因緣。因緣會不斷的改變,但是我總是希望將這種狀態個變成另外一種狀態。我們拒絕自己,拒絕生命,於是這當中就產生緊張,身心就不能柔軟,就不能活得很有活力。

放下抗拒,緊張就消除了,這就是放鬆的第二個重點。

第二講:大自然的觀想

身心調柔的第二個課程就是大自然的觀想。觀想就是要發揮想像力,在我們的大腦裡儲存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及經驗,都與大自然有關,但是我們在都市的生活中都和這些隔絕了。

觀想就是要將它喚回來,例如觀想在田野上漫步;在海邊看日落;在深夜裡躺著看天上的星星;觀想自己是一座山,是那麼的穩重;觀想自己是一棵柳樹的垂條,是那麼的柔軟;觀想自己在盛夏之時,舒服的躺在一棵大而濃密的榕樹底下,空中不斷傳來蟬的吱叫聲,清涼的微風不斷的吹撫著,還伴隨著花草的香味,心情是那麼的悠閒開朗;觀想海浪一陣又一陣的拍打巖岸「唰!唰!」;等等的大自然場景。

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大自然場景的觀想,主要是因為現代都市人的生活都與大自然脫節了,但是我們是來自大自然。我們在人為的環境中受到規則及各種條件的制約,為了要滿足這許多人為的條件,所以生活在大自然的本能都流失了,喪失了內在與大自然的連接,也因此會有孤獨與疏離。人與人之間各式各樣的衝突,都會使我們活得很不快樂,當我們到野外獨自一個人時,與大自然融和在一起時,反而能將這些壓力放下舒解,這時不需要有深的禪定就可以有一種輕鬆的感覺。除非有一種狀況是你還不斷的思索著煩囂都市生活的事務,這時你雖身處大自然,心仍在「人為」的世界,還是一樣得不到舒解。

現代人的生活與古代人不同,現代人有一層制度性的壓抑。古時候制度性的壓抑沒有現代人多,而制度性壓抑指的是我們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文明社會裡,受到文明條件種種的制約。每個人都背著很重的擔子,要努力符合社會的標準,兒時歡樂的場景幾乎快要從記憶中隱沒了,其實人不一定要活得那麼辛苦,這些都是文明的產物,基督教說人從伊甸園出來以後就不快樂,因為他(她)必須要自己不斷的和其他的人競爭,才能獲得所須的一切。

然而大自然的生活是最單純的,也是最喜悅的。文明的壓抑是它的制度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於是我們就努力地去和自己比,和他人比,然後我們就覺得很沒有信心,但是在外表卻偽裝成很自信的樣子。其實對自己並不是那麼的有信心,常常怕做錯事,怕人不理會我們,怕這怕那的。男的怕被人看不起,女的怕沒人愛,這都是觀念所造成的。我們都忘了我們是來自大自然,我們的身體是大自然所生成,死後都要回歸大自然。我們把自己看得很偉大而要脫離大自然,但這是違背緣起的。

我們做大自然的觀想,就是幫助自己回歸大自然,這有助於身心的放鬆舒解,對般若智慧的開發也很有幫助。很多森林裡的修行人,他們在大自然裡很容易悟道,因為那裡沒有很多人為的瓜葛,不需要去擔心許多的事務,可以直接在大自然中見到「法」。只要解開自己對自我的執取,自己對大自然的執取,這樣就能解脫。他不須花很多的時間去處理「人」的事,「社會」的事,所以他要解脫比較容易。

我們現代人這種環境比較缺乏,所以更要把握在大自然禪修的機會,大自然中的禪修是一個很好的助緣,但也不是說都市生活的一切都是錯的,而是說在解脫的過程中,負面的障礙比較多。至於到了禪定成就以後,已無所謂都市或森林,即使十字路口也可以參禪打坐了。一般初學的人很容易被外在文明世界所干擾,若是到大自然去,你就不會想說我要擁有這棵樹,我要擁有那彩虹、那太陽,你不會這樣想,但是在這文明社會裡,你會想要擁有一部車子、一棟房子,想要擁有名擁有利。在大自然中想要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氣,就儘管去呼吸。天邊的彩虹要看就儘管去看,浩翰無際的天空儘管去投入,沒有人會阻擋你,除非是自己阻擋自己。

大自然的觀想,對學佛非常有幫助。練習觀想的方式是喚起自己記憶中的場景。在佛教裡,觀想的內容種類繁多,在這裡為什麼我們採取大自然的觀想,因為這種方式對我們現代人最有幫助,最能調和都市生活的步調。古時候的修行人有的是觀想「四大」,也就是觀想自己是大地,觀想自己是水、整個世界都是水,觀想有熱度的,觀想流動的等等。也有的修行人觀想青色、白色,觀想佛相,觀想咒字等等,但是這樣的觀想和大自然還是有一段距離,因此對現代人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大自然的觀想大約有兩種性質,一種是會有力量的升起,例如:清晨情景的觀想,會升起一股清新的力量。另一種觀想是日落的觀想,具有止息的作用。在黑夜裡輕鬆地躺著,看著星空,這是一種寂靜的觀想。一個屬於動態,一個則屬於靜態。一個是明亮的,一個則是以黑夜為背景的觀想。當我們很煩燥時,就可觀想日落的場景或觀想夜空裡浩翰無際的宇宙,這樣的觀想具有安撫的作用,也可開擴心胸。

另外,若不是工作所產生的疲倦,而是心裡感覺到沒有力量時,就觀想清晨日出,大地變得一片明亮,或是觀想陽光照射在一片金黃的稻田,或是觀想果園裡纍纍豐碩的果實,都可以使我們恢復能量。這樣的觀想可以讓身心做一次洗滌,不必擔心走火入魔,它只是讓你回到記憶中的大自然。

第三講 六塵中的寂靜

*找回內在的寂靜

我們平常所談的「寂靜」常指的是外在環境的安靜,而佛法中的寂靜則是指內心的寂靜:外在雖然吵雜,但內在是寂靜的。我們要找的是內心的寂靜,當我們坐下來時,不作任何事時,心中仍有許多的雜念,這時內心並沒有真正的寂靜。但是當雜念消失時,心裡就回歸到寂靜。

心念不是空白的,但是過程中常會出現斷斷續續的「空白」,我們要體會寂靜就要從那些短暫的「空白」開始看起,念頭不斷湧現,但總有間歇的時刻,就去看看那「空檔」的感覺是如何,種空檔感覺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然而我們都一直將注意力放在「有」上,例如:看一張桌子,我們看到的是杯子、水果、收音機......,卻沒有看到「空白」。若沒有桌子這一「空白」的背景,這些放置在桌上的物品就沒有地方放置了,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看那空白的寂靜,看那喧鬧背後的寂靜。

*心靈的桃花源

我們無法用一很恰當的名詞或形容詞來描述六塵中的寂靜,但仍要找一個入口以便能夠進入心靈的桃花源,我們要到那很美妙的地方,但是入口不知在何處?這時靜坐下來,將思想停息下來,這就是一個入口,至於能否進入就須要有一位嚮導帶領。如果能體會眼前的寂靜與背後浩翰無邊的寂靜的關聯時,即使只是一個點、一個空白,也可以進入桃花源。開始的寂靜只是入口,尚未見到整個的桃花源,但是如果沒有這入口,桃花源就無法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天當中必須要找出時間(入口),以便回到內心的寂靜。例如:安靜的待在房間內,不要想打電話、吃東西、看電視、看書、睡覺等,靜靜的坐著面對寂靜,穿透寂靜,眼前的一切忽然呈現出它的原來狀態:無邊的空寂中幻現種種看似真實的六塵現象,事物的實體、界限,以及自我根本不存在,心靈的桃花源就在眼前展現。

*涅盤的寂靜與禪定的寂靜

涅盤的寂靜不僅止於念頭的止息,而是貪、嗔、疑等執取的止息,是固定化、模式化的抓、黏等的止息,覺悟到種種模式化的概念都是沒用的,再高的成就、再大的享受、再大的痛苦,它的背後都是一種寂靜,這時就體驗般若的實相、真理、法性或是涅盤的寂靜。禪定的寂靜與涅盤的寂靜有所不同,但是可由禪定的寂靜通向涅盤的寂靜。如果從來沒有禪定寂靜的體驗,要體驗浩翰無邊的涅盤或煩惱的止息,是不可能的。因為兩者的寂靜是相關的。禪定是對有形的東西不再渴求,心不向外,不受外在動亂的影響,這就是禪定的寂靜。禪定是涅盤的基礎,若沒有禪定的經驗,說他會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寂靜之下,才有升起般若智慧的機緣,才能見到一切生滅,一切緣起變化背後的寂靜:沒有任何可以擁有或失去的事物實體,它不是可以捕捉執取的對象,一切只是緣生緣滅的幻影而已,而那種寂靜是本來狀態的寂靜。

*寂靜不是死寂

寂靜是從「聲音」所衍生的意義,顏色的寂靜是指在一切空白與各種顏色的當體是什麼顏色都不是的空性。也就是說空白本身還不是空寂,只是將顏色抹去,然後稱它為「空白」。有如將燈火熄滅後,並不是一片死寂,而我們常將寂靜描述為一片死寂,如:寂靜的春天就是指沒有鳥語花香的世界,沒有生命的荒漠,並不是那種的「寂靜」,而是春天的欣欣向榮,盛夏的活力,秋天的涼意,冬天的寒枯,這些現象的當下什麼都不是!不是冷也不是熱,不是涼爽也不是溫暖,在緣起的當下它是一種空性。當它溫暖時,這熱度不是永恆,它不能持續也不能自己控制。當它酷熱時,也是因緣和合才會酷熱,不是它自己就是酷熱的。當它冰冷時,也都是因緣和合的,只是被呈現出來的一個現象,包括現象界所存在的肉體生命,與我們的思想情緒,甚至世紀的演變都一樣只是一種呈現。我們所見到月亮有陰晴圓缺,但是月球還是那個樣子,只不過是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不同所呈現的現象而已。我們常將人生的青壯年比喻為月亮的滿月,嬰兒時期是新月,老年是下弦月,它是一個循環,在循環的當體就是空性,就只是因緣的變化。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也就是說大自然是不說一句話的,它就這樣的運行著,只是無聲無息的靠緣起運行著,背後是什麼都沒有,不是任何一個固定的形式,不會是這也不會是那,不會是上帝也不會是佛陀,而是浩翰無邊的法性、空性。

*寂靜有源源不絕的能量

寂靜是最真實的狀態,所以這狀態是當說話時是寂靜,做事時也是寂靜,甚至煩惱時內在的本質仍是寂靜,為什麼?因為煩惱在見到真相時立即消解了,它是沒有固定的形式,是不可被固定為一個實體的,因此它的內在是一種寂靜涅盤。

我們要體驗的也就是這個部分,那才是心靈的桃花源。如果沒有進入那種不被任何形式拘束,不被任何時間、空間限制的境界,就是沒有進入桃花源,我們的生命仍是僵化在形式中,男的就一定要如何!女的就一定要如何!是天才就是如何!是白疑就是如何!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些固定的模式,而這些模式其實並不真實。天才不是自己認定自己是天才,長得美麗也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長得醜也不是自己的錯,長得高長得矮都不是自己的問題。甚至今天有成就或沒有成就,也不全然是自己的問題,這不是說自己都沒有責任,而是因為這不是個人單純的主觀願望或努力就可以實現的,這些只是緣起的一小部分,能體認到那部分其實是很渺小時,內心就放下了,就擁有一很大的空間,內在的自由度就大增,能量就能源源而生。

這種能量的釋出不是指能使外在強壯或有成就,而是指生命無形的能量,不是有形的能量,是內在源源不絕的欣賞能力,是可穿透事物見到真相的能力,是不受事件衝突所困惑的一種跳脫的能力,是一種能活得自在的喜悅,對佛法會有一種親切感,覺得那不是別人說的,而是任何情境、隨時隨地它都在顯示給我們看的。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寂靜的兩種層次必須加以區分,一是禪定所得的寂靜,一是由智慧見到真理真相後,內心放下的寂靜。層次上有所先後,一是進入桃花源的「溪流」,一是已經進入桃花源。

桃花源是一種美妙的新世界,但是如果沒有禪定的溪流,我們就無法進入這新世界,這過程一定是有的。當我們內心紛亂時絕對是看不見事情的真相,所以一個人在煩惱時,勸他有時真的很難勸得動,只有當他將壓抑舒發了,該哭的哭了,該罵的罵了,該吃的吃了,該安慰的安慰了,在這些舒發結束後,心平靜下來,理智恢復之後智慧才有可能升起,才是真正的開始,才會慢慢發現失戀沒什麼大不了的,失業沒什麼大不了的,生病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因為他終於發現這背後還有很豐富的世界,還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去運用,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們往往當問題來時,就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這問題上,於是我們就陷入衝突矛盾中出不來,覺得活在這世上實在很苦,恨不得趕快結束生命,這時的眼光縮到很小,但往往是在我們感到很無奈時,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現,所以讓我們一起去探訪桃花源吧!

第四講:覺知與覺醒

*覺知是覺醒的基礎

每個人以自己相應的法門來修行時,多少都會感受到放鬆、寂靜,這時很自然地會有覺察與觀照的功夫,但是覺察觀照淺的話,只是一種覺知,若深的話則可通達覺醒。因此,覺知與覺醒仍有一段距離,但是覺醒的基礎絕對是一種覺知,也就是我們常談到的「活在當下」。一個覺醒的人一定是活在當下,而其中內心的歷程就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一個人為什麼會受到很大的苦、很大的衝突,遭遇很大的困境,這些所謂的「苦」是從何而來?我們一般都認為是因為命運不好、運氣不好,環境不好、身體不好、健康不好、頭腦不好、周圍的人不好,所以我不好,把所有的問題都導向外在。如果外在問題解決了,我就會變好,但事實是如此嗎?這其中有很大的盲點,我們自己沒有覺察、沒有觀照自己內心思想、情緒、慾望等,沒有「覺知」,因此,在解決外在問題時往往就會糾纏不清,所以要覺知、覺察,有了覺知、覺察最後可導致「覺醒」。

*覺醒是在「當下」與「過去」無關

覺知、覺察是一個人覺醒的開端,而這覺醒就在當下。它不在書本或道場內,不在老師、朋友那裡,也不在任何時間或地點上,不在外在而在我們的內心裡。當我們內心打開來時,我們就有覺醒的機會,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敞開,就無法覺醒。什麼情況是沒有打開,簡單的說就是當遇到問題時,我們立刻想到就是因為如何如何,不論那個理由是什麼,我們就判斷說這都是我命不好,這都是我的業障深重,這都是我小時候不用功,所有這些我們將它歸之於外在的,這都是一種不覺察、不覺知,其實所有的困境都是在當下,與過去無關。

在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派,認為小時候的某一些事件留下的陰影,導致後來的心理的疾病,所以我們要以催眠的方式讓他回到童年,喚起兒時的情景。認為當時的情景是一個「結」,只要將這結鬆開,身心就能得到調適。所以這派心理學的理論認為每個分析都要回到過去找,但是真正發生作用不是在過去,是因為「領悟」,而領悟是「現在」,譬如說當你回到兒時的某一情景時,你忽然發現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了,這時你才能跳出來,要不然如果我們只是回憶過去傷心的事,過去的痛苦,無助於當下的覺醒。如果沒有回到當下的領悟,只是停留在他的催眠,那只是用一個意識形態,用一個觀念或用另外一個催眠來代替舊的催眠而已。小時候的自我催眠說我是很苦的,將它代替成我是不苦的,但這也只是一個觀念被另外一個觀念所取代,裡面沒有覺醒。真正產生治療作用是在於跳開當時的情境,是因為跳開後它才有治療作用。如果沒有跳開,只是回到過去,並不能產生治療的作用。所以我們強調的是當下的覺知、覺醒。

*空靈的心

當下的覺知、覺醒是從什麼地方開始?人們都有著許多情緒、思想、願望,這些都是遮蔽住我們覺知、覺醒的障礙,所以須將這些障礙排除,內心空靈,那覺知、覺醒才會出現。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時,我們會發現他整個人的思緒都會被某件事所佔據,例如:想到先生是如何的對她不好,兄長是如何的對她不好等等,內在的空間都被佔滿了,所以就沒有覺知力,所有的思考與情緒都陷入一種混亂的狀態,這時就沒有覺察,必須打開心靈,將塞滿心中的每件事物都拿開,而這過程就是佛法所謂的「放下」,要放下才能看清楚,才能覺察整個事件的緣起,這時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心結是這樣的緣起。既然它是這樣地緣起而來,也會這樣地緣起而去。但我們處理事情往往不是這樣,我們總是設法將一個狀態、現象改變成另外一個狀態、現象,而不是去看它的本質,這就是沒有覺察。一個有覺察力的人,他能從現象中因覺察而走向覺醒、醒悟,導致一種照見、明白、觀照。

覺知與覺醒兩者是相通的,一般人修四念住、修觀照,如果沒有體驗到「法」,雖然以心理學的方法將衝突在當下引發出來,並不必然可以解開。當衝突引發出來時,只是情緒被引發了,整個對立被引發,但卻是沒有很好的引導能讓他照見衝突、矛盾的根,若沒有一種覺察或智慧的觀照,那樣不一定導致「領悟」,雖然衝突很嚴重,但卻是留下很多沒有處理完的情緒。過去經驗的重複、情緒的再現,不一定導致一種覺醒。那麼要如何才可導致覺醒?這就是我們要去更看清楚的地方,要有一種捨棄、放下、跳開,覺知當下,這時內心「放鬆」、「寂靜」,覺知才會變成一種覺醒。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覺知,「我知道我在生氣呀!」「我知道我自己業障深重啊!」「我知道我命不好啊!」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無能為力,我還是在困境裡。像這樣雖然自己以為有覺知、有明白、有觀照,其實不然,關鍵點就在內心被一件事物佔據時,不論他是觀念上的預設立場或是情緒上的黏著,或是一種強烈的慾望,當在這種狀況下,那種覺知是不完整的,是支離破碎的,沒有辦法導致一種全然的覺醒。覺醒必須是在這些障礙放下、鬆開、寂靜以後,你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緣起,看到它的「空性」。

*明白後放下?放下後明白?

當我們體驗到空性之後,才能知道原來一向抓得很緊的,根本不是所想的那個「樣子」,我擔心的事情不是那麼的「實在」,我們害怕「死」,其實死不是「實體」,只是變換存在的形式,害怕沒有感情的依靠,害怕親人離我而去。這些害怕其實都是因為不明白緣起,一旦緊緊抓住一件事物,就沒辦法明白,那就是一個矛盾。

我就是因為不明白所以抓得很緊!你又說要我放下才能夠明白!既然我已經放掉,我當然就明白,又怎麼會抓住呢?到底是先「放下」才「明白」?還是先「明白」才「放下」?「禪修」就是不論你是什麼原因,也不管用什麼方法反正就是設法讓你「放下」。只要先暫時隔離,保持內心的空間、放鬆、寂靜,突然之間回頭來看過去緊抓不放的,你就會覺得那其實不是這樣子的,這時才會有所「明白」。如果一直沒有一個距離,沒有一個空間,這明白的機會就不存在。當你看見(明白)時,下次就不會去抓,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能瞭解「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其實是不須要生氣的」。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是覺知嗎?

覺察力的培養其關鍵就是心裡不要有任何的填塞,才可能有真正的覺知。這覺知不僅止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只是如此而已,裡面要有智慧,去觀照事物的真相。

至於怎樣去看見事物的真相,那當然還有很多須要去探討的部分,但這「不填塞」是一個起點,是覺察力培養的基礎。所以,覺察力是從哪裡來的?它是從放鬆、寧靜導致的一種覺察,又當放鬆、寧靜到能夠將佔據心中一大堆的意識形態、預設立場、慾望、情緒等都能暫時擺一邊,就會導致覺醒。這個覺醒可能會很短暫,但是這種覺醒的可貴在於能夠讓你看清事物的真相,下次那些「填塞物」要來佔據你的內在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所以要建立一個中心,那中心是「覺醒」,這覺醒必須以放鬆、寂靜、柔軟、覺察為基礎,才有覺醒,要不然僅憑思考,只聽開示,覺醒不一定會產生,那畢竟是有一段差距的,這就是禪修的過程。

覺醒從覺知的對象而言有不同的面向,例如對情緒的覺知:生氣時知道是在生氣;難過時知道是在難過;苦悶時知道是在苦悶;無聊時知道是在無聊;興奮時知道是在興奮;喜歡時知道是在喜歡;忽然之間有這想法,有那想法;忽然之間很堅持這觀念,忽然之間又很懷疑這觀念,這過程都要知道;忽然之間很想要這東西,又忽然之間很不想要這東西;忽然之間有一個計劃,想要完成一件事;忽然之間又覺得心灰意冷;這些所有的心理過程都要覺知,這樣才叫做「覺察」。在不斷的覺察中,不該有的就會像倒垃圾一樣的被倒出來。當你看見自己的身心變化和種種外在事物的互動、緣生緣滅的時候,覺酲就現起了。所以,記住:禪修就是當下覺知你自己的內外因緣,除此之外,並無捷徑,好好內觀吧!

第五講:無常的觀照

*生命之流是無常

我們從小到大事物不斷的在變化,意味著生命是流動變化的,沒有主體但是會流動,而這流動有如水流,不斷的流逝。它不是一固定的實體,現在的水流和已經流過的水是不一樣,它從一很遙遠不知名的地方而來,流往遙遠的地方去。往上追溯見不著源頭,往下探尋也見不到盡頭。生命之流就是如此,其中沒有一個主體,只是許多變化的堆疊而成,我們的身體、意識、思想、情緒、作為、願望及覺知都像水流一樣,不斷的往前流,沒有剎那的停頓。這當中如果有觀照有覺知,就會有抽離的狀態出現,而不是被捲進入漩渦中。不但生命是流動的,整個環境也在流動,外在物質的世界和內在的世界都是流動的。我們所吸收的知識,所感受的快樂都是古代的人所曾經感受到的情緒和思想,經過某種形式的變化又在我們身上呈現,可說是太陽底下無鮮事。

生命的過程是不斷的有創造,也不斷有毀滅,不斷的毀滅又不斷的創造,我們所經歷的任何事情,它都沒有辦法保留,存在的狀態隨時都會消失。我們曾經擁有的任何歡樂或是任何的困境,甚至你什麼都不做,最後還是一樣都會消逝,不論是何種形式的生病或死亡,最後一定會過去,即使什麼都沒有做也會變,何況已做了很多事情,當然更加速它的改變,但是有一種情況是我們要讓它保持不變,但卻辦不到,生命就是這樣的流動,在流動中所觀察到的就只是變化,所以變化可以取消一切的存在。

*重回往日歡樂埸景不禁唏噓

流動中的變化是無常的,這是一個非常本質性的事實,但是我們一般只看到現象,沒有去看本質,所以對於一切事情終歸於滅這點並不是那麼瞭然於心,也因此要去保護、維持和發展一件事物,我們的心態一直都是這樣,而在「禪修」中就是要學習對「無常」的觀照。無常觀是很容易的,理論並不是很深奧,但是在付諸實行後,會發現裡面的內容是非常的豐富。無常的理論沒什麼特別,但是當我們去體驗無常時,去感受它時,內在就會產生改變,即使是與過去的經驗比較所產生的一種感觸,都會震撼我們。例如當我們回到家鄉,那些常在夢中出現的埸景,如:在田野烤蕃薯、奔跑等,如今都消失了,田野蓋了房子開了馬路,見到此情此景不禁唏噓,感觸很深的是這文明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又例如回到母校,漫步在校園中,景物變化不大,但是所見的人都是那麼的陌生,有一種很空洞的感覺,要回到過去的感覺已經是很困難了,這一切都已經變了。對於這樣情境的感觸的確是相當震撼,但是其中若沒有覺知,則此時與死亡來臨時、生病時的感覺其實是一樣的,事實已經做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我們對無常沒有覺知,無法接受這事實時就會起很大的煩惱。

*流動變化的觀照

觀照無常就是觀照流動的變化,其實是非常簡單,就只是保持覺知,但是連這單純的保持覺知都不容易,因為我們的覺知都是立刻被黏住的,喝茶時被所喝的茶黏住,聽一句話被所聽的話黏住,看一個風景就被所看的風景黏住,所以須要去觀察無常,使能融入流動變化中而又不被捲入,就好像在水中游泳,放鬆肌肉就會浮起來,就能隨著水流自在的游動著,即使遇上漩渦,被捲入其中,也可再順著水流從邊緣游出,這代表生命的千變萬化中仍然保持不變的覺知。這種流動變化不會構成困擾,但是如果我們抓住一件事物,這當中就有困擾,這種流動變化不但是情境有變化,我們身體臟器的運作也是流動變化,我們的情緒、思想、動作,都是一種流動變化,這點我們一個修行人就要在這一個地方保持一種覺知而不黏著,就可見到無常,內在就會產生蛻變,有了徹底而完整的觀照後,終於覺醒這些流動變化背後裡是什麼都沒有,這時就是看見「無我」。無我並不是用思想去捕捉的,見到一件事物組合的過程、升起的過程,也見到它維持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分解消失,我們的生命其實和這情形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對這生命之流沒有覺知,沒有警惕,當面臨死亡時,我們就不能接受,但是任何一樣事物包括自己和親人,其性質都完全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對這性質能瞭然於心,對事物都沒有(…原文此處缺)

第六講:盲點的突破

*由線索找尋盲點

修行的盲點就是進入桃花源溪流中的關卡,在修行過程中總有些盲點,雖然知道是這條路,但是遇到盲點時仍會不自覺的就折返,無法進入所謂的「無所得、無所取」的境界。因為,在那種境界畢竟是違反我們的潛意識。未解脫前,尚沒有辦法過那種生活,然而那才是我們真正的家。在聞思修中,也就是溪流的前半段,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在那些工作做得比較純熟後,會比較容易穿越習氣,進入止觀的狀態。如果要等到身心疲憊老化,衝突對立嚴重時,就很難有禪定功夫也很難去觀照了,所以我們在平常就要去觀照。

「觀照」與「思想的分析」,有一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它是體驗性的,若沒有體驗的話則只是一種思考而不是照觀。例如說:現在胸口悶悶的,那就有觀照的對象,這到底是什麼事情使得有這種現象?我們就根據四念處的線索:胸口悶悶是身念處;情緒不佳,有點憂傷是受念處;到底是哪一件事情沒有完成,使我感到有缺憾而不順的感覺,這是心念處;最後還要進入法念處,要觀察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一件事情可解剖到細部的結構,而見到引起我們內在苦的因。也可龐大的整個生命及整個存在,也會造成我們的苦,因而去探討人生的意義何在?活著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很無聊的活著,這也是一個疑團,任何大小的情境,當我們有盲點時,我們就無法進入止觀。當我們進入止觀時,就會見到盲點,當發現時忽然之間就已跳過去。

我們在溪流的中段要學習不斷的往前衝,逆流而上,時有後退,但仍不停止前進,時間久了就可進入較平靜的水流,此時進展也較快了。是什麼因素將我們往後拉,是我們過去思考的習慣、感情的需要、身體的需要讓我們後退。當我們將一切捨掉變成未知時,就突破盲點,那是真正實相本來狀態,那時我們是有智慧的,能見到一切的盲點,所以一位解脫者、明心見性、證果的人,他看凡夫很清楚,只要看凡夫在作什麼就可以知道他的執著點、盲點。但是凡夫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即使盲點被點出了,他仍然不相信。在認知上有盲點,內心的苦才會升起,例如:有些人身體不好,但是仍能積極樂觀地做許多事,但有些人就天天在憂心忡忡。內在裡只要對一件事的看法與過去有不同,就能發現盲點,也就是溪流中的關卡,就能進入桃花源。

在做四念處時就要問自己「坐著的人是誰」,這樣我們就是在練習找尋線索,最後就能進入止觀。我們在參疑團時,大部分是以思考的方式進行,但是當我們疑質到最後,會發現所有能應對質疑的答案都是屬於思考性的。思考所得的答案,並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使我們滿意的,使我們安心的,但是一旦進入純然的觀照,內心的結就能解開而自在。

*預設立場就是盲點

觀察與觀照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我們只要眼睛睜開就可見到外在的景物,但是我們心中的眼卻是閉起來,可以說是「視而不見」。為何說內心的眼是閉起來的?當我們有一結論時、認為這就是「什麼」時,內心的眼就是閉著的。古代的人相信「天圓地方」,因此大多數的人就不會像哥白尼去觀察天體的運行,也會始終相信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陽是繞著地球運行,這種「地球中心論」就是最大的盲點,就是沒有徹底的觀察,人若沒有預設結果,就能有一番發現,「有我」、「無我」以「我」為中心就與「地球中心論」是一樣的。我們沒有觀照時,這些「我」就是根深蒂固的假設,也就是我們從不懷疑「我」的存在,「我」是一切的中心,「我」是最重要,對這樣的「我」沒有觀照,而緊緊地抓住,誰要來質疑挑戰,「我」就要不高興,這就是我們最大的盲點。

依附在這盲點之下:「我還要怎樣怎樣才可以」「我必須受到保護才可以」「我必須有能力做很多事情才可以」「我必須讓人看起來很好看」「我必須有....」,圍繞著「我」建構成一整套的體系之後,才認為他是對的,如果這整個架構有一個缺陷時,心裡就有遺憾,這樣的架構就是我們基本的假設,但它卻是一個大盲點,這種的盲點是我們的文明所一直沿襲的思考及認知模式,任何的觀察都不往這方面來突破,都是觀察外在來滿足自我的需求,那樣的觀察都是片段不徹底的,佛法就是要我們觀察「我」(盲點)。身念處可去觀察「我的身體是什麼?」,身體只是四大的運作,心念處則加上「心」運作的觀察,四念處觀察的結果只是身心的運作及與外界的互動。所以我們可以體驗到覺知與禪定是有一段距離,禪定是只要一個對象,如:呼吸、佛號,但覺知是整體的,不但是專注而且是活在當下,是覺察力敏銳,是開放的,有覺知的觀察是不以「自我」為中心,不假定「這一切都是需要的」,先不必假定「要怎樣才會幸福」,這些假定都先暫時拋開,不要有任何的結論,我們就去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切,看我們的身心。「看」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只是因為多了一些雜質,因此所有的「看」都不能看到內在的本質。所以不要將觀照想像成是離我們很遠的境界,其實每個人內心的「眼」都可以睜開來的,只不過是被過去的一些思考模式、預設立場、自我中心所蒙蔽,至於我們要如何發現,這些都是「模式的」「預設的」,就是用「心」來看,用智慧的眼睛來「看」。

*「苦」是找尋盲點的線索

觀照的過程中,思考仍是需要的,「內心苦悶」時是先「分析」,也就是先經過桃花源溪流的前半段,它是以腦力來分析,但是真正去體驗實相時,也就是溪流的後半段時,是用「直觀」的方法,是須先靜下來,然後去直覺當下,忽然有個發現:「這是我需要的答案嗎?」「還是它只是個思考」「它是別人給我的答案」「不是我自己體驗的」「我要的是自己找問題」「自己體驗答案」「我真正的問題是我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如此思考下去,會發現我們的快樂是在擁有一些外在的東西,是能完成自己的心願。會發現我們努力追求,也不一定能得到。我們的快樂是建築於外在,若能達成心願就快樂,否則就感到不快樂。會發現緣起是因緣的流變與我們的心願常是不一致的,因緣有因緣自己的變化,我們的願望只是五蘊中的一個「行蘊」,這時就有一個很重大的發現:使我苦的不是外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有「行蘊」,有願望不斷要去實現,但因常和因緣相衝突所以有「苦」,因此「苦」是找尋盲點的線索,也是第一層的盲點,可透過思考而被發現。

第二層盲點是「我這願望是從何而來?」,這層盲點透過思考是找不到答案的,再怎麼分析也得不到答案。這時只有觀照才能觀照到,例如:修四念處的心念處就是觀照自己的心念,念頭升起而想要去實現它,若無法實現就不快樂,這樣的去觀照念頭的種種願望是從何而來?會發現其實它也是因緣和合而來,但這結論是要從觀照而得的。嬰兒沒奶吃或身邊沒大人時就哭,它沒有思想只有一強烈的念頭,這就是自我中心。我們有觀照就能慢慢看到念頭是從「自我」而來,這時就能感受到所有的快樂都建立在「自我」之上,回頭來探討「自我」是什麼時,這樣的盲點就真正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給的。他人給的問題總是無關痛養,但是當自己靜下來思索不快樂的原因時,到最後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都出自「我」,這時就真的搔到養處了。

靜坐下來找尋問題的核心時,同樣有線索可以追尋,例如身體的變化。當念頭不斷升起時,其中有一個念頭的升起引發身體的變化時,這樣的情況就是一個線索,當情緒出現時就去看它,去看色、受、想、行,例如:看到我有一個願望,因為沒有達成所以我煩惱,這樣的看到是屬於觀察,是由分析思考來幫助觀察與找尋線索。當找到問題癥結所在時,就要定住這點,例如:我常有這個願望,很渴望去實現它,這時我們要和自己的渴望在一起,看著它,不要怕它,就會慢慢地對它升起的過程與因緣都能親自看見,別人分析的作用很小,親自去看見才有沖激力,所以思考本身不是問題,沒有體驗才是問題所在。觀察本身不是因為思考性的觀察就不能開悟,思考如果用在正途,它是有幫助的,但是思考沒有辦法代替體驗。要去親自體驗,看到自己的念頭、願望、渴望的升起、因緣的形成。例如:自己的成長背景。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玩具,所以現在對好玩的東西,就特別的能在其中得到快樂,如果這些過程能看見的話,就愈能對自己有所瞭解,最後就愈能接近核心了。

*盲點的形成原因各有不同

有些人內心的苦是苦在焦慮、擔憂,有些人苦是他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有的則是覺得很無聊很沉悶,總覺得活著不知道為了什麼,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能帶給他快樂的,也不特別想要什麼,只是覺得很空虛,也有些是環境使然。例如:從小在深山裡修行,你說他的悟道就能比較快嗎?那種環境我們只能說是一個很好的緣,但他如果沒有疑情,沒有觀察,那麼生命的真相是不會顯現的,能量是不會被釋放出來,他可能會變得愈來愈懶惰而遲鈍,陷入另一種框框中,只是他的執取和紅塵中的修行人不同而己,仍是有讓他執取的對象,例如:很平靜的生活只要這樣就好,他不願意接受挑戰,不願意面對自我的消失。即使在深山中六根、六塵仍存在,也有執取。這樣的執取就是他的生活,也有「我」「我所」在其中,當他面臨死亡的挑戰時,他不一定有「無我」的智慧。所以仙人過的生活雖然灑脫,但是不等於解脫。慾望少的人,接近佛法,但不等於佛法。苦行若沒有覺察觀照,而把苦行當成是功德,或是一種工作在進行而可以完成的,那就是「法執」,也就是沒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沒有活在當下。所以這種修行人就會一直停留在桃花源溪流的前半段。前半段每人著重點各有不同,有些人是「戒」的部分、有些人是「定」的部分、有些人是「慧」的部分,但是到後半段就全部整合起來一起修,後半段的修行就會不斷有發現,不斷的有「悟」而不是有「得」,自在解脫的味道會愈來愈濃厚,比較通情達理而靈活運用,慈悲智慧都是從內在而出,內在的預設立場不斷的被發現,也不斷的被拋除。

*體驗的重點

體驗的重點,第一是桃花源溪流前半段的準備工夫要做得純熟。第二是要突破盲點,或是說找到盲點,如果連去找的心都沒有,就會一直停留在前半段,仍是在煩惱中打轉。所以追求真理的「道心」一定要具備,求開悟證果的心仍是要有的,如果沒有這「心」,就難達成目標。例如:要明白人到底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不是用思想、哲學去探討,而是真正的去體驗到、感受到,要有這樣的動力。在修行中是有思考的也有體驗的,但是要學習如果只有體驗而沒思考會是如何?煩惱現起時不要急著逃避,與它相伴,看結果又會是如何?

第七講:衝突對立的消解

*衝突的種類

衝突對立在人生的情境中是經常出現,甚至可說人生本就是衝突矛盾的集合體,人從母體呱呱墜地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哭」。因為它在母胎內太舒服了,什麼都不必做就能得到養份的供給,也不必思考和行動,只是這樣地活著就得以成長,但是當它出生後要呼吸,無可避免的須接受冷熱的考驗和風吹雨打,這一切都要靠它自己,臍帶一旦剪斷就要自己去活存和成長,當被孤立出來後衝突於是產生,那種衝突不可說不大。其次是死亡,也是一種衝突,因為既然辛苦的活下來了就不想死,人生雖然不怎麼美好,但總比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要來得好,因為死後美麗的夕陽看不見了,美食也無福消受了,優美的風景也無法欣賞了,一切的一切都取消了,所以死亡也是個大的衝突,至於生與死之間的衝突更是不勝枚舉。

衝突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外在的一是內在的。外在的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黨派之間的政治鬥爭、商業的競爭、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這樣的衝突其解決方法是世間法,有一套處理的方式,是屬專業領域,而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是內在的衝突,所有的外在都源自於內在,人們如果沒有那麼強烈的渴望要「得到」、「佔有」、「支配」,則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就不會發生,所以最難克服的是我們內在的衝突。

*內在衝突的表現形式

內在的衝突所表現出來的,大約可分為「貪」、「嗔」、「疑」三大類。「貪」是慾望、需求、擁有、佔有。「嗔」是當「貪」無法完成時所產生的挫折、報復、反擊、嫉妒、怨恨等形形色色的負面情緒,都是「嗔」。「疑」是觀念思想上的矛盾衝突,佛法有一名詞為「見諍」,是當人與人之間的觀念產生衝突時,在見解上的諍辯。即使同樣都是信佛的,因宗派不一樣也會「諍」,更甚者在學「原始佛教」者之間,因修持的方法不同也會「諍」,這些都是觀念所引起的爭執。所以貪、嗔、疑是三大內在衝突的來源,可衍生出千百種的煩惱。

*衝突的本質

衝突的本質為何?這一切都是因有「我」「要」如何而來!因外在的情境與所希望的不同而引發。所以當有一個「我」在認知時就是「無明」,認為有一個可以佔有的事物時就是「無明」。想要佔有是「貪」,想要而得不到於是產生抗拒、報復是「嗔」。所以最根源的部分是從「無明」而來,因迷惑而不知諸法的真實面目,這才是真正衝突最根本的來源,而這根本的來源一直深入到潛意識裡,一出生這種本質就一直跟著我們,它表現成許多種形式。首先是「本能」,人會本能的維護自我,「我」生下來就是要維護自我的存在,也就是求生的本能,不但是求生而且是求快樂的本能,所以即使有人說「我沒有分別心」「我不要有思想概念,這樣我就沒有煩惱」,但這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做得到的。我們看看動物的肉弱強食,動物行為的動機是沒有邏輯性的思考,而是以本能來進行,人類有時何嘗不是如此,所以要克服這種本能上的衝突等於是挑戰大自然。

大自然的災難如:大地震、星球的碰撞等,都是大衝突,但是這些衝突,對一個已經覺醒的人而言,已經不再是衝突了。外在是如此地動湯不安,但內在是寂靜的,這種的奧妙佛陀發覺了。佛陀在出家前所遭遇的內在、外在衝突比一般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生、老、病、死及人與人的鬥爭、國與國的戰爭等,佛陀對這些現象是非常的不滿,不希望人生是如此的過下去,不希望世界是這個樣子,他要追尋宇宙的真理,所以他是要消解這些衝突,但是當他開悟以後,這世界仍是這樣並沒有改變,到底改變的是什麼?「改變的是我們的心」。所以,今天我們的重點不是在「治國平天下」,而是「淨化人心」。讓我們的心平靜和諧下來,就有智慧去消解衝突。要從根本下手,從存在的本質下手,打破「我存在的感覺是那麼的實在」,如此我們才有真正的平靜。

*「概念化」是一開始就錯

我們雖然知道這些衝突要放下,但真正遇上時又毫無招架之力,還是一樣苦惱,這所有原因都歸結在對事物的認知是「一開始就錯」。有了「概念化」後,接下來的消解就無法徹底。如果能不用思想而是「直接的」觀照時,所觀照到的就不僅止是表象的六塵,而是背後更豐富的世界。觀照時不但是看念頭的升起及行為的過程,更要看念頭未生起前的一段。我們的習慣都是將「沒有念頭」到「有念頭」的這一段忽略了,也因此我們的觀照是不完整的,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我們沒有看見「一念不生」到「念頭升起」這一段過程。所有概念化的形成過程我們都沒有看見。語言文字的內在裡有一認知的結構是在沒有語言文字前就已存在的,即使是嬰兒或動物,「我」存在的意識都還在。我們的修行須追溯到那一層次才可能消解衝突。我們平常的修行偶爾會體驗到未概念化前的平靜,但是當外界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時,雖然沒有概念化,但是那「我」已經本能的出現了,例如:地震引發「我」而有本能的恐懼,表面上是沒有念頭,但是潛伏在我們認知結構內早就已有這樣的模式,都已經是極細微地隱藏著。

*各種層次的「模式化」

較粗淺的模式是我們對問題的「反應」,中層的模式是我們的念頭思想是「怎樣的被引發」的,深層的模式是即使我們什麼念頭都沒有升起,但認知的模式就「早已存在」。一般我們所探討的各種模式都只是表層或中層的模式,也就是在語言概念上來探討研修,這樣是沒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至於這最底層模式的消解,是無法用語言文字或任何形式來表達的,因為一旦表達出來,一個未覺醒的接收訊息者,所接收到的一定是一種「模式化的」「語言文字概念化的」,因為未覺悟者都是向外索求問題的解答,而不是看問題的本質。世間法可由向外追尋而求得答案,但要用世間法來解決煩惱的根本,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說深層模式化的消解之體驗是超出語言文字的範圍。

有些問題是能回答的,而有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例如:杯子的水是冷是熱,這是可以回答的,只要插支溫度計就可知。但是要回答我們的苦惱有多深有多不安,因為無法「量化」,也就無法回答了。有些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例如:杯子的水沒了,那就去添加,不須去觀察動機,但是有些問題非看內在不可,這在語言文字的層次是無法得到解答的。例如:「什麼是無明?」「什麼是覺醒?」「什麼是真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必須回頭來看自己的問題,回到念頭未升起前存在的本質。

*何謂「看清自己」「看清真相」?

「看清自己」的重點不單是不透過思考,還有一很重要的重點是「看」,有些打坐也是沒有思想,但是並沒有「看」,只注意他的呼吸或只觀想某一特定的對象。「看」是看清事事物物的真正面目,亦即不帶任何的架構來看事情,這樣就能鬆開而不黏著。我們的衝突都源自一種形態,包括身體、理念的維護,這維護需要力量,當維護的對象開始頹敗時,我們就又費更大的力氣來加以維持,但當敗壞到無維持時內心就開始掙扎、衝突、矛盾,這些個維護的認知就是衝突的來源,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衝突,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覺醒的生命」才沒有衝突,如:阿羅漢、佛,否則衝突是一直存在。

所謂放下並不是以「我」為中心,不是「我」放下其他的「我」再放下我這個「我」。「放下」是自然發生的,沒有「我」「要」「放下」「我的」「快樂」、「我的」「痛苦」,是真理顯現它自己,是緣起顯現的中道,不是「我」抓住這真理。佛顯現「悲智」不是他抓住「悲智」,是「悲智」自己在佛身上顯發,佛陀並沒有一個「我」要抓住慈悲心、智慧、禪定,他不抓任何事物,他的戒、定、慧是自然發生的,當真理看見真理時,一切就回到本來真實狀態。當我們「迷」的時候是緣起在運作,當我們「覺醒」時仍是緣起在運作。從來我們就不可能抓住任何一件事物,但是我們以為我們能,以為「我」可以把「我的」煩惱去除。「我」不是要把它拿掉的東西,而是看清它是「沒有」,要不然就會像拔河忽前忽後,沒完沒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只是「看」。

第八講:展現互動的光輝(缺)

**********************************************************************【錄自:電子佛教藏經閣】